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优质高产田间管理方法

2023-12-12 03:39
种子科技 2023年19期
关键词:苗床稻田水稻

胥 梅

(宝应县农业农村局,江苏 扬州 225800)

水稻是江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了保证江苏地区水稻种植的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应选择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并重视水稻的田间管理,为推动江苏地区的水稻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1 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1.1 优化种植条件

我国有悠久的水稻栽培历史,利用科学的栽培技术能够满足水稻对土壤环境和水肥条件的需求,为水稻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另外,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应加强田间管理,以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1]。

1.2 提高水稻的成活率

水稻种植涉及的环节较多,不同种植环节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科学选择和应用水稻栽培技术,能提高水稻的成活率,确保水稻在各个生长阶段长势良好,为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

1.3 提高种植质量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对种植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和控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除了要做好水稻的灌溉工作之外,还要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降低种植成本。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进行防治,避免病虫害扩散和蔓延。

2 水稻种植技术

2.1 播种之前的准备工作

2.1.1 提高土壤肥力

在种植水稻前,要做好水稻种植地区的土壤肥力优化和调整工作,满足水稻生长过程中对肥力的需求。通过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或者在播种之前做好施肥管理工作,保证土壤肥力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提供充足的有机肥料,可以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

2.1.2 种子选择

许多种植户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知识培训,导致在选择种子过程中容易将一些携带病毒的种子种植到田间,最终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应坚持以下选种原则。一是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随后将其晾晒1~2 d,提高种子内部酶的活性,通过盐水浸泡的方式可以剔除籽粒不饱满的种子。二是在选种过程中要做好种子发芽情况的测定工作,需要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4 h,捞出之后放在容器中观察种子的发芽率。三是在选种前要考察当地的种植环境和气候条件,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保证选择的水稻品种适宜当地的地势、气候和土壤等条件。选择好种子后要做好种子晾晒和浸泡工作,还要做好种子的消毒工作,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

2.2 稻田的选择和处理

2.2.1 稻田的选择

要进一步了解稻田的土壤、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选择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做好土壤重金属残留检测工作,保证水稻种植地附近的水源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确保水稻品质。此外,应该测量土壤中的养分分布情况,确定整地过程中是否需要施肥。

2.2.2 稻田的处理

如果种植地区为收获之后的稻田,要做好稻耕工作,能够消灭土壤中的病菌,还要做好稻田内的杂物清理工作,降低水稻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工作,能够为后续栽培营造良好的环境。翻耕深度应控制在20 cm 左右,保证土质松软,优化土壤环境。此外,通过翻耕能清除土壤中的杂草,避免其与水稻争夺养分。

2.3 苗床准备工作

育苗工作的主要环节是苗床准备。一是选择土壤肥沃的菜园土,或者土壤肥力好的冬闲田。二是在没有降水和空气干燥的天气做好耕地工作,避免因为空气和土壤湿润对制作苗床造成影响。三是控制好苗床的面积,如果是大田苗床,面积在25~30 m2。四是结合苗床的位置设置排水沟,避免出现苗床积水的情况,否则会影响水稻幼苗的正常呼吸和发育。五是可以设置保护膜,以便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确保温度和湿度适宜幼苗生长。六是在播种前30 d 左右均匀地撒施厩肥,满足幼苗生长对养分的需求。施肥完成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5~7 d 内不能揭膜,当秧苗出土后将薄膜从苗床上揭开,保证植株正常生长。一旦遇到寒潮天气,需要对苗床进行盖拱膜处理,避免幼苗受到低温的影响。

2.4 育苗技术

2.4.1 播种技术

严格控制好水稻播种的时间,保证苗全和苗齐。结合当地的种植环境,选择适合的播种时间,在完成土壤翻耕工作后,要关注田间的持水量,并且控制好过渡时期的温度,如果选择露地播种,温度最好控制在6 ℃以上,选择大棚播种的温度控制在10~12 ℃。

在播种前做好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管理工作。在完成各项工作后应及时覆土,土壤厚度控制在0.7~1.0 cm。覆土完成后要及时灌溉,保证水稻种子的出芽率。随着当前科技水平的进步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当前水稻播种中可以采取人工播种或机械播种的方式,如果选择人工播种,播种量应控制在250~300 g/m2;如果选择机械设备播种,播种量应控制在100~125 g/m2,才能保证水稻种子的发芽率。

2.4.2 移栽技术

育秧结束后要做好移栽工作,在移栽的过程中控制好水稻的种植面积,并结合水稻种植地的土壤肥力决定定植密度。结合水稻品种以及土壤肥力等因素,移栽密度可以控制在20 万~30 万株/hm2,杂交稻控制在45 万~60 万株/hm2,常规稻控制在100 万~150 万株/hm2。合理的定植密度能够为水稻营造良好的生长空间,满足水稻生长过程中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3]。

3 田间管理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不同的生长环节对外界条件的要求存在明显差异。通常情况下,影响水稻生长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土壤肥力等。因此要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水肥条件,并且结合水稻生长时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保证水稻的高产和稳产。

水稻按照生长时期包括多个阶段,不同时期的水稻对天气情况会有一定的差异。通常情况下,在水稻完成插秧后,水稻叶片由绿色变为黄色,该时期秧苗的外部特征比较明显,同时秧苗比较脆弱,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工作,尤其做好田间的环境温度控制工作,适宜的田间温度在31 ℃左右。

3.1 光照管理

水稻是喜光作物,充足的光照条件有利于水稻生长,因此每天应保证水稻至少接受6 h 的光照,以便更好地促进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如果光照时间过短,会导致植株根部生长发育不良,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在水稻幼苗阶段,应提供充足的光照,提高叶片的光合速度,增加有机物和分蘖数量,防止茎叶早衰。调查研究显示,水稻颗粒的饱满度受成穗后光照强度的影响,在水稻抽穗期间提供充足的光照能够促进有机物质积累,保证水稻的高产和稳产。

3.2 温度管理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环境温度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的水稻品种或同一个水稻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也存在明显差异,要做好水稻各个生长阶段的温度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水稻幼苗在分蘖期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应将温度控制在32~34 ℃,以促进秧苗分蘖。在水稻抽穗时期,通过控制环境温度能帮助水稻吸收大量的有机物质,从而保证谷粒饱满,该时期应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6~30 ℃。如果存在昼夜高温的情况,会导致花粉量减少和花粉不开裂,该时期最适宜的白天温度在26~33 ℃,夜间温度小于30 ℃。

3.3 灌溉管理

水稻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如果出现干旱情况要及时灌溉,否则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科学的水分管理能够促进水稻根部的生长,有利于茎秆增粗,增加谷粒中蛋白质和淀粉的含量,同时能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减少水稻无效分蘖的数量。

据调查研究显示,水稻在不同生育周期对水分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性,可以分为水分敏感时期和水分不敏感时期。在水分敏感时期要保证水分供给充足,在水分不敏感时期要进行间接灌溉。水稻敏感时期包括分蘖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期。在播种水稻之前,确保苗床浇透水,保证土壤含水量满足种子的出苗需求,幼苗时期田间的水位高度控制在3.3 cm 以下,目的是促进水稻根部的生长发育,抑制杂草生长。在水稻生长的后期阶段,要确保根部能获得充足的氧气,以此促进水稻根部的生长发育。在水稻分蘖末期,要做好搁田调控工作,保证耕作土壤肥沃,不会造成水稻烂根[4]。

3.4 施肥管理

可以采取水稻和其他农作物连作的模式,能够提高水稻田内的恢复调节能力。在江苏省的水稻栽培中,可以推广“畜禽+有机肥”的施肥方式,在为稻田提供充足肥料的同时,也可以使有机肥料替代部分化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保证水稻的品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4.1 穗肥管理

抽穗结实时期是水稻高产的关键时期,要做好该时期的肥料管理工作。如果该时期水稻的叶片褪淡显黄,要结合水稻叶龄适时施入促花肥,可选择尿素150 kg/hm2和复合肥225 kg/hm2。如果水稻生长比较旺盛,可以适当推迟穗肥的施用时间,结合水稻叶片的颜色变化适量追施穗肥。

3.4.2 科学、精准施肥

结合水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养分需求,制订科学的稻田施肥管理措施,配合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有些水稻种植地区的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做好肥料的管理工作,可以选择畜禽粪污发酵腐熟有机肥改良土壤技术,用有机肥料代替传统化肥,用新型肥料代替传统肥料。在播种之前要做好基肥的施入工作,用量控制在200~300 kg/hm2。插秧的过程中可以同步机械化深施,选择机械撒播分蘖肥和促化肥。

3.4.3 侧深减量施肥技术

如果选择机械化种植,利用侧深减量施肥技术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并且实现机械插秧和稻田施肥同步进行,提高施肥和种植效率,有利于根部吸收营养物质,减少化肥的用量。

3.5 除草管理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类型的杂草,会直接与水稻争夺养分和水分,如果杂草处理不科学,会造成水稻减产。常见的除草方式包括人工除草和除草剂除草。人工除草的效率低,但是不会破坏周围的环境;除草剂除草会对水稻产生影响,但是效果好,因此施用除草剂要严格控制剂量,否则会出现药物残留,对水稻和环境造成影响。因此要选择安全、高效的化学药剂除草,可选择10%吡嘧磺隆,用量为3 375 g/hm2,或者60%丁草胺乳油,用量为14 250 g/hm2。不同杂草选择的药剂也不同,处理杂草之后,要将稻田内的水排干后用药,可选择双草醚悬浮剂,用量为20 250 mL/hm2,兑水后均匀喷雾防治,在用药后1~2 d 再注水,深度控制在3 cm 左右,可以提高除草的效果。

3.6 病虫害防治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可以选择物理防治技术,其中灯光诱杀是比较常见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法,利用一些害虫的趋光性特点进行集中诱捕和灭杀,不仅能够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而且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加强对害虫天敌的保护,同时释放一定数量的天敌来捕杀害虫。化学防治技术是比较常见的防治方法,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出现稻飞虱、螟虫和稻瘟病等,出现稻飞虱后要做好防治工作,可以选择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喷洒;出现螟虫后可以选择10%金佛乳油,用量为600 mL/hm2。

4 结束语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泛。为了保证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满足消费者对稻米的需求,应采取合理的田间种植技术,做好选地、稻田处理、种子选择和处理、育苗、移栽等工作。此外,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会受田间管理的影响,应做好水稻不同生长时期的光照和温度管理,科学灌溉和施肥。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在推动水稻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能保证种植户的经济收入,还能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稻米。

猜你喜欢
苗床稻田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稻田摸鱼记
一季水稻
水稻花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稻草人
稻田迷宫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