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 多模态成像联合常规头颈部CTA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2023-12-06 06:56叶永锋
影像技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头颈部二者缺血性

叶永锋

(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 放射科,广东 528467)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患者脑部动脉大血管由于出现狭窄或闭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进而使脑组织供氧不足,或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发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偏瘫、失语等症状,属于一种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该病发作时病急且凶,对语言功能、平衡功能、神经功能均产生一定影响,还会引起肺炎、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极大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心理及生活质量[1],早期诊断不仅能预防其进展带来的致残致死等严重后果,还能积极改善预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因此,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对预后恢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的关键点主要在于确定血管位置及狭窄/闭塞情况,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为临床常用诊断方式,其优势在于能对脑部血管结构进行成像,从而判断血管异变,对血管闭塞及狭窄情况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弊端在于无法观察脑部软组织异常病变,在脑实质、梗死占位方面的诊断价值不如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2-3]。MRI 多模态成像是一种通过设置MRI 多种扫描序列,如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头颈部血管成像相位对比法(phase contrast,PC)等,运用不同扫描方式及功能成像技术,全方位多维度对同一病变部位进行分析,相较于常规影像学的单一维度观察,MRI 多模态成像更具全面性与多维性,对血管的掌握情况更为准确,现已被证实MRI 多模态成像对骨关节炎、创伤性脑水肿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与预测价值[4-5],但此模式也存在一定弊端,即在成像清晰度上不如头颈部CTA。上述两种诊断方式各有优势,但二者联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诊断的相关文献较少。因此,本研究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RI 多模态成像联合常规头颈部CTA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的临床诊断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 年8 月-2022 年4 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102 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8 例,女性44 例,年龄范围46-72岁,平均年龄(55.43±6.32)岁,病程3 个月至3 年,平均病程(1.53±0.44)年,发病至住院时间2-23h,平均时间(13.75±3.62)h;合并症:高血压6 例、肺炎4例、糖尿病5 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4 人,高中至大专41 人,本科及以上37 人。

纳入标准:①性别年龄不限,结合相关指南[6]临床初步诊断为可疑缺血性脑卒中,具体表现为急性起病、单侧面部或肢体无力麻木、语言障碍,少数表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经影像学检查排除脑出血及非血管性原因;②患者入院后24h 以内完成影像学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存在颅内大动脉狭窄/闭塞;③入组期间未进行溶栓治疗或急性血管内治疗;④患者不存在脑出血或神经功能缺损,且无精神性疾病或认知障碍;⑤未加入其他临床试验。

排除标准:①心源性脑梗死;②存在影像学检查禁忌症,或对造影剂有过敏反应,体内有血管支架;③存在严重合并症,如脑部恶性肿瘤、颅内感染等;④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⑤影像学图像缺失或不清晰,患者入院基本资料不全。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头颈部CTA 检查、MRI 多模态成像检查、DSA 检查。

1.2.1 检查方法

①常规头颈部CTA 检查:患者检查前需清除身上金属物、假牙,取仰卧位,头颅正位,提醒患者检查时勿进行吞咽动作,并告知造影剂可能引起的不适症状。使用CT 扫描仪(长沙影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湘械注准20232210599)进行扫描,静脉注射碘海醇造影剂[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69,规格:75ml:22.5g(以碘计),大容量注射剂],单次注射75ml,注射速率3-6ml/s。确定头颈部CTA 监测点(即主动脉弓)与扫描范围,采用螺旋式扫描,观察动脉期、静脉期、延时期动脉大血管(脑血管、冠状动脉、颈部血管)情况,保存原始图像数据,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处理分析。

②MRI 多模态成像检查:固定患者头部,头底部垫放海绵。使用核磁共振仪(北京大基康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061830),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设置扫描序列,包括常规MRI 序列、DWI 序列、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序列、PC 序列。扫描范围为颅中轴,由颅顶至颅底,保存原始图像数据,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处理分析。

③DSA 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检查前提醒患者检查时勿进行吞咽动作。穿刺点为股动脉,酒精消毒、铺巾,使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322,规格2ml:40mg,小容量注射剂)进行局部麻醉,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广州爱穗科技有限公司,粤食药监械(准)字2012 第2310856 号],造影剂同常规头颈部CTA,置入动脉鞘,行全身肝素处理,在导丝引导下从主动脉弓与弓上大血管进行造影,再依次对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处进行造影,多角度观察颅内血管情况,结束后中和肝素,穿刺点止血。保存原始图像数据,并进行数字化减影处理。

1.2.2 分析方法

依据《脑血管病影像规范化应用中国指南》[7]相关标准,将血管狭窄程度由轻到重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血管闭塞。其中,无狭窄表示血管直径不变,轻度狭窄表示血管直径缩小程度>0 且≤49%,中度狭窄表示血管直径缩小范围>49% 且≤69%,重度狭窄表示血管直径缩小范围>69% 且≤99%,血管闭塞表示血管直径缩小达99%以上。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常规头颈部CTA 检查结果、MRI 多模态成像检查结果交由放射科同一科室医师进行影像学诊断评估,分析大脑动脉环、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及其血管分支狭窄/闭塞情况,诊断结果需达成一致,DSA 检查结果则由放射科另一科室医生进行评定。

1.3 观察指标

①MRI 多模态成像、常规头颈部CTA 与DSA诊断一致性分析:以DSA 检查结果为判断血管狭窄/闭塞的金标准,分别统计患者常规头颈部CTA检查、MRI 多模态成像、二者联合检查中脑部动脉大血管狭窄及闭塞情况,计算Kappa 值。②MRI 多模态成像、常规头颈部CTA 及二者联合诊断效能:比较常规头颈部CTA 检查、MRI 多模态成像两种检查方式以及二者联合对血管狭窄/闭塞的诊断效能,计算灵敏度、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2.0 版本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呈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诊断价值采用Kappa 一致性分析(Kappa>0.75 表明一致性较高,0.40-0.75 表明一致性为中等,<0.40 表明一致性较低),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 多模态成像、常规头颈部CTA 与DSA诊断一致性分析

经DSA 检查结果统计,无狭窄-中度狭窄人数56 例、重度狭窄/闭塞人数46 例。常规头颈部CTA与DSA 检查诊断大脑中动脉大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的一致性较高(Kappa 值为0.78),MRI 多模态成像与DSA 检查诊断大脑中动脉大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的一致性较高(Kappa 值为0.80);二者联合诊断与DSA 检查诊断大脑中动脉大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的一致性较高(Kappa 值为0.94)。见表1。

表1 MRI 多模态成像、常规头颈部CTA 与DSA 诊断结果比较(n)

2.2 MRI 多模态成像、常规头颈部CTA 及二者联合诊断效能

MRI 多模态成像与常规头颈部CTA 诊断大脑中动脉大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的灵敏度及准确性无明显差异(P>0.05);二者联合诊断大脑中动脉大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的灵敏度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单独诊断(P<0.05),见表2。

表2 MRI 多模态成像、常规头颈部CTA 及二者联合诊断效能分析(%)

3 讨论

相关研究[8-9]表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血清蛋白水平等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四肢瘫痪、中枢性高热甚至死亡。有研究[10-11]证实,在缺血性脑卒中早期予以及时干预可较好改善预后,因此尽早诊断对患者后续溶栓治疗及预后恢复十分重要。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的核心在于探清血管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常规头颈CTA 扫描图像虽应用广泛,但其血管成像仅取横断面观察,容易存在误诊、漏诊情况。本研究中,MRI 多模态成像是基于MRI多序列、多参数,对病变部位多方位成像观察,准确性明显提升,但此模式在成像清晰度方面不如头颈CTA,为进一步比较两种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以及联合应用对诊断结果的影响,本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两种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的价值。

此次研究经一致性分析对比,常规头颈部CTA单独诊断大脑中动脉大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的Kappa 值为0.78,MRI 多模态成像单独诊断Kappa值为0.80,说明两种检查方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狭窄情况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二者虽然成像方式、血管的解剖面角度不同,但对脑血管狭窄及闭塞情况的评估结果存在一定重合性,因此二者均具有诊断价值。其中,头颈部CTA 能对血管完整形态与病变进行三维重建,空间分辨率高,还可反映血管壁钙化情况;MRI 多模态成像能针对病变部位进行多方位扫描,组织分辨率高,诊断准确率更高。研究结果显示,MRI 多模态成像联合常规头颈部CTA 诊断大脑中动脉大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的Kappa 值为0.94,高于二者单独诊断,且灵敏度、准确率更高,说明MRI 多模态成像联合常规头颈部CTA 诊断价值更优,与李振强等(2020)[12]、韩春靖等(2021)[13]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原因可能在于头颈部CTA 只能显示脑血管主干及大分支,对小分支灵敏度低,无法显示血管斑块内部结构,因此对血管狭窄情况的判断可能存在一定偏差;MRI 多模态成像能清晰显示血管斑块内部情况,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二者联合诊断能一定程度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对大脑中动脉大血管发生狭窄/闭塞的具体位置及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故MRI 多模态成像联合常规头颈部CTA 诊断价值较单一诊断价值更高。

综上,MRI 多模态成像与常规头颈部CTA 两种影像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血管严重狭窄及闭塞情况均具有一定诊断意义,但二者联合诊断价值更高,可为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闭塞提供可参考依据,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头颈部二者缺血性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头颈部富血供肿瘤的术前栓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