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12-12 03:39张君君
种子科技 2023年19期
关键词:技术推广机械化农机

张君君

(麦积区农机服务中心,甘肃 天水 741020)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然趋势。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是推广农业机械化的关键环节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对机械化技术的认知和态度问题、推广体系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经费问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也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1 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

1.1 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定义和内容

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指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将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于基层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性的工作。具体来说,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内容包括推广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方法;普及农业机械化作业的技术方法和操作规范;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机械化生产,并加强对农民机械化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目标是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高效化、节能环保化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广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减轻农民体力劳动强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农业技术水平提高的目标。

1.2 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

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成果主要体现为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缩短了生产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农业机械化技术可以使农业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农业生产方式逐步从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向机械化、智能化等方向升级,实现精准施肥、智能种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还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刺激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农业产业链,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1.3 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3.1 农民对机械化技术的认知和态度问题

农村机械化技术推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传统观念影响、经验不足、资金压力和缺乏相关知识和信息等因素。部分农民认为手工耕作可以保证土地肥力和农产品的品质,对机械化技术存在偏见和抵触情绪。由于缺乏机械化技术的实践经验,部分农民对机械化技术的优缺点、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等方面存在认知误区,影响了他们对机械化技术的态度。部分农民因为经济条件较差,购买农业机械的资金压力较大,因此对机械化技术的接受程度有限。农民获得的机械化技术专业知识和信息相对较少,对于市场上的新型机械化设备和技术缺乏了解,往往只能购买一些较为常见、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机械产品,从而影响了机械化技术在农村的推广[1]。

1.3.2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是农村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4 个方面。首先,缺乏统一规划和整合,导致不同地区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方面的重点不同,进而影响推广成果。其次,推广主体单一,仅由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单一主体实施,缺乏多方合作和协同推广的机制,推广的覆盖面和深度受到限制。再次,缺乏长效机制,导致推广工作不稳定、不连续。最后,推广人员队伍规模不足,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不足以满足推广需求。

1.3.3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4 个方面。首先,缺乏专业的机械化服务人员,导致农民在使用机械化设备时遇到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影响机械化推广的效果。其次,机械化服务网络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机械化服务站点,给农民使用机械化设备带来不便。再次,缺乏完善的机械化服务保障体系,导致农民使用机械化设备时存在安全隐患,机械化设备的维护保养难以保证,增加了使用成本。最后,缺乏机械化技术培训服务,导致农民对机械化设备的操作技能水平较低,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2]。

1.3.4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经费不足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需要足够的经费支持,但政府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方面的经费投入有限,导致很多农村地区的农机推广中心或者农机服务站无法有效开展工作。此外,农民的购买力相对较弱,而且农业机械化设备的维修费用高昂,缺乏维修服务也增加了农民的使用成本。同时,由于缺乏社会资本的参与和支持,许多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难以有效开展和落实,限制了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

2 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农民机械化技术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2.1.1 制订机械化技术推广宣传计划

制订机械化技术推广宣传计划是进行农民机械化技术宣传和普及工作的关键步骤。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宣传目标和任务,了解宣传对象的群体特征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宣传内容和方式,确定宣传时间和地点,培训和选拔宣传骨干以及制订评估方法、指标。通过制订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有效性高的宣传策略和手段,可以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农民,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效果。

2.1.2 开展机械化技术培训和示范

为了增强农民机械化技术的宣传和普及效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机械化技术培训和示范。其中,组织机械化技术培训课程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可以向农民普及机械化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提高农民的认知和掌握程度。此外,还可以在农田里开展机械化技术示范,让农民直观地了解机械化技术的使用效果和操作方法,还可以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讲解和指导,解决农民使用中的问题。同时,建立农民机械化技术交流平台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宣传、交流提高农民对机械化技术的认知和掌握程度,从而推广机械化技术[3]。

2.2 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

2.2.1 制订机械化技术推广规划

制订机械化技术推广规划是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的关键措施之一,其核心在于科学制订推广目标和策略,并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现状和机械化技术特点,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和监测评估体系。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可以提供制订规划的基础信息,明确和细化机械化技术推广目标是推广工作的核心。制订机械化技术推广策略则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机械化技术的特点。制订实施计划需要将各项任务和责任人明确化,并考虑时间节点等因素。制订机械化技术推广监测评估体系是为了及时了解推广效果和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推广工作提供依据。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效果和推广质量,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2.2 建立机械化技术推广管理机制

建立机械化技术推广管理机制可以更好地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提高推广效果和质量。首先,建立机械化技术推广领导小组,由政府主管部门、相关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制订和实施机械化技术推广规划。其次,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机械化技术推广,包括技术指导、培训、示范、推广等工作。机构可以依托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也可以单独设立。再次,机械化技术推广机构应提供技术咨询和支持服务,为农民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支持。还要建立机械化技术推广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传递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信息,方便农民获取技术资料和信息,提高农民对机械化技术的认识。最后,建立机械化技术推广评估机制,对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效果、农民受益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

2.3 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2.3.1 建立农机服务站和维修站

建立农机服务站和维修站是为了提高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提高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效果。农机服务站和维修站是专业的农业机械服务机构,可以为农民提供全面的服务和技术支持,提高农民对农机的认知和使用水平,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首先,选址和建设方面。应考虑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要根据当地的农机使用需求和市场规模确定。选址应在交通便利、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农机使用密集的地区,这样可方便农民使用和维修农机[4]。其次,技术培训方面。农机服务站和维修站应为农民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包括农机的操作和维修知识。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农民使用农机的水平,减少机器故障,延长农机使用寿命。再次,设备配备方面。农机服务站和维修站需要配备必要的维修设备、工具和零配件,保障维修服务质量和效率。维修设备和工具要齐全,技术力量要雄厚,以便快速、高效地满足农民的维修需求。

2.3.2 增加农机租赁服务

为了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除了建立农机维修服务站外,增加农机租赁服务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农机租赁是农民更经济、实用的选择,但也需要一些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其发展。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农机租赁服务发展,比如减免租赁企业的税收、提供租赁企业发展贷款等。同时,政府还可以支持和引导各地建立起农机租赁市场,通过设立专门的租赁机构、发布农机设备租赁价格指导等方式,促进农机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另外,要推广高效、低成本的优质农机设备,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拓宽资金来源,促进农机租赁服务快速发展。

2.4 加强经费保障

2.4.1 增加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经费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经费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解决。首先,政府可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定专项计划,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财政补助力度。其次,加大对社会资本支持力度,通过招商引资、社会捐赠等方式引进社会资本,建立农机合作社等,形成集体经济力量。再次,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后,开展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技术推广的自我运作和盈利,例如开展农机租赁、农机维修、农机销售等业务,通过收取租赁费、维修费,获取销售利润等方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收益。

2.4.2 探索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多元化融资模式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需要投入大量经费,政府单靠财政支持难以满足需求,因此需要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引导基金、银行贷款、企业合作、农民合作社和私募基金等方式,吸引更多的资金,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效率和质量。多元化融资模式既可以由政府自主划拨资金,也可以通过吸引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用于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政府还可以出台税收和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并为农民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和培训服务。

3 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效果评估

为了确保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进行效果评估。以下是一些评估方法和指标。

1)农民机械化使用率。农民机械化使用率是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比例。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现场观察来估算使用率,并将其与推广前的使用率进行比较。

2)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效率是使用农业机械后单位面积或单位时间内的农产品产量的增长比例。可以通过现场观察和数据收集来确定农业生产效率,并将其与推广前的生产效率进行比较。

3)机械化技术推广覆盖率。机械化技术推广覆盖率是指推广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覆盖到农村地区的比例。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和官方数据来确定机械化技术推广覆盖率。

4)机械化技术推广影响评估。机械化技术推广影响评估是对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生态和文化影响的评估[5]。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等方法来确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影响。

5)机械化技术推广管理评估。机械化技术推广管理评估是对机械化技术推广管理机制的评估。可以通过评估机构的评估和评估人员的评估来进行。

4 结束语

在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着农民对机械化技术认知不足、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以及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经费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农民机械化技术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完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以及加强经费保障等方法。同时,对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基层的推广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技术推广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不一样的农机展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的几个认识误区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