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透翅毒蛾室内饲养研究*

2023-12-19 08:40高成龙赵丹阳陈刘生胡铭彪邱旭滨吴心如黄华毅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毒蛾细叶寄主植物

王 成 高成龙 赵丹阳 陈刘生 胡铭彪邱旭滨 吴心如 黄华毅

(1.广东省龙眼洞林场, 广东 广州 510520;2.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520)

榕透翅毒蛾Perinanuda, 又名透翅榕毒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 毒蛾科Lymantriidae, 是世界性榕属Ficusspp.植物的重要害虫之一[1-2]。 近年来该虫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和危害呈现逐步加重趋势, 时常出现暴发成灾的情况, 其主要通过幼虫取食叶片危害, 严重时可将整株树的叶片吃光,影响树木生长, 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死亡, 能危害包括细叶榕F.microcarpa、 垂叶榕F.benjamina、菩 提 榕F.religiosa、 黄 葛 榕F.virens、 无 花 果F.carica等在内的十余种榕属植物[3-5], 同时,因其幼虫虫体着生毒毛, 接触人体皮肤后会引起皮炎, 甚至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因此又被俗称为 “毒毛虫”[6]。

目前, 榕透翅毒蛾的防治技术研究较少, 生产上主要还是利用广谱性的化学杀虫剂控制该虫的危害[7-8]。 为了筛选和开发绿色、 高效、 低毒的榕透翅毒蛾防治新药剂、 新剂型或合理的施药浓度, 需要有大量发育整齐、 虫龄一致的稳定虫源,因此榕透翅毒蛾的室内饲养成为农药毒力测定研究的关键, 也是榕透翅毒蛾生理学、 病理学等研究的基础。 2021 年10 月—2022 年4 月,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开展了榕透翅毒蛾室内饲养技术的探索, 为榕透翅毒蛾的室内继代饲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虫源和寄主植物

1.1.1 供试虫源 2021 年10 月采集自广东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细叶榕上的榕透翅毒蛾老熟幼虫, 在室内饲养至成虫交配、 产卵, 以所孵化的幼虫为供试虫源。

1.1.2 供试寄主植物 细叶榕、 琴叶榕F.pandurata、 对叶榕F.hispida、 黄葛榕、 菩提榕和垂叶榕均采集自广东省龙眼洞林场和广东省树木公园,所采集的寄主植物嫩叶均未喷洒化学药剂。

1.2 初孵幼虫寄主植物选择性试验

在直径15 cm, 深度6 cm 的养虫盒底部铺上无菌滤纸, 向滤纸上加入2 mL 的无菌水保湿, 沿着养虫盒内部边缘相间分别放入面积约2.5 cm×2.5 cm 的细叶榕、 琴叶榕、 对叶榕、 黄葛榕、 菩提榕和垂叶榕嫩叶, 然后在养虫盒中央放入24 h内孵化的榕透翅毒蛾幼虫约50 头, 盖上养虫盒盖子, 盖子上留有透气小孔, 置于温度(25±1)℃、相对湿度65%~75%、 光周期14L ∶10D 条件下的养虫室内, 初孵幼虫取食24 h 后检查不同寄主植物嫩叶上的幼虫数量[9]。 重复6 次。

1.3 榕透翅毒蛾的室内饲养

室内饲养条件为温度(25±1)℃、 相对湿度65%~75%、 光周期14 L ∶10 D。 将同期孵化的榕透翅毒蛾初孵幼虫单头分别置于直径6.5 cm, 高3.5 cm 的塑料养虫盒中, 饲以充足的细叶榕嫩叶,养虫盒盖钻有透气孔, 每组饲养30 头。 每天观察幼虫存活情况、 蜕皮次数和时间、 预蛹时间等,每2~3 天更换一次新鲜的叶片, 按时清理养虫盒内的排泄物。 在化蛹的第2 天, 用电子天平称量单头蛹重。 待蛹羽化后, 记录羽化时间, 并将同天羽化的雌雄蛾进行配对, 放置于直径6.5 cm,高3.5 cm 的塑料养虫盒内, 统计初次产卵时间和每天的产卵量。 选择24 h 内产的卵100 粒, 接入直径6.5 cm, 高3.5 cm 的塑料养虫盒中, 于养虫室中自然孵化, 每24 h 观察1 次, 统计卵孵化的时间和数量。 最终记录榕透翅毒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存活情况、 成虫寿命、 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等指标。 实验重复3 次。

1.4 成虫产卵动态调查

将榕透翅毒蛾的蛹置于养虫室中羽化, 选取24 h 内正常羽化的雌雄成虫进行配对, 每天统计雌成虫的产卵量, 共调查45 头雌成虫的产卵量,调查方法同1.3。

1.5 数据分析

运用Excel 2016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初孵幼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

榕透翅毒蛾初孵幼虫寄主植物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 初孵幼虫最喜好取食细叶榕嫩叶, 24 h时在细叶榕嫩叶上的幼虫数量占总量的30.00%,高于其他几种寄主植物上的幼虫数量; 其次是垂叶榕、 琴叶榕、 菩提榕和黄葛榕嫩叶, 24 h 时在这些树种嫩叶上的幼虫数量分别占到总量的19.23%、 17.69%、 15.38%和14.62%; 初孵幼虫对对叶榕嫩叶的取食喜好程度最低, 24 h 时其上幼虫数量仅占总量的3.08% (图1)。

图1 榕透翅毒蛾初孵幼虫在不同寄主植物嫩叶上的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n different host plant's new leaves of 1stinstar larval of P. nuda

2.2 室内饲养榕透翅毒蛾各虫态历期

在温度(25±1)℃、 相对湿度65%~75%、 光周期14 L ∶10 D 的条件下, 采用细叶榕室内饲养榕透翅毒蛾, 结果表明: 榕透翅毒蛾卵期平均为6.42 天; 幼虫7 龄, 整个幼虫期平均历期为22.09天, 其中1 龄到3 龄期平均为7.73 天, 4 龄期平均为3.50 天, 5 龄期平均为3.36 天, 6 龄期平均为3.32 天, 7 龄期平均为4.18 天; 进入预蛹期1~3 天后蜕皮成蛹, 其中雌蛹平均预蛹期为1.12天, 雄蛹平均预蛹期为1.09 天; 化蛹后5 ~8 天左右成虫羽化而出, 其中雌蛹平均蛹期为5.82 天,雄蛹平均蛹期为6.40 天; 雌成虫平均存活6.89天, 最长12 天, 最短4 天; 雄成虫平均存活7.33天, 最长11 天, 最短2 天。 榕透翅毒蛾的室内饲养完成1 代雌虫平均为42.34 天, 雄虫平均为43.43 天(图2, 表1)。

表1 榕透翅毒蛾室内饲养各虫态发育历期Table 1 The development period of P.nuda at different stagesin indoor rearing

图2 榕透翅毒蛾室内饲养各虫态形态特征Fig.2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P.nuda in indoor rearing

2.3 室内饲养榕透翅毒蛾的发育状况

榕透翅毒蛾室内饲养卵孵化率为95.67%, 幼虫化蛹率为87.78%; 雌雄蛾蛹的质量具有较大差异, 其中雄蛾蛹的质量范围为0.17 ~0.28 g, 平均为0.22 g, 雌蛾蛹的质量范围为0.31 ~0.60 g, 平均为0.45 g; 羽化率为93.67%, 雌雄性比为1 ∶1.26; 单头雌蛾的产卵量最高484 粒, 最低为80粒, 平均产卵量为262.54 粒。 在室内连续饲养榕透翅毒蛾3 代, 种群未出现退化现象, 说明室内用细叶榕饲养榕透翅毒蛾是可行的, 能够保证榕透翅毒蛾的正常发育和繁殖。 采用此方法饲养榕透翅毒蛾, 一年可繁殖8 代左右。

2.4 榕透翅毒蛾室内饲养的产卵动态

对45 头雌成虫每日产卵量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雌成虫的平均产卵前期为2.38 天, 最高4 天,最低1 天; 平均产卵期为4.75 天, 最高8 天, 最低1 天。 产卵动态结果(图3) 显示, 产卵高峰期在第2~5 天, 第6 天产卵量开始急速下降, 至第9天后停止产卵, 统计结果表明第2 ~5 天的产卵量占总量的87.55%, 因此, 可在榕透翅毒蛾成虫羽化后2~5 天内收集大部分的卵供试验用。

图3 榕透翅毒蛾的产卵动态Fig.3 Spawning dynamics of P.nuda

3 结论与讨论

榕属植物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一类绿化树种, 种植历史悠久, 种植面积大, 分布广泛, 同时也是南方重要的古树树种之一[10]。 榕属植物是广东省古树的主要树种, 其中细叶榕是广东省数量最多的古树树种, 有近2 万株, 此外还有雅榕F.concinna、高山榕、 垂叶榕等榕属植物古树[11]。 榕透翅毒蛾作为榕属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 由于其食性杂、 繁殖快等原因, 一旦爆发成灾会严重影响榕属植物的生长, 尤其对一些榕属植物古树的威胁较大。 目前, 榕透翅毒蛾对不同榕属植物的取食偏好性和选择性鲜有报道。 廖菘凯等[4]研究发现榕透翅毒蛾1 ~4 龄幼虫取食黄金榕F.microcarpa“Golden Leaves” 的5 龄幼虫更偏爱取食高山榕F.altissima,而取食高山榕、 垂叶榕和小叶榕的5 龄幼虫寄主偏好性不明显。 本研究发现榕透翅毒蛾初孵幼虫更喜爱取食细叶榕, 其次分别为垂叶榕、 琴叶榕、 菩提榕、 黄葛榕和对叶榕, 因此可利用细叶榕作为榕透翅毒蛾室内饲养的理想食料植物。

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温度(25±1)℃、 相对湿度65%~75%、 光周期14 L ∶10 D 的条件下, 采用细叶榕作为食料植物室内饲养榕透翅毒蛾, 榕透翅毒蛾的发育历期和发育状况和前人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这可能和所选择的寄主植物的差异有关。 寄主植物是直接影响昆虫生长发育、 繁殖和发育历期等的关键因素[12-13]。 武海卫等[14]研究发现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取食不同食料植物后其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 存活率、 蛹重、 成虫寿命、 产卵量等有显著差异。 苏超等[15]研究发现不同的寄主植物对乌桕黄毒蛾Euproctisbipunctapex的取食量、 幼虫历期、 存活率、 繁殖力均有明显的影响。 廖菘凯等[4]研究发现4 种寄主植物(黄金榕、 高山榕、 垂叶榕和小叶榕) 中, 榕透翅毒蛾取食黄金榕的幼虫发育历期最短, 取食高山榕的幼虫存活率最高, 黄金榕其次, 且均显著高于垂叶榕和小叶榕; 取食黄金榕的雌雄蛹质量最大, 雌成虫寿命最长, 而取食高山榕的雄成虫寿命最长、 产卵量最多, 黄金榕次之; 取食黄金榕的卵孵化率最高, 高山榕次之。

综上所述, 细叶榕适合榕透翅毒蛾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是榕透翅毒蛾室内大量繁殖的理想食料植物。 本研究所采用的榕透翅毒蛾室内饲养方法, 饲养的榕透翅毒蛾各虫态发育良好, 其产卵量、 孵化率、 化蛹率和羽化率较高, 雌雄性比也接近自然种群。 历期稳定整齐, 随时可提供大量虫龄一致的虫源, 供农药的毒力测定、 昆虫生理毒理或其他研究使用。

猜你喜欢
毒蛾细叶寄主植物
刍议飞防蜀柏毒蛾与蚕桑产业和谐发展
蜀柏毒蛾微孢子虫对家蚕危害的研究初报
紫芸英
不同生长阶段椰树叶片对椰心叶甲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如何防治肾毒蛾
广西细叶云南松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龙眼木毒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探究
细叶小羽藓孢子的超低温保存
湘西产筒鞘蛇菰生态环境及寄主植物初探
咏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