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生态屏障 绘就绿水青山
——平武县天然林保护工作纪实

2023-12-11 02:41文图吴义亮
绿色天府 2023年11期
关键词:平武县天保天然林

○文图/吴义亮

“峭壁阴森古木稠,乱山深处指龙州”。这是1000多年前,宋代诗人邵稽仲在《龙州》一诗中对平武景象的感悟。

物换星移几度秋。诗人早已作古,古韵留存至今。1000多年过去了,涪江上游的这片广袤的沃土依旧可以看到茫茫的原始森林。而这一切的一切源自天然林的保护。

禁伐——令行禁止

平武县于1998年10月1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这意味着从1952年开始的国家在平武县集中性、大面积的天然林采伐正式停止。这也意味着平武多年的“木头财政”从此结束了。

面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调整,平武县面临财政窘境。但是,令必行,行必果!

作为长江二级支流的涪江流域,平武县在这项使命光荣、任务艰巨的政治任务面前态度坚决,县委、县政府把天然林禁伐视为第一位的政治责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认真抓好天保工程的实施。为切实加强对禁伐工作的组织领导,该县从上到下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形成了行政一把手亲自抓落实天然林禁伐的运行机制。采取出动宣传车、书写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制作广告牌、举办专题讲座、在电视上开辟禁伐宣传专栏和专题等形式,加大天然林禁伐工作的保护宣传。县政府与林业局、林业局与林场(保护区、公司)、林场(保护区、公司)与管护人员层层签订落实禁伐工作责任书。同时,县委县政府成立专门的督查组对禁伐工作进行专项督查,确保天然林禁伐工作落到实处。

随后,平武县确定了“停、造、转、保”的思路,正式将天保工程实施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保护——多措并举

天然林

1998年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自1998年10月1日起全省停止天然林采伐。作为绵阳市最大的林区县,长期依靠木头作为财政支柱产业,平武县面临的“阵痛”可想而知。但是,县委县政府没有丝毫犹豫,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在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建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平武县天然林保护领导小组,在原县林业局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2002年3月,为了加强天然林保护的组织管理,经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成立平武县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负责全县天然林保护的管理和实施。

20多年来,国家对平武县天然林保护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天保工程一期结束以后,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平武县继续执行天保工程二期有关补助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县财政资金对林场改革的支持。加大对林场基本公共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林场与周边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有单位职工工资、福利、社会保障、住房公积金、公务业务费等由天保资金解决。

平武县认真贯彻天保工程“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总体要求,项目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做到了无挤占、无截留、无挪用。项目管理单位和项目实施单位都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县制定的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接受县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是监督检查。

人工柳杉

平武县通过国有林区改革,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的生态责任,将其主要功能定位于保护和培育国有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与生态公益性功能相适应,进一步明确国有林区组织形式和保护方式。建立精简高效的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森林草原管理股增挂国有林管理股,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增挂公益林管理中心,负责全县国有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业务指导。同时,组建了平武县涪林源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原林业发展总公司、林产有限责任公司、林业开发公司辖区的国有林管护工作。

平武县将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规划统筹安排,按照支出责任和财务隶属关系,在现有专项资金渠道内,加大林区供电、饮水安全、森林防火、管护站(点)用房、有害生物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将林区道路按按功能定位纳入农村公路路网规划,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同步实施。加快了林区电网改造升级和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平武县坚定不移地贯彻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决定,认真执行《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结合《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书刊、标语、碑牌等多种方式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增强全民保护天然林的法律意识,依法治林,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成效——有目共睹

平武县的天然林保护分两期进行。2001年—2010 年全县森林管护单位34 个,其中:国有林管护单位9 个、集体林管护单位25 个、78 个森林管护站。完成森林管护面积657.68万亩,全县有森林管护人员904人,其中国有林管护单位职工543人、集体林区临聘管护人员361人。

1999 年—2010 年,平武县完成了公益林建设79.1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54万亩、封山育林48.19万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4.58万亩、飞播造林20.86万亩;完成桦木、栎类母树林基地建设1600亩;完成马尾松桤木采种基地建设3000亩。

2011年—2023年。平武全县有9 个国有林管护单位、25 个(撤乡后20 个)乡镇。管护国有林321.6万亩、集体和个人所有公益林143.72万亩、集体和个人所有天然商品林174.22万亩。完成了公益林建设2.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4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中幼龄林抚育5万亩。

平武县坚持以天然林保护为核心,积极创新理念,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试点示范,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意识深入人心。近年来,平武县积极引入桃花源基金会、阿拉善生态保护协会(SEE)、蚂蚁金服、腾讯基金会等社会组织,通过在平武县建立社区保护地,开展森林经营碳汇、生态扶贫、生态修复等活动,多形式参与平武县公益林建设和保护工作。先后探索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政府监督、民间管理的新型保护地——老河沟社会公益型保护地,四川省第一个村民自治的自然保护小区——木皮关坝村流域保护小区,有力推动了四川省自然保护小区管理办法和实施指南的出台。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先后三次获得“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平武县积极引入科研机制开展天然林保护,密切与国内外科研院所联系,建立外部技术支持体系,先后与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科院、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保护国际(CI)、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合作,开展大熊猫、扭角羚栖息地管理、碳汇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大大提升了平武县天然林保护综合管理能力。同时,积极推广使用网络、红外相机、无人机等科技手段进行公益林管护。2015年以来,为国有林管护站安装了监控系统39 套、重要林区卡口24 套,同时,依托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在火溪河流域安装视频监控10套、使用天保工程结余资金在全县16 个乡镇安装视频监控14套、林区智能卡口19套、语音警示3套,有效加强了入山人员管理。同时,在王朗自然保护区、雪宝顶自然保护区、小河沟自然保护区、龙门山国有林场、涪林源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桃花源基金会老河沟保护地、关坝保护小区等管护单位引进红外相机监测,重点用于天然林保护、生态监测和反偷猎、反盗伐等,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王朗、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珍稀动物视频多次在央视一套播出,引起了强烈反响,央视《秘境之眼》专题报道了平武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经过20余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项目的实施,平武县林地面积的恢复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国防设施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平武县天保天然林
绵阳市平武县篮球裁判队伍现状调查及对策
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建设成效与经验探讨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川西北地区化探采样粒度研究——以平武县邱家沟金矿土壤测量为例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天然林保护任重而道远
天保工程保出了美丽新疆
推进天保工程实施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舟曲林业局天保工程建设回眸
东川区天保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