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东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对策

2023-12-14 19:17汉素珍
新农民 2023年33期
关键词:品牌战略对策

摘要:甘肃陇东地区作为我国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一直备受关注,目前特色农产品品牌在该地区的建设仍面临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甘肃陇东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指出目前甘肃省陇东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旨在推动甘肃陇东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品牌战略;对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传统农业时代,我国以粮食为代表的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但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农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村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实现乡村振兴,就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展特色农产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特色农产品作为具有地方特色、优质高产的农产品,不仅能够提高农民收入和经济效益,还可以满足城乡居民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1 甘肃陇东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已成为农产品营销发展的新趋势。甘肃省陇东地区具有一定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陇东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且具有较高的产量。二是陇东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陇东地区地处我国西北腹地,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光照充足,十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三是陇东地区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好客,开放包容,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近年来,陇东地区充分挖掘和利用特色优势农产品资源,积极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例如,在陇东地区的庆城县,因其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适合种植枸杞、红柳、肉苁蓉等中藥材,该县的药材产业发展较好;庆阳市庆城县苹果产业发展良好,是全国三大苹果基地之一。此外,在陇东地区,平凉的苹果、武都的花椒、庆阳的当归以及平凉的金银花等特色农产品也都有一定的知名度。陇东地区通过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扩大了区域内特色优势农产品的规模和产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从而提高了农民收入和经济效益。但同时也注意到,陇东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建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优良的农产品品质缺乏广泛的品牌影响力、部分农产品品牌形象缺乏持续维护等。

2 甘肃陇东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优良的农产品品质缺乏广泛的品牌影响力

近年来,陇东地区以发展优质的苹果、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为重点,但是由于长期粗放式管理,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和品牌效应,市场占有率较低[2]。如陇东地区的苹果,目前主要是以“秦冠”“红星”等优质苹果为主,这类苹果不仅具有个头大、色泽鲜艳等优点,而且口感也非常好。但是由于当地没有知名的品牌,消费者对这类产品并不是很认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缺乏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2.2 部分农产品品牌形象缺乏持续维护

由于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持续的维护,目前陇东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不高。一是由于当地缺乏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多数特色农产品销售以个体企业为主,这些农产品企业规模小,规模效益差,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形成统一的品牌效应。二是当地部分特色农产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统一的质量标准。三是特色农产品没有统一的包装、商标等,导致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缺乏认知度和信赖感。

2.3 对农产品品牌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不够

陇东地区虽然已经是我国农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但其农业现代化进程相比于其他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群众对农业品牌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入,农产品品牌建设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陇东地区农户品牌意识较弱,市场上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公用品牌,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普遍缺乏品牌建设意识,对农产品品质和市场定位认识不清。以苹果为例,陇东地区虽然是我国苹果生产最早、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苹果优势产区之一,但在品牌建设方面却远不及全国其他地区。另外,由于当地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品牌意识淡薄,许多农户不知如何使用商标,也不了解商标对企业的重要性和作用,很多农民认为使用商标就等于打广告、搞宣传,不重视品牌建设,还有很多农户不知道如何申请注册商标,使得当地优质特色农产品长期处于“小、散、弱”状态。

2.4 从品牌建设规划到监管尚未形成有效合力

一是在品牌建设规划方面,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规划缺失,各生产主体在对品牌进行规划时,没有从产业、文化、地域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没有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和价值链的角度来制定品牌规划。二是在农产品品牌监管方面,陇东地区特色农产品的认证体系不健全,“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较少,区域公用品牌管理机构和相关管理办法尚未制定,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完善,检验检测能力较低。三是在特色农产品品牌管理方面,农产品品牌授权使用不规范,缺乏统一品牌授权使用范围、授权使用产品和使用时限等规则,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和品牌评估机制,品牌的宣传、营销和保护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四是在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方面,陇东地区部分企业经营理念落后,对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理念认识不足,缺乏对产品的深度开发,以生产、加工为主,没有将科技、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因素融入产品生产中去。五是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品牌注册时缺少相关法律法规支持,导致许多特色农产品成为“三无产品”“山寨产品”。

3 制约甘肃陇东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

3.1 农业品牌意识淡薄,缺乏市场竞争力

陇东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以初级农产品为主,缺乏精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甘肃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全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每年创造的农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而陇东地区所生产的苹果、枸杞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只有极少一部分销往全国各地。调查中发现,甘肃省陇东地区农户普遍缺乏品牌意识,对品牌建设缺乏正确认识和了解;政府对农业品牌建设也缺乏足够重视;企业经营中也很少重视农业品牌建设,对其宣传力度不够,因而这些地区在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时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宣传”的现象。

3.2 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营销模式单一

陇东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虽然发展迅速,但是总体上仍然存在知名度不高、品牌营销模式单一等问题。一是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没有形成系统的农业品牌发展规划,未能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品牌特色不明显。二是陇东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营销模式单一,多以线下营销为主[3]。线下营销渠道主要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和餐饮服务网点等,缺乏现代化、多样化的营销渠道,这些农产品销售多以大宗交易为主,通过传统渠道和渠道进行销售的特色优势农产品较少。三是陇东地区农产品销售以企业自销为主,缺乏品牌化营销,缺乏专业的农业营销人才,农业企业缺乏品牌建设和保护意识,缺少对农产品品牌的打造和维护。

3.3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品牌发展后劲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动力,也是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环节。目前,甘肃省陇东地区在特色农产品生产方面还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弱,新产品研发滞后,科技成果转化少等问题。甘肃省陇东地区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缺少技术和品牌支撑,导致农产品竞争力较弱,农民收益不高,缺乏持续发展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特别是农业科技基础设施落后。从甘肃省陇东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来看,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含量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加之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科技基础设施落后。二是農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由于农民获取农业科技成果的渠道狭窄,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农业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与农民需求脱节,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4]。三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力量薄弱。这使得农业技术无法充分推广和应用,影响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民收益的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主要由乡镇干部、科技人员和农民组成,这些人受教育程度低,农业技术推广知识相对匮乏,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低下;而且很多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并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对农业科技知识和技术不熟悉,无法满足特色农产品生产的需要。

4 提升甘肃陇东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的建议

4.1 提升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1)积极创新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积极引进和培养农业科研人才,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农业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2)积极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工作,推动绿色生产方式,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业企业的盈利能力。(3)注重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农业企业应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对农业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在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提升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品质。

4.2 提升农业企业的品牌意识和管理水平,加强品牌推广工作

一是增强农业企业的品牌意识。农产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品牌战略,规划品牌建设,增强自身的品牌意识,积极引导当地农业企业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产品品牌。二是强化农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农业企业应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学习先进管理技术和经营理念。例如:对农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完善质量检验标准,通过加强对农产品质量检验来保障消费者购买安全;通过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户与企业人员对品牌建设的意识。三是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在产品上市前,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产品宣传,例如:参加展销会、电视广告等;在产品销售过程中,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介进行推广,并结合农产品的文化内涵,设计符合产品的包装。同时,政府应加大对企业品牌宣传的资金支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宣传活动;还可以由政府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或经济活动来扩大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3 完善农业企业的品牌管理体系,建立品牌营销体系

一是对品牌管理进行组织机构的建设,将品牌管理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并不断调整完善组织结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二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品牌战略并贯彻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以达到提高品牌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三是加强对品牌营销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营销水平;四是建立起健全的市场营销体系和营销策略。

5 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户的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从而促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宝,王鹏龙,徐冰鑫,等.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7):5.

[2] 达虎,封蕾,施韶亭,等.甘肃省“甘味”农产品的发展对策——基于品牌建设的角度[J].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22,6(1):7.

[3] 贾琼.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问题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中国市场,2020(34):130-131.

[4] 张帆.品牌建设下的甘肃省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方略[J].营销界,2021(3):24.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创新基金项目(2023B-544)

作者信息:汉素珍(1985—),女,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农林管理。

猜你喜欢
品牌战略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品牌战略合作伙伴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