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县花生种植生长气候分析和防御

2023-12-13 06:40陈芸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奉新县花生气候

陈芸

摘要 种子品质、肥料、耕地技术和农药喷洒等内在人为外,温度、降水、光照及自然气候灾害等外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花生种植生产的效果。以奉新县为例,从温度、降水、光照等分析了花生种植生长气候,并从干旱、洪涝和连续阴雨天等分析了气象灾害对花生种植的影响,提出了奉新县花生种植生长氣候灾害的防御对策及种植建议。

关键词 奉新县;花生;气候;灾害防御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9–0019-03

花生是世界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起源于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种植,最优种植带为40°N~40°S,即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主要的花生种植区,江西省是中国花生种植和生产大省。奉新县位于江西省的西北部,属典型的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全县平均海拔300 m。奉新县属于中亚热带的潮湿气候,四季如春,气候温和,降水量大,日照时间长,随着地形变化,气温由东到西递减,降雨量由东到西逐增,东西干湿明显,南北温差较小,平均气温为17.6 ℃,年降雨量集中在4—6月,占全年的47%,7—9月雨量减少,不到全年的22%。该县年相对湿度平均为79%,无霜期年平均为260 d左右,年日照时数达1 784.9 h。从土壤质地来看,大多数为沙质土壤,透气性较好,适宜花生的种植。从温度上来看,适宜花生生长的温度为25~30 ℃,而奉新县气温全年在15 ℃以上,气候温和,温差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花生的种植提供良好的温度,在此气候下生长出的花生颗粒饱满、口感较好以及出油量多。

2020年,奉新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经济作物创新团队成立,其目的是摸清奉新县花生、棉花、油料和蔬菜等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的瓶颈,并研究解决的对策,促进奉新县经济作物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掌握奉新县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促进奉新县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项目组通过翻阅奉新县历年花生产业相关资料,通过实地调查、电话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了奉新县花生种植的温度、降水及光照等情况,针对奉新县花生产业发展的瓶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最终为奉新县花生科学栽培和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奉新县花生种植生长气候分析

花生的生长阶段可以分为5个时期:出苗期、幼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饱果成熟期[1]。影响花生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光照和降水,在花生生长的不同阶段,对光照、温度和水分的需要不同。在我国根据播种时间的不同可以将花生分为春花生、夏花生和秋花生。从时间上看,春花生播种时间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收获期为8月中旬至9月下旬;夏花生每年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9—10月收获;秋花生每年5月播种,但收获期较夏花生长,10月底至11月初收获[2]。

1.1 温度对奉新县花生种植生长的影响

花生是一种喜温作物,气温是影响其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3]。前期研究发现,花生开花至初见饱果所需的活动积温>15 ℃,其中早熟品种年积温需1 450 ℃·d,中熟品种年积温需1 550 ℃·d,晚熟品种年积温需1 640 ℃·d。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23~27 ℃),花生膨大期长、单果数多、平均果重高;温度为30~37 ℃时,荚果的有效充实期短(即成熟快),单株果实数量较少,平均果重低。最高日均温度在20 ℃以下,苗木易衰弱,不利于花生开花。超过35 ℃时,花生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当温度低于5 ℃时,花生基本停滞生长;低于19 ℃时,就不能形成果针。

花生的开花次数与温度有关,为24~28 ℃,温度与花的数量呈正相关,超过这个温度花的数量会减少,而低于17 ℃很难开花。气温处于25~32 ℃时,荚果的生长速率和果实的生长速率都是比较理想的。这表明,若有充足的生育期,适宜的平均气温,将有利于提高荚果的产量,并能有效地提高果实的饱果率。而荚果饱满度与花生果实的含油率、蛋白质含量、油酸/亚油酸等理化指标密切相关,因此花生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荚果饱满度[4]。

7—8月,奉新县最高温度在40 ℃以下,最低温度在15 ℃以上,多数时段的平均温度在20 ℃以上。由于温度适宜,有充足的热供花生生长,花生能够获得快速的生长。到9月后,花生开始进入成熟期,此时温度一般在20 ℃左右,昼夜温差小,有利于豆荚中的营养物质的积累,花生颗粒变得更饱满,质量更好。

1.2 降水对奉新县花生种植生长的影响

研究表明:花生油脂含量与降水呈高度负向关系。花生比较耐旱,土壤偏旱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大田条件下最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5]。

花生幼苗期,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60%为宜,如土壤水分不足花芽分化会受到阻碍,对幼苗的生长不利;若土壤水分高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会导致花生根弱苗黄。奉新县受独特的地理因素和土质因素的影响,其境内的沙壤较多,土壤透气性良好,适合种植花生。

开花下针期,是花生植株大量开花、下针、营养生长迅速的时期。此时叶面积最大,叶面蒸腾量大,土壤蒸发量也大,因而日耗水量成倍增加,是花生生长过程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若此时土壤最大持水量低于10%,花生就会停止生长。若土壤水分仅为大田最大持水力的1/2,花生的叶色转青,开花减少,日间叶色萎靡,晚上恢复正常。

花生结荚期对水的需求也很严格,水过多会导致果实腐烂。该时期是花生干物质积累和含油量的关键时期。如果豆荚太干、不够饱满,会直接影响花生的品质[6]。果实饱满成熟阶段,花生对水分的需求急剧下降,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也在减弱。

花生全生育期降雨量500~1 000 mm较为适宜,降雨量300~400 mm即可种植。奉新县年最高降雨量达2 000 mm,年均降雨量约1 600 mm,适宜大面积栽培花生。7—9月是奉新县花生生长的主要时期,降雨量为1 265 mm,能够满足种子出苗期的需要。7—9月奉新县雨量集中、气温较高,雨水和热浪同时出现,为花生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水热条件,有利于花生生根发芽,培育壮苗。

1.3 光照对奉新县花生种植生长的影响

花生是短日照作物,对光照要求不高,自然光照足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长日照有利于营养生长,短日照促进开花,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花生植株的养分积累。如果保持长时间光照不足,植株会过早开花,单株果实数量少,同时还会造成植株徒长,进而影响产量。光照充足,植株生长健壮,结实多,饱果率高。

光照是影响花生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关键环境因素,其作用机制是光长、光强。通过对不同气候条件下花生籽粒中油脂含量的测量,并统计对应的气象数据,结果表明:花生油脂含量与光照时数呈正向关系[7]。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变化与其所需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反差。

7—9月是奉新县花生生长季节,该时期奉新县的平均日照时间呈递减趋势。7—8月日照时间相对较长,平均日照时间超过7 h。从花生开花到成熟阶段,奉新县前期温度较高,光照较好,昼夜温差适宜,后期适量多雨,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水分,有利于提高花生蛋白质含量。通过花生的品质受光周期的影响,在12 h的正常光照下,油脂、油酸、亚油酸、油酸、亚油酸量以及油酸/亚油酸比值没有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改变,但在6~8 h的光照下,棕榈酸的含量会增加。整体上看,这一阶段能够较好地滿足奉新县花生生长。

2 气象灾害对奉新县花生种植的影响

农业的种植和生产活动都与当地地区的气候、气象条件密切关联,气象灾害直接影响着花生产量。不同季节出现的气象灾害类型不同,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气象灾害的发生不仅不利于花生产业的发展,还极大地损害了种植户的整体利益,从而制约着奉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干旱

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的气象灾害[8]。干旱是我国普遍发生的一种气象灾害,它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干旱的发生主要与周期性或偶然性的降水减少有关。

奉新县春末夏初(4—6月)气温逐渐升高,降水减少,该时期极易发生春旱灾害。此时正是夏播花生的发芽出苗期,而从种子发芽到出苗需水量是种子重量的4倍,田间的土壤水分保持为65%~75%为宜。在此水分环境中,种子吸水率高,萌发速度快,出苗整齐、健壮。当出现连续多日无降水情况时,土壤水分降至田间含水率的40%时,种子虽能萌发,但种子吸水、发芽、发芽后根系的生长以及胚轴的伸长速度都会明显放缓,并且在萌芽后出现落干的现象。

2.2 洪涝

洪涝,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和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奉新县夏季降雨频次高,易发生短时段强降雨,且降雨时段相对集中,导致奉新县洪涝灾害频发。奉新县夏季出现洪涝灾害会直接影响花生下针、结荚这两大生长关键时期。在连续或强降水结束后,如果没有及时排水,不仅会造成农田积水,还会影响土壤中的水分循环,影响土壤的空气流通,造成花生根部被淹,抗病虫害能力差,甚至出现烂根现象,严重影响花生的品质和产量。

2.3 连续阴雨

第一,徒长。7—8月为奉新县花生花生生长季节,该时期出现连续阴雨天气、降雨过多会导致当地的花生营养分配不均,大量的营养供给秧苗生长,出现徒长,影响果实的饱满,从而影响花生的产量。

第二,倒伏。夏季雨水过多会造成幼苗生长过快出现徒长,持续多天的雨水会加重叶片上重量,从而出现倒伏现象,十分不利于花生后期的生长,也不利于收获。

第三,容易出现病虫害。花生叶斑病主要是褐斑病、黑斑病、枯斑病,网斑等的总称,在多雨的季节发病加重,会出现叶落和根腐的情况。加之连续阴雨天,田间积水严重,排水不及时,花生根部长期处于过于潮湿的环境中,土壤透气性差,容易出现沤根的情况,导致植株死亡。

3 奉新县花生种植生长气候灾害的防御对策

3.1 针对低温冻害的防御措施

首先,花生种植户应密切留意当地气象预报,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冷尾暖头”的晴朗天气播种,当5 cm播种层地温稳定在15 ℃时,即可播种;高油酸花生要求当5 cm播种层地温稳定在18 ℃时播种。其次,根据情况,覆盖农作物秸秆、农膜等措施增温保墒;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应用双膜技术,即在大棚里加地膜覆盖。最后,为减少低温对花生生长的影响,应选择耐低温品种。

3.2 针对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第一,及时清理花生田间内外沟系,尽快排出田间多余的积水,确保水系畅通,消除渍涝。尤其是在土壤黏性较强的地块,更要加强排水,有必要的可以辅助抽水机。

第二,如果在排水的过程中遇到高温天气,应分时段依次排除,避免土壤板结的现象发生;如果积水不是很严重,可以采取挖储水坑的方式清除田间积水,可以将富含肥料的泥土沉淀回田培垄,也可以作为临时蓄水池使用,为后期浇水节省成本。对于长势弱、土壤黏重板结的田块,雨后及时中耕,并追施速效肥料。

第二,根据田间花生生长情况,春花生及时化控,并做好叶斑病、网斑病等病害,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夏花生要做好除草、根(茎)病等防治工作,也可以用无人机喷洒控制病虫草害。

3.3 针对连续阴雨天灾害的防御措施

第一,根据花生成熟期,及时关注天气情况,适期、及时采用合适的收获方式收获。

第二,遭遇连续阴雨天气,可以考虑适当延期收获,或挖掘后不摘果并短时间原地放置,以花生不出芽、不霉变为宜。若已经摘下花生果实,需及时铺开阴干,或选择烘干设备烘干,并要注意烘干过程中的回潮现象。

第三,田间高温、高湿有利于叶斑病、锈病等病害的发生发展,可用戊唑醇、三唑酮等杀菌剂。在结荚后,还会发生果腐病、青枯病等病害,在荚果生长期间也要预防。对于奉新县而言,7—8月连续降雨天气较多,种植人员要做好管理工作,雨后及时检查田地状况,促进花生的复壮。

4 奉新縣花生种植建议

4.1 加强花生田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奉新县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强花生主产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山旱地区花生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幅度提高奉新县中低产花生田单产,提高花生总产,从而切实地缓解奉新县花生油加工企业原料严重不足现象[9]。

4.2 创建示范种植基地,推广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相关部门可以在奉新县部分乡镇创建花生高产栽培基地,积极推广花生新品种、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花生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控技术、花生单粒精播技术和小麦—花生两熟制高产栽培技术等,提高花生单产,增加花生种植效益[10]。

4.3 构建花生病虫害预警系统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借助奉新县经济作物创新团队和花生种植监测站,在奉新县花生主产区建立花生病虫害监测系统,监测花生病虫害发生动态。根据花生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花生病虫害信息,示范推广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科学指导花生病虫害防控工作。

5 结束语

根据奉新县多年来的花生种植生产实践证明,花生产量与品质与温度、降水、光照,以及各种气象灾害有着密切关系,关系到花生生产的持续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切实地转变奉新县花生种植方式,相关部门应充分遵循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重要原则,合理利用气候规律进一步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从而减少干旱与洪涝等气象灾害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进而有效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 杨丽萍,郭洪海,朱振林,等.中国花生种植气候适宜性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1):76-82.

[2] 张志忠.吉水县花生种植中的气候问题及其对策[J].江西气象科技,2002,24(1): 25-26.

[3] 于洪全.半干旱地区花生抗旱高产平衡施肥技术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08, 49(3):71-72.

[4] 张纯信.阜新地区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8,40(1):3-4.

[5] 王晓梅,韩晓燕,吕杰.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农户花生适度种植规模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 (1):1-5.

[6] 王昭静,柳帅,王建国,等.湖南不同区域花生气候生产潜力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5,47(6):26-29,35.

[7] 白书军,朱蓉慧,王啸天.石河子花生栽培气候适应性分析[J].农业与技术, 2019,39(11):148-149.

[8] 司林静,韩乾.肥城市四季及花生全生育期的气候特征[J].农技服务,2020,37 (4):97-99.

[9] 丁彬,谢吉先,冯梦诗,等.江苏省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22,51(10):12-14,154.

[10] 许志华.河南省内乡县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业机械, 2022,65(6):73-75.

Climate Analysis and Defense of Peanut Planting and Growth in Fengxin County

Chen Yun (Fengxin Meteorological Bureau, Fengxin, Jiangxi 330700)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seeds, fertilizers, arable land technology, and pesticide spraying, as well as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light, and natural climate disasters, to a certain extent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peanut planting and production. Taking Fengxin County as an example, the climate of peanut planting and growth was analyzed from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light, etc. The impact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on peanut planting was analyzed from drought, flood, and continuous rainy days. Through this research, defense strategies and planting suggestions for climate disasters in peanut planting and growth in Fengxin County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Fengxin County; Peanuts; Climate; Disaster prevention

猜你喜欢
奉新县花生气候
掏花生
奉新县出台新规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奉新县官方兽医监督巡查的现状分析
江西省奉新县猕猴桃产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疼痛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