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烟台市农村地区绿色更新机制与路径探析

2023-12-19 17:19刘丹陈晓亮马艳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9期
关键词:农村地区双碳

刘丹 陈晓亮 马艳

刘 丹,陈晓亮,马 艳.“双碳”目标下烟台市农村地区绿色更新机制与路径探析[J].南方农业,2023,17(18):-54.

摘 要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更新有助于促进山东省烟台市农村地区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保护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基于此,为了促进烟台市农村地区绿色高效发展,研究了“双碳”目标下农村地区绿色更新的概念内涵,在分析绿色更新机制建设成效的同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增强农村地区绿色更新资金支持的可持续性、持续完善农村地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地区绿色更新知识观念教育等优化策略。

关键词 “双碳”;农村地区;绿色更新;机制与路径;山东省烟台市

中图分类号:TU982.29;X32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8.017

农村绿色更新具有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它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是实现乡村绿水青山发展目标的必然取向,是促进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应有之意。对“双碳”目标下山东省烟台市农村地区绿色更新机制与路径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对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与需要的要素做出有计划、有目标的改建,推动农业绿色低碳更新。

1 “双碳”目标下农村地区绿色更新的概念内涵

绿色更新是指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以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通过采用绿色技术、绿色材料和绿色理念,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新的过程。它关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生态平衡,目的是打造更加健康、宜居和可持续的环境。

农村地区绿色更新强调在农村地区发展和改造过程中,以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通过采用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和绿色农业方法,对农村农业、乡村农民、基础设施等进行改善和更新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农村地区的生态保护、资源节约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在“双碳”目标下,农村地区绿色更新的内涵是在农村地区发展和改造过程中,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为导向,通过采用低碳技术、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农业方法,对农村建筑、农田和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和更新的过程[2]。其目的是推动农村地区的低碳转型,实现农村地区的碳中和和可持续发展[3]。

农村地区绿色更新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农村地区的绿色更新[4]。农民应积极参与,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提高节能减排意识,推动农村地区的绿色发展。社会可以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教育,促进农村地区的绿色创新和经验分享。

2 绿色更新机制建设成效

烟台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经多年发展在落实“双碳”目标、促进农村地区绿色更新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22年末,烟台市累计建设绿色更新高标准农田20.80万hm2,粮食生产连续5年稳定在170万t以上;通过基础农业灌溉设施更新、路网系统标准化建设更新等,打造现代农业绿色示范化更新基地,形成了以“烟台苹果”等特色品牌为核心的品牌农业集群,2022年,通过现代农业绿色示范化更新项目建设带动的烟台苹果种植总面积达3.84万hm2,总产量达59万t,产值近14亿元。

1)农田多功能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开始实施“烟台市农田多功能绿色更新项目”,即对农村地区实施更新规划,对农田、果园、林地等农业用地按照不同功能布局和产业绿色更新方向,进行农业基础设施的配套更新,实现了农地的多功能发展。农地的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2022年烟台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烟台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通过紧盯“双碳”目标,加快农业、生态等功能空间边界更新,进一步创新了农地的功能,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2)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烟台市农村地区加强了对水源的保护工作,2020年在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招远市、海阳市及栖霞市等6个试点地区开展现代农田水利设施绿色发展计划,采用先进的水利技术,累计推广建设5.34万hm2的滴灌、喷灌、微喷灌等节能型农田,实现农田灌溉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1.2亿m3的水资源。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累计建设356 km的排水沟、渠道、防渗墙等水土保持设施,大大改善了大沽夹河流域、五龙河流域、黄水河流域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问题,保护了水源和土壤资源。

3 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地区绿色更新资金可持续性投入能力不足

绿色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烟台市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较为薄弱,资金短缺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烟台市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烟台市农村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 286元,仅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 700元的47.19%,虽然农村地区绿色更新项目大多由上级财政拨款推进,但仍需要当地基层配套资金,而当地基层经济相对较为薄弱,限制了绿色更新的进度。以蓬莱区为例,2022年其GDP为449.52亿元,仅为烟台市9 515.86亿元GDP的4.72%。根据统计数据,2022年蓬莱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8 927元,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 806元相比差距较大。由于资金短缺,绿色更新项目在蓬莱市农村地区推进缓慢。例如,当地农村居民希望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来替代传统燃煤锅炉,但很多居民无法负担高昂的设备费用。

3.2 农村地区绿色更新基础设施不完善

烟台市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给绿色更新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烟台市一些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公路网覆盖率低,道路状况较差,交通拥堵问题突出。缺乏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等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限制了绿色更新项目的发展和运输效率[5]。另外,一些配套供水和供電设施落后,供水量不足,供电不稳定也给烟台市农村地区绿色更新项目的推进带来了困难,限制了其规模和效益。以烟台市长岛为例,作为烟台市农村地区之一,交通不便,电力供应不稳定。在长岛区域,由于离岛的特殊地理位置,电力供应问题一直存在。根据统计数据,2020年,该区域有20%的农村居民仍然依赖柴油发电机供电。然而,柴油发电机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效率低下。在推进绿色更新的过程中,电力供应问题成为一大障碍。虽然当地政府已经启动了电网升级项目,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时间,绿色更新进展缓慢。

3.3 农村地区绿色更新知识观念滞后

1)“双碳”目标下烟台市农村地区的居民对绿色更新的认知度相对较低,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意识。以烟台市栖霞市农村地区为例,该地区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2022年栖霞市环境保护局的调查数据显示,55%的受访农村居民不了解“双碳”目标,对绿色更新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认知。由于居民对绿色更新的需求和认知度低,绿色更新项目在栖霞市农村地区推进缓慢。例如,当地政府2019年推出的太阳能补贴政策,由于不了解该政策,很少有居民申请并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

2)教育和培训不足。烟台市农村地区的“双碳”绿色更新教育和培训资源相对匮乏,这对绿色更新的推进造成一定的限制。例如,烟台市招远市农村地区的绿色知识教育资源有限,农村居民绿色知识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环保意识相对薄弱。2022年招远市环境保护局调查数据显示,64%的受访农村居民不了解可再生能源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和培训,当地农村居民对于绿色更新的需求和认知度也较低。例如,在推广电动汽车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居民对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充电设施了解不足,普遍认为油车性能更好,购买电动汽车的意愿显著低于城镇地区。

4 优化策略

4.1 增强农村地区绿色更新资金支持的可持续性

为解决烟台市农村地区绿色更新资金可持续性投入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具体对策。1)落实资金扶持政策。完善烟台市农村地区绿色更新项目资金扶持政策,提供可持续性的财政补贴、贷款优惠和税收减免等,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绿色更新项目。同时,加大对烟台市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增加绿色更新项目的专项资金。2)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烟台市农村地区绿色更新项目,鼓励政府部门与企业、金融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发展绿色更新项目,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3)创新融资渠道。探索拓展烟台市农村地区绿色更新项目的融资渠道,如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建立绿色基金等,引导民间资本对烟台市农村地区绿色更新项目进行投资,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4)加大农户资金投入力度。对于烟台市农村地区绿色更新项目中需要农户配套支付的费用,可以通过贷款、分期付款等方式提高农户的资金参与能力。

4.2 持续完善农村地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烟台市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给绿色更新带来的难题,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1)烟台市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特别是交通、供水和供电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公路网覆盖率,改善道路状况,提高绿色更新项目的运输效率。同时,加强供水和供电设施的升级改造,提高供水量和供电稳定性,保障绿色更新项目的水源和电力供应。2)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大量农田水利设施需要使用燃料,传统的煤炭和油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可以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站,不仅能保障农田水利设施的电力需求,还能显著减少碳排放。3)继续引入现代化的灌溉设施和管理系统,如滴灌、喷灌、微灌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的浪费。采用遠程监测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灌溉的精确调度,避免过度灌溉,节约水资源。4)强化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保证其处于最佳状态,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建立农田水利设施的合作组织和共享机制,推动资源共享和互助合作。通过共同利用设施和资源,减少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成本,提高绿色发展的可行性和效益。

4.3 强化农村地区绿色更新知识观念教育

1)加强宣传教育。烟台市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新媒体、村委会大喇叭等,广泛宣传“双碳”目标及绿色更新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农村居民对绿色更新的认知度。也可以开展专门的绿色更新宣传活动,组织绿色知识讲座和培训班,向农村居民传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增强居民的绿色意识。2)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村委会作为农村社区管理组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烟台市可以通过村委会组织绿色更新活动和讲座,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宣传和教育。同时,由村委会指导建立绿色更新志愿者队伍,通过志愿者的积极参与,进一步推动绿色更新的发展。3)建立激励机制。烟台市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当地农村居民参与绿色更新建设。例如,提供太阳能发电补贴、电动汽车购车补贴以及奖励等,吸引农村居民积极参与绿色更新。同时,加强对激励政策的宣传和解释,提高农村居民对绿色更新项目的认可度和参与度。

5 结语

烟台市农村地区的绿色更新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浪费,提高农村经济效益,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因此,烟台市应积极推动绿色更新,加大政策支持和经济投入,推动农村地区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亚琛,曾坚.乡村空间绿色更新策略研究[J].建筑节能,2019,47(5):149-154.

[2] 潘心怡.美丽乡村更新再生技术项目研究[J].建筑科技,2018,2(4):29-32.

[3] 宋志生,齐羚.传统街区绿色更新途径与实践[J].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7(3/4):66-70.

[4] 贺丽洁,程凯,王珂钰,等.生产性理念下矿业废弃地的绿色更新探索:以北京门头沟区王平矿废弃地为例[J].规划师,2017,37(23):53-58.

[5] 刘纯溪,刘思彤,贺丽洁.城市双修背景下的社区绿色更新:以北郊农场社区为例[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7(8):73-75.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农村地区双碳
“双碳”背景下的碳普惠制建设研究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双碳”背景下推动创新示范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思路
绿田机械:净利润复合增速超80%“双碳”目标加速企业绿色发展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及改善策略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进农村地区思想品德课中的合作学习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