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疆题材纪录片《巴扎》的创作特色

2023-12-17 00:13孔孟剑
新闻论坛 2023年5期
关键词:巴扎叙事策略价值取向

【内容提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巴扎》是一部关于新疆生活的纪录片,以新疆绿洲的说明书和维吾尔文化博物馆的“巴扎”为切口,深情讲述质朴而热烈的南疆生活故事。本文从生产创新、叙事策略、价值取向等不同维度进行分析,以期为民族纪录片未来的创作提供一些可行思路与新的洞见。

【关键词】纪录片《巴扎》  生产创新  叙事策略  价值取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巴扎》,首播期间获得超百家权威媒体发文推荐,首播收官后更是引发海内外观众、专家学者、主流媒体的集体热议与广泛赞誉。该纪录片以绿洲人经济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最为重要的综合性场所“巴扎”为媒介,借助真实电影的影像风格和艺术手法,为略带神秘薄纱的新疆祛魅,向世人呈现和谐安定、生机盎然的新疆生活。

一、生产创新:隽永如斯的绿洲生活与文化展演

纪录片《巴扎》的创新主要表现在题材新、视角新及风格新。题材新体现在它是目前鲜有的关注维吾尔巴扎及南疆民俗生活的纪录片;视角新指的是以巴扎为媒介展现绿洲人对巴扎的情感依恋;风格新是指全片运用极具南疆地域风情民族场景与民族音乐,意境融彻,隽永如斯。

(一)题材新:弥补“巴扎”的荧幕“缺场”

纪录片中的蔬菜巴扎、牛羊巴扎、玉石巴扎、拉条子巴扎等多彩“巴扎”,呼应片名《巴扎》,是纪录片中的绝对主角。“巴扎”作为新疆绿洲的说明书和维吾尔文化的博物馆贯穿全片,被赋予了强烈的情感属性和精神属性,正如当地谚语所说,“巴扎是父亲,巴扎是母亲,巴扎是世上的一切”。可见,赶巴扎和国内其他地方的赶集是截然不同的,巴扎不仅仅是蔬菜、水果、牛羊、服饰、玉器、手工艺品的交换场所,而且巴扎内涵更为丰富,特征更为多元,巴扎在生活、物质、文化、娱乐、社交及信息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绿洲人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因此,维吾尔巴扎既是一个经济地域空间,更是一个社会文化空间,具有深远的社会文化意义。在此之前,尚未有纪录片等电视艺术形式以巴扎为切入点,系统展现新时代以来质朴而热烈的南疆民俗生活,《巴扎》聚焦这一影像缺口,运用极具民族风情、地域特色的视听语言,镌刻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体画卷,带给观众全新的收视质感。

(二)视角新: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空间书写

依恋理论是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最早提出的,他认为情感依恋是幼儿通过与周围人或物的复杂交往形成的。[1]维吾尔人通过巴扎,在长期从事商贸活动以及进行经济往来等形式产生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绿洲之内共同生产、生活的彼此间共同文化传统的形成,奠定了维吾尔人与巴扎深厚情感依恋的心理基础。正如总导演李文举谈到片子的拍摄初衷,是因为自己在巴扎里看了维吾尔族人的“相声”,使赶巴扎的大爷们收获了精神放松、愉悦和满足,让他意识到巴扎是集市,但又不仅仅是集市。因为对维吾尔人而言,他们就喜欢去巴扎,去巴扎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寄托。“不逛巴扎不算维吾尔人,不懂巴扎不算维吾尔人”这句谚语就是对其最好的诠释。

如第二集《巴扎上的音乐人》中的盲人歌手夏木西非常善于弹唱,他在伽师县大巴扎上的表演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而且增添了巴扎的娱乐氛围,让原本只是想在巴扎上通过表演出售都塔尔的经济交换行为,转换成一种欢乐、欣赏、令人心情愉悦的精神需求,正如夏木西所说恨不得每天都来巴扎。总体而言,尽管每集聚焦的主题不同,但是纪录片均将视角落在与巴扎存在情感依恋的各色人物身上,并以他们与巴扎之间的情感依恋为线索,书写人间烟火的精神家园。

(三)风格新:民族场景与民族音乐的意境融彻

民族场景和独特地貌是地域性极强的自然景观。自然环境对于民族群体的性格气质、心理状态以及审美趣味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2]纪录片《巴扎》在视觉画面呈现上注重对民族场景的还原,尤其画面构图和审美空间都极力表现绿洲生态地理景观,强化作品的民族风格。创作者以“真实电影”的影像手法,將浓郁的新疆元素充盈在每一帧画面中,彰显出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在纪录片的开篇部分,通过航拍和鸟瞰镜头展现出巴扎色彩鲜艳、大小不一的各种顶棚支架,揭示出绿洲酷热、扬沙的气候环境时刻影响着巴扎,因而顶棚支架是巴扎不可或缺的空间标志物。进入正片后,如维吾尔族特色烹饪、民居建筑、服装头饰、文字绘画、刺绣纺织、歌舞杂耍等民俗场景,让画面语言洋溢着民族韵味。

与此同时,纪录片通过适时穿插维吾尔族音乐和叫卖声吸引观众的注意。一方面,纪录片《巴扎》运用原生态的民族音乐,如表现巴扎人声鼎沸的画面时,伴随着欢快激进、热情奔放的曲调;而表现片中人物心境时,则搭配节奏舒缓、委婉肃穆的旋律。另一方面,巴扎上做生意的商人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注重保护口头承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巴扎上的叫卖声既有文学特性, 又简练有趣。[3]生动形象的叫卖声潜移默化地刺激顾客的消费需求,以往鲜少成为荧屏中的焦点,而观众通过纪录片《巴扎》则可以感受到这一特定民族群体的社会文化,使纪录片听觉语言也成为一种全新风格的体现。

二、叙事策略:巧用“身体在场”与“对白叙事”

在叙事方面,纪录片《巴扎》以“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生动与鲜活情节受到观众青睐。这得益于该片在叙事策略上采用了“身体在场”的讲述方式,观照南疆市井生活中的感性细节,并发挥对白的功能彰显纪录片的独特风格。

(一)运用“身体在场”的讲述方式

纪录片《巴扎》运用了“身体在场”的讲述方式,即以普通人为叙事主体,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故事地的市井生活,见证潜藏于柴米油盐中的社会变迁。“身体在场就意味着能够对其他在场的身体发生作用,并能够对其他在场的身体的刺激作出应对,甚至能够控制、操纵其他在场的身体。”[4]纪录片《巴扎》中讲述者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之中既有巴扎的管理者、从业者,又有淘金者及游客,通过镜头追随讲述者的身体为切入点,真实参与和讲述巴扎平凡而火热的市井生活。

如纪录片开篇《赶巴扎的人》便以阿依图娜这位职业自媒体人的视角,用直播的方式带领全国各地的粉丝们沉浸式赶巴扎。通过阿依图娜“身体在场”的讲述,让观众感受到巴扎这种特别的购物氛围,传递出维吾尔人勤劳肯干、豁达开朗、幽默热情的民族性格。这在第四集《甜蜜的巴扎》中的图鲁洪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一方面,他作为巴扎的承包人和管理者,时常到巴扎中的小吃摊前走访,了解巴扎中商贩的行为、产品和收入,洞察商贩和顾客的需求,甚至检查摊位是否备好灭火器,重视管理和规范巴扎。图鲁洪承包夜巴扎20多年,与每一位商贩都建立起深厚情谊,谈到摊位租金时,他表示“钱没事,全部都是兄弟”。另一方面,作为巴扎中的甜瓜商人,他又关爱每一位顾客,免费切甜瓜给巴扎上的小小娃娃和孤寡老人吃,他认为“大家都是一家人”。图鲁洪对巴扎的热爱溢于言表,透过镜头描摹使充满烟火气息的巴扎市井生活跃然屏幕。借助在场式的讲述,南疆故事在普通观众心目中不再是披着神秘面纱的“景观”,这种由在场式讲述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了可视性和体验性。

(二)观照市井生活中的感性细节

纪录片意在捕捉巴扎琐碎市井生活中的精彩瞬间,以细节之美沁人心脾。通过将镜头聚焦六位身份不同的讲述者,观照他们习惯以巴扎为媒介展开社会交往,进行经济交流,实现精神追求过程中的感性内容。如吃饭、购物、跳舞、绘画、叫卖、逛巴扎、穿衣打扮、说唱表演、售卖商品、合作与冲突等,这些与巴扎相关的细枝末节极具南疆风味,烟火气、人情味十足。透过画面徐徐展现各族同胞的众生相,让观众体悟到琐碎日常生活流露出的酸甜苦辣。

每位讲述者的巴扎故事中都蕴含着一些感动和温暖的细节。比如,阿孜古丽妈妈为了支持女儿阿依图娜回到家乡发展自媒体,多次去巴扎采购,煞费苦心把房子装饰得很温馨。镜头中阿孜古丽泫然欲泣,生怕阿依图娜不喜欢家乡的老房子而离开,不露痕迹般地诉说着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为了照顾夏木西(盲人歌手),夏木西妈妈甚至在他们演出场所的旁边摆了一个摊位,舍不得儿子远离自己的视线。面对镜头说到“他没有因为残疾而完全依赖我,他能自食其力让我很欣慰”,在夏木西妈妈闪烁的泪光中,观众能够体悟到她的情感,产生共情心理。

(三)发挥对白叙事的多种功能

简言之,对白就是影视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沃尔夫·里拉将对话的功能概括为四部分,即“它提供信息,它刻划性格,它推进故事,它是环境气氛的一部分”。纪录片《巴扎》以维吾尔语和带着新疆口音的普通话作为全片的主要语言基调。同时添加了当下时髦的网络流行语及各地方言,这就使得纪录片中的人物和对话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推进情节发展。

如在《“最贵”的巴扎》中以李何明与玉石商贩之间的讨价还价为开端,他们的对话提供了故事发生的信息;《甜蜜的巴扎》中,鲜明语言特色成功塑造了图鲁洪作为远近闻名甜瓜商人的形象,如前文所述,他与顾客之间的对话揭示其热情奔放、豪迈直爽的性格特征;《巴扎合伙人》中成功运用对白刻画了达吾提这个牛羊巴扎上头部“背地克”的角色,注重表现他在协助说和买卖双方时“对话”的声音,牵动了叙事进程,推进了情节发展。《巴扎》中这些对白的设计有助于纪录片形成自身独到的叙事风格和基调。

三、价值取向:辉光日新的区域形象与文化传统

纪录片以巴扎为媒介,展现各族民众在巴扎中互通有无、交流经验、联络感情、增进团结;生动记录了绿洲民族的文化传统;展现大美新疆的区域形象,是海内外观众了解和谐稳定新疆生活的一扇窗口,生动呈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风貌。

(一)在交流中增进团结

自古以来,巴扎在本质上就意味着交流,而巴扎的繁荣又促进了区域之间的交流。或许是因为一头牛、一块玉、一个馕……不同民族的人们相聚于此,从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到合作共赢,以友好开放、团结互助的姿态奔赴美好的生活,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5]纪录片《巴扎》制作团队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精心选取六个极具南疆特色的巴扎,通过荒地乡牛羊巴扎、和田市玉石巴扎、墨玉县星期二巴扎等,使观众既了解巴扎的排列周期、交易产品、方法及主体,又展现了新疆各民族多彩生活的真实风貌。传递给观众多民族融合、手足相亲、和谐团结、共谋发展的美好生活图景,在观众心中构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语境下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群体形象。

(二)记录绿洲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指一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审美趣味等一整套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及行为习惯。[6]新疆绿洲及以绿洲为依托的乡镇,散布在大面积的沙漠戈壁之中,绿洲中的人们想要生存就离不开生活与生产的必需品,通过巴扎的连接,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即可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绿洲中的维吾尔人形成一整套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记录绿洲文化传统就是记录当下的新疆生活,纪录片《巴扎》质朴温润的镜头语言真實生动地还原出维吾尔饮食、服饰、手工、建筑、娱乐等民俗文化,以此为略带神秘薄纱的新疆祛魅,展现充满“生机活力”的大美新疆。

(三)展示新疆区域形象

区域形象,也称为地区形象、地方形象,通常会是某级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区域的客观形象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一种主观的认识和评价,是内外部公众对这一区域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和印象。拥有上千年历史的维吾尔族商贸经济集市——巴扎,不仅连接了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保证了东西贸易、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而且在“一带一路”推动下,巴扎贸易继续闪耀着神奇的新疆色彩。基于此,维吾尔巴扎就是新疆区域形象的最佳标签,纪录片以寻常的巴扎生活为创作素材,主题涵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事件,同时也聚焦如跨省牛羊交易、微信支付、直播带货、科技助农等做生意方式的深刻改变,旨在呈现出新疆与内地发展同行,与数字经济接轨,与时代脉搏联动。镜头中出现的,如巴扎中高亢嘹亮的叫卖声、手艺人洋溢的表情、顾客理个头发的惬意、吃个烤包子的悠然、挑选一把坎土曼的满足、欣赏木卡姆表演的愉悦等,就是各族民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的最佳见证,更加展现出可爱的新疆人、可爱的新疆地方的形象,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塑造可爱的中国形象相得益彰。

总体而言,纪录片《巴扎》透过平实的记录手法,塑造、构建与传播和谐稳定、真实立体的新疆区域形象,深化海内外观众对于新疆的认知,亦是对别有用心者的强力回击,有助于减少国际传播中的“噪音”。

参考文献:

[1]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Separation,Anxiety and Anger. New York:Basic Books,1973.

[2]张玲.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叙事艺术研究[J].中国电视,2018(05):65-68.

[3][6]哈丽达·斯拉木.绿洲聚会-维吾尔巴扎与民俗生活[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

[4]赵建国.身体在场与不在场的传播意义[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08):58-62.

[5]念九.纪录片《巴扎》:揭开新疆生活的生动一角[N].中国民族报,2023-03-03(06B).

作者简介:孔孟剑,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孟凌霄

猜你喜欢
巴扎叙事策略价值取向
伊朗逛巴扎,体验平民生活
拉卜楞寺曼巴扎仓夏季采药活动的调查研究
今非昔比的新疆“巴扎”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研究
现象电影《港囧》和《夏洛特烦恼》比较研究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
巴扎乡抓什究村农村水利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