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生态之美 育自然之花
——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县管护总站在石棉播下自然的种子

2023-12-11 02:41文图郭扬
绿色天府 2023年11期
关键词:石棉县野化栖息地

○文图/郭扬

基本情况

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片区管护面积475.34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家公园面积的7.64%,区内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被国内外专家誉为“珍稀濒危物种基因库”,共有植物134科203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动物92科30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4 种,包括大熊猫、豹、林麝、绿尾虹雉等。

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片区建有全国首个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基地,在2009年,放归了全球首只异地救护大熊猫“泸欣”,2012年,“泸欣”与当地大熊猫交配成功产仔,这为通过异地放归的方式促进大熊猫小种群的复壮提供了重要参考。现有放归大熊猫在石棉片区及邻近地区基本形成固定活动区域,生活状况良好。石棉县也因此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大熊猫放归之乡”称号。

自然教育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基本功能之一,亦是开展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为加快构建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片区自然教育基地网络,提升全域自然教育工作水平,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县管护总站与北京生地行等NGO组织合作,充分利用全国首个“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基地”的名片,开展暑期《与大熊猫同行》活动,围绕旗舰物种的生存与彝族社区的发展,讲好与大熊猫生境相关的知识,讲述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的转型与发展的故事;2020 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县管护总站作为全省第一个正式加入“四川环境教育1+N 联盟” 的自然保护地;2022年与西华师范大学共建“西华师范大学生态与安全栗子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进一步提升小相岭山系大熊猫生态与保护研究和宣教人才水平。

观察树林里植物

了解保护区野化放归大熊猫

活动案例

放归之乡授牌

“大熊猫的野化放归与栖息地保护”。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的结果,发现整个小相岭山系大熊猫种群存在遗传多样性低、缺乏基因交流、栖息地破碎化严重等问题,如果不加强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片区乃至整个小相岭山系的大熊猫种群都存在逐渐灭绝的风险。野化放归加入新的大熊猫个体是有效保护孤立大熊猫小种群并保证其长期存续的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对大熊猫的形态、生活习性、栖息环境、分布范围、种群及其伴生动物的分布,着重讲解野化放归的目的及意义等,让学员对大熊猫有进一步的了解,帮助学员认识大熊猫的特征、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也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们感受到栖息地破坏给动物带来的不利影响,了解栖息地完整对动物的重要性,思考公众能为保护以大熊猫为首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做些什么。

徒步森林

大风吹游戏

“大熊猫栖息地之植物之美”。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片区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植被群落结构复杂,植被自然性和典型性极高,垂直分布明显;共有5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15个群系组、19个群系,是小相岭山系最重要的物种资源库。现有11种植物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2 种,属国家II级保护植物有水青树、连香树、厚朴、西康天女花等9种。通过课程让学生了解植物概念、光合作用以及植物的形态特征;进一步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片区及保护的野生植物,借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印技艺,发现自然之美、植物之美、创作之美;让学生认识到森林在地球上的作用,植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与关系,懂得保护植物的重要意义。

自然教育体系建立

绘画、拓印植物叶子

2018 年以来,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县管护总站以“大熊猫放归文化”为切入点,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相关生态资源和科研成果转化为自然教育知识储备。为进一步健全自然教育体系结构,彰显大熊猫国家公园文化内涵,提高社区群众和访客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体验,积极开展自然环境教育体系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石棉县管护总站为了能够更好的引导公民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文化,认同大熊猫保护工作,现已开通运营微信公众号,宣传生态保护、法律法规、森林防火等工作,获得了明显的宣传成效。培养了一支6人组自然教育导师队伍、编制完成《自然教育总体规划》、《自然教育课程》,涵盖了兽类、两栖类、鸟类观察、大熊猫野化放归、保护工作等5个方面;建立一条公益海自然教育线路,主要包括大熊猫野化放归适应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连香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凉螈及其栖息地等15个位点和1条大凉螈栖息地步道;1套面积约120m2的自然教育小木屋,为公众提供一定的自然科普教育场所,提高自然教育室外课程实施的便利性,有效提升自然教育活动的安全性、体验性和趣味性;通过自媒体建设、自然教育团队能力提升、课程升级打造及教具开发、宣传制品制作,增加科普教育特色和开展活动的便利性。

野化放归基地授牌

猜你喜欢
石棉县野化栖息地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峨眉含笑
石棉县:纵深推进就业创业 扎实筑牢民生之本
石棉县国有林场中长期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BEAN SCENES
抵达栖息地
欧洲背景下的野化
《村落》
何群:在辛勤耕耘中寻找梦想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