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血管性头晕/眩晕的研究进展

2023-12-18 04:55潘成珍赵丽娟黄守菊庄建华钱淑霞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11期
关键词:前庭头晕血管性

潘成珍, 赵丽娟, 周 瑶, 黄守菊, 庄建华, 钱淑霞

头晕/眩晕是急诊室及神经内科患者的常见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原因的头晕/眩晕发生率约为6%[1],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病(即血管性头晕/眩晕),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导致的头晕/眩晕发病率相对较高,在症状出现早期头部CT 对缺血灶的敏感度低、核磁共振弥散加权像(MRI-DWI)存在假阴性[2]等原因,易造成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时机等问题。因此,血管性头晕/眩晕领域吸引了全球研究人员的关注,研究人员应了解血管性头晕/眩晕领域的研究情况和趋势。

本研究运用CiteSpace[3]软件对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收录的血管性头晕/眩晕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旨在回答2008年1月—2023年3月血管性头晕/眩晕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了解和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在WOS 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血管性头晕/眩晕的文献,检索式为TS=(“stroke”)AND TS=(“Dizziness” or “Vertigo”),检索时间2008年1月—2023年3月,文献类别“Article”或“Review”,语种“English”,共检索得1 298篇文献,以“全记录与引用参考文献”“纯文本”导出, 在CiteSpace 6.2.R2中除重后的1 298篇文献,其中包括Article 1 106篇,Review 192篇。

1.2 方法 统计WOS 核心合集数据库中血管性头晕/眩晕的文献数量,运用Excel 2021 绘制2008年1月—2023年3月年年发文量柱状图。在CiteSpace 6.2. R2 中进行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期刊、文献分析,设置运行条件:(1)时间分区:2008年1月—2023年3月,时间切片:1年。(2)阈值:“TOP 50”。(3)路径:“pathfinder”。突现值反映节点突增的情况; MQ、MS 是用于评定聚类效果,MQ>0.3,MS>0.5 提示聚类效果评价理想,MS>0.7 提示聚类效果评价令人信服;中介中心性反映的是节点的重要性,节点出现紫圈代表具有高中心性。

2 结 果

2.1 发文情况 在WOS 中检索2008年1月-2023年3月关于血管性头晕/眩晕相关研究的文献,共检索出1 298 篇,2008年仅有31 篇(2.3%)相关文章,至2022年已增长至188 篇(14.4%)(见图1)。

图1 2008—2023年 WOS中血管性头晕/眩晕领域年发文量

2.2 国家/地区合作网络 在CiteSpace 6.2.R2 软件中选择节点“country”进行分析,获得83 个节点,按照发文量排序,位于前3 名的国家为USA(美国,331 篇)、CHINA(中国,196 篇)、SOUTH KOREA(韩国,118 篇)。根据中介中心性排序,前3 名的国家是USA(美国)(0.25)、AUSTRALIA(澳大利亚)(0.16)、INDIA(印度)(0.12)(见图2)。

图2 2008—2023年血管性头晕/眩晕领域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图

2.3 机构合作网络 在CitesSpace 6.2. R2 软件中选择节点“institution”进行分析,共得424 个节点和871 条连线,根据发文量,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位居第一,发文56 篇,其次是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NU)(首尔国立大学),发文39 篇;根据中介中心性排名,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0.15)位居第一,其次是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加利福尼亚大学)(0.12)(见图3,表1)。

表1 2008—2023年血管性头晕/眩晕领域发文前10名机构

图3 2008—2023年血管性头晕/眩晕领域机构合作网络图

2.4 作者合作网络 在CiteSpace 6.2.R2软件中选择节点“Author”进行分析。Newman-toker,David E是2008年1月—2023年3月间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共发文32篇,其后是Kim,Ji-Soo和Lee,Hyung(见表2、图4)。

表2 2008—2023年血管性头晕/眩晕领域发文前10名作者及其代表文章

图4 2008—2023年血管性头晕/眩晕领域作者合作网络图

2.5 关键词共现网络 将节点选择为“keywords”,去除原检索词及相近词语“dizziness”“acute dizziness”“vertigo”“acute vertigo”“stroke”“acute stroke”后,共获得406 个节点,2 769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33 7;关键词频次显示,最常出现的前5位关键词是“ischemic stroke”(缺血性卒中)、“diagnosis”(诊断)“emergency department”(急诊部)“management”(管理)“risk factors”(危险因素)(见表3)。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近2年来出现的关键词有 “case report”(病例报道)“classification”(分类)“patent foramen ovale”(卵圆孔未闭)“video oculography”(视频眼震电图)“pathophysiology”(病理生理学)。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共有17个聚类,MQ为0.371 7,MS为0.742 5,表示聚类效果评价理想。每一个聚类代表着该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聚类序号与聚类大小成反比,#0是最大的聚类,以此类推(见图5、图6)。

表3 2008—2023年血管性头晕/眩晕领域前15名关键词频次表

图6 2008—2023年血管性头晕/眩晕领域关键词突现

2.6 文献共现

2.6.1 期刊共被引分析 在CiteSpace 6.2.R2软件进行期刊共被引分析,根据被引频次得:排名位于前3 的期刊是STROKE、NEUROLOGY、J NEUROL NEUROSUR PS(见表4)。

表4 2008—2023年 血管性头晕/眩晕领域排名前10 名期刊信息

2.6.2 作者和文献共被引分析 在CiteSpace 6.2. R2 中节点选择“authour”进行作者共被引分析,根据被引频次可得,Newman-toker,David E 是被引用频次最多的作者(290次),其与Kattah,Jorge C在2009年所写论文被引频次最高(614次),其次是Kerber KA(250次)(见表5)。之后进行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共获得89 个聚类,MQ 为0.678 6;MS 为0.901 4。本研究罗列了7个聚类(见图7)。

表5 2008—2023年 血管性眩晕领域排名前10名作者

图7 2008—2023年 血管性头晕/眩晕领域文献共被引聚类

3 讨 论

3.1 研究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2008年1月—2023年3月血管性头晕/眩晕领域年发文量总体上呈增长状态。美国的发文量及中介中心性均位居第一,表明美国的文章数量和质量都处于领先地位。共有424个机构发表了血管性头晕/眩晕研究相关论文,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文量位居第一。Newman-toker,David E 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其中与Kattah,Jorge C 在2009年所著《HINTS to diagnose stroke in the acute vestibular syndrome three-step bedside oculomotor examination more sensitive than early MRI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4]被引频次最多。表2显示被引最多的前10名作者代表论文围绕血管性头晕/眩晕在急症室、诊断、床旁检查、风险或危险因素/等方面。由作者合作网络图(见图4)可见,目前在该领域内,作者之间联系合作较少,合作以国内间为主,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

3.2 研究热点 关键词频次和聚类代表了一个领域的研究热点,排名前5 的关键词为“ischemic stroke”(缺血性卒中)“diagnosis” (诊断)“emergency department”(急诊部)“management”(管理)“risk factors”(危险因素)。共有17 个聚类,通过对聚类内容进行研读分析发现研究主要围绕表现为急性前庭综合征(AVS)的血管性头晕/眩晕通过危险因素和床旁检查方面进行早期诊断以及有关小脑前下动脉(AICA)供血区域梗死的研究。结合关键词频次、关键词聚类及关键词突现,下面对领域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进行论述。

3.2.1 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患有头晕/眩晕症状的患者出院后发生血管事件概率更高[5-7],存在≥3 个危险因素的眩晕患者发生卒中风险是没有危险因素患者的5.51 倍[7]。年龄≥60 岁、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卒中病史等是中枢性眩晕的危险因素[8],既往有眩晕或内耳疾病史[9]、心房颤动[9]、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9,10]、伴有头痛和眼震[10]、基底动脉狭窄或发育不全[11,12]、椎动脉迂曲[12]与头晕/眩晕患者卒中的高风险相关。Kim 等人[13]认为既往卒中病史对于中枢性眩晕的诊断最为重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目前用于预测急性头晕/眩晕患者的卒中风险分层有ABCD2 评分和TriAGe+评分。ABCD2评分≤3分者仅1.0%最终诊断为脑血管病,4~5分者和6~7 分者诊断为脑血管病分别6.78% 和26.7%[14]。Wang 等人[15]认为在急诊室中应用ABCD2≥4 分和HINTS 组合更为实用,对脑血管病的识别敏感度提高[16]。TriAGe+评分的临界值定义为5 分时灵敏度为96.6%,评估效果优于ABCD2 评分[17]。利用机器学习(ML)[13]预测中枢性眩晕的研究显示,Catboost 模型在测试集中显示出最高的AUROC(0.738),既往卒中患者的SHAP 值最高(0.74),其次是男性(0.33)非旋转型头晕(0.30)和年龄(0.25)。脑卒中的许多危险因素在询问病史时就能获得,在临床工作中便于医务人员进行评估,是学者们对它关注较多的原因。

3.2.2 床旁检查 头脉冲试验(HIT)阴性被认为是外周前庭功能正常的标志,但仅凭HIT 阴性不能识别伪前庭神经炎,例如迷路梗死[18]、小脑梗死和脑桥外侧梗死[19]。前庭神经核、小脑前下动脉和或迷路动脉的孤立性梗死可表现为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异常[20],Thomas等人[21]认为v-HIT在排除前庭神经炎方面优于HIT,v-HIT 联合HINTS 是排除血管性眩晕的有力工具。Newman-toker 团队[4]提出HINTS三步法用于区分AVS 的中枢和周围疾病原因,与MRI-DWI[4]及ABCD2评分[22]相比,该方法在早期(症状出现后72 h 内)诊断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100%)和特异性(96%),Gerlier 等人[23]研究证实了HINTS 的高灵敏度(97%)。通过HINTS 联合听力粗测检查/摇头试验/躯体共济失调可以提高AVS 中枢性头晕/眩晕的诊断准确性。AICA 区域梗死常出现HINTS 假阴性,急性听觉前庭功能障碍是AICA 区域梗死的特异性表现[24],该区域梗死患者中约60%患者出现听觉和前庭功能联合损伤[25],听力粗测检查联合HINTS检查诊断高危AVS血管性头晕/眩晕具有高灵敏度(100%)[26]。在17 例急性听觉前庭功能障碍的AICA区域梗死患者中,5例HINTS阴性患者有3例摇头试验提示中枢病变[27],表明摇头试验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对AVS患者进行躯干/肢体共济失调分级的研究发现,将2~3级共济失调用于检测AICA/小脑后下动脉(PICA)区域梗死,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61.1%,对检测AICA 卒中的灵敏度为100%[28],尽管共济失调没有HINTS敏感,但在临床中更容易评估。STANDING 四步检查法[29]包括自发性眼震、眼震方向、头脉冲试验、姿势平衡4个方面,该方法对中枢性眩晕的诊断的总体准确率为88%。

3.2.3 小脑前下动脉区域梗死 内庭动脉(IAA)起源于AICA,当AICA 供血区梗死时,IAA 栓塞/供血不足导致外周性前庭功能受损,导致HINTS可能表现假阴性,加之在影像学上可能会出现假阴性,学者们对其关注度较高,AICA 位于关键词聚类中的前3 名。既往研究认为在脑桥外侧、桥臂、小脑前下部发现梗死异常信号即可确诊AICA 区域梗死[25],但在急性梗死前48 h 内,有15%~20%的MRI-DWI 表现为假阴性[30],当梗死直径<1 cm 时,漏诊比例接近50%[26]。Chen 等人[20]发现与PICA 和小脑上动脉(SCA)相比,但AICA 区域梗死的双侧VOR增益下降幅度更大,不对称性也更大。其他学者发现AICA 梗死的VOR 增益表现不一致(包括不对称、双侧低或正常)[31,32],把双侧VOR 平均增益值≥0.7归为疑似卒中,总诊断准确率为90%,敏感性为88%,但AICA梗死仅根据VOR增益有错误分类的风险[32]。后循环梗死患者出现振幅不对称的小扫视,与AICA 梗死相比,在PICA/SCA 中出现更多且更明显[33,34],这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扫视电位在诊断中枢前庭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3.3 研究趋势 突现词为某领域的转折点,关键词突现分析表明“case report”(病例报道)“classification”(分类)“patent foramen ovale”(卵圆孔未闭)“video oculography”(视频眼震电图)“pathophysiology”(病理生理学)是近年的关注主题,为血管性眩晕的研究前沿。其中case report的突现强度高(7.08),说明领域研究人员对许多表现特异的个案报道关注度高,未来可能成为该领域研究的转折点。

随着前庭功能设备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学者发表了各病灶导致血管性头晕/眩晕前庭眼动表现的病例报道等研究。当病灶累及前庭小脑[35]可出现中枢性位置性眼震;下舌神经前置核梗死[36]出现向患侧的自发性眼震、水平凝视诱发性眼震(向患侧看时增强)、中枢型摇头性眼球震颤、平滑追踪受损(患侧更严重)、静态对侧眼偏斜,对侧水平半规管的VOR 增益降低,两个前半规管的增益增加。孤立性小脑小结梗死[37]出现中至重度站立不稳、自发性眼震、周期性交替性眼震、反常性摇头眼震及阵发性位置性眼震。尽管目前该方面的个案报道较多,但目前仍没有大型数据统计各病灶的眼动表现,未来需要更多该方面的研究及总结分析。

3.4 被引期刊、作者、文献分析STROKE期刊上所发表的文章被引用次数最多,其次是NEUROLOGY,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作者所发表文章即发表在STROKE期刊上,该文章首次提出了应用HINTS 三步法早期识别中枢性眩晕,且灵敏度高于MRI-DWI,目前的许多关于血管性头晕/眩晕研究正是基于此论文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参考文献共被引聚类可见,几个较大的聚类均符合关键词共现所展示的研究热点。

目前国际上对血管性头晕/眩晕领域的研究兴趣呈上升趋势。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贡献最大。STROKE期刊被引用频次最高,在该领域占重要地位,作者Newman-toker DE 在该领域贡献较多。在急症室通过危险因素和床旁检查方面早期诊断血管性头晕/眩晕是该领域研究热点,病例报道可能成为该领域未来研究转折点。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潘成珍负责酝酿和设计实验、采集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撰写文章;赵丽娟、周瑶、黄守菊负责采集整理、统计分析;钱淑霞、庄建华负责拟定写作思路、指导撰写论文、审阅文章并最后定稿。

猜你喜欢
前庭头晕血管性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梳走头晕
头晕晕的,好像中暑了
前庭电刺激在前庭周围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前庭康复在急性前庭神经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