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团结奋进 着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2023-12-10 07:31中共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
今日民族 2023年10期
关键词:幸福村西盟互市

文 / 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普洱市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边境线长486 公里,有江城、澜沧、孟连、西盟4 个边境县,16 个沿边乡镇、44 个沿边行政村(社区)、484 个自然村,总人口11.02 万人。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目标,唱响实干兴普、奋勇争先的主旋律,以昂扬的姿态、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沿边地区建设成为富边的样板、稳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普洱实践。

一、在引领发动上着力,让边境村建设更有效

一个规划引领。紧扣衔接“十四五”等发展规划,编制44 个边境幸福村总体规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采取挂图作战、专班监测、专项督导、专门调度等措施抓推进。目前规划2080 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完工1944 个,年内可确保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一批示范推动。践行典型引路法,按照“达标型”“提格型”“示范型”分类推进,建成江城曼滩、澜沧阿里上寨、孟连陇海、西盟永不落二组等20 个示范点,在产业富村、生态美村、文化睦村、治理兴村、开放带村和守边稳村上引领示范、整体推进,形成具有普洱元素和特色的兴边稳边固边样板。

一套机制保障。成立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领导机构,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县级统筹协调、乡(镇)具体实施”的组织体系,落实编制一个规划、组建一个专班、建立一套机制、制定一个方案、完善一套项目库的“五个一”工作措施,压实市、县、乡、村四级责任,为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提供保障。

二、在发展赋能上用力,让边境村群众更富裕

发展产业促增收。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边境群众增收的鲜明导向,按照强农业、补工业、活外贸、促旅游的思路,聚力提升茶叶、咖啡、橡胶等传统产业,做强坚果、肉牛等优势产业,做优牛油果、柠檬、林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大力整合特色产业、边境旅游、边民互市、民族文化等资源,推动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格局。目前,44 个边境村均有1 个以上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10 万元,其中33 个超20 万元,最高达75 万元,边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本县平均水平。

联农带农促增收。通过“党组织+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采取订单收购、土地流转、资金入股等方式,让农户获得保底收益、股本分红和工资收入,实现多途径增收。

扩大就业促增收。依托“普洱咖啡工”和西盟“佤山歌舞者”等劳务品牌,以实作实训、“培训+上岗”、师带徒等方式,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5.6 万人次;组建劳务合作社44 个,组织化推进转移就业或劳务用工3.2万人次;引导龙头企业建立就业帮扶车间12 个,吸纳就业0.2 万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0.5 万个。边境村人均工资性收入从2020 年的4930 元增加至2022 年的6831 元,增长38.6%。

做活边贸促增收。立足“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区位,依托境内境外“两种资源”做大资源经济,紧盯境内境外“两个市场”做活口岸经济,全力提升孟连(勐阿)口岸、江城勐康口岸运通能力,加快江城龙富、西盟大黑山通道建设,组建36 个边民互市合作社,优化边民互市场所建设,开展边民互市跨境直通、电子批量结算。边民互市贸易总额达12.04 亿元,同比增长80%,带动边民人均增收1706 元。

三、在固边兴边上发力,让边境村生活更幸福

党建引领固边防。全面推进“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带”建设,市委常委挂包4 个边境县,16 名市领导挂联边境乡(镇),61 名县级领导挂联抵边村,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边防”和“五级段长制”责任。推行活动联办、政策联学、信息联通、巡逻联动、边境联管“五联”机制,创建9 个“云南省强边固防示范村”,着力打造“牢记誓词铸忠诚,团结奋进兴边疆”党建品牌。推进“国门党建一体化”,全覆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农民讲习所,打造西盟“白鹇鸟”“幸福勐梭”和孟连“南垒双语”等宣讲品牌,开展“火塘夜校”“学党史走边关”等活动,创作《盟誓》《如民所愿》《颂党恩》等文艺作品,用边疆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边民国家、国民、国土、国防、国门意识显著增强。

群众聚力建家园。采取“政府投入+企业运作+村民参与”的模式,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道路硬化和“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专项行动,44 个沿边行政村村组道路硬化率达100%,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3.35%,垃圾设施覆盖率达100%、处理率达84.94%,污水治理率达97.73%。大力实施城乡绿美行动,发动2.37 万户农户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景园”,让乡村既有“好风景”又有“好钱景”,实现“出门看花、伸手摘果、弯腰摘菜、庭院创收”,把边境村建成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民族团结稳边疆。大力弘扬新时代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坚持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双融合双促进”的良性发展之路,通过建机制、创示范、增认同,积极探索“幸福家园共建共享、宾弄赛嗨群策群力”的普洱实践。深入实施“枝繁干壮”“石榴红”“润土培根”等工程,切实增强“四个与共”“五个认同”,20 个边境村创建为省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形成具有普洱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廊带。

立足新起点、迈上新征程。普洱市将进一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努力让边境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猜你喜欢
幸福村西盟互市
幸福村之星
口岸经济与农村社会:重思“边民互市”的定位与发展
激发“新能量” 点亮“幸福村”
西盟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探究
加快河口县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
幸福村8号(中篇小说)
工会只会做好事——普洱市西盟县勐梭镇孟梭社区工会小记
振兴发展铸辉煌腾飞佤山奏华章
——庆祝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暨第五届中国佤族木鼓节
“幸福村”里的幸福教育
《滇池》文学杂志在滇缅边境西盟建联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