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在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的运用现状研究

2023-12-06 22:07施晓雅 张舒琦
教育研讨 2023年3期
关键词:自然资源大班

施晓雅 张舒琦

摘 要|为构建幼儿与自然的密切友好关系,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将自然资源用作幼儿活动的素材。然而,目前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中的运用还存在诸多不足,使得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无法有效地发挥其教育价值。本研究通过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对幼儿的某些教学案例进行观察,旨在探讨自然资源在幼儿园大班年龄阶段科学区域活动中应用的实践问题。

关键词|自然资源;大班;科学区域活动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总书记2005年8月15日在安吉余村调研时讲的金句[1]。因此,對于自然资源的合理运用符合我国发展的大趋势。

5~6岁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会更加清晰,其知识经验也更加丰富。通过自然资源在科学区域活动中的运用,可以培养大班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提升幼儿在生活方面的认知水平,促进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发展。

1.2 问题提出

关于自然资源在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中如何开展以及开展情况如何的文献资源较为有限。本研究希望能为自然资源融入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研究添砖加瓦,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运用自然资源的意识,帮助幼儿教师们深入了解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发展水平,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学术参考。

2 核心概念界定

2.1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光和热以及土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刘占兰提出,自然资源利用的关键是确立“儿童视角”。基于儿童的视角,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从儿童的观点和想法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资源,让自然资源满足幼儿的需要,丰富幼儿的想法,支持幼儿的探究和学习[2]。

2.2 大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幼儿园工作规程部分”第二章《幼儿园入园和编班》的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幼儿园大班招收幼儿年龄应为5周岁至6周岁[3]。

2.3 科学区域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清晰指出,科学教育的重点任务是运用各个感官、动手操作、分析问题以及运用准确的措施进行阐述、沟通和分析的过程[3]。

根据上述观点,本研究中,我们将科学区域活动定义为幼儿在小菜园和活动室内的科学区域活动。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工具

3.1.1 问卷

通过发放问卷对幼儿园教师进行数据收集,旨在从教师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活动中存在的偏差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

3.1.2 观察行为评定量表

在观察过程中使用观察记录表,用于实时记录幼儿在科学领域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观察行为和评分,以便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进一步了解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水平。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查阅与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幼儿园教学和教育活动中自然资源的使用以及幼儿的观察能力相关的文献,以了解研究现状、政策法规和幼儿园教学和教育活动中自然资源利用的最新发展趋势,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3.2.2 问卷法

在对幼儿园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发放、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形成图表,利用相关理论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研究教师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活动中存在的偏差。

3.2.3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是本研究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使用观察记录表对该幼儿园大班部分幼儿在科学区域活动中的观察行为进行了记录和分析,经过后期整理形成了文字资料。

3.3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幼儿园大班年龄阶段的科学区域活动中有效应用自然资源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将从教师现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还将通过对幼儿的某些教学案例进行观察。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4.1 呈贡区某幼儿园科学领域中运用到自然材料的基本情况

4.1.1 自然资源材料的选择

收集和整理自然资源材料是将自然资源融入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重要基础。调查显示,该幼儿园教师中选择植物资源的占81.58%,选择水资源的占7.89%,选择土壤资源的占5.26%,而选择动物资源和光、热资源仅占2.63%,没有人选择矿产资源。

4.1.2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自然资源融入现状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该幼儿园幼儿教师运用的活动形式占比如下:户外种植蔬菜大区角活动占28.95%,活动室内科学小区角活动占13.16%,集中教学活动占21.05%,家园共育占18.42%,日常活动占18.42%。其中,属于科学区域活动的“活动室内科学小区角活动”和“户外种植蔬菜大区角活动”占比总和为42.11%。

4.1.3 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对自然资源教育途径的认识

该幼儿园中44.74%的幼儿教师认为运用自然资源的教育形式是在大自然环境中进行探索学习和玩耍;有23.68%的教师认为是在活动室内的科学区域活动中组织自然资源的科普教育;还有21.05%的教师认为是在大区域活动中进行植物种植实践活动;只有10.53%的教师认为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动植物。

4.1.4 科学区域活动中运用自然资源开展活动的教学内容

组织运用自然资源开展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学内容的安排对于活动的组织具有重要意义。45.45%的教师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包括观察、动手、记录、分析、分享等一系列探究行为;22.73%的教师让幼儿参与材料收集;18.18%的教师让幼儿参与关于自然主题以及如何选择自然材料的讨论;剩下的13.64%的教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4.1.5 融入自然资源的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教学方法运用现状

教师在组织运用自然资源的科学区域活动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能够展示教师对该活动的重视程度。调查发现,31.58%的教师在活动室内的科学区域活动中使用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玩教具材料;23.68%的教师在户外种植区域活动中进行实践操作练习或通过观看纪录片以口述方式进行科普教育;此外,还有21.05%的教师带领幼儿在幼儿园内进行游览和观察。

4.1.6 运用自然资源的科学区域活动中幼儿发展情况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启发时必须重视幼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运用自然資源的科学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能力发展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运用自然资源的科学区域活动,有76.32%的教师认为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68.42%的教师认为可以发展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65.79%的教师认为可以发展幼儿的归纳总结能力;63.16%的教师认为可以发展幼儿的分享展示能力;57.89%的教师认为可以发展幼儿的概念理解能力。

(2)幼儿参与运用自然资源的科学区域活动的个案分析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也是幼儿认识事物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本研究中,研究者以幼儿的观察能力为切入点,通过个案分析来评估科学区域活动融入自然资源后对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的影响。

个案1——《大一班新成员——小绿萝(小兴)》:

在科学区域活动开展前,老师对科学区域中的新盆栽绿萝进行了讲解,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抽查问到小兴时,他没有用准确连贯的语言描述出绿萝的外部特征,只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使用填空式的词语来描述。在活动过程中,老师教导幼儿使用放大镜来观察绿萝的叶片和叶脉,小兴拿到放大镜后先是对绿萝看了一眼,然后在整个活动室里东看看、西看看。小兴高兴地喊道:“小紫你的眼睛超大!”“小兴!你别碰我。”小紫说。之后,他时而看看桌子,时而看看小朋友的脸。

个案2——《小小绿萝我来画(小凡)》:

在活动过程中,小凡通过对绿萝的观察,说道:“它的叶片绿油油的”“叶子尖尖的”。在绘画过程中,小凡迟迟没有落笔,过了好一会儿他兴奋地掀开笔盖,在纸上画下了一个绿色的三角形。“小凡,请你把绿色的彩笔给我一支。”小轩说道,但小凡没有理会继续涂色。小凡默不作声地低头完成了作品。他笑着将彩笔归位,坐在位置上发出“耶”的惊叹声,老师注意到后走到他面前问道:“小凡,画好了吗?老师帮你署名,你能和老师讲讲为什么会把叶子画得这么尖吗?”小凡说:“叶子就是尖尖的。”

4.1.7 幼儿园对自然资源融入科学区域活动的支持现状

本次问卷调查中,笔者对教师对于现阶段开展的自然资源融入科学区域教学活动的评价进行了分析以了解该幼儿园对于自然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支持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52.66%的教师认为在运用自然资源开展的科学区域活动中存在一些不足,包括“教学活动单一”“教师缺乏生态教育素养”“严重脱离实践”“学校不够重视,只停留在表面”。另外,还有44.74%的教师认为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此外,还有一名教师选择了“其他”选项,并提出了“空间不够”的问题。

5 归因分析

5.1 材料的选择

除了植物资源以外,自然资源还包括土壤资源、水资源、动物资源、光和热能源以及矿产资源。但大多数教师选择植物资源是因为其方便且容易获取。然而,这也导致了可供教学使用的自然资源的固化,仅仅局限于室内的绿植。

5.2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自然资源的融入现状

大多数教师选择集中教学形式而非区域活动形式,因为集中教学活动相较于区域活动能更好地控制幼儿的行为,更有利于自然资源的科普教育。其次,相较于科学区域活动,家园共育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此外,融入日常活动相较于科学区域活动的设计更简单。

5.3 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对自然资源教育途径的认识

为贯彻陈鹤琴先生关于大自然教育的理念,许多教师认为让幼儿在大自然环境中自由探索学习是最好的活动方式,但是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尚不成熟,他们的成长仍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因此,组织有序、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更为有利。

5.4 运用了自然资源的科学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能力发展

由于条件有限,以及自然材料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固化性,对于较为游离型的幼儿来说,自然资源中的植物资源可能无法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然而,对于各方面发展均衡的幼儿来说,自然资源的融入可以激发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且能够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

6 提出建议

6.1 活动的设计要满足幼儿探究知识的心理需求

教师要把握幼儿的探究精神,运用恰当的手段和具体的方式,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形成科学思考方式,激发幼儿的探究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可以使科学区域活动的内容生动形象、形式多样,从而有效解决科学区域活动在幼儿园中面临的困境,实现科学区域活动的根本目的和预期效果。

6.2 活动的组织要符合幼儿的智力发展规律

通过组织适合幼儿智力发展的科学区域活动,不仅能够使幼儿掌握基本的科学要领和科学概念,还可以促进幼儿形成与发展科学观察能力,自发地将科学区域所学习到的知识融入自身的成长过程中。因此,将自然资源引入幼儿园的科学区域教育教学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项教育工作。

6.3 制定科學的活动目标

教师在组织运用自然资源的科学区域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活动目标。首先,要让幼儿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次,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进而促进幼儿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最后,要重视幼儿在参与活动时的情绪情感体验,培养幼儿积极愉悦的心理状态和敬爱自然、保护环境的价值观。

6.4 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

在开展幼儿科学区域活动时,教师应通过灵活运用多媒体材料以及教师自己制作的植物成长记录视频和图册,使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开放型、探索型的提问,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更深入地思考问题,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7 结语

利用自然资源组织科学区域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促进5~6岁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三种研究方法,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在本研究中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者希望借助自然资源的引入激发幼儿对科学区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其观察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占恒.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美丽中国建设”[J].浙江经济,2023,712(2):9-13.

[2]刘占兰.关于深化园本课程实践研究的思考[J].幼儿教育,2022,912(Z4):33-36.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 in the Regional Activities of Science in Senior Grade

—Taking S Kindergarten in Chenggong District as an Example

Shi Xiaoya Zhang Shuqi

Faculty of Education,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Abstract: In order to build a close and friendly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 and nature, more and more kindergartens are using natural resources as materials for children’s activitie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comings in the application of natural materials in scientific regional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for natural materials to effectively exert their educational value in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scientific regional activities of kindergarten senior classes by conduct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eachers and observing certain teaching cases of young children.

Key words: Natural resources; Senior grade; Scientific regional activities

猜你喜欢
自然资源大班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我是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大班绘本阅读活动《高个子皮皮》
乐于探索 美在其中
论中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方法
法律未界定之自然资源
从大班阅读活动“七只瞎老鼠”说说课堂提问这点事儿
浅析越南经济发展展望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