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基层涉农培训成“唐僧肉”

2023-12-11 01:15许然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唐僧肉基层干部村干部

许然

“村里的青壮年很少,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很多,怎样才能做好涉农培训,我们这些基层干部也很头疼!”

日前,记者在西南地区某区县采访时了解到,当地多个镇、村干部在涉农培训中收受回扣,受到当地纪委监委的问责。而对于受处分,有的村干部还感觉自己吃力不讨好,很“冤”。

在辦案人员看来,说不上“冤”,毕竟收受回扣的行为是事实。但从涉农培训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确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是供需关系的不平衡。这体现在多个部门都有涉农培训的相关任务,比如农业农村局、人社局、商务局、妇联等,但是由于部门之间缺少协作,培训体系各搞一套、培训内容不尽人意、宣传不到位,村民要么对此不“感冒”,要么压根就不知道。甚至许多培训在村上搞完以后,村民才知道有这么回事。

另一方面,为帮助这些部门的惠民惠农政策在规定时间内在村上落地落实,村干部不得不到处“拉人头”,有时候不管是不是“老弱病残”,只要凑到开班所需人数就算完成任务。也正是这种“完成任务”的心态,让培训沦为“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在此过程中,作为中间环节的培训机构,为了获取国家补贴而急需大量村民凑人数,以达到开班条件。由此,培训机构依靠村干部组织村民,再给予村干部适当的“人头费”就成了一些地方心照不宣的操作模式。

村干部为挣“人头费”组织不符合条件的村民参训,培训机构为完成任务在内容上“注水”,一些主管部门追求培训率,对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村民的主体性反而被长期忽视。最终,涉农培训在落实时层层打折扣。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要强化涉农培训。作为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之一,涉农培训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的成效。然而,个别基层地区却在执行过程中打折扣,甚至一些基层干部将其当作“唐僧肉”,存在较高的廉政风险,更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成为掣肘乡村振兴的短板之一。

对此,一些专家建议,应建立健全制度机制,让农业农村、人社、财政、商务等多部门联动,统筹农民教育培训项目和资源,为农民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搭好平台。在涉农培训要求、补贴标准、考核方式等方面加强监管,堵塞监管漏洞,推进涉农培训项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主动接受群众评价。

与此同时,要严格把关培训机构资质与培训内容,建立健全的培训跟踪机制,定期对培训成果进行评估,增强培训的实用性。此外,还要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对涉农培训不重视、把关不严等问题,适时通报曝光,增强基层干部的为民服务意识。只有把涉农培训做好了,才能帮助更多高素质的农民留在乡村。

猜你喜欢
唐僧肉基层干部村干部
《小妖怪的夏天》:我的梦想,是吃唐僧肉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唐僧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