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研究

2023-12-10 02:41李雪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9期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学生能力发展、师生互动、教学效率与质量三个角度出发,探讨了互联网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原则与对策,以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互联网技术;小学语文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发布了相关文件,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通过10余年的发展,许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教室中,互联网软件与平台的应用丰富了学校的教学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样的做法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本文探讨了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互联网技术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信息加工的能力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之一,同时也对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将各类教学资源和有效信息渗透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中。结合问题导学等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筛选、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二)有利于丰富师生交流互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较少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扮演主导角色,学生则因教师权威地位与兴趣不浓而不太主动与教师及其他学生互动。为解决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引入课堂,创新教学方式和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探究性学习的机会,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如微信,在课前与课后与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提供更专业的指导,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三)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教师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意图和新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受益于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加清晰明了地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和内容。同时,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性学习,积极参与问题解决和讨论。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学生进行课前、课堂和课后的交流,提供更专业的指导。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则

(一)学生主体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倾向于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多处于中低水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更喜欢教材中的插图和额外提供的动画、视频等学习资源[2]。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课堂效率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教师可以利用互聯网技术,以更形象化、具体化的方式呈现教材中的抽象知识和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使用插图、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可见的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种形象化教学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二)科学性

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对话和感知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课堂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时机和形式,以更好地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同时,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灵活运用互联网技术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中的情感。通过适当的互联网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听力素材、阅读材料、观看视频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当然,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时,也要注意避免对互联网技术形成过度依赖的心理。教师应科学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避免盲目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3]

(三)目的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确立明确的目的。这些目的可以包括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更快地实现教学目标等。通过明确目的,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在各个环节中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工具,开展各类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更高效地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基础教学内容前移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为学生讲解文章的创作背景、生字词等基础知识。这不仅消耗了教师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应用翻转课堂和微课,将阅读课中的基础教学内容前移至课前,引导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一些较为简单的内容,帮助他们明确新课学习的内容和目标。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攻克重难点的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在互联网平台上选择合适的阅读类微课或者自主进行微课开发。在选择或自主制作微课时,教师需要明确微课的特点和时长,制作的微课视频不超过10分钟。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阅读课的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4]。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要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例如,低段学生的识字、写字和阅读速度较慢,微课视频应提供更多与阅读相关的插图、视频等形象化的内容,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阅读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可以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容易引发学生的厌烦。因此,可以将这些基础知识的内容放在课前,并利用微课降低小学生学习的难度。基础知识包括语法知识、文体知识和基本文学常识等。

以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这篇古诗词为例,该诗中表达了自然之美,并展示了诗人王维达到自身理想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诗句想象诗中的画面,并感知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理想。虽然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词,包括王维的作品,对王维的经历和创作特点有初步了解,但对这首诗中的写作手法接触较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掌握这一重难点知识。因此,在课前微课的设计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微课视频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短篇古诗的主要内容和创作背景等基础知识。虽然学生通过王维的古诗了解了王维所处的时代背景,但对王维的人生寄语和创作本篇古诗时的境遇了解尚不深入。因此,在微课视频中,教师可以通过插图和视频简单介绍诗人王维及其作品,特别是创作《山居秋暝》时的人生际遇和当时社会的变化,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本首古诗的主题和诗人表达的情感。朗诵是古诗词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教师通常通过阅读和朗诵任务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音律美和情感。但由于课堂时间紧张,任务繁重,学生的朗读效果通常不佳。实际上,朗读这一基础学习任务也可以放入课前预习的环节。教师可以在课前微课中加入《山居秋暝》的朗诵视频,让学生跟随视频有节奏地朗诵古诗,并配合视频中的朗诵和注音文本,明确生字词和有感情的朗诵方式。通过这样的准备,教师在课堂上就会有更多时间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和探究《山居秋暝》中“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二)互联网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但有时教材内容可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脱节。尽管教材中有插图等辅助学习资源,但部分课程现有的教学资源可能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也可能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积极搜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平台,将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从更多角度去看待文中的观点或现象,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这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非常有益[6]

在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时,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教师需要在备课阶段明确新课教学的重难点和目标,以确定引入的互联网技术和资源是否与课堂教学需求高度契合。其次,教师应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选择最适合实现目标的资源类型。最后,教师需要明确不同教学资源在课堂上的应用方法,灵活运用这些资源,例如使用在线视频引入新知识,借助教学软件进行互动练习,或者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学生合作项目等。

以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一课的教学为例,需要学生能够理清这一民间故事的发展脉络,学会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感知不同人物的道德品质,并培养学生对猎人海力布高贵品质的认知。为了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和解决复述故事、掌握阅读方法的重难点知识,教师在课前可从互联网搜集相应的教学资源,并在课堂上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电教设备和互联网技术,将这些资源以更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播放中国民间故事的动画片段或影视片段,通过丰富多样的民间故事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民间故事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然后教师可以引入课文,通过补充经典民间故事,顺利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新课教学中。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部分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并适当补充导图内容。接着,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师生共同绘制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快速全面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观察电子白板上展示的思维导图,学会抓住民间故事中的主要事件和关键情节,例如“海力布”石头的来历。通过这种拓展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取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它能够将抽象的知识更直观地呈现给学生,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通过在教学情境中有效地感知文本知识与情感,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情境的效果,丰富教学情境的形式[7]

以五年级上册《将相和》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导入阶段可以通过出示“渑池相会”“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挂图创设图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挂图内容的细节,并帮助学生为每张图片加上小标题来猜测和了解“完璧归赵”故事的前因后果。在学生朗读和阅读分析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播放《大秦帝国》中关于“完璧归赵”故事的影视片段,让学生通过视频情境直观地感受这个故事的展开过程,以及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在学生阅读第三部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把握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网络上的微电影或动画来创设“负荆请罪”的视频情境,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和视频情景,了解蔺相如对待廉颇的态度、廉颇对蔺相如态度转变的原因,并进一步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四、结束语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应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时,教师应当坚持学生主体、科学性和目的性的原则。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将基础的教学内容提前呈现给学生,如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或学习资源库让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互动。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的资源和教学方法,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在线互动游戏和虚拟实验等方式,教师能够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总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李雪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第五小学

参  考  文  献

[1]孟帅. 巧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 中国新通信,2022,24(8):155-157.

[2]朱绍永. 巧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2(z1):125-127.

[3]陈洁.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以三年级《山行》为例[J].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19(9):81-82.

[4]唐秀丽,黄颖雪,王净莲. 传统教学与“互联网+教育”之辩: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革[J]. 小学时代(奥妙),2019(12):77-78.

[5]曾永爱. 巧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0(7):206.

[6]刘云琴.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探讨[J]. 文渊(小学版),2019(6):623.

[7]古丽娟. 移动互联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与方法[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0):41.

李雪(1986.08-),女,汉族,山东临沂,学士,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互联网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与探究
手机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