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地方志论文的撰写规范

2023-12-20 16:01吴辉军
广西地方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修志志书广西

吴辉军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 南宁 530022)

一、地方志论文撰写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人认为,地方志论文撰写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研究方向不当。地方志理论研究应该从关系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问题、编纂实践、学科建设等方面展开。但是,在地方志论文撰写实践中,有的文章脱离实际,设立伪命题,凭空而论。有的文章为了吸引眼球而“标新立异”,论点不符合地方志主流观点。有的文章题目过于笼统,与内容结合不紧密甚至相去甚远。有的文章题目很大、分量很重,但其论述的内容却很一般,如《谈谈第三轮修志须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认为第三轮修志须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是处理好与前志的衔接;二是编辑志书资料长编;三是正确应用书名号;四是规范数字统计表的设计及指标数值的准确填写;五是照片的选择及照片说明的要素;六是注释的应用及注释的规范。仔细阅读文章内容,我们会发现其实第三至第六个问题只是属于行文规范范畴,根本谈不上是重要问题。

(二)选题创新不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学术论文的价值所在,也是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地方志研究者必须把创新意识摆在首位,深入探索,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为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作出贡献。然而,现实中有的文章只是重复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新颖的观点。如《把握四个环节 提升地方志质量》一文,从“突出行政推动,形成整体合力”“明晰编修思路,突出地方特征”“多渠道收集资料,夯实编修基础”“补充完善整合,提升方志品质”四个环节来阐述提升地方志质量的做法,这些做法都是常见的,没有创见,也没有新意。还有的文章写成工作总结、工作体会或讲话稿,没有上升为理论。

(三)学术规范欠缺。有的文章缺少摘要和关键词。有的文章摘要只照搬正文中的小标题或论文结论部分内容,没有经过概括和浓缩,没有准确表达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有的文章关键词只是简单地从题目中摘录,不足以反映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有的文章没有介绍前人研究进展情况。有的文章缺少参考文献和注释,不像学术论文。有的文章随意罗列参考文献,其中有的参考文献与正文关系不密切甚至完全脱节。有的文章没有结语,文章结构欠完整。

二、地方志理论研究的方向及范围

地方志理论研究包括方志学研究、方志编纂学研究两大类。方志学研究属于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涉及方志的起源与发展史、性质与特征、功用及修志意义、志鉴评论、旧志研究、开发利用、法治建设、质量建设、信息化建设、方志馆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方志编纂学研究属于应用理论研究,主要涉及方志编纂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理念、体例体裁、资料和资料工作、篇目和总体设计、组织管理、编纂实践、撰写方法、志稿评议、审查验收、编校出版等方面。[2]总的来说,地方志论文撰写应该围绕地方志编修体系、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工作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进行选题,开展理论研究,撰写学术论文。为了做好第三轮修志,需要对一、二轮修志工作得失进行评估,对第三轮地方志编纂提出意见建议,把评估工作升华为理论,将是对修志实践很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伴随着地方志工作的拓展和延伸,还可以对地方史编修、乡村史志编修、《扶贫志》和《全面小康志》编纂等进行研究并撰写论文。

三、地方志论文的结构

根据李喜民主编的《应用文写作》(第二版),“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者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3]一篇地方志论文在结构上通常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导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及注释等几个部分。

题目是用最精准、最简洁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信息的逻辑组合,要求简洁、准确、新颖、规范。如“关于志书审查验收制度的几点思考”。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简要介绍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规范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般为3~8个。

将所制作的成品交给指定的感官评价小组(由5位以上有经验的同学组成)进行感官鉴定[7],评定标准设置为百分制,见表2。

导言主要说明所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的意义,往往包括研究的背景、研究的问题及其界定、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等方面的内容。如果之前有人对同类问题进行了研究,则要简要介绍研究进展情况。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数据资料、应用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正文内容要求提出新颖的观点、提供可靠的论据、进行充分的论证,必须实事求是、资料真实、逻辑清晰、表达准确、简洁流畅。

结论是论文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的简单重复,要求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参考文献是论文所涉及的书籍和文章目录。

四、以一、二轮修志评估报告为例开展地方志理论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广西第一轮修志从1981年9月正式启动,2010年10月全部完成三级地方志书的编修任务,共编纂出版三级志书181部。广西第二轮修志从2002年1月正式启动,2020年11月列入第二轮编修规划的186部自治区、市、县三级志书全部出版,广西三级综合年鉴实现全覆盖。一、二轮修志积累和保存了广西大量地方文献和资料,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广西地情,对推进广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为特定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保存了重要的历史记忆,为认识广西、了解广西,讲好“广西故事”,传播“广西声音”提供了丰富鲜活的历史素材,而且也为当下乃至未来壮美广西建设积累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二轮修志取得了丰硕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有何经验教训?对第三轮修志有哪些借鉴?要回答好以上问题,必须对一、二轮修志进行评估。要重点围绕“为什么评?”“评什么?”“怎么评?”三个问题展开。

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开展一、二轮修志评估(即开展一二轮修志评估的必要性)?一、二轮修志涵盖自治区、市、县三级100多个行政区域,涉及全区上百个系统部门,时间跨度长达数十年,总计有上万人力和上亿资金的规模投入。现在项目已经完成,但总体设计是否科学?目标任务是否完成?总体质量是否达标?成本核算是否精准?项目把控是否到位?综合效应是否达到预期?等等,都尚未得知。如何从上述一、二轮项目推进中获得有益借鉴等,更缺乏理性的分析。三轮修志启动在即,无论是从科学决策的要求出发,从项目管控的角度衡量,还是从三轮修志的设计考虑,都有必要组织一、二轮修志评估。评估工作不仅有利于全面总结广西地方志第一、二轮三级志书(含年鉴)编修的经验得失,为科学编制第三轮修志规划提供重要借鉴,有利于打造示范效应,全面提升地方志项目科学化管理水平,也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方志队伍学习研究的动力与激情,全面提升业务能力,为第三轮修志储备力量,推动广西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其次,要明确一二轮修志评估主要评什么?一评项目的顶层设计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包括第一、二轮修志的总体定位、个性特征、目标、任务、成本投入、环节掌控,以及规划实施是否开展过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其目标任务及相关指标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完成情况如何等。二评项目的内容组织和质量把控。包括:(1)篇目设计的系统性评估,同一行政区内不同层级志鉴编纂之间(如广西通志与各市县志;各市志与所辖县区志);同一层级的志书之间(如广西通志与各专志、政府志与部门志);同一层级、同一记述时段的志书与年鉴之间,是否着眼于一个系统,形成步调一致的制度设计;相关数据、资料的占有、使用,相关记述对象的表述是否相互一致、相互印证、相互补充。(2)篇目设计的整体性评估,即某一志书、年鉴编纂过程中对记述对象有无整体的定位及基调风格判断,是否形成相应的工作机制(如总纂机制)予以落实;各篇章内容之间(尤其是概述与各篇章内容、大事记与各篇章内容之间)是否形成相互一致、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整体。(3)篇目及门类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评估。主要指志书篇目及门类设计是否合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实际,突出时代特点、地方特色和民族特性;是否按照志书“横分门类”的要求,做到门类合理、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4)篇目内容的针对性、完整性、规范性评估。重点评估内容记述是否切合篇章及条目设计要求?相关记述要素是否齐备齐全?总体表述是否符合志鉴语体?等等。三评项目的组织管理和环节把控。包括项目的周期进度分析评估、项目的环节把控分析评估、项目的全程内外组织管理评估等。四评项目的后续开发利用。包括出版发行情况评估、营销推介及开发利用评估、各界人士对志鉴编修认同情况评估等。

第三,要明确一、二轮修志评估的主要做法。一要明确评估对象和范围。评估对象是列入广西第一、二轮规划的三级志书,以及纳入志鉴编修“两全目标”的广西三级地方综合年鉴。二要制定合理的评估方案。一个完整的评估报告应该包含总体评估、分项评估(即外围的评估、本体的评估、后续影响评估)、专项评估(即广西通志的评估、市县志的评估、综合性年鉴的评估)、问题分析、对策建议、附录等内容。三要综合应用科学的评估方法。采取点面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通过一、二轮修志的比较和区内外的比较,对第一、二轮三级志书(含年鉴)进行全面评估。四要制定合理的工作分工。按照资料收集、初稿撰写、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报告等环节以及评估方案总体设计,组织力量,明确职责分工,有序开展工作。

最后,要归纳总结广西地方志第一、二轮三级志书(含年鉴)编修的经验得失,以及提出对第三轮修志的建议,为科学编制第三轮修志规划提供借鉴。

综上所述,地方志论文撰写存在研究方向不当、选题创新不够、学术规范欠缺等主要问题,要明确地方志理论研究的方向和范围,了解地方志论文的一般结构和学术规范,掌握地方志理论研究的方法,躬于实践,勤于探索,善于总结,就能提升地方志理论研究水平,撰写符合学术规范、有学术价值的地方志论文。

猜你喜欢
修志志书广西
经我校教师为主体的修志团队六年努力“上海共青团志”项目成果顺利出版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谈编译出版《西藏七大艺术集成志书》藏文版的必要性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浅谈提高第二轮志书的可读性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编印发行《山西省第二轮修志指导手册》
2013年河北区二轮修志工作扎实推进实现良好开局
“概述”是一本志书的概述还是一地总貌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