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芦苇画图中

2023-12-18 01:06张燕峰
福利中国 2023年5期
关键词:一川苇叶蓬勃

• 张燕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诗经》中,许多诗篇都以植物开头起兴,在古诗词优美蕴藉的意境里,蒹葭是那么优雅迷人,风华绝代,美得不可方物,千百年来都生动鲜活地留存于人们的记忆里。

所谓蒹葭,即为人们常说的芦苇。芦苇本是寻常之物,无论是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还是雄浑壮阔的北方水泽,到处可见它秀颀挺拔的身姿。它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水生植物。只要有水,只要水中有一方或深或浅的淤泥,它便大大方方地扎下根来,不管不顾心无旁骛地生长起来。

在我居住的北方小城,有一处小小的滨河公园。水边便生长着芦苇,一片片,一丛丛,英姿飒爽,生机盎然。它们与伙伴并肩携手,亭亭玉立,风采绝伦。那细细的苇秆上生长着一枚枚又细又长的苇叶。如果谁胆敢靠近它,那如剑如戟的叶子会毫不留情地划伤你的肌肤,让你知难而退。

芦苇生长茂盛,密密匝匝,叶片交错,密不透风。因此,芦苇丛中便自然成了那些胆小、羞于见人的鸟儿们的天然庇护之所。当你经过,准会被一阵阵婉转悠扬清脆悦耳的“叽叽喳喳咕咕呱呱”的歌声所吸引——那是鸟儿们在爱巢里绵绵密密的情话。如果你一时兴起,试图找到鸟儿们玲珑娇小的身影和可爱秀美的面容,就需要睁大眼睛,透过芦苇浓密的枝叶,上上下下,仔细搜寻。无论你耗时多久,结果只有一个:一无所获。芦苇生长太茂密了,苇叶彼此遮挡,只看得见万千苇叶,注定徒劳无功,令你怅然若失。失落之余,不由得展开丰富联想,想起抗日战争时期,芦苇荡是游击队员的天然屏障,青纱帐里埋伏着神兵百万,敌人却休想找到他们。

风起,芦苇摇曳,千万片苇叶摩擦碰撞,发出“沙沙沙”的响声,声势浩大,如擂战鼓。万千芦苇在风中起伏,俨然是一片波涛汹涌的绿色海洋,蔚为壮观,惊心动魄。如果风再大一些,那些高而瘦的芦苇就会倒伏,趴倒一片。但是,你不用担心,它们不会就此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只要太阳一出,霞光万丈,它们会立刻恢复元气,精神抖擞地重新站起来,一如从前。不,比从前还要风姿绰约,站成一片葱茏的绿得耀眼的曼妙风景。

在靠近芦苇的水域里,生长着数不清的睡莲和荷花。毫无疑问,她们都拥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好名声。她们更以万千美丽清新出尘的花朵,吸引着无数游人驻足观赏,赢得连声赞叹。而人们从芦苇身旁经过,却视而不见,不会停留片刻。它们就像忠诚勇敢的卫士,持剑执戟,心无杂念,恪尽职守,忠诚地守卫着这一片小小的池塘,守护着这一方美轮美奂惊艳无比的花朵。

有水的地方就有芦苇的身影。它们在水的滋养之下蓬勃生长。端午节前后,那些过日子俭省的女人们便持一把剪刀,剪去那些稍宽一些的芦苇叶片,回家包粽子或做苇叶饭。可以想到,在那烟火蒸腾的灶间,在女人汗水浸淫的鬓发间,弥漫着怎样令人愉悦的清香之气。

芦苇青青,青青芦苇。它以蓬勃的生命力,以超凡脱俗美的姿态,以一无所求默默无闻装点大地的奉献精神,给人以情感震撼和心灵感动。

宋代张致远有诗云:三寺楼台烟雾里,一川芦苇画图中。无论是水汽氤氲的清晨,还是红霞烂漫的黄昏,芦苇永远像个英俊青年,或是达观智者,遗世独立,自成一画。

猜你喜欢
一川苇叶蓬勃
裹粽子
阳光照进来的地方万物才会蓬勃生长
裹粽子
胡一川 南澳岛
对弈
凝聚为民履职的蓬勃力量
Rainstorm
野草的生命同样蓬勃
素材积累·词语
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