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不同施用量对秋红薯产量的影响

2023-12-19 22:27陆崇敬侯素琼唐华王威远全建军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9期
关键词:钾肥

陆崇敬 侯素琼 唐华 王威远 全建军

陸崇敬,侯素琼,唐 华,等. 钾肥不同施用量对秋红薯产量的影响[J].南方农业,2023,17(18):-111,115.

摘 要 研究钾肥不同用量对秋红薯产量的影响,为红薯生产和肥料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烟薯25号为材料,于2022年7—11月在广西灵川县三街镇龙坪村设计4个施钾处理:不施硫酸钾肥(处理1)、硫酸钾肥施用量为120 kg·hm-2(处理2)、240 kg·hm-2(处理3)、360 kg·hm-2(处理4),统计秋红薯产量。结果表明,不同钾肥用量对秋红薯产量影响明显,推荐硫酸钾施用量为240 kg·hm-2。

关键词 秋红薯;钾肥;推荐施肥量;广西灵川县三街镇龙坪村

中图分类号:S53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8.035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味道香甜鲜美,能生吃,也能蒸煮,食用方式多种多样,颇受人们喜爱[1]。随着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红薯的经济价值愈发瞩目,许多地方把红薯种植作为助力实现乡村振兴,促进生产效益增加的首选。近年来,气候变化对生态与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严重威胁到了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红薯是重要的淀粉、乙醇、饲料和保健食品的原料作物,红薯的种植显得尤为重要[2]。红薯属块根性植物,喜磷钾肥,不喜氮素过大,增施钾肥不仅有利于生长发育,促进壮茎健叶,提高叶片的光合效能,增强光合作用及淀粉酶的活性,加速光合产物淀粉的合成和运转,而且有利于提高根系活力,加强根部形成层的活动,促进地下部分生长,增加干物质生产量,提高块根产量,因此,在红薯生产中应重视施用钾肥[3]。但在实际生产中钾肥利用率偏低,不但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而且不能充分发挥钾肥对作物的增产作用。

广西灵川县地处低纬度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受太阳强热辐射和季风环流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无霜期短。灵川县历来有种植红薯的传统习惯,年种植红薯面积约1 200 hm2,其中有30%在三街镇龙坪村一带,主要用于制作红薯干,目前已形成了红薯生产、加工与产品销售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试验对比各钾肥水平条件下秋红薯的产量差异,以期能找到秋红薯种植最佳施肥量,为灵川县秋红薯高产种植提供科学的指导,促进红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本试验于2022年7—11月在灵川县三街镇龙坪村委倒风潭进行,供试田块面积0.09 hm2,周边农田均种植红薯,土壤类型为潴育潮沙泥田,水利设施完善,土壤疏松。试验前取样化验,耕作层pH值5.86,有机质25.6 g·kg-1,全氮1.21 g·kg-1,有效磷64.2 g·kg-1,速效钾76.9 g·kg-1,肥力中等。

三街镇龙坪村秋红薯种植区的主导品种为烟薯25号,是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杂交技术选育而成,该品种2020年从外地引入,2022年已经取代本地红薯品种进行全面推广种植。烟薯25号是具有根须发达、优质、高产、耐旱、耐肥水、适应性广及抗病性强等特点的食用型新品种[4]。其糖度高、蛋白质含量适宜、淀粉含量中等的特点,非常适合加工为红薯干。茎蔓中等粗,叶片浅裂,顶叶紫色,成年叶、叶脉和茎蔓均为绿色;薯形纺锤形,淡红皮橘黄肉或者红色肉,结薯集中,薯块较整齐,单株结薯约5个,大中薯率较高,耐贮。

1.2 试验材料

供试红薯品种为烟薯25号,肥料选用单质化肥。46%尿素,由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2%钙镁磷肥,由福泉市福达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52%硫酸钾,由俄罗斯阿钦斯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计4个处理,N和P为当地秋红薯配方施肥推荐量,处理1(CK)不施用钾肥,处理2~处理4的钾肥用量分别为配方施肥推荐量的50%、1倍和1.5倍。设3个重复,采用随机排列,共12个小区,小区面积32 m2,具体设计方案见表1。

1.4 试验方法

按试验要求进行田间小区划分,小区长8 m,宽4 m,四周设保护行,每小区5垄,4月9日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菜地和无病虫害、结薯集中、大小均匀、无杂单株的薯种开始育苗,出苗后剪苗到苗圃进行扩苗培育,6月3日再次剪苗到大田扩苗种植培育。7月26日在收割完早稻后旋耕整地起垄开始种植,垄宽0.5 m,垄高0.2 m,沟宽0.3 m,每垄单行种植,种苗每株留4个节,埋土2节地上2节,株距0.3 m,行距0.8 m,共种植39 000株·hm-2。种植宜在16:00后进行,完成后淋足定根水,种植后5 d左右对试验大田红薯苗进行查漏补缺。

1.5 施肥管理

试验施肥分3次进行,基肥:70%的尿素、全部磷肥、40%的硫酸钾肥在整垄起畦时条型深施;壮蔓肥:30%的尿素、35%的硫酸钾在种植后15 d左右结合中耕除草开沟进行条施,同时对红薯苗进行培土;催薯肥:在种植后70 d左右开始结薯时用剩余25%的硫酸钾进行淋施,对处理1(CK)淋等量清水。

1.6 试验期气候

秋红薯试验开展时间为2022年7—11月,从表2中可以看出7月下旬至8月高温天气出现较多,其中35 ℃以上气温共出现15 d,9月后气温呈逐步下降趋势,除10月出现3 d高温外气温正常回落;雨日共出现16 d,没有大雨天气。与正常年份相比7月下旬至8月气温偏高,整个生育期降雨量偏少。

田间管理遵循“最适”和“一致”的原则,除钾肥施肥水平存在不同外,其他各项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5]。

2 结果与分析

2.1 钾肥不同水平用量对秋红薯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试验记录表明(见表3),除处理3植株生长正常外,其他处理的叶片形状、叶色、叶脉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不正常现象;侧蔓数、平均单株薯块重、平均单薯重从大到小依次均为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处理3的平均单株结薯数最大,其次为处理4和处理2,处理1最小。不同钾肥用量对红薯生物学性状的不良影响程度依次为处理1>处理2>处理4>处理3。

2.2 不同施肥水平對秋红薯产量的影响

从表4中可以看出,钾肥不同的施用水平对秋红薯产量影响明显,处理1(CK)由于不施钾肥,秋红薯前期苗蔓生长缓慢,后期缺钾引起叶片叶脉早衰,缺钾同时影响到植株对其他养分的吸收,产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处理2钾肥生长后期供应不足影响到红薯块根膨大,产量低于处理3和处理4;处理3红薯各时期生长旺盛,特别是生长后期没有出现脱肥现象,产量表现最好;处理4钾肥用量过多,中后期影响植株对土壤中镁元素的吸收,叶片呈现深绿色、柔软,产量表现较好。总体而言,处理3产量最高,平均667 m2产量为1 805.6 kg,比处理1增产381.2 kg,比处理2增产200.0 kg,比处理4增产45.1 kg。

2.3 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经方差分析(见表5),F值为68.2,大于F0.01(7.59),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由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6)可知,在667 m2产量方面,处理1和处理2由于不施钾肥或钾肥用量减少,与处理3的产量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主要原因是钾肥不能满足红薯正常生长的需要;处理4过量施用钾肥,与处理3产量相比,差异不显著,表明在生产成本增加的同时,产量效益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

2.4 不同处理对秋红薯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7可知,处理1(CK)、处理2、处理3、处理4的产出/投入呈递减趋势;处理3利润最高,处理4次之,处理1最少。

2.5 推荐施肥量

表5、表6、表7表明,处理3相对于处理1(CK)、处理2,产量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经济效益最好,由此可得出秋红薯N、P、K推荐施肥量为150 kg·hm-2、180 kg·hm-2、240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3.1 钾肥不同用量对秋红薯产量影响明显

在N、P肥正常施用,其他田间管理(如气候条件、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一致的条件下,硫酸钾不同施用量对秋红薯产量形成的影响显著,不用、少用和超量施用硫酸钾都会对秋红薯产量形成造成负面影响。

3.2 钾肥用量差异对秋红薯种植经济效益影响明显

表7表明,处理3比处理4增收2 265元·hm-2,增幅4.73%;比处理2增收5 088元·hm-2,增幅11.31%;比处理1增收9 612元·hm-2,增幅23.74%。说明处理3增收效果最好。

3.3 试验条件下推荐施肥量

试验结果表明,在秋红薯试验前期气温偏高,其他田间管理如病虫害防治、科学管水一致的条件下,秋红薯高产种植N、P、K的推荐施肥量为150 kg·hm2、180 kg·hm-2、240 kg·hm-2,产量可达27 084.0 kg·hm-2。

本试验结果只针对灵川县三街镇龙坪村秋红薯种植区,其他地区秋红薯的种植因气候、土质养分含量、红薯品种、田间管理技术等条件差异,最佳施肥量可能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 韦民政,唐秀桦,熊军,等.广西甘薯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建议[J].南方农业学报,2021,52(6):1520-1526.

[2] 苏同娥.红薯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及发展前景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5):178-179.

[3] 高红顺.红薯喜钾忌氯 施肥必须注意[N].河北农民报,2019-08-08(3).

[4] 孔令祥.脱毒甘薯新品种烟薯25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7):42.

[5] 刘松琴,石金芝,石乔龙,等.氮磷钾肥对红薯产量构成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7(9):1-2.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钾肥
必和必拓考虑加速进入钾肥市场
我国在境外首个百万吨级钾肥项目竣工
国际钾肥市场走势下行
国际钾肥价格继续上涨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钾肥大合同价为何大降70美元
季节性需求放缓 钾肥价格下行
国际钾肥市场承压运行
钾肥迎来零关税
如何看待2018年钾肥大合同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