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SPOC辅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12-07 08:25王佳虹徐静华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分数段总成绩平时成绩

于 杨,徐 成,王佳虹,张 弘,徐静华

(沈阳药科大学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6)

大规模开放式线上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是一种由互联网技术急速发展导致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催生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1-2]。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课程内容以网络开放的形式呈现,具有开放获取、选择自由、不受时空约束等优势,摆脱了传统课堂式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桎梏,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3]。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是对MOOC的一种发展和补充,其最早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提出并使用[4-6]。SPOC按照其自身特点可分为同步SPOC、异步SPOC及独立SPOC。其中,同步SPOC及异步SPOC可以简单理解为MOOC+课堂,即利用MOOC弥补线下教学中的不足,允许开课院校、教研室根据自身学科特点,选择已有的MOOC作为线下教学的辅助,开展的一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7]。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针对全国药学院校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人体解剖学与人体生理学这两门医学课程有机整合而成的一门课程。课程主要讲授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及生理功能,是了解并掌握人体结构功能的基础学科,也是医药连接的一条重要纽带。本门课程具有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众多且琐碎、重点难点繁杂、记忆点多等特点。传统教学模式由于教学手段局限、形式呆板,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疲劳,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专业性较强的生理名词、专业术语及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也往往以死记硬背为主,对知识消化理解能力差,综合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8]。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在教育体制改革大潮的引领下,我校生理学教研室将MOOC以异步SPOC的形式引入到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开启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笔者针对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近五年来传统课堂教学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经验及不足,以期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游憩的开放性活动场所,也是城市文化的传播场所,因此公园对房价也具有一定影响作用。在图1中可知,在西南部区域公园对房价的影响程度比较高,这是由于该区域绿化环境比较缺乏,因此公园对居民的居住质量更加重要,公园的建立对小区房价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选取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专业2016级至2020级五届学生。其中2016级62人、2017级56人、2018级61人、2019级62人、2020级92人。2016、2017级采用传统课堂教学;2018、2019级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利用线上平台引入平时成绩,进行形成性评价考察;2020级采用异步SPOC辅助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所学习的课程均为人体解剖生理学。

回到教室里,孩子们都放学走了,看着空空荡荡的教室,我忽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心酸。说实话,我干这个民办教师,并不是贪恋这三四百块钱的工资,像我这样有胳膊有腿的人,随便在哪打个零工都比现在挣得要多,这两年我也不止一次萌生过离开的念头,可最后还是留了下来。这么多年了,娃娃们的读书声,花朵一样的小脸,简陋粗糙的讲台,上课下课的铃声,早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流在我的血液里了,我真的无法从这样的生活里从容地抽身。

2 教学方法

2.1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5.1.1 2016~2020级中药学专业学生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总成绩比较

期间受疫情影响,2018级学生采用了线上课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不变,授课教师采用腾讯课堂或腾讯会议等方式进行线上教学。同时,为保证教学质量,采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作为线上辅助平台,定期发放试题、章节测试等辅助学生学习。线上平台的平时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占比40%。期末考试采用超星学习通系统线上考试。期末线上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们在MOOC的使用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对异步SPOC的运用也更加熟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逐渐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鹰眸少年走到天葬台前,双手捧起颅骨,转身交给了天葬师。天葬师将颅骨垒在往生塔的上层,至此,往生塔有了第三千零一颗骷髅头。

2.2 异步SPOC辅助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2020级中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学时数由48学时调整为32学时。在学时数明显减少的同时,教学内容却没有显著删减。为应对这一问题并顺应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我们以异步SPOC的形式引入了MOOC,开启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考核方式仍为形成性评价加期末闭卷考试。其中形成性评价内容为课堂练习、课后SPOC章节测试及学生翻转课堂成绩各占总成绩的1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线下部分教材仍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周华、崔慧先主编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七版)为指定教材。线下教学的32学时教学内容平均分配在19个教学周运行,除节假日及学生劳动周外,每周授课2学时。授课内容为绪论、细胞及基本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共10章内容。在教师教授内容为主的基础上,配合慕课堂的预习内容发布课前练习,或组织学生以翻转课堂等形式对MOOC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讲解,并由教师对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尽最大可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授课过程中来。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变成更加主动的教学参与者甚至主导者。

在混播群落中,除存在遮荫胁迫外,还存在种间资源竞争胁迫,而不同植物种类对种间竞争胁迫的响应不同。马娇等[25]研究发现,高羊茅、草地早熟禾和多年生黑麦草混播草坪草对丝茅入侵的生理响应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丝茅密度越大对草坪草伤害越大,本试验与马娇等[25]、吕晋慧等[23]报道结论相似。苜蓿-无芒雀麦、苜蓿-虉草2∶2混播,禾草与苜蓿均具有较高的SOD、POD活性和较低的MDA含量,表明这两种混播草地禾草与苜蓿受种间竞争胁迫伤害相对较小。

根据中药学专业的自身特点,我们在经过筛选比较之后,线上部分选择了爱课程网站上中国药科大学卢娜老师建立的人体解剖生理学MOOC作为基础,并申请建立了异步SPOC平台。平台建立后,根据线下教学的进度安排SPOC的进度,我们设置开放SPOC中相应10章共58个视频资源。平均每1~2周发布1章,每周发布3~4个视频。按每个视频资源10分钟计算,每周只需要学生花费30~40分钟学习,不会对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压力。同时,我们结合之前使用学习通平台的经验对慕课网SPOC平台内容进行了个性化建设,使之更适合我校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主要内容包括:设置课程团队、发布课程介绍、导入学生、发布公告、发布评分方式、筛选并发布教学单元内容、发布章节测试、维护设置讨论区结构、建立慕课堂、线上备课、同步线下课堂、查看跟踪学生学习数据及管理维护学生成绩等。对SPOC的利用主要分为课前、课上及课后三个部分。课前,按照教学进度依次开放SPOC中的视频资源,并利用发布公告的功能通知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完成对相关知识的预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SPOC中学习数据统计功能监督学生的完成情况,查看学生观看视频的数量及长度。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手机APP进入异步SPOC中,并开启慕课堂的上课模式。一方面,可通过其中的签到功能监督学生出勤情况;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练习功能发布习题,让学生限时完成。习题的形式灵活多样,即可作为课前练习检测学生对视频预习的效果,也可作为课后练习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熟悉情况。同时,教师也可利用其中的问卷功能对学生发起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对一些重难点问题及教学满意度等方面的想法。此举也可进一步加强师生间的联系与互动。由于慕课堂的功能整合在手机APP中,因此无论线下课堂授课,还是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都可以灵活使用。课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设置章节测试,通过SPOC中自带的题库进行组题,也可自行导入题目,并设置测试时长及提交的截止时间等。之后,通过公告发布给学生,提醒学生按时完成测试内容,督促学生及时完成课后复习的任务。同时,针对一些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师也可在讨论区中发布相关的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内容,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教学重点及难点的把握。

3 评价方式

不同教学方式的评价标准分为两个方面:(1)通过学生的课程总成绩进行评估。其中,2019级及2020级由于形成性评价的引入出现了平时成绩,因此,对于2019级及2020级的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又进行了单独分析。(2)将学生本门课程的总成绩按90分以上、80~89分、70~79分、60~69分及60分以下进行分段,并通过期末总成绩不同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新杨塔村的重大事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先由村支委提议,然后两委会商议,监委会列席,交党员大会审议后,再上村民代表大会决议。

4 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学生成绩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不同分数段学生的计数资料以(n, %)表示,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5 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习效果的结果评价

5.1 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课程总成绩的分析

传统课堂式教学模式教材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周华、崔慧先主编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七版)为指定教材。授课采用线下课堂式教学。48学时教学内容平均分配在19个教学周运行,每次授课2学时,每周2~4学时课程。授课内容为绪论、细胞及基本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共10章内容。授课采用多媒体媒介放映PPT为主、板书为辅的形式;授课过程以教师教授内容为主、辅以少量相关背景知识或课外内容的短视频放映,并配合签到、提问等方式加强师生课上互动。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0%。

首先,我们对2016~2020级中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的课程总成绩的平均分进行了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五年间学生课程总成绩的平均分在67.55至81.56之间浮动。其中,最高平均分出现在2019级,最低平均分出现在2016级。总体趋势为学生成绩在不断提高,2020级学生成绩与2016、2017级相比,均有显著性提高,但成绩不如2018及2019级(如表1所示)。

Table 1 The analysis of the Total Scores of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from 2016 to 2020 (Scores, x̅±s)表1 2016~2020级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总成绩分析(分值,x̅±s)

5.1.2 2018~2020级中药学专业学生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由于形成性评价的实行,2018级至2020级这三届学生的课程总成绩含平时成绩及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两部分。2018级及2019级两届学生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2020级学生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因平时成绩是课程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这三届学生的平时测试成绩及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又进行了分别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2018级平时成绩平均分为95.44、2019级平时成绩平均分为91.71,均显著高于2020级学生平时成绩平均分的88.22。而期末考试成绩方面,2018级学生的期末考试平均分为66.62,显著低于2020级的71.47,而2019级的期末成绩则与2020级无显著性差异(如表2所示)。说明2018级及2019级学生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总成绩高于2020级学生主要是由于平时成绩过高造成的。

Table 2 The analysis of Daily Results and Final Exam Results of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from 2018 to 2020(Scores, )表2 2018~2020级人体解剖生理学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分值,x̅±s)

Table 2 The analysis of Daily Results and Final Exam Results of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from 2018 to 2020(Scores, )表2 2018~2020级人体解剖生理学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分值,x̅±s)

注:与2020级对比*P<0.05, **P<0.01,***P<0.001

项目 2018级(n=61人)2019级(n=62人)2020级(n=92人)P值(与2020级对比)2018级 2019级平时成绩(满分100) 95.44±4.26*** 91.71±4.38*** 88.22±8.10 0.000 0.002期末成绩(满分100) 66.62±12.98* 74.81±10.97 71.47±14.07 0.033 0.118总成绩=平时成绩×0.3+期末成绩×0.7 78.08±8.39 81.56±6.79** 76.49±10.99 0.338 0.001

5.2 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课程总成绩分数段的分析

为进一步对学生成绩进行详细分析,我们又对2016~2020级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不同分数段学生比例进行作图(图2)。并对各分数段的数据进行了χ2检验,结果在表3中列出。由图形及统计结果显示:2016级学生在80~89分分数段人数占比为8.06%,显著低于2020级的38.04%;而60分以下为19.35%,显著高于2020级的3.26%。2019级60~69分的学生占比为3.23%,显著低于2020级的23.91%。其他各分数段则相对于2020级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2020级学生分数段较2016级明显合理,说明教学效果显著优于2016级(表3)。

Fig. 1 The analysis of the Fractional Proportion of Students in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from 2016 to 2020图1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2016~2020不同年级学生分数段比例分析

接下来,我们对五年间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总成绩不同分数段的学生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2016~2020五年间学生比率占比最高的分数段大致都在60~89分之间,90分以上及60分以下学生占比均较少,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其中,2016级学生79分以下占比人数最多;而2019级学生占比多集中在70分以上,略偏离正态(如图1所示)。

Fig. 2 The analysis of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in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from 2016 to 2020图2 2016~2020级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不同分数段学生比例分析

Table 3 The analysis of the Scores of 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from 2016 to 2020(n, %)表3 2016~2020级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分数段分析(n, %)

6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的思考

6.1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药学类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门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并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及生理功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是医学与药学之间的一条重要纽带。生理学教研室是我校药理毒理系下属的重要教学单位之一,负责全校各专业学生的生理学相关教学工作。其中,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生理教研室的核心课程,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放,也是学生后续学习药理学、病理学及毒理学等学科的基础。多年来,在教研室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教学质量受到全校师生及督导的好评。但是,我们也看到我们的教学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其一,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人体解剖学与人体生理学合并后的杂交学科,而原有的两门学科均属于医学院校的专业基础课,课程长、课时多。而药学方向的学生专业方向有以工科为主,如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等;也有以理学为主,如药剂学专业、药物化学专业等。因此,能用于本门课的课时不足。全校学时最多的专业只有56学时、而最少的专业如中药学只有32学时。学时数的不足直接制约了授课质量及教学效果。如何保证在学时不足的情况下,将课程原有的重点难点不打折扣地传授给学生,是我们在教学中面临的一项重要难题。其二,传统的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课堂教学均以教师讲授为主,有许多专业名词及专属概念型的知识点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经常出现学生上课溜号、不注意听讲的现象,逃课、旷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其三,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内容丰富、记忆点众多,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琐碎繁杂。经常出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似是而非、似懂非懂,将注意力都集中在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上,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不足。其四,学校各专业学科跨度大,专业学科构建差异明显。如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在授课时更加凸显学科特色,也是作为专业基础课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所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6.2 异步SPOC辅助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对比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设置的以非正式考试或单元测验的形式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可为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9]。线上辅助平台的开设为形成性评价的实行提供了基础。2019级学生在恢复线下传统课堂式教学的同时,保留了超星学习通平台作为线上平台的辅助作用,并将学习通平台上定期发布的作业及章节测试作为学生形成性评价的依据,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的40%,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调整为总成绩的60%。

虽然有的部门已经建立了财务风险内部监督机制,但是在岗位设置和职责上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例如:A企业的监督检查人员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依附关系,不能彻底履行岗位职责,监督检查效果可想而知;A企业的每个岗位并没有业绩绩效考核制度,使得制度流于形式、成为一个空头文件。

6.2.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有助于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完善

从学习过程来看,MOOC的引入可以更加有利于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完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由上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家泰勒率先提出,并不断发展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以及评价结果对教学的反馈作用[10-11]。MOOC以互联网为基础,具有形式多样、选择灵活、信息海量、学习时间碎片化等诸多优点[12-13]。MOOC的核心是一系列高质量的视频资源。其时长较短、内容独立、形式多样、内容重构。将课堂教学拆分成8~10分钟的短小精悍的视频,利用多媒体资源的优势,配合动画、影像、图表等多种形式,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14]。此外,视频时长较短有助于学生完成碎片化学习[15]。网络资源的优势又使MOOC视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回放,可以满足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需要。总之,MOOC的应用可以贯穿课前、课中及课后,更加便于学生的学习。此外,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MOOC平台可以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调节,极大地提升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及主动性[16]。同时,线上成绩的即时反馈也有助于学生及时知道成绩,并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缺漏及不足;而MOOC资源也能帮助学生反复学习重难点内容,查缺补漏,完善自己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

6.2.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课程成绩

通过全面感知提供智能工厂完整的数据支撑,精准执行实现生产计划、生产操作指令、智能决策的落地实现,最终落实在对生产设备的操作控制、工艺流程的优化控制,实现通过感知和执行体现业务系统的价值。

从课程总成绩来看,MOOC引入后的2020级学生课程总成绩显著超过了完全采用传统课堂式教学的2016、2017级两届学生,与2018级学生成绩持平、略逊于2019级学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部分可能在于2018、2019级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首次引入了平时成绩,且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高于2020级的30%。因此,我们进一步对2018~2020级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的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对比。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出:2018、2019级学生的平时成绩显著高于2020级学生。其原因主要在于对于形成性评价的使用尚不熟练,对平时成绩的出题难度及打分标准上都过于宽松。此举本意是希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但在后续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对学习情况产生误判,自认学习情况较好,反而出现懈怠,进而导致期末成绩不佳。后续,我们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在2020级的教学评价中降低了平时成绩的占比,并适当提高了试题难度。这可能也是导致2020级学生总成绩不及2018、2019级的主要原因。

为进一步确定我们的推测,我们又对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课程总成绩分数段比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6~2020级五届中药学专业学生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成绩分数段整体上均呈正态分布,其中2020级正态分布度较2016、2019级更好。说明课程改革后对教学的整体把控更强。后续针对不同分数段的统计中,我们也可以看出,2020级学生80~89分及60分以下分数段的学生比率显著优于2016级,且与2017级相比也有一定的优势。而分数段比率略逊于2018、2019级的原因,除上述的分数设置不够合理及出题难度略易外,可能也与2020级学生课程改革后学时数减少有关。相比于2016~2019级总学时数的48学时而言,2020级中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学时数调整为32学时。在总学时数下降1/3而教学内容重点不变的情况下,2020级学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进一步说明了异步SPOC辅助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总体上是成功的。

7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教育区别于初高中教育的核心在于教育方式及教育理念的不同。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及自主学习的能力[17]。MOOC的出现和结合线下课程催生出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与学的过程,为进一步的学习革命奠定了基础[18-19]。从总体上说,我们认为异步SPOC辅助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之前教学模式的对比具备其自身的优势,教学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未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必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20-21]。后续,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将MOOC辅助下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一步推动深化,以充分发挥MOOC辅助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最大优势,努力实现网络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创新。

猜你喜欢
分数段总成绩平时成绩
山西省2022年对口升学各专业类考生分数段及院校投档线
2021年对口升学部分专业类考生分数段及院校投档线
2019年对口升学部分专业类考生分数段及院校投档线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2018年对口升学部分专业类考生分数段及院校投档线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谢文骏与刘翔110m栏分段成绩与总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对比分析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平时成绩评定与构成——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飞镖比赛
飞镖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