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的影响

2023-12-16 08:54王玲张祥华林群芳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腓骨

王玲 张祥华 林群芳

1 景德镇市中医医院(1 治未病中心,2 骨伤一科,3 康复科) 江西省景德镇市 333000

脑卒中属于神经系统常见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较高,虽然诊疗技术不断完善,使得该病的病死率有所降低,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其中80%的幸存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危害[1]。偏瘫属于脑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主要指患者屈伸肌痉挛,且踝关节主动背伸活动能力受限,从而导致患者站立与步行困难,直接增加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2]。目前主要通过康复训练、物理疗法等来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重建,但康复训练周期长,对偏瘫严重者疗效不理想。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主要将患者肌肉的生物电活动信号放大,并将其转变成视觉与听觉信号,使其容易被机体接受,从而主动进行肌肉活动,最后起到增强肢体运动能力的目的[3-4]。针刺作为中医常见的外治疗法,它可以疏通经络,保护神经细胞,促进脑功能恢复[5]。本研究探讨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收集景德镇市中医医院2022 年4 月至2023 年2 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0 例,性别不限,年龄54~78 岁,病程35~72 d。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单侧发病,且均为下肢偏瘫;性别不限,年龄54~78 岁;首次发病;病程小于 3 个月;意识清楚,存在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冠心病、恶性肿瘤者;精神疾病、痴呆或者沟通障碍者;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治疗或者中途退出试验者。按照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65.8±2.2)岁,病程(54.1±4.8)d,左侧偏瘫26 例,右侧偏瘫14 例;观察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66.5±2.1)岁,病程(53.8±4.2)d,左侧偏瘫21 例,右侧偏瘫1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的方法与目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含肢体摆放、床上运动、关节被动锻炼、坐站训练、转移训练、平衡锻炼、步行训练等,训练中穿插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30 min/次,1 次/d,5 d/周。

对照组:在常规康复锻炼的基础上选择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仪器为神经康复重建仪(中国广州,WOND2000F),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者卧位,利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下肢胫前肌表面,严格遵照说明书要求将电极片置于暴露的下肢,设置仪器参数,选择双向波形,频率50 Hz,脉宽500µs,刺激时间8~10 s,间隔时长10 s。通过仪器的声音提示指导患者进行自身相关肌肉的运动,直到自发肌电信号达到提前设置的诱发点即可发出神经肌肉电刺激,并引起肌肉收缩,20 min/次,1 次/d,5 次/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刺,由专职针灸医师施针(0.3 mm×40 mm),确定患者患侧丰隆、足三里、解溪、阳辅、丘墟、阳陵泉、悬钟穴,常规消毒穴位周边皮肤,对准穴位进针,控制深度在15~30 mm,得气后实施小幅度捻转,询问患者感受,一旦出现酸胀感即可停针,留针30 min 取出。30 min/次,1 次/d,5 次/周。2 组均持续治疗1 个月。

三、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制定中医证候评分量表,主要评价偏瘫、口眼歪斜、语言謇涩、神志昏蒙的严重程度,满分3 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2) 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m, iEMG)及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 RMS) 采取表面肌电图进行检测,协助患者采取俯卧体位,下肢中立位,选择软垫对其踝部进行支撑,保持膝关节屈曲120°角,常规消毒肌腹的皮肤,粘贴IDEEA 表面肌电分析仪的电极片,分别测定腓骨长短肌、胫前肌的iEMG 及RMS。(3) 活动能力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评分[7]评估日常活动能力(<20分为丧失日常活动能力,生活完全需要依赖;20~60分为生活需要一定帮助;61~100 分为生活可自理);采用Fugl- 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评分[8]评价患者下肢活动能力,分数越高,功能越好;采用关节量角器测量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 AROM);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9]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情况,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4)血清相关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环腺苷酸(cAMP)、环鸟苷酸(cGMP)、三磷酸肌醇(IP3)水平,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按3 000 r/min 速度进行离心,时间10 min,分离血清,按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AMP、IP3,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cGMP。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减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比较,b P<0.05

组别 例数 偏瘫 口眼歪斜 语言謇涩 神志昏蒙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2.36±0.41 1.56±0.22a 2.29±0.38 1.15±0.23a 2.25±0.46 1.09±0.26a 1.96±0.58 0.98±0.20a观察组 40 2.41±0.36 0.78±0.16ab 2.33±0.40 0.64±0.11ab 2.17±0.52 0.60±0.10ab 2.02±0.51 0.55±0.13ab

二、两组患者iEMG 和RMS 比较

治疗前,两组iEMG 和RM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腓骨长短肌、胫前肌iEMG 和腓骨长短肌、胫前肌RMS 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iEMG 和RMS 比较()

表2 两组患者iEMG 和RMS 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比较,b P<0.05

组别 例数 腓骨长短肌iEMG(µV·s) 胫前肌iEMG(µV·s) 腓骨长短肌RMS(µV) 胫前肌RMS(µV)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940.2±36.1 1039.5±42.0a 1409.4±37.2 1867.5±44.1a 8.5±2.6 16.5±3.0a 18.0±3.6 66.2±4.3a观察组 40 936.6±35.3 1214.7±46.2ab 1423.3±37.5 2103.6±50.4ab 8.5±2.7 20.1±3.8ab 18.2±3.6 74.4±5.8ab

三、两组患者ADL、FMA、AROM 及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DL、FMA、AROM 及NIH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DL、FMA 和AROM 升高,NIHSS 评分下降,且观察组ADL、FMA 和AROM 高于对照组,NIHSS 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ADL、FMA、AROM 及NIHSS 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ADL、FMA、AROM 及NIHSS 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比较,b P<0.05

组别 例数 ADL(分) FMA(分) AROM(°) NIHSS(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22.1±3.9 45.9±5.0a 11.2±2.7 19.4±3.1a 1.9±0.6 8.4±2.7a 16.0±3.5 10.8±2.6a观察组 40 21.7±3.8 68.0±6.2ab 10.9±2.6 23.2±3.2ab 2.0±0.6 10.3±3.3ab 16.0±3.2 8.2±1.7ab

四、两组患者信使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信使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MP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GMP和IP3 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信使因子水平比较()

表4 两组患者信使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 P<0.05;与对照组比较,b P<0.05

组别 例数 cAMP(nmol/L) cGMP(nmol/L) IP3(p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12.0±3.2 19.5±4.1a 8.4±2.4 6.2±2.0a 7.1±2.1 6.2±1.9a观察组 40 11.8±2.9 23.2±5.2ab 8.1±2.6 4.8±1.4ab 7.3±2.3 4.2±1.3ab

讨 论

脑卒中主要是指患者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其病因和脑动脉狭窄、破裂甚至闭塞有关,从而引起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该病发展较快、致残率较高,成为危害人们机体健康的常见病[10]。而脑卒中后偏瘫属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通常指患者运动能力障碍,或者丧失精细运动能力,直接影响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11]。临床尽早选择适宜的康复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临床除了常规康复治疗之外常采取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其属于现代物理治疗学的新技术,主要利用神经康复重建仪将患者活动期间产生的肌电信号转变为听觉以及视觉信号,同时反馈至患者,并对肌电信号阈值实施动态设定,一旦肌电信号水平达到提前设置的阈值后,治疗仪会发出对应的电刺激,可使患者和医师及时掌握机体对于肌肉的控制情况,加上患者的自我锻炼,可有效提升肌肉的收缩能力,并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改善,为预后提供保障[12-13]。此外,中枢神经系统可利用发布与传递命令的方式,促使患者依赖神经康复重建仪对大脑指令实施反馈调节,加上重复锻炼,形成对应的反射,同时对大脑皮层进行条件性重复刺激,有利于中枢神经功能重组[14]。随着临床研究的持续深入,研究发现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刺的效果更好[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减低,腓骨长短肌、胫前肌iEMG 和RMS 均升高,ADL、FMA 和AROM 升高,NIHSS 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针刺治疗可快速减轻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改善,增强肢体运动能力,并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从中医上看,脑卒中后偏瘫是由脏腑阴阳失衡导致气滞血瘀,经脉受损,气血不畅导致,最终引起筋失所养,对此,临床治疗原则应以补气活血、疏经通络为主。针刺作为中医常见的外治疗法,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调节神经递质,为创建侧支循环提供前提,在恢复缺血病灶大脑组织细胞上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中针刺的穴位中,丰隆主治下肢痿痹;足三里作为足阳明经合穴,主治肢体麻木与半身不遂;解溪可疏经通络;阳辅通络止痛;丘墟消肿止痛、舒筋活络;阳陵泉、悬钟均为足少阳经穴,可降火息风、平肝潜阳,诸穴联合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使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提高,并促进其神经功能改善[16]。有研究指出[17],cAMP、cGMP 属于细胞信息传递的第二信使,可相互拮抗,脑卒中患者通常因为缺氧而抑制了cAMP 的分泌,并导致其水解。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AMP 高于对照组,但cGMP、IP3 较对照组更低(P<0.05),提示针刺能够刺激患者大脑,并激活脑细胞,改善受损位置的血流量,并双向性调节脑部功能,起到活血化瘀、疏通脉络、调和阴阳的作用。加上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两者相辅相成,不仅能够刺激激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周边的穴位,还可对肌肉进行刺激,融合了主动和被动治疗模式,通过针刺激发患者外周神经细胞的活性能力,改善细胞神经功能,促进大脑血液循环。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刺激神经电信号反馈至中枢,可有效预防肌肉废用性萎缩,同时向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提供本体感觉和运动感觉,不间断刺激运动皮层以及皮质下核团,显著提升突触效率,并改善神经反射通路的代偿功能,进一步改善神经肌肉的功能障碍程度,使肢体运动能力增强,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综上所述,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效果更理想,可促进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肌电生物反馈腓骨
更正启事
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研究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
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女生穿运动鞋与高跟鞋步行腰背肌电比较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盆底表面肌电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