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土壤保护及生态林业建设浅析

2023-12-19 22:27郑理敏王梦薇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9期
关键词:天然林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郑理敏 王梦薇

郑理敏,王梦薇. 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土壤保护及生态林业建设浅析[J].南方农业,2023,17(18):-195.

摘 要 天然林保护战略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它的实施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天然林保护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直接影响着生态林业的建设及自然环境的改善。因此,进行天然林保护区土壤保护无论对于生态林业建设还是生态环境的改善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浙江省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林业建设与天然林保护的含义入手,阐述天然林保护区土壤保护的作用及实施意义,分析天然林保护区土壤保护当前存在的问题,包括治理难度大、周期长;责任划分尚不清晰;先进技术得不到充分利用;行业发展不成熟,并给出关于土壤保护的相应对策建议,同时围绕天然林保护区探究生态林业建设。

关键词 天然林;土壤保护;生态林业;浙江省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S759.9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8.062

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议题。生态环境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变得不稳定,一些自然灾害也在不断发生。在许多地区,天然林保护区周围的土地被改变用途,如转变为农田、城市发展或工业用地等。这种土地利用变化易导致土壤破坏和水土流失,因此实施天然林保护势在必行。保护区当中的天然林区域,不仅可以帮助当地调节气候,还能涵养水源,对当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都起到促进作用。森林资源系统作为天然林保护区内部最关键的存在直接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建设。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完善性得到保障,可以在营造和谐、适宜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逐渐向良好、优质的方向转变。

土壤保护是林业生态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土壤保护的目的在于提高土壤的生产力,以便实现增加天然林保护区中的生物多样性、保障区域内的生态平衡的目的[1]。从现实出发,加强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自然保护区的研究,是当务之急。

为此,本文以浙江省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仙霞岭自然保护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仙霞岭自然保护区土壤保护及生态林业建设展开研究,提出一些天然林保护区土壤保护的方法,希望给森林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策略。

1 研究区域介绍

仙霞岭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属于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 990 hm2,是武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南北连接之咽喉,是钱塘江一级支流江山港源头,是江山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保护区内有多处自然人文景观,是开展生态教育和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物种众多,其中包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7种等,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科考价值。

2 生态林业建设与天然林保护的含义

生态林业建设是指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生态林业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和生境保护,提升森林在气候变化、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同时,生态林业建设也注重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等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利用方式,以促進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天然林保护是指对原始、未经过明显干扰的天然森林进行严格的保护和管理,以维护其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天然林通常拥有丰富的物种组成、良好的生态功能和较高的生态稳定性。天然林保护的目标是确保天然林资源不被破坏、滥伐或非法采伐,维持天然林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和演替过程。这涉及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政策,限制商业活动和人类干扰,同时要加大监测和执法力度,确保天然林的生态功能得以维持和发展。天然林保护的重点在于保护原始的生态系统,保存其中独特的生物物种、遗传资源。这有助于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修复奠定了基础。针对天然林的保护能够避免自然森林遭受外来因素的破坏,保持森林的结构和生产力,从而促进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2]。从广义上来说,天然林保护就是对天然林和可以恢复天然林的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控,确保现存的天然林拥有更完善的生态结构及生态环境。目的在于提升天然林的土壤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以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使森林资源可以进行自然更新。

3 天然林保护区土壤保护的作用与实际意义

完善仙霞岭自然保护区建设,对于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天然林保护区土壤保护有利于推动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建设和有效执行。生态建设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它对自然、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天然林保护是我国生态建设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和一项核心工程,在实践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3]。

对仙霞岭自然保护区进行土壤保护,具有优化生态结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稳定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意义。仙霞岭自然保护区保护工程所产生的生态和社会价值巨大。因此,在实施仙霞岭自然保护区土壤保护的过程中,应从原来以利用木材的经济效益为主,向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为主转变,做到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这既是一项恢复森林的工程,又是一项大型的生态林业建设项目,能对当地社会产生巨大的价值。

仙霞岭自然保护区中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具有较高的抗逆性和稳定性。因此,对仙霞岭自然保护区的保护需要当地林业部门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对林中树木砍伐制订长期的计划并进行审核,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将砍伐树木变为建设林地,降低对天然林的砍伐力度,实现对森林植被的保护。

4 天然林保护区土壤保护面临的问题

1)治理难度大、周期长。仙霞岭自然保护区面积较大,在实际的土壤保护中,需要投入的时间较长,同时增加了维护施工的资金成本,时间越长,成本越高;由于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有所差异,往往不能直接复制其他地区的土壤保护方案。2)责任划分尚不清晰。到目前为止,仙霞岭自然保护区中依旧有多数土壤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对于片区土地权责划分也尚不清晰,导致开展部分土壤的保护及治理工作较为困难,无法寻找准确的责任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治理的难度,使土壤保护治理工作难以顺利完成。3)先进技术得不到充分利用。我国目前关于土壤保护治理的经验不够丰富,当前所掌握的土壤治理保护技术并不完全适用于仙霞岭自然保护区,先进的技术与成熟的治理方案不能直接应用在仙霞岭自然保护区的土壤治理中;土壤保护治理方案的制订周期较长,工作效率不能满足实际治理需求,拉长了土壤保护与治理的工作时间。4)行业发展不成熟。现阶段国内对于自然保护区土壤保护的态度大多为顺其自然,除受到污染或出现退化的土地外,大多不采用人工干预的措施,并且关于自然保护区土壤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于不同状态不同环境的保护区土壤保护的程度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各方面都做得不够成熟。

5 天然林保护区土壤保护的对策建议

仙霞岭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护土壤有助于稳定并改善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维持水循环的正常运行。对仙霞岭自然保护区进行土壤保护,能够减少水源污染、防止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还有助于维持地质安全和降低灾害风险。因此,要从生态安全的角度对仙霞岭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进行深入地分析。加强对生物群落的保护,适时建立起以安全为本的生态学体系,达到对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以下是从土壤保护角度提出的相应对策建议。

1)针对仙霞岭自然保护区土壤保护当地政府首先要统一规划,推动农、林、牧、工产业协同配合。通过合理利用和管理土地资源的方式,平衡土壤的生产投入与输出,使土壤肥力及生产力得到改善和提高,逐步让土壤的生产力适应其承受力。以生物措施为根本,达到土壤保护的目的。2)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深入地向大众宣传仙霞岭自然保护区土壤保护的重要性。贯彻落实基本的天然林土壤保护方针政策,让居民意识到土壤保护的价值意义,并自发自觉地加入土壤保护行动。3)强化保护区内的林草经营。土壤的发展演化与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因此,要维护好仙霞岭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特别是保护好植物资源,加强植被管理,避免人为活动对森林生态环境产生破坏。4)土壤保护与植物种植相辅相成。种植是实现土壤保护的重要手段,因此可在仙霞岭自然保护区有水土流失倾向的区域,进行植树种草或封山育林。同时,为迅速恢复森林,需在核心区、荒地、陡坡等位置加大人工造林力度。5)加强水土流失地区及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治理。按照系统治理的要求,对于山林田湖等地坚持全面保护,通过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方法,加强水土保持,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土流失[5]。

6 生态林业建设

在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对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的有关规定。根据区域特点,对仙霞岭自然保护区内工作人员、设备进行组织、计划,合理分配工作,保障全局性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6]。通过创新促进仙霞岭自然保护区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和天然林保护的高质量发展。

当下我国林业制度和管理规范较为落后,因此在建设仙霞岭自然保护区生态林业时应进一步完善动态化管理、监管、保护体系建设,根据目前现存制度及管理规范相对落后的情况,深入分析问题成因,总结梳理其中的关键点[7]。對原有的制度体系、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从领导入手,更新和补充原有的管理体制。加强对仙霞岭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管控,利用智能化系统对所有区域现有林木资源进行采集和记录,确保心中有数[8]。同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并监督制度的落实,大力打击滥采乱伐林木等违法行为,并联合多部门实行协同化管理,共同制定退化林地修复、病虫害防治等政策,这对于实现仙霞岭自然保护区林业生态保护和天然林保护持续化发展的目标有积极作用。引入现代化的智能设备,利用现代化监控手段对原有的保护体系进行优化。构建集成式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办公,在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的基础上,实现动态的实时监测,为仙霞岭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物种群的保护提供完美的指导方针。

7 结语

天然林保护区中的土壤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保护土壤意味着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良好的生境和食物链,维持生态平衡。天然林保护区进行土壤保护不仅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有益,还在水资源管理、气候调节和地质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仙霞岭自然保护区的角度出发分析天然林保护的作用、意义及方法进而得出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我国林业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卢江龙.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林保护的具体措施:以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52(2):168-170.

[2] 谭成.云岭自然保护区土壤分布及保护措施分析[J].绿色科技,2020(6):68-70.

[3] 王斌,王琰,张之伟.土壤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防治策略[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8):65-67.

[4] 马青荣.太子山保护区天然林保护成效及修复措施浅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10):164-165.

[5] 吴洪,刘勇,周蕤.生态保护角度下土壤污染与土壤修复问题[J].低碳世界,2023,13(4):10-12.

[6] 金贤.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林保护的具体措施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52(4):175-177.

[7] 蔡建华.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林保护的具体措施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7):89-91.

[8] 李旺.林业生态保护及天然林保护的意义与改进措施[J].农家参谋,2021(10):170-171.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天然林自然保护区保护区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建设成效与经验探讨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天然林保护任重而道远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