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3-12-02 00:25梁敏捷
科学导报 2023年80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

梁敏捷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培养学生三观的“总开关”,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动力。目前,少部分学生存在思想涣散、信仰缺失的问题。基于新时代下,坚定正确理想信念,树立健康三观,承担好社会责任,是大中小学生成长的方向。红色文化作为我党革命建设的宝贵财富,对大中小学生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文化自信起着积极作用。为此,大中小学要将红色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结合,借助红色文化优秀元素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不可缺少的时代新人,促进祖国繁荣。

当前,学术界对红色文化尚未提出明确界定,多数学者均将红色文化看作先进文化,并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在广义层面,红色文化是指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实践形成的一种文化,囊括物质、制度与精神文明。在狭义层面,红色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为指导,共产党领导群众在革命实践中创造出的各类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国语词典》中,“理想”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其二是使人满意的且符合希望的。而《辞海》中的理想是指与奋斗目标存在联系性,具有实现可能的一种想象。[1]此种想象以现实想象为基础,是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同社会发展规律一致。

红色文化为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提供多元思想养料与精神力量,是大中小学展开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能量供给站。学校要以红色资源作为加强学生党性修养的教材,大力推行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弘扬红色基因,保留“红色江山”。历史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科书,红色文化蕴含了百年党史的精髓,全面反映出中国主流价值观。将红色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能引导学生树立健康价值观,提高文化自信心,构筑中国精神,继而牢记历史使命,成为爱党、爱民、爱国的时代新人,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2]

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打造学生群体思想阵地的引擎,为浇注大中小学生坚定信仰提供扎实根基。大中小学应灵活利用红色文化元素,引导学生感悟红色文化特有魅力,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将红色文化融入理想信念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方法、载体和内容为红色文化发展依托,促进红色文化走向更远,实现长足发展。

在校学习期间是学生完善人格、强化社会技能的重要阶段。现代学生生活于信息时代,多元文化交融,极易受到不良思想与消极文化侵蚀,价值观与理想信念确立出现偏差,这就要求学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塑造完善人格。红色文化是学生坚定正确理想,塑造完善人格的核心内容,其蕴藏的人生态度、高尚品质、爱国情怀为学生塑造完善人格提供丰盛素材。

教育以“明德启智”为主要目的,强调引人向善。其中,“明德”即指教会个体明辨是非,提高修养。由此可见,教育不只是精神灌输,还包括培养学生品性修养。理想信念是品德修养的组成部分,帮助学生树立正向理想信念,既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必然选择,又是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内在动力,为学生判断是非、明确人生方向提供价值参考。将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借助红色文化的感染力为培养学生高尚道德筑起台阶。[3]红色文化是中国党史与建国史的集成,是英雄人士心系天下、舍生取义、吃苦耐劳精神的全面体现。学生从中吸取营养,可以在正确理想信念引导下形成属于自身特有的价值判断标准,正确审视各种观念,抵制消极思想感染,提高道德素养。

  (三)有助于强化学生爱国情感

红色文化蕴含的坚定理想信念,是我党带领群众奋勇抗战的动力源泉,包含着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祖国的深切期盼。因此,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要借助能够呈现红色文化精神的科学先驱和革命先烈人物事迹,以真实的故事将学生带入相应情境,给学生带来真实的体验。通过具体形象,学生可以切身体会榜样人物与革命先烈对祖国的热爱,同时与其形成共鸣,产生爱国情感。

将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创造相应社会环境作为支撑。具体实践如下:首先,积极开发红色资源。红色文化产品蕴藏着红色精神、红色内涵,在发展进化中培育个体红色基因。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实践价值,加深大中小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知,坚定正确理想信念,开发并利用红色资源尤为重要。应调动社会多方力量,建设红色文化品牌,推动红色文化产业良性运行。学生对电视剧、画集和电影等内容丰满、形式别样的文化作品十分感兴趣,而这部分文化产品又能在无形中影响着个体思想及价值观。由此,一方面应鼓励社会创作关于红色文化的影视与音像制品,借助新媒体与网络平台激励大中小学生兴趣,利用生动的形象与丰富的故事感染大中小学生思想信念,帮助学生内化“外物”。另一方面,在报刊上刊登关于红色文化的研究,出版相关文化著作,开发红色文化资源,这样不仅有助于学校深刻理解红色文化内涵,还能为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理想教育实践提供强大保证。[4]其次,推动红色文化进入生活。从实践入手,引导学生知晓理想实现要付诸行动,结合不同阶段学生因地制宜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譬如,在学习与生活遇到问题时,学生是要学习革命志士勇于拼搏,还是选择放弃。此时教育者便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让学生以实践确定立场,坚定正确理想信念。

红色文化是大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的鲜活素材,而理想信念教育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核心事项。结合新时代学生的新特征,大中小学必须重视相关学科建设,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全面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价值。第一,融入学科及课程建设。若想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潜在育人价值,应将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学科、课程建设,构建“红色”学科群,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效果。近些年,大中小学纷纷成立学科研究平台,促使学科建设获得较大成果。所以,借助红色文化引领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既要将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相融合,又要将红色文化渗透其他学科建设,实现红色文化的全面覆盖。第二,融入课堂实践教学。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是各大院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核心方式,推动红色文化与课堂实践教育有机融合是提高大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尤其是思政课堂。为此,要想通过思政课堂引导学生了解红色文化、接受理想信念教育,要求思政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将“思政课程”转变成“课程思政”。在社会活动方面,应强调实践参与。古人云:“以学促思,以践达悟”,大中小学应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根据学校实际,积极动员社会相关机构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历史观和民族观教育,这也是将理想信念教育由理论转成实践的关键途径。

首先,巩固学校主导地位。学校不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更是传播红色文化的主要场域。一是打造红色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理想信念形成创造良好环境。把红色文化元素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发挥校园文化育心功能,让学生在充满红色文化韵味的校园环境中确立健康理想信念;合理利用校园各角落,借助黑板报、展示柜和张贴栏等营造红色文化氛围,保证最大程度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观看中产生认知,接受文化熏陶,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想意识与道德观念。二是建立专业教育团队,为大中小学生理想信念形成指引明确方向。[5]教师作为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教育者,必须明确自身示范作用,既要拥有丰富的学术知识,又要具备正确的理想信念。由此,要想将红色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深度融合,学校应创建有深度、有质量的教育团队。其次,落实家庭核心功能。家长是大中小学生成长路途中不可缺少的“教师”,家庭环境与氛围是影响大中小学生未来人生选择的核心因素。利用红色文化培养不同阶段学生理想信念,除了需要学校努力外,还要依靠家长支撑,调整教育观念,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扎实保障。家长需转变教育观念,重视红色文化,构建优秀家风,营造红色氛围。还要做好孩子生活的榜样,规范自身言行,调整教育方法,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引导孩子确立健康价值观,实现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蕴藏着共产党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对传统文化发展的积极,是大中小学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的优质资源。将红色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深度融合,既是顺应时代的现实需求,又是激励学子追梦成长的重要指南,需要引起大中小學领导高度重视,推动红色文化育人工作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王伟.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涵、变量及解困路径[J].高教学刊,2022,8(19):165-169.

[2]梁明.百年党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价值及其实践路径[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2(05):43-45.

[3]黄元丰,曾嘉怡,余泳欣.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逻辑进路[J].教育观察,2022,11(07):29-31+35.

[4]张敏.新媒体视域下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探析[J].汉字文化,2021(22):171-172+182.

[5]龚勋.三全育人背景下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4):162-163.

(作者单位: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思考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