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氧合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12-13 11:58赵路静李志刚朱杰昌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真腔假腔夹层

赵路静,李志刚,王 峥,朱杰昌

1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急诊科,天津 300142

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天津 300052

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是一种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较高的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研究显示,复杂性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B aotic dissection,ABAD)在入院时或非复杂ABAD患者保守治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损伤,从而出现低氧血症,而严重的低氧血症会导致氧合障碍(oxygenation impairment,OI),常需要机械通气以维持呼吸功能[1-2]。ABAD发生OI可能与机体全身炎性反应、肥胖及高血压等因素有关,然而,确切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ABAD患者发生OI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指标,以期为临床上早干预、早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ABAD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发病时间在72 h之内;(2)年龄18~70岁;(3)依据2020年美国血管外科及心胸外科协会提出的关于Stanford B型AD的诊疗标准[1]确诊为ABAD;(4)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发现破口位于升主动脉之外的AD。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的心肺疾病,慢性肝、肾、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2)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112例ABAD患者,按照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分数的比值(PaO2/FiO2)的不同将其分为OI组(n=30,PaO2/FiO2≤200 mmHg)(1 mmHg = 0.133 kPa)和非OI组(n=82,PaO2/FiO2>200 mmHg)。

1.2 方法

记录所有患者入院后体温、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D-二聚体水平、肌酐水平、夹层第一破口直径、主动脉直径、假腔比例及胸腔积液,采用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评估疾病全身炎性反应的程度。采用PaO2/FiO2来量化肺损伤程度,当PaO2/FiO2≤200 mmHg时出现OI[2]。假腔比例采用3 mensios Workstation软件测量夹层腹腔干以上水平真腔受压最严重的平面。分析ABAD患者发生OI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评估各项临床指标与最小PaO2/FiO2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BAD患者发生OI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BAD患者发生OI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OI组患者BMI、血糖水平、峰值体温、D-二聚体入院时及峰值水平、夹层假腔比例、胸腔积液均高于非OI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ABAD患者发生OI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2 筛选与OI相关联的临床指标

以氧合指数为因变量,首先进行Logistic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再进行自变量的筛选,以排除其他无统计学意义变量的干扰,将性别、年龄、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等20个因素进行筛选,以P<0.05作为入选标准,最终筛选出BMI、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体温峰值、夹层假腔比例及胸腔积液5项自变量。(表2)

表2 ABAD患者发生OI影响因素的Logistic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2.3 ABAD患者发生OI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BMI、入院时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入院时及峰值水平、峰值体温、夹层假腔比例、胸腔积液作为自变量,OI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非OI=0,OI=1),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26.0 kg/m2、夹层假腔比例>61.0%、胸腔积液均是ABAD患者发生O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3)

表3 ABAD患者发生OI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急性肺损伤是ABAD常见的并发症,ABAD伴发急性肺损伤的发生率为50%,严重的急性肺损伤会导致OI[3]。Zhao和Bie[4]回顾性分析了208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患者的临床资料,OI的发生率为32.2%,其中32.8%的OI患者需要机械通气来维持呼吸功能。Zhao和Bie研究显示,50%以上通过AD患者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5]。

研究显示,合并急性肺损伤的AD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及整体住院时间会明显延长[6-7]。Wang[8]研究显示,术前合并OI是Stanford A型AD患者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Shen等[9]研究显示,BMI、术前合并OI、术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浆输注量均是Stanford A型AD患者全弓置换后出现OI的独立影响因素。上述研究显示,认识、控制、预防急性肺损伤及OI对于AD患者围手术期治疗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BMI>26.0 kg/m2是ABAD患者发生OI的独立危险因素。Aizawa等[10]研究显示,与BMI<25 kg/m2的患者相比,肥胖患者(BMI>25 kg/m2)的Stanford A型AD术后OI发生率明显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ong等[11]研究显示,肥胖及体外循环的时间均是Stanford A型AD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脂肪细胞中可以释放大量的炎性因子、肽类物质及细胞因子入血,参与机体的代谢过程,并与全身炎性反应(systemic inflammatory reactions syndrome,SIRS)相互介导,促进SIRS的瀑布效应[1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升高会损伤肺泡基底膜的交换功能,导致肺泡—血氧屏障受损,引发急性肺损伤。研究显示,ABAD患者标本中可以见到大量的巨噬细胞浸润,动脉壁内可以检出大量IL-6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外周血中可见白细胞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和干扰素γ[13]。大量细胞因子的出现反映了全身炎性反应系统的激活,研究显示,肥胖患者中氧化应激反应参与急性肺损伤的过程,更易发生OI[14-15]。

ABAD导致的严重并发症与重要分支受累后导致相应的脏器缺血有关,同时与真腔严重受压后引起的远端供血障碍有关。研究显示,主动脉直径及假腔的比例与ABAD夹层预后相关,临床上假腔比例越高,急性肺损伤导致OI的发生率越高[16]。这可能由于心脏后负荷增高使左心压力增高,从而导致肺动脉压增高,引发肺间质肿胀,同时SIRS导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渗透性增强,肺泡—血氧屏障交换障碍,从而引发低氧血症。Kurabayashi等[17]研究显示,急性主动脉夹层导致的呼吸衰竭与主动脉损伤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主动脉损伤所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同时,假腔比例是AD并发OI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AD病情进展中出现胸腔积液的机制与主动脉炎症加重、渗出增多有关。随着胸腔积液的增多,会导致肺不张,肺不张会促进OI,主动脉炎症反应轻重与夹层受累的范围及内膜撕裂的程度有关,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对于ABAD患者并发OI的治疗,目前尚无国际上公认的方法。Furusawa等[18]的研究表明,静脉注射一种特异性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对ABAD患者呼吸衰竭的治疗有较好临床效果。Jo等[19]的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以抑制主动脉夹层患者SIRS的过程,降低OI导致机械通气的发生率。β-受体阻滞剂具有抗氧化作用,抑制活性氧自由基的细胞毒性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氧自由基诱导的SIRS,保持细胞内皮的完整性。同时,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左室压力,对于缓解肺泡-血氧交换障碍有一定作用。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也可以降低SIRS程度[20],因此,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可能是抑制ABAD患者伴发OI的有效治疗方法。研究表明,IL-22通过激活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急性肺损伤[21-22]。对于真腔严重受压的非复杂性ABAD患者也应该尽早通过开放或腔内手术扩大真腔,解除压迫。对于肥胖伴真腔受压严重的ABAD患者,外科干预更为紧迫及必要。

综上所述,肥胖(BMI>26.0 kg/m2)、夹层真腔严重受压(假腔比例>61.0%)及胸腔积液是预测ABAD患者发生OI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指标有助于预测ABAD患者发生OI的风险,指导适当的药物治疗及尽早外科干预,有助于获得良好的预后。

猜你喜欢
真腔假腔夹层
主动脉几何构型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围手术期支架周围假腔残留的预测价值
复杂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防止覆膜支架误入假腔的手术经验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假腔供血动脉分支对腔内治疗后假腔重塑的影响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血管内超声指导前向主动真腔寻径(IVUS-ATS):一种开通复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创新技术
正向入口不明CTO病变的处理策略和器械技术
血管内超声指导真腔寻径跟踪新技术治疗复杂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MRVE夹层梁随机振动的最优跳变参数控制
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
补宫止漏I号方治疗剖宫产后切口假腔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