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

2023-12-19 18:05冒爱荣郁桂云
广州化工 2023年13期
关键词:演练应急实验室

冒爱荣,姚 瑶,郁桂云,戴 勇,邵 荣

(盐城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实验室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高校实验室具有学科多样性、人员流动性、空间分散性和研究不确定性等特点,决定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导致了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据统计,发生在化学化工实验室的安全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0%,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包括操作不当、操作不慎、违反操作规程、反应失控、试剂储存不规范、废弃物处置不当、线路老化或短路、设备老化或故障、实验设施不健全等,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1]。

1 基于课程思政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对于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教学、科研活动的安全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体现在体系不健全、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形式大于实效、重“演”轻“练”、安全准入执行不严等方面[2]。新《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为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2019年5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持之以恒,狠抓安全教育宣传培训”,为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一种课程观,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4]。化学化工实验室由于涉及的危险源种类多、数量大,对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构建基于课程思政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扎实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实现“三全育人”。

2 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1 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

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是安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每年为我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化工安全工程和应急技术与管理等专业新入学本科生开设为期1周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必修课程(1学分)。该课程安排具有丰富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的老师担任主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压力容器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及安全操作、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和急救基础知识等[5],课程考核合格标准为90分。通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和严格的考核要求,确保我院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实验室安全基本知识,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为后续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 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

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是检验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成效的必要环节[6]。学院制定、并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办法》,为师生发放《实验室安全手册》,依托学校实验室安全准入与考试系统,每年组织新生(含本科生和研究生)、新进教师和校外合作人员参加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实现实验室准入考试常态化。根据学科特点,准入考试知识点以化学安全、危险品安全、压力容器安全、消防安全等为主,合格标准为90分。考试合格的人员自动获得实验室安全准入资格,并签订实验室安全承诺书。对考试不合格的人员,要求重新学习,并参加补考,未取得准入资格的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学习、工作。近年来,学院化学化工实验室各类使用人员参加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的通过率为100%。

2.3 实验课程中的实验室安全教育

实验课程中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往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内容具体而不空洞,易被学生接受。课前,要求学生通过中国大学MOOC平台观看学院实验中心自制的实验室安全环保通识教育视频,并完成测验题。在每门实验课程的第一节课,由实验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并做好教育培训记录。实验课程中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侧重于与该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安全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各项实验安全操作规范和个人防护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一个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告知。在实验考核环节,将学生实验室安全环保等工作的执行情况纳入课程考核体系中,并实行“一票否决”[7]。通过以上措施,扎实开展实验课程中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实验安全开展。

2.4 实验室安全知识讲座

每年邀请校内外实验室安全管理专家为师生开设实验室安全知识讲座,组织师生参加各类线上实验室安全知识讲座,有计划地安排实验室管理老师参加各类实验室安全培训班。为充分调动师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习、培训效果,学院将学生参加讲座的学时数纳入素质拓展学分的认定,将教师参加讲座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的重要依据。

2.5 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

学校每兴举办一次校级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竞赛由学校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教务处和保卫处联合主办,参赛对象为各二级学院化工类(涉化类)专业全体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竞赛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举行,预赛以单选题、判断题为主,成绩达到90分以上者方可取得决赛资格。在决赛环节,通过增加多选题和扩大试题范围来提高试题难度,同时将题量增加为初赛的两倍,考查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根据奖励等级,给予获奖学生相应的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的积极性,保障了实验教学和科研创新等活动的安全开展。

2.6 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为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保护师生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财产安全,学院制定了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安全事故应急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实施,进行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至少每学期组织一次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活动,以检验、评价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性。演练内容主要以触电事故、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等为主,由教师和学生参演。演练前精心制定演练脚本,演练过程要求学院党政负责人、分管领导、全体实验技术人员和科研团队师生代表现场观摩。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活动进行深入评估与总结,针对所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及时堵住预案中的漏洞。通过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进一步强化了师生安全意识,提高了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2.7 “实验室安全文明月”活动

为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的实验室安全环境,助力学校“平安校园”建设,学校每年开展一次“实验室安全文明月”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实验室安全知识调查及系列座谈、实验室安全管理论坛及安全知识讲座、实验室安全现场观摩及实验室安全标兵评比、实验室安全消防及疏散演练、实验室急救知识讲座及急救演练、实验室安全签名活动及安全知识大宣传、实验室安全海报设计大赛等。通过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与广泛宣传,“实验室安全文明月”活动的师生参与度逐年攀升,进一步提高了师生对实验室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风险的认知水平,形成了尊重制度、敬畏生命、严谨求实的实验室安全文化,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确保“安全实验、文明实验、科学实验”。

2.8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是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师生随时掌握安全知识,并约束自己的安全行为,确保实验室安全稳定运行[8]。学院重视并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秉持安全发展理念,结合工程教育认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等中心工作,先后完成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室安全信息牌、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标志、消防安全疏散图、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应急设施使用方法、应急预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等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通过多年的实践,我院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师生安全意识的树立、安全知识的掌握、安全能力的提升和安全习惯的养成。

3 结 语

高校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是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长期坚持。我院积极探索、构建基于课程思政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并狠抓落实、常抓不懈。通过多年的实践,我院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一步强化了师生安全意识,提高了师生安全技能,做到了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入脑、入心、入行”,实现了实验室安全零事故,保障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学校中心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演练应急实验室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首次演练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