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代料栽培新技术及其效益探析

2023-12-19 22:27贺祖海桑子阳胡志刚王业红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9期
关键词:天麻效益

贺祖海 桑子阳 胡志刚 王业红

贺祖海,桑子阳,胡志刚,等. 天麻代料栽培新技术及其效益探析[J].南方农业,2023,17(18):-115.

摘 要 天麻种植业一直在使用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不利于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天麻代料栽培技术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天麻产业与资源环境间的巨大矛盾,实现产业升级。基于此,概括了天麻代料栽培技术的意义、概念和特点,从天麻代料栽培新技术的优点、代料天麻产业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及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天麻;代料栽培技术;效益

中图分类号:S56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8.036

天麻(Gastrodia elata BI.)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和保健食品。天麻具有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等作用,临床主要治疗惊风抽搐、肢体麻木、手足不遂、头疼眩晕、神经痛、冠心病心绞痛及面肌痉挛等症[1]。天麻具有保健功能,可以明显改善睡眠、提高记忆力、抗疲劳、抗抑郁,抑制兴奋,修复大脑神经功能及降压降脂等,适用人群多;同时天麻也是一种美味食品,产地和品种多,具有极大的食材开发价值[1]。因此,天麻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研究天麻栽培新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在湖北省房县、神农架林区、五峰县等地试验成功的天麻代料栽培技术引起广大天麻从业者的极大兴趣。

1 天麻代料栽培技术的意义、概念和特点

1.1 意义

传统天麻栽培技术环节多、过程复杂,不可控因素多,风险大,周期长,资源消耗极大。天麻代料栽培技术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利用现代化机械和设备、工厂化手段生产蜜环菌包(菌棒),代替原木木棒栽培天麻,极大地降低了木材消耗量,具有节能降耗、省工省时、操作简单、稳产高效等特点,是一项天麻产业升级和革新的集约工程技术。这项工程技术既解决了天麻产业规模化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巨大矛盾,又为农业产业(特别是中药材产业)由传统生产方式过渡到现代化生产方式,开创出一种可以借鉴和复制的发展模式。其科学高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生物资源,代替传统原木栽培,采用现代机械化流水线和智能化管理代替手工作坊和粗放的生产方式,实现资源重组和产业升级。该技术为天麻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使天麻产业成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突出社会效益和明显生态环境效益的高效经济产业。不仅带动多种相关社会产业和林下经济产业及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而且从药用升级到药食两用,为人们增加了一种新的食物来源和大健康经济产业。

1.2 概念

天麻代料栽培技术就是利用机械化生产线人工生产蜜环菌包(菌棒)代替原木木棒栽培天麻的技术[2]。这里的代料是指根据天麻生长的营养需求,利用传统生产方式不能利用的所有木材资源和其他生物质如菌草、作物秸秆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并添加一定量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蜜环菌生长需要的碳源、氮源和其他元素,使其营养均衡,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生产出蜜环菌包(菌棒、菌砖),替代传统原木菌材栽培天麻。

前述“所有木材资源”指:1)原木栽培方法蜜环菌不能充分分解利用的树木心材即木质部;2)原木栽培不能利用的树种,如松、杉、柏、樟等树种;3)杂灌木及嫩树细枝[3]。

对已出现的两种技术进行评价。1)樊泉等多年前试验天麻代料栽培,如用玉米芯、秸秆、草等代替木材栽培天麻,但一直没有应用[4]。根据天麻栽培学常识,天麻的营养体是蜜环菌,蜜环菌的营养体是菌丝体,菌丝体分为菌丝和菌索两种存在形式。菌丝的主要功能是分解消化寄主,菌索的主要功能是寻找寄主和营养源[1]。在天麻、菌索和菌丝三者关系中,菌索把寄主即营养源中的菌丝输送给天麻,天麻消化菌丝体获得营养。但是,菌丝必须经过充分消化寄主储存足够的菌丝体营养源,菌索才能把它输送给天麻。笔者在栽培天麻的过程中发现,尽管木棒窜满菌索,特别是失水干枯的木棒,但只要是内部没有长满菌丝体,这样的菌棒就不长天麻。用玉米芯、秸秆、草、农产品下脚料等代替木棒栽培天麻时,基本只见菌索不见菌丝,因此长不出天麻。把这些生物质原料装进塑料袋,并添加一定量的氮源和碳源物質进行灭菌处理后接入蜜环菌种,培养成菌丝体之后再拿来栽培天麻,就是真正的代料栽培。2)利用人工菌棒+50%天然菌材(即木棒)[5]。蜜环菌棒不成熟,就不会长天麻。因为蜜环菌总是先分解木棒再向天麻输送营养,而分解木棒需要消耗能量和时间,所以即使向成熟的菌棒中添加少量新木棒,也会影响天麻生长。这就是三下窝技术不被应用的主要原因,添加部分木棒就会出现三下窝同样的结果,无法实现当年栽培当年受益。

1.3 天麻代料栽培的技术特点

1)广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生物资源,栽培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采用现代机械设备,工厂化生产,智能化管理;3)科学配比营养源,高效利用资源。

2 天麻代料栽培技术的功效

天麻代料栽培新技术将完全颠覆传统产业体系,实现资源重组,产业优化升级。

2.1 天麻代料栽培新技术的优点

天麻代料栽培新技术相比于传统栽培方式具备以下优点。

1)代料栽培不用原木木棒,把各类杂木、废弃果树或细嫩树枝、菌草、秸秆等粉碎,添加一些辅料,制作成营养菌包直接用于栽培天麻,比传统栽培方法节约资源70%以上。2)代料栽培周期短,见效快,林下种植或大田种植,春种秋收;可设施化人工智能栽培管理,三四个月就可收获。而原木栽培需要第

1年培育菌材第2年播种和收获,两年周期。3)人工菌包采用科学配置营养源,营养精准、平衡、全面,原料分解利用彻底,高效利用资源。4)代料天麻接菌早,而且接菌一致;种苗分生力强,种子利用率高;麻形饱满粗壮品相好,因此产量高,商品率高。经测定,代料栽培的天麻,天麻素含量在0.39%以上,超过药典标准。5)机械化流水线生产菌包质量具有一致性、稳定性、可控性。避免和减少了传统栽培天麻的多种风险。传统栽培天麻之所以产量不稳,多是蜜环菌材未培养好而导致减产或无收。6)代料天麻可以工厂化、设施化栽培,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以解决土地连作障碍问题。7)天麻代料栽培技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机械化、规模化程度高,大大节约劳动力,并且降低了劳动强度,使天麻产业从传统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8)代料栽培可以无限利用木材之外的所有生物资源,为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5]。因此,新技术将催生新的产业体系形成,实现资源重组,产业优化升级。

2.2 代料天麻产业的经济效益

代料天麻产业将发展为一项高投入高回报的高效经济产业。笔者经过多点多次试验证明,天麻代料栽培水平目前可以达到1 kg代料菌包+1 kg树枝产出1 kg鲜天麻。再通过优化天麻品种和蜜环菌种及代料配方,转化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如表1所示,代料栽培与原木栽培相比,每m2毛利增加100元。

代表我国天麻产区低海拔地区栽培技术最高水平的罗田县九资河镇,667 m2产鲜天麻上万斤,产值曾在25万元以上,创造了传统天麻产业的暴利典型。以五峰县牛庄乡为代表的高山优质天麻产区,盛产优良品种五峰乌天麻,高峰时期667 m2收入也超过25万元。但是随着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基于绿色发展的理念,只有走代料栽培之路,天麻产业才有可持续发展空间。

天麻代料栽培技术将催生天麻工厂化栽培产业。随着天麻被列入药食同源目录,天麻产业将向医药产业和食品产业两个方向发展。食品产业的巨大市场和利润空间,将吸引大量资本投向天麻产业,特别是具备现代化智能化生产体系的天麻工厂化栽培技术产业。

2.3 代料天麻产业的环境效益

代料栽培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木材资源,草资源、农作物秸秆、农业产品加工下脚料等各种生物质废料,实现资源永续利用,有效解决天麻产业面临的资源瓶颈问题。代料栽培只可以用直径5 cm以下的细嫩树枝和杂灌作原料,主要是森林抚育剩余物,客观上限制了砍伐范围,特别是大树不再被砍伐。

因此,代料栽培可以从根本上控制资源消耗量,不仅不会破坏环境,而且会促进森林健康成长,形成人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023年春,笔者设计了菌草(茅草)、秸秆、玉米芯等代料栽培试验,最终菌包成品率达95%,天麻种苗与蜜环菌接菌率达100%,效果十分理想。

2.4 代料天麻产业的社会效益

代料天麻产业可以产生社会效益。天麻新技术推广的同时可带动科研、生产、加工、贸易、服务及旅游等产业发展,产生多重叠加社会效益。

天麻新技术推广可以打造新型林下经济产业,同时助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五峰县推出的“林药蜂”林下经济模式中,以天麻生态种植为前驱,通过森林抚育工作产出的大量抚育剩余物栽培代料天麻,种过天麻的地接着种黄精或淫羊藿,同时养殖土蜜蜂,每667 m2林地净收入在5万元以上。

2021年五峰县进行天麻代料栽培试验,林下栽培天麻每平方米单产最高已达到22.48 kg。试验地点在五峰县仁和坪镇,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陈士林教授一行实地考察了五峰天麻的创新种植模式,并予以高度肯定[6]。2022年在遭遇特大干旱的情况下,试验点仍有单层种植1 m2达14 kg的产量,超出同比传统栽培一倍以上。

发展代料天麻可带动多种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天麻产业开发潜力大,涵盖范围广,产业链较长,就业空间大,带动能力强,是涉及多学科及一二三产业的复合型产业体系。以九资河镇为例,其依托资源优势,以天麻和茯苓为主导产业,带领农民种植天麻,并建立加工厂增加附加值,近几年天麻年产销量达4亿,九资河镇中药材闻名全国。

2.5 天麻代料栽培新技术的市场前景

天麻新技术推广将为天麻食材市场、食品加工业和保健品开发行业提供巨大商机。天麻是我国民间传统的食药两用品,自古列为上品。目前我国天麻食材市场已初步形成,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贵州省和湖北省宜昌市。我国天麻保健食品已生产出天麻片(冻干片)、天麻酒、天麻蜂王浆、天麻冲剂等产品;食品方面有天麻蜜饯、天麻脯、含片、糖果等。天麻食品、保健品等在全世界都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天麻代料栽培新技术将使天麻产业发展为一种新的现代化农业经济产业,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食物来源。天麻代料栽培技术为天麻工厂化、设施化栽培奠定了基础。天麻生长特性既不同于一般植物,也不同于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可以不要光不用土,可以多层重叠种植,因此更易进入工业化生产体系。工业化栽培实现机械化流水线生产蜜环菌包,实行温室周年循环生产天麻,实现智能化管理,可以每天投料每天产出鲜天麻,周年供应市场。

天麻新技术栽培可以从3方面提高天麻食用价值。1)经过定向育种技术,改变天麻遗传基因,改善天麻鲜食口感;2)通过培养基质的改变影响天麻的口感,工业化栽培即是去土化栽培,不仅避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农残污染,而且可改善天麻口感;3)通过温度等环境因子控制影响天麻食用品质,使之具有甜、面、糯等口感。至此,天麻已成为一种健康畅销食品。

参考文献:

[1] 徐锦堂.中国天麻栽培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2] 贺祖海.发展代料天麻 实现产业升级[EB/OL].(2022-02-26)[2023-06-1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5802488049975884&wfr=spider&for=pc.

[3] 贺祖海.天麻代料工厂化生产技术探讨[EB/OL].(2022-03-21)[2023-06-1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7898368583081363&wfr=spider&for=pc.

[4] 梅之南,宗慶波.十大楚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3.

[5] 刘大会,王丽,马聪吉,等.一种利用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的天麻种植方法:201610091630.3[P].2018-08-24.

[6] 胡浩宁.湖北五峰:发展“林药蜂”生态种植新模式 趟出乡村振兴新路子[EB/OL].(2021-11-02)[2023-06-15].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OTU1OTIzNw==&mid=2247484822&idx=1&sn=a671cf02a31c06799494d64ef09cf631&chksm=fd650fbcca1286aa2af3cdee5159b03506f54ce9bceaba8bcdd476b6c433e7636b8e0f9663da&scene=27.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天麻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你知道食天麻会引起“药驾”吗?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可再生能源可以产生数十亿美元的健康效益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