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研究

2023-12-02 12:43李沛珊刘莹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恙虫衣原体尿路感染

李沛珊,刘莹

(天津市人民医院儿科,天津 300121)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是一种广谱抗生素,最初由日本的Hamao Umezawa 于1974 年发现,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包括肺炎球菌、镰状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等常见病原体,尤其是青霉素对肺炎链球菌非敏感的情况下,阿奇霉素可以成为肺炎链球菌的有效治疗药物[1]。随着近年来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与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治疗效果相比较,口服吸收效果良好,生物利用度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儿科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其他感染治疗中。基于此,本文就阿奇霉素的药理学作用、不良反应及其在上述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 阿奇霉素的药理学作用及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菌、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1)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阿奇霉素是一种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它可以通过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阻止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此外,阿奇霉素的独特结构使其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可以在细菌细胞内停留更长的时间,进而延长药效。(2)干扰DNA 复制和修复:阿奇霉素还可以通过与细菌的DNA 结合,干扰细菌的DNA 复制和修复,从而阻止细菌的增殖过程。(3)调节免疫反应:阿奇霉素还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同时,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和炎症症状,另可增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阿奇霉素的耐受性在许多研究中已有报道,大多数研究认为5 天和3 天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轻度到中度的胃肠道不适。一项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分析了来自欧洲、非洲和亚洲的2655 名儿童接受阿奇霉素(10 mg/kg,1 次/d,连用3 d)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阿奇霉素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2]。有研究显示,阿奇霉素在儿童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其发生率在3%~27%,症状包括腹部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等[3]。另有研究认为,部分儿童应用阿奇霉素后可产生荨麻疹,并认为可能与阿奇霉素治疗相关[4]。同时,肝毒性和耳毒性报道也偶见,但缺乏安慰剂对照,其与阿奇霉素的相关性有待评估。

2 阿奇霉素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

2.1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类型,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常有咳嗽、咳痰、气促、胸痛等临床症状,部分患儿还可出现全身乏力[5]。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每年会发生6~8次,感染大多会诱发既有基础性疾病,增加患儿发生哮喘和肺水肿等严重性并发症的发生概率[6]。因此,做好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与早期治疗工作尤为重要[7]。对于呼吸道感染患儿,经阿奇霉素治疗后迅速被体内白细胞吞噬并跟随白细胞到达炎症部位,炎症部位浓度远高于非炎症部位,从而发挥更好的抗菌作用[8]。此外,在血药浓度降低时,阿奇霉素能够从白细胞中释放出来,用以维持血药浓度,作用时间更长。因此大多数情况下,24 h 给药1 次即可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9]。除此之外,阿奇霉素在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预防与治疗中均有较好的疗效,因而也常用于流感季节患儿的抗感染治疗[10]。

2.2 皮肤软组织感染

目前已知的皮肤软组织感染中病原菌主要有金葡菌、链球菌等。临床研究发现[11],阿奇霉素单剂量治疗皮肤组织感染患儿3~5 d 时的效果与红霉素、双氯青霉素、头孢氨苄、邻氯青霉素7~10 d 的剂量疗效一致,而阿奇霉素疗程更短、疗效更优。最新的研究发现,在小儿皮肤软组织感染治疗中,阿奇霉素无论是细菌清除率还是治疗有效率均较高,均可达到90%以上,治疗效果与氟氯西林、氯唑西林、头孢氨苄、双氯西林、红霉素一致[12]。阿奇霉素通过抑制皮肤软组织感染中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蛋白质合成,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的50S 亚基结合,阻断细菌核糖体上的转移酶活性,从而阻止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抑制细菌的自我复制来发挥抗菌作用。

2.3 尿路感染

目前,阿奇霉素已经被WHO 和FDA 列入非淋菌性尿道炎和软性下疳的治疗首选药物[13]。阿奇霉素能够与革兰氏阳性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尿路感染致病菌的23S rRNA 相互作用,防止tRNA 顺利结合到亚单位上,进而导致新的氨基酸就不能顺利被添加到多肽链中,导致细菌蛋白质合成的中止,最终导致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一点,若患儿确诊为由革兰氏阳性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所导致的尿路感染,则推荐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但若是其他的病原菌,如大肠埃希氏菌,大多不推荐阿奇霉素[14]。因此,在开展患儿尿路感染治疗时,可以先采集患儿中段尿液进行尿培养和药物敏试验,以此明确细菌感染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来治疗,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2.4 其他感染

2.4.1 普通感染

阿奇霉素在儿童急性咽炎、儿童沙眼衣原体感染、弓形虫脑炎、小儿恙虫病、胃肠炎等治疗中应用也十分广泛[15]。儿童沙眼衣原体感染是一种慢性传染疾病,主要致病菌为沙眼衣原体[16]。既往儿童沙眼衣原体感染治大多采用土霉素眼膏来治疗,该治疗方案不但用药时间较长,且为眼球补涂抹使用不便,易造成患儿眼部不适,导致患儿依从性降低,常常中断治疗而影响效果。而阿奇霉素单剂口服抗生素治疗儿童沙眼衣原体感染给药方便,单次口服即可达到满意效果[17]。儿童急性咽炎致病菌大多为链球菌,葡萄球菌,而阿奇霉素对上述两种致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同时,阿奇霉素口服后经血液循环在咽部淋巴组织中浓度较高,局部的高浓度对儿童急性咽炎致病菌的繁殖可起到明显的杀伤作用[18]。

2.4.2 特殊感染

小儿恙虫病感染可呈现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患儿的肝肾功能[19]。在治疗方面,临床传统方式是给予患儿氯霉素和多西环素治疗,但治疗后患儿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嗜睡、食欲不振等,部分患儿常常会因为不良反应不可耐受而停药。研究指出,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时,对于体重不足15 kg 的患儿可每次服用100 mg,15~25 kg 的患儿每次服用200 mg,30 kg 以上的患儿可以每次服用300 mg,治疗效果较为理想[20]。恙虫主要感染患儿的血液和肝脏中的细胞,引发免疫反应和病理变化,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阿奇霉素可以透过细胞壁进入恙虫体内抑制恙虫的蛋白质合成。在恙虫体内,阿奇霉素通过与恙虫的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来干扰其蛋白质合成过程,使恙虫的细胞功能受到破坏,导致其无法正常进行代谢和生长。另外,阿奇霉素还可以干扰恙虫的DNA 复制过程,其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 复制酶活性,阻碍其进行DNA 的合成和复制,进一步抑制了恙虫的细胞分裂和繁殖,最终导致恙虫死亡。

3 总结与展望

阿奇霉素是临床上常用的儿科抗感染药物,抗菌谱较广,常用于治疗敏感病原体所导致的多个部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并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认为常规3 天和5 天疗法是安全的,不良反应轻微。考虑到儿科疾病治疗的特殊性,为有效发挥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用药的不良反应,临床在后续仍然需要加大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的相关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提供用药效率及安全性。

猜你喜欢
恙虫衣原体尿路感染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猪衣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控
恙虫病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春夏季户外谨防与小虫“亲密接触”
PCR检测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
衣原体感染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诊治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对妊娠的影响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老年恙虫病并多器官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