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内控制度问题及优化措施分析

2023-12-11 09:10张婷邓州市中心医院财务科
财会学习 2023年30期
关键词:财务财务管理监督

张婷 邓州市中心医院财务科

引言

医院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护人民健康的使命。而财务管理作为医院运营中的重要支撑,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稳健经营和发展。然而,由于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医院的财务内控制度往往面临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经营风险的增加、财务安全的受损以及治理效能的低下,对医院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对医院财务内控制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优化措施。

一、医院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含义与内容

(一)基本含义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实体,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对于保障医院的财务安全和有效运作至关重要。医院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是指为了规范、优化和监控医院财务管理活动,确保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合规性,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运用,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以及促进医院财务活动的透明度和合法合规性,而建立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流程和措施。医院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旨在通过规范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合规性,防止财务违规行为和经济损失的发生,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医院财务管理内控制度需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制度、流程和控制措施,涵盖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资金管理、会计核算、财务报告、预算管理、风险管理等内容。

(二)医院财务内控内容

医院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是为了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透明性和有效性,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建立的一系列内部控制措施、制度和程序。其内容涵盖了资金管理、会计核算、财务报告、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医院需要建立资金管理政策和流程,包括资金预算和监控机制,规范资金的收付、调拨和使用流程,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高效和安全。确立科学的会计核算准则和政策,建立合理的会计制度和流程,规范会计记录和账务处理,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制定财务报告编制的程序和规范,明确财务报告的披露要求,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以提供对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透明度和可靠性。此外,预算管理控制也是医院财务内控的关键内容之一。医院应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制定预算执行的监控机制,跟踪和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以保证预算的有效执行和控制。

二、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风险增加

财务内控制度问题导致医院的经营风险增加。例如,资金流失、财务造假等行为可能导致医院财务困难甚至破产。财务管理不规范可能导致资金流失和浪费。如果医院的财务管理不及时、不准确,就容易发生资金流失的情况。例如,收入与支出的核算不准确,导致资金管理混乱,可能造成资金的浪费和挪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经营资金会面临短缺,无法正常开展日常运营活动,进而影响医院的业务发展;财务造假行为也对医院的经营风险造成了巨大威胁;医院财务审批制度的不严密可能导致审批流程不清晰、审批权限不明确或授权过于集中。这可能导致审批流程烦琐,延误资金的支出和采购,同时也增加了潜在的财务风险和滥用的可能性[1]。此外,如果审批权限集中在个别人员手中,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审查,就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内部控制的失效;财务造假可能包括虚报收入、夸大利润、隐瞒负债等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误导对医院财务状况的认识,也使得医院的财务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当发现医院存在财务造假行为时,可能会对医院的信誉和可靠性产生怀疑,这将给医院的运营和发展带来巨大困难[2]。

(二)财务安全受损

财务内控制度问题对医院的财务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如果财务数据遭到泄露,将对医院的财务安全造成重大影响。财务数据的泄露可能导致重要信息落入不法分子手中,进而导致资金被盗用或者个人信息遭受滥用。这不仅损害了医院患者和员工的权益,也对医院的声誉和信誉造成负面影响;财务内部控制缺陷也会增加医院面临的外部威胁[3]。例如,信息系统安全漏洞可能被黑客利用,导致财务数据遭到篡改或者恶意攻击。这将使得医院的财务信息失去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而产生误导,削弱对医院的信任度。

(三)治理效能低下

医院财务内控制度问题也会对医院的治理效能产生不利影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的基础。然而,如果财务内控制度存在问题,例如财务数据不准确或者未及时提供,将导致决策者基于错误的信息做出决策。这可能对医院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产生负面影响;医院的内部监督和审计机制是确保财务内控有效性的重要保障,然而,如果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或内部控制不严格,就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未被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监督和审计的不到位还可能导致财务数据的操纵和隐瞒,增加了财务造假和不当行为的风险。这将使得医院无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无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平衡[4]。

三、医院财务内控制度优化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医院优化财务内控制度的关键一环。一个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透明性和准确性,降低财务风险和错误的发生。医院应明确财务流程和责任制,财务流程是贯穿于财务活动全过程的一系列环节,包括收入、支出、报销、审批等。通过明确流程,可以使财务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因流程不清晰而产生的错误和风险,同时,应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责任范围,确保责任的明确性和责任的分工合理性;医院应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和控制制度,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基础,通过合理编制和执行预算,可以对医院的财务活动进行有效控制[5]。预算制度应明确目标和指标,合理安排资源分配,并设立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医院还可以建立预算执行的跟踪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确保财务活动符合预期目标;医院应加强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包括资产的购置、使用、维护和处置;医院应建立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资产的准确登记、清晰分类和规范使用[6]。此外,医院还应加强资产的风险控制,例如建立健全资产清查和盘点制度,防止资产的流失和损坏,减少财务损失和风险的发生;医院应加强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财务报告是医院财务状况和业绩的重要展示方式,应该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二)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

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是优化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举措。内部监督和审计可以帮助医院发现并纠正潜在的财务问题,提高财务管理的效能和合规性。医院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部门,内部审计是对医院财务活动的独立审查和评估,旨在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内部审计机构应独立于财务管理部门,直接向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汇报,确保审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医院应制定内部审计计划和程序[7]。内部审计计划应根据医院的特点和风险,制定全面的审计范围和时间表。审计程序应包括财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内部控制的评估、风险识别和整改建议等环节,通过制定明确的计划和程序,可以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和结果的可靠性;医院应加强内部控制评估和改进,内部控制评估是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评估和检查,旨在发现潜在的控制缺陷和改进的空间;医院可以采用内部自评或外部专业机构评估的方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改进的实施和效果;医院应建立内部举报机制和监督渠道,内部举报机制是鼓励和保护内部人员对财务违规行为进行举报的制度,医院应设立专门的举报渠道,确保举报人的匿名性和举报信息的真实性[8]。此外,医院还可以设立独立的监督委员会或监事会,监督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三)提高信息系统安全性

在信息时代,医院的财务信息往往以电子形式存储和处理,因此提高信息系统安全性对于优化财务内控制度至关重要。医院应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网络安全是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策略和控制措施,包括加强网络边界防火墙的设置、建立入侵检测和防范系统、加强重要数据的传输等;医院还应定期对网络安全进行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医院应加强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是确认用户身份的过程,访问控制是限制用户对重要数据和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医院应采用多因素身份认证的方式,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重要数据。同时,医院还应建立完善的权限管理制度,根据用户角色和职责划分访问权限,并定期审查和更新权限设置;医院应加强数据加密和备份。数据加密是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保护重要数据可以防止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非法获取和篡改。医院应采用合适的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机制,对重要的财务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医院还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医院应加强信息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医院的全体员工都应接受信息安全培训,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应遵守的规定,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信息安全政策和措施、密码安全、电子邮件安全等方面,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减少因员工疏忽而导致的信息安全风险。

(四)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

人员培训和教育是优化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环节。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才能有效执行财务内控制度,降低财务风险和错误的发生。医院应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和体系,培训计划应根据不同岗位和职责制定,包括财务知识、财务流程、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的培训内容,培训体系应包括入职培训、在职培训和定期培训,确保员工不断提升财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培训和交流机制,内部培训可以通过组织内部讲座、研讨会、培训班等形式进行,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操指导,内部交流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学习,提高整体团队的财务专业水平;医院可以借助外部培训资源,外部培训可以通过邀请专业培训机构、财务专家等进行,提供系统的财务培训和专业指导;医院还可以鼓励员工参加行业会议、研讨会和培训班,了解最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医院应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是评价员工工作表现和贡献的重要方式,医院可以将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中,激励机制可以通过薪酬激励、晋升机会、荣誉表彰等形式,激励员工积极履行财务内控制度的职责。

(五)强化外部监督和审计

强化外部监督和审计是优化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手段。外部监督和审计可以提供独立的、客观的评估和监督,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建议。医院应聘请独立的外部审计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外部审计机构具有独立性和专业性,能够对医院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评估财务状况和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医院应选择具有良好声誉和专业经验的审计机构,并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医院应接受政府监管部门和监管机构的监督,监管部门和监管机构负责对医院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医院依法合规经营,医院应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检查和审计工作,主动接受监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可以邀请外部顾问和专家提供意见和建议,外部顾问和专家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为医院的财务内控制度提供中立的、客观的意见和建议;医院可以定期邀请外部顾问和专家参与财务管理的评估和指导工作;医院可以参与行业自律组织和协会的监督和评估。行业自律组织和协会负责维护行业的良好秩序和形象,对会员单位进行自律和监督。医院可以主动参与行业自律组织和协会的活动,接受行业评估和监督,与同行单位共同提高财务内控制度的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财务内控制度问题的存在给医院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挑战。本文对医院财务内控制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优化措施。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提高信息系统安全性、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以及强化外部监督和审计等措施,医院可以有效应对财务内控制度问题,提升财务管理的效能和合规性。然而,优化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任务,需要医院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财务内控制度的优化需要全面的战略规划、系统的实施和持续的监督,以确保其长期有效性。此外,医院在优化财务内控制度的过程中也应注重与外部监管机构和专业机构的合作与沟通,积极吸纳外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猜你喜欢
财务财务管理监督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水利财务
夯实监督之基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