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推进康养人才队伍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2023-12-13 07:58郝莹莹
人才资源开发 2023年21期
关键词:康养人才队伍河南

□郝莹莹

面对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积极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但是,人才匮乏始终是制约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破解人才紧缺的难题,推动更多的专业人才从事养老事业,不断提高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才能推动养老事业实现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在“健康中国”实施的战略背景下,促进康养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纷至沓来,康养产业发展也不断涌现新业态,河南省康养人才队伍建设迎来新的机遇。积极推进康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良好的康养专业人才,不断强化全省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人才支撑,共同推动老年人享有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一、河南推进康养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机遇

(一)康养人才市场需求巨大

近年来,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在持续加深,老龄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2022 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872 万人,其中60 岁及以上的人口有1862 万人,占比18.9%。与2021 年年末相比,60 岁及以上人口增加79 万人,占比提升4.87%。同时,居民的人均寿命在不断增长。2021 年河南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9 岁,预计到2035 年河南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0 岁。老龄化与长寿化阶段的到来,使得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命的健康安全,越来越关注身体的健康问题并积极促进自身健康。因此,养老市场面临巨大的健康服务需求,更加需要具有专业化、技术性的健康服务。但是,目前河南省康养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相关服务供给增长速度慢,形成了老年康养人才“缺口”。在强大的市场驱动下,河南省的康养人才队伍建设,前景非常广阔。

(二)康养人才政策推动明显

国家层面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来引导全国康养事业高速发展。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通过一系列人才政策,不断为推动河南各类人才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以来,全省围绕康养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推动康养人才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20 年,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联合出台《河南省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2020-2022 年)》,202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河南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3 年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从完善康养人才职业技能、壮大康养人才队伍以及全链条培养康养人才等方面作了政策指引。

(三)人才培养平台不断创新

围绕人才强省战略,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全面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载体、模式路径。河南积极与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开展合作,建立了一批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与实训基地,培育了一批旅游康养、森林康养、文体康养、智慧康养等产业形态,积极推动“养老服务+”新业态,为康养人才培养和发展打下了基础。2022 年,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在郑州签订《共建“康养照护”人才高地框架协议》,致力于共建河南“康养照护”人才高地,推动河南在建成“康养照护”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培养师资力量、开发课程配套等方面开展合作,为引领和推动河南百万康养照护类人才队伍建设注入强心剂。

二、河南推进康养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挑战

(一)康养人才的发展路径不明朗

目前,康养产业、养老行业以及社区服务等对于康养人才的培育、用人政策不够明确,人才的职业发展路径导向不够明朗。河南省已经出台的政策文件中,对于康养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大多为方向性的意见,较少给出具体的落地措施。由于人才供给匮乏,用人企业对于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层次没有清晰的定位,导致对于用人机制准备不足,没有建立相应的晋升制度,也就无法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作为新业态的职业类型,人才的职业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在人才发展规划与人才发展导向制度建设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职业发展的多元支持性资源还比较少。

(二)康养人才的专业技能比较低

目前,康养服务专业人才比较匮乏,专业的护理群体数量在不断减少。长期以来,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大多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技能水平弱,需要接受系统化、规范化、综合化的技能知识培训,才能够更好满足康养服务业的发展需求。但是,目前开展的康养人才技能提升计划与行动,受到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条件限制,并未实现整体性的有效覆盖,康养人才面临缺少提升专业技能的培训机会,服务内容大多只停留在简单的生活照料与看护层面,无法满足老年群体在健康护理、医疗治疗以及心理慰藉等深层次、多样化的康养需求。

(三)康养人才的职业认同度不高

近年来,虽然市场供不应求,但照料护理服务业仍存在人难招、人难管、人难留的局面,从业人员没有职业归属感,流动过于频繁。目前,健康护理服务业还未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从业标准,从业人员无法用清晰的职业定位、职业规范开展健康服务,并且在处理服务纠纷中存在争议,这些都影响了从业人员对于职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同时,健康养老服务包含多样的工作内容,但是他们的薪资待遇还比较低,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社会责任还不完全匹配,也就造成了康养服务人员较高的流动性。

三、河南推进康养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康养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

完善的政策体系,能够促进康养人才实现更好的发展。新形势下,推进老年康养人才队伍建设,要积极完善人才发展的顶层设计,做好推动康养人才发展的政策设计,用政策驱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等环节的有效衔接,推动资源、技术以及资金等能够真正满足康养人才的需求。同时,对于出台的人才政策,要及时公布政策办理渠道,扩大政策知晓度,推动人才政策的落地。要完善康养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指标评价体系,紧跟河南康养产业发展新业态,统筹做好康养人才的评价工作。

(二)建立多元主体协同的培养机制

康养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社会机构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市场对康养人才的需求为基础,在高校中加强相关学科专业的设置,建立一体化康养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康养技能人才的有效供给。同时,在相关专业中,可以主动增设涉老专业选修课,扩大专业人才的培养来源,提高专业布局对养老服务体系的适应度。扩充师资来源,积极引进高层次康养人才,增强康养人才教育的师资力量。不断健全康养服务培训标准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养老机构、社会力量参与康养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实训基地等,开设订单式培养。

(三)多维度优化康养人才的就业环境

拥有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才能够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优化康养人员的就业环境,需要提升从业人员的就业薪酬、就业保障、就业补贴等经济待遇。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工作任务等情况,探索建立适合岗位特点的薪酬制度与奖金制度,以增强职业的吸引力。优化就业环境,也需要积极改善全社会对于康养的社会认同,要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康养知识,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到健康养老的行动中来。同时,加强康养人才与基层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群体合作,将公助、共助、互助、自助的养老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共同营造康养从业的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康养人才队伍河南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出彩河南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