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后 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分析

2023-12-18 02:19陈秀星
教育界·A 2023年32期
关键词:课后服务小学体育双减

【摘要】“双减”背景下,开展体育课后服务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可以提升育人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小学体育课后服务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服务时间不够合理、缺乏专业教师、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活动形式单一等。文章结合体育课后服务的不足,详细分析提升体育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双减”;小学体育;课后服务

作者简介:陈秀星(1976 —),男,福建省福鼎市龙安中心小学。

体育课后服务是指学校在相关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和校外的培训机构、体育组织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各种体育服务。教师应结合“双减”政策来探索小学体育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的具体策略,有效落实“双减”政策。

一、“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重要价值

(一)提升育人效果

“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体育课后服务能够提升小学教育的育人效果。体育教学是小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开展体育教学能够进一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竞赛意识,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1]。例如,体育竞赛活动需要学生之间合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体育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精神。因此,开展体育课后服务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开展体育课后服务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要想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内在动力。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训练的趣味性,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训练。体育课后服务活动中,学校和校外体育机构进行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服务形式,开展多元化的体育项目,如篮球活动、足球活动、乒乓球活动、田径活动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养成良好的体育训练习惯,产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增强学生的体质

“双减”政策对小学阶段的课后服务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为体育课后服务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活动训练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又可以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分泌多巴胺,从而有效减轻学习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情。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不足

(一)课后服务的时间不足

相关教育部门对小学阶段的课后服务时间有着明确的要求,要求学校每天开展两小时以上的课后服务。部分学校每周只安排一小时的体育课后服务时间,甚至少于一小时,体育训练时间较短,无法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也很难满足学生的体育训练需求。此外,部分教师对体育课后服务的认识不够全面,没有认识到体育课后训练的重要性,没有认真对待体育课后服务,没有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导致学生大部分时间是自行锻炼,从而影响了训练效果。

(二)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

要想提升小学体育课后服务质量,学校需要专业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但是目前部分学校的专业体育教师数量较少,未能满足体育课后服务的教学需求。在开展体育服务时,部分学校会安排其他学科的教师来负责体育训练,但是兼职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未能对学生进行专业的体育指导,甚至部分兼职教师会占用学生的体育时间,影响服务效果。

(三)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体育活动通常是在室外开展,但是部分学校的室外运动场地十分有限,活动场地较小,不仅会约束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还会影响体育活动的效果。此外,开展体育课后活动需要借助体育器械,部分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械较老旧,甚至出现损坏的问题,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导致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从而威胁到学生的人身安全。此外,部分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不强,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未能做好监督工作,难以约束学生的行为。

(四)活动形式单一

许多教师认为体育课后服务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放松身心,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通常会开展一些简单的体育训练,如踢毽子、跳绳等活动,较少设计多元化的体育活动方式,通常只让学生训练一种体育活动。在提供体育服务时,部分教师没有注重体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也没有重视技术指导,很难保证学生体育训练的效果[2]。部分学校设置了体育社团,但是并没有提供足够的体育器械,限制了社团体育活动的开展,导致体育活动内容比较单一,从而影响体育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质量提升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合理安排课后服务时间

为了确保小学体育课后服务活动的开展,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第一,教师要进一步扭转传统的教学理念,认识到体育训练的重要作用,合理安排体育课后服務,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课后训练。为了更好地促进“双减”教学目标的实现,学校要组织教师积极开展讨论,分析“双减”政策,结合“双减”政策来设计体育课后服务的实施策略,制订更加合理的实施方案。第二,学校要合理安排体育课后服务的时间,全面发挥体育课后服务的作用。体育课后服务开展的目的不仅是放松学生的身心,更是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学校在设计体育课后服务时,需要安排合理的体育训练时间,确保每天的体育课后服务时间在两小时以上,方便各项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二)加强服务管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双减”背景下,要想提升小学体育课后服务质量,学校要做好服务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第一,学校要建立完善的体育课后服务制度,做好体育课后服务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保证服务质量。在建立服务制度时,学校需要明确体育课后服务的目标、内容、流程,以及相关人员的具体职责,从而更好地指导体育课后活动的开展。学校还应当结合家长以及学生的需求来优化制度内容,建立更加合理的管理制度。第二,学校要做好体育课后服务设施和器材的管理工作。在开展体育课后服务时,学校要做好体育场地的规范化管理,加强体育器材的管理,切实做好质量检查,避免由于质量问题而影响体育课后活动的有序开展和体育课后服务质量的提升。第三,学校要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体育指导。学校应当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开展专业能力培训,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使教师更加认真积极地开展体育课后活动[3]。此外,学校要引导体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分享教学经验,切实提升体育教学效果。第四,学校要加强信息化技术在体育课后服务中的应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由于场地以及设备的限制,部分体育活动难以开展,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一些互联网设备或智能化设备来开展线上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开展体育训练。

(三)加大各项投入,全面提高活动的安全性

为了保证体育课后服务的顺利开展,学校要加大各项投入,提供足够的资金和设备。第一,学校要争取资金支持。开展体育课后服务需要场地和体育器材,学校要争取政府其他经济补助形式,如提供免息贷款等政策。此外,学校也可以加强和社会机构的合作,寻求企业及社会机构对体育课后服务的资金支持,如争取其捐赠各项体育器材等,共同合作,更好地推动小学体育课后服务活动的高效开展。第二,学校要加大投入。学校作为体育课后服务的主要实施主体,必须提供场地支持和设备支持。因此,学校要加强体育场地的建设和优化,结合体育课后服务活动实施的要求来建立与之匹配的体育场所,如建设田径场和篮球场,引进乒乓球、羽毛球等器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设备,保证多元化体育活动的开展[4]。第三,学校要发挥志愿者的作用。体育课后服务活动的实施需要较多的工作人员,但是学校教师数量有限,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因此,学校应当安排志愿者,加强对学生体育活动的监督,确保学生的安全。例如,学校可以让志愿者指导学生按照要求开展体育锻炼,避免学生发生意外,提升体育课后服务质量。要发挥好志愿者的作用,学校以及教育部门要做好志愿者的培训教育,强化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同时加强对志愿者的体育知识、急救知识的培训教学,提高志愿者的专业能力。

(四)采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提升训练效果

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是提升小学体育课后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开展体育课后服务时,学校要丰富活动形式,以提升训练效果。第一,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育课后服务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更好地促进“双减”目标的实现。例如,学校可以开展篮球活动、健身操活动、踢毽子活动、游泳活动等,还可以增加一些民间体育活动,如舞狮子,不断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拓展学生的选择空间[5]。此外,教师应当结合体育训练和其他学科知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第二,教师要加强线上服务形式的推广和应用。小学生的体育课后服务不应该仅局限于线下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应当加强线上服务的推广,开展线上服务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线上课程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体育技能的学习。第三,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课后活动,提供个性化服务,促进“双减”目标的实现。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设计,让学生设计既符合自身需求,又具有创新性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定制化服务。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体育锻炼需求不同,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体育活动。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当设计更具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如跳绳、踢毽子活动;针对高年級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更具技巧性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羽毛球活动等。

结语

总而言之,“双减”背景下,学校要合理安排体育课后服务时间,配备足够的专业教师,丰富体育课后服务形式,从而切实提升体育训练效果,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经国.“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行与思[J].教育界,2023(26):5-7.

[2]杜召芬.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挑战与推进[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1):164-166.

[3]向璐.“双减”背景下北京市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开展现状与优化发展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23.

[4]王娇娇.“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开展途径与对策分析[D].阜阳:阜阳师范大学,2023.

[5]裴兵.“双减”后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家长,2023(11):16-18.

猜你喜欢
课后服务小学体育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发挥学校优势 做好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之我见
“课后服务”: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