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教学通”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3-12-22 06:33马世蓉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信息化

马世蓉

【摘要】本文建议初中音乐教师充分利用“八桂教学通”开展初中音乐教学,以提升教师备课效度、发挥音乐课堂独特魅力、让学生多感官联动,最终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关键词】“八桂教学通” 初中音乐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5-0077-03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加快普及数字资源的教学,完善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优化平台教育服务模式。所谓教育大资源共享,主要指的是对数字教学资源的普及和运用,结合信息技术来开展课程教学。由此可见,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既是教育教学所需,又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八桂教学通”是以多版本数字教材为核心,在教学课程组织工具、教学课件工具、资源库、题库、学科工具库、课堂活动库、授课工具库等基础模块的支撑下为广西中小学教师提供备课、授课及教学管理等功能,支持课堂教学场景应用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它能帮助教师提升备课效率,优化教学过程。在运用“八桂教学通”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方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充分利用平台资源,提升教师备课效度

(一)对平台教学资源进行分类

教学资源是教师开展音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其质量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八桂教学通”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便利。教师可按“个人整理—同校共享—群组分享”三步走原则,把教学资源按照课件、教案、微课、音视频等类型分类。教师可在“八桂教学通”首页的“资源中心”中的“我的资源”“教材配套”“共享资源”快速搜索到相关素材,为备课节省时间。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把平台上的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资源整合,为课堂增光添彩。

我校音乐组有计划地建立本校平台资源库,每周按照“教学专题—学科互助—资源共享”的流程进行项目式集体备课。比如,在“资源共享”环节,对本校教师发起分享,并对“八桂教学通”的教学资源进行盘点优化,大大降低了教学资源的制作难度。学校还利用城区中小学音乐中心组开展数字教材与学科深度融合主题研讨活动的契机,把每月展示的两节优质课例,以及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配套音视频资料等上传至“八桂教学通”,通过“群组资源”实现本城区中小学音乐教学资源共享,形成本区优质音乐教学资源库。

(二)利用平台资源进行备课

音乐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需要花大量精力和时间制作课件。虽然网上有很多音乐谱例,但是存在音调、节奏、歌词、节拍不够规范、谱例不够清晰等问题,有的还可能存在知识性错误。在查找音视频资料方面,虽然配套教参配备有光盘,但是教室里配置的新版电脑或一体机一般都没有光盘驱动,使用起来存在各种麻烦。再加上通过网络很难搜索到课本对应的相关音视频,且多数视频因版权原因往往需要付费下载,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

而“八桂教学通”一大特点和优势是电子教材和纸质教材同步,同时将教辅、教材、教参等各部分内容都进行了系统化整合,并且提供了多版本的数字教材,使不同版本的数字教材兼容,能够为拥有不同信息化条件、不同操作水平的师生提供无差异的服务。平台配套的图文、音视频等丰富优质教学资源为音樂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备课便利,教师从平台首页“教材中心”添加数字教材后,可根据需要下载电子课本,以及内嵌的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源。这些数字资源可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在线播放,也可以选择将整本教材或某课下载至本地,把数字教材作为课件使用;可以在平台中新建课件,选用备课菜单工具栏中的文字、资源、图形、图表、动画等进行个性化备课,提升备课效率,从而节省教师备课的时间和精力。“八桂教学通”独特的教材备课、课件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备授课一体化。

例如,在设计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梨园风采》——京剧片段《海岛冰轮初转腾》教学环节时,教师可利用“八桂教学通”平台进行个性化备课(如图1)。通过分析学情可知,八年级学生能初步掌握一些音乐基础知识,对音乐课有一定的兴趣,但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在参与活动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此,教师可运用“八桂教学通”新建课件,选用备课菜单工具栏中的文字、资源、图形、图表、动画等工具进行个性化备课。教师可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该内容,即在备课工具栏中找到“思维导图”,通过“自定义动画”分批呈现所设计的问题。教师运用平台中电子教材的内嵌音频直接播放京剧片段,让学生聆听后思考梅兰芳的扮演行当、表演形式、唱腔特点等,再运用“思维导图”呈现思考结果。

二、合理使用菜单功能,发挥音乐课堂独特魅力

在传统音乐课中,教师的教学形式往往比较单一,既没有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也缺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如果合理使用“八桂教学通”的授课菜单功能教唱歌曲,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音乐课堂富有感染力,而且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八桂教学通”的菜单功能,如“聚光灯”功能、“倒计时”功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使学生沉浸在音乐中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渴望春天》一课,介绍莫扎特的生平时,教师运用平台授课环节“聚光灯”功能,把电子课本中的莫扎特简介放大,突出学习重点,让学生朗读,提高学习注意力,以聚焦关键信息促进课堂交流互动;在教唱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小鸟小鸟》歌曲时,为了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教师可加入打击乐器作为歌曲伴奏,运用平台授课环节的“倒计时”功能(如图2),让学生把握时间,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在欣赏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环球之旅——亚洲之声》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日本、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音乐的特点,教师可利用平台的“课堂活动”设计“趣味分类”和“判断对错”等游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走到讲台上面,通过手指触屏拖动、点击等操作交互白板屏幕,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三、巧妙融合信息技术与数字教材,达到多感官联动效果

“八桂教学通”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电子教材的深度融合,两者在授课时可以切换使用,操作方便、兼容性强。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能让原本比较专业的音乐术语和比较难理解的乐理知识变得富有趣味性、形象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八桂教学通”拉近了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距离。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巧妙融入信息技术,使学生把听、看、唱、想、跳等感官联动起来,获得沉浸式学习体验。

(一)利用课前推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预习可以让学习变得轻松高效。音乐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布置适量的预习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利用钉钉平台“班级群”、QQ群把微视频、参考资料、预习单等推送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反复聆听旋律、观看乐曲微视频,进而完成预习单上的问题,课前就掌握一些音乐基础知识和上课的基本内容。學生也可以对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问、重点、难点问题做好记录,作为课堂探究的内容。教师在后台根据大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精心设计教案、制作课件,以保障课堂教学效果。

以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歌曲《西风的话》两声部教学为例。为了解决两声部教学难点,教师课前用钢琴分开录制两个声部的旋律音轨,通过课前推送,让学生直观聆听各声部的示范。上课时,教师播放其中一个声部音频,让学生演唱另一个声部旋律,使学生从中感受合唱的音响效果。这样做,一改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唱合唱方式,大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再以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歌曲《渴望春天》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乐句结构,教师可在课前布置画旋律线的任务(如图3),然后通过授课平台及时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汇总得出结果,最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通过画旋律线引导学生总结乐句间的联系,并进行段落划分,以加深学生对旋律的记忆。

(二)借助微课解决教学难点

微课时长一般为5—10分钟。其以简单明了的形式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掌握主要学习内容,方便学生观看,支持学生反复学习,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学习重难点,是当前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例如,在教唱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歌曲《渴望春天》时,考虑到乐理知识点“#号记号——音高升高半音”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如果教师边讲解边用钢琴演示,学生未必能理解“#号记号”的含义。对此,笔者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微课,用卡通人物来进行课堂讲解(如图4),综合利用图像、图形、声音、动画等技术,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生动、直观地突破了“#号记号”乐理知识的学习难点。

(三)使用其他辅助工具增强课堂互动性

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其他辅助工具的便捷性和“八桂教学通”的兼容性,把常见的美图秀秀、剪辑师、完美钢琴、打谱软件等工具安装在电脑或智能手机中,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堂上使用,从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性,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

以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青春舞曲》教学为例。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师教一个动作、学生学一个动作方法,效果不理想。为了让学生掌握新疆音乐节奏的特点,笔者在课堂上先播放新疆舞前点步和旁点步的舞蹈视频,让学生边看视频边学跳新疆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舞蹈动作)。然后,笔者利用手机投屏,将学生的照片和视频放在交互式白板上,实现手机和白板的画面同步。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身影出现在白板屏幕时,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这时,笔者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使他们从中学习优点,发现不足,互相纠正。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音乐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充分运用“八桂教学通”的各种资源与功能,让现代信息技术为音乐教学服务,使学生爱学、趣学、乐学,更好地发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玲.新教育形势下的高校教材建设方向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24):96-98.

[2]雷天胜.信息技术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6):23-26.

[3]李奇蔓,潘丽琴.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思考[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6):14-18.

[4]靳彦春.PPT页面切换中的“平滑”在初中英语微课设计制作中的妙用:以《How many与How much的用法》为例[J].新课程,2021(45):24.

[5]王旭.寓教于乐,互联共通: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7):76-77.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