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教学课例探究与思考

2023-12-22 06:33岑佳佳戴红稳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窦桂梅阅读教学课堂教学

岑佳佳 戴红稳

【摘要】本文从课堂组织结构、施教方式方法、课堂梯度三方面分析窦桂梅教学艺术风格,探寻窦桂梅教学艺术之美,通过学习其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厚的知识学养及大爱情怀,明确语文学科“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

【关键词】窦桂梅 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 语文课例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5-0118-04

观看了窦桂梅执教的《秋天的怀念》《晏子使楚》《珍珠鸟》等课例视频,笔者不仅感受到窦桂梅品鉴经典名著的独特韵味,而且体悟到她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和娴熟驾驭课堂的能力。笔者研读了相关研究文献,收集整理了窦桂梅部分课例,分析其阅读教学艺术特色和深厚的学识修养。

一、窦桂梅教学课例整理分析

窦桂梅从教30多年,一直以“语文立人”为导向,探索主题教学的理论并躬身实践,为儿童生命发展奠基。她的主题教学不仅注重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而且重视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笔者收集了窦桂梅执教的28个课例,按主题进行归类(见表1)。

上述教学课例有以下特点。第一,主题鲜明突出。课例有的深藏国际视野,有的富含家国情怀;或歌唱童年美好,生命宝贵;或抒写人间真善美,社会假恶丑;等等。第二,体裁多种多样。课例不仅有叙事性作品和抒情性作品,还有说明性文章,如绘本《我爸爸》和《我的爸爸叫焦尼》、童话神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牛郎织女》、说明性文章《圆明园的毁灭》等。第三,数量多质量高。表1仅是笔者收集的部分课例,这些课例基本上是窦桂梅上公开课后留下的。窦桂梅执教的阅读教学课例,尽管大多是借班上课,但教学效果显著。

二、窦桂梅教学艺术形式美

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地运用教学技能技巧,按照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进行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所显示出来的教学行为特征。窦桂梅课例在课堂组织结构、施教方式方法、问题梯度设计等方面都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性,表现出一种形式技巧之美。

(一)课堂组织结构美

导入艺术。窦桂梅精心设计的导入,与授课主题内容密切相关,或闲聊或设疑或解题,形式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对文本学习的强烈欲望。笔者将窦桂梅课例的“课堂导入”做了归纳汇总(见表2)。

以上课堂导入方法,有以情入境、以疑促学、预习摸底、文体带入等。下面,笔者以窦桂梅执教的《秋天的怀念》和《牛郎织女》为例,谈谈“以聊入境”“以聊促学”的课堂导入方法。执教《秋天的怀念》一课时,窦桂梅与学生聊起自己身边所熟悉的校友——史铁生,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深情地叙说着史铁生的不幸遭遇,并且出示了史铁生另一篇文章《合欢树》,让学生了解作者,体会到作者的不易,再引导学生带着思考进入文本朗读。执教《牛郎织女》一课时,窦桂梅采用“以聊促学”法,以轻松愉快的口吻,向学生闲聊文本出现的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联系发生的情境等。在有逻辑、有条理的闲聊中,学生明确了文章的体裁,大致了解了故事内容。

提问艺术。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内容,窦桂梅以有效提问引领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例如,执教《牛郎织女》时,窦桂梅以文本主问题“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串起了核心内容的学习。主问题目的性和系列性较强,学生跟着主问题学习,思考层层深入,对文本“内容—写法—主题”的理解水到渠成。在《牛郎織女》一课的教学中,窦桂梅通过盘问、论理、论证等不同类型的提问,让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课文“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见表3)。这样的有效提问不仅能引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语言结构特色,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本承载的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

窦桂梅的提问艺术有三个特色。第一,潜心挖掘“课眼”,抓住“牛鼻子”。要想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把握好“课眼”。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窦桂梅牢牢抓住“毁灭”这一“课眼”,从三个方面对圆明园的“毁灭”进行课堂知识建构。第二,精心设计“主问题”,生成文本意蕴。“主问题”是指向本文中心、“一触即发”的问题。“主问题”一般由教师深度钻研文本获取,它未必是一个问题,可能是串联各板块的问题链。第三,悉心提领关键词句,体悟表情达意。教学《秋天的怀念》时,窦桂梅提领关键词“好好儿活”,引导学生从阅读“好好儿活”开始,探索“好好儿活”,思索“好好儿活”,不断感悟生命的“根”“叶”“果”。由文字到人生,学生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收尾艺术。古人写作,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叶圣陶也说过:“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是真个完了。”可见,收尾不可小觑。“温情相随”“揭示主旨”是窦桂梅课堂收尾的特色。窦桂梅的课堂收尾艺术,时而如黄河一般徜徉恣肆的豪放,时而又如一江春水的温婉,不仅能使文章的主题得以揭示,而且能让学生思想情感得以升华。例如,教学绘本习作课《我爸爸》时,窦桂梅在课堂收尾采用配乐和富有情感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看—说—创作”层层递进,让学生看图想象,走走停停,最后顺水推舟让学生感悟亲情。窦桂梅的温情一直从课堂伊始荡涤至课堂末尾。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感受到情感不仅是“我爱爸爸”,而且“爸爸也爱我”,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二)施教方式方法美

窦桂梅的教学语言生动活泼,语速节奏句句传情。在主题、情境、情感、事件各异的情况下,她紧扣文意,采用不同的语调,情感收放自如:严肃认真的主题,节奏悠长缓慢;亢奋热烈的情境,语气兴奋激动;情意浓浓的深情,语速低沉呢喃;开心欢快的事件,语调轻松愉悦。不管是何种主题、何种情境、何种情感,从窦桂梅的教学语言中都能找到“共振点”。例如,在教学《王二小》这篇课文时,当教学到主人公牺牲一段时,窦桂梅用幻灯片呈现凄凉悲壮的场景,用低缓深沉的语调进行痛心疾首的描述,深深震撼学生幼小的心灵。

窦桂梅的课堂绘画多姿多彩。她经常用粉笔画出“课文”,使40分钟的教学充满了童真童趣和诗情画意。例如,《庄稼的好朋友》一课,窦桂梅用几支彩色的画笔,直观形象地画出了文章出现的8种小动物,把学生及听课的教师带入了那片恬静而多彩的世界中,达到了姿态、语言、图画、创意的“四美”境界。

窦桂梅的课堂丰富多彩,氛围活跃。观窦桂梅的课,常有“余音绕梁”之感。古诗中常说“翠叶松枝遮去路,未见花色先有香”,窦桂梅的课有“抬头不见花,又闻香飘近”的意味,为学生创设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例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窦桂梅采用“角色扮演”展开教学。首先,鼓励学生当一名“小画家”,画出故事中不同情节的多彩图景;接着,让学生当一名“小音乐家”,划出课文中的节奏感,使符号化的内容立马变得生动形象;最后,让学生当一名“小小朗读者”,使学生在反复朗诵中,感悟文章的表情达意。

(三)课堂梯度美

回归文本——重回朴素课堂。窦桂梅的课堂以“学好教材”为出发点,坚持“课堂为本、学生为本”,让课堂回归朴素。教学需要超越,但超越必须建立在不脱离文本之上。朴素课堂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课堂主题不能肤浅,应对其深度、广度、高度进行多维挖掘,力求朴素但不粗浅;二是不能把所有的素材都教给学生,素材可以补充,但不能无原则地强行灌输。教师应依托素材,与学生共同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营养大餐”。

推陈出新——创设开放课堂。窦桂梅说:“教师要将眼光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还要观看课堂之外,放眼世界,开放无围栏的课堂。”教学《司马光》时,她提出“如果你的好朋友现在掉进水里了,你会利用什么方法营救他”的问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教学《参观人民大会堂》,她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文章内容将大会堂的内部结构画出来,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升华主题——营造生命课堂。生命课堂是从学生发展的高度,通过熏陶与体验、理解与扬弃、感悟与反思,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获得质的提升。“生命课堂”不是单纯地灌输“生命意识”,而是让学生在文本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百态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例如,教学《火烧圆明园》时,让学生看到历史的真相,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明白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本领,才能捍卫祖国的尊严,才能在世界拥有发言权,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愿意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

窦桂梅老师曾说:“一个人的高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向上的姿态。”雕塑大师罗丹说:“艺术即情感。”窦桂梅的教学艺术源自她发自肺腑的对教育事业的大爱之情、根植于她丰厚的知识素养。她19岁中师毕业,23岁完成中文专业本科学习,32岁成为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47岁成为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她爱阅读,从教短短几年,已阅读了约300万字的专业书籍,写下了约20万字的学习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约10万字的教学笔记。她对语文学科“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了然于心,能够根据语文课程特点,从阅读、生活、文化等维度整合资源,紧密联系儿童的社会生活、情感体验,构建课堂教学,服务于儿童;她站在儿童立场,让儿童实现三个超越,即“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为儿童的完整人生和健全人格奠基。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窦桂梅.窦桂梅的阅读课堂[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

[3]窦桂梅.让儿童站立在学校正中央:从“三个超越”到“成志教育”的升华之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7(4):77-80.

[4]窦桂梅.重构儿童高质量的学校一日生活:“双减”百天后的义务教育新思考[J].人民教育,2021(22):16-19.

[5]窦桂梅.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改革[J].人民教育,2021(5):36-40.

[6]窦桂梅.我为儿童做的几件事[J].中小学管理,2015(7):11-15.

[7]江丽敏,肖菊梅.窦桂梅主题教学思想的教育意蘊:以《丑小鸭》一课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0):6-7.

[8]王婧婧.怀着敬畏之心,用心上好每一堂课:读《窦桂梅的阅读课堂》心得体会[N].阳泉晚报,2021-03-10.

[9]窦桂梅.谈主题教学深度备课:以《三打白骨精》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08(16):4-7.

[10]窦桂梅.把学校管理当一门复杂的学问来研究[J].中小学管理,2020(1):60-61.

[11]窦桂梅.成就一支有定力有方向感的教师队伍[J].人民教育,2019(7):53-56.

[12]窦桂梅.构建“1+X课程”,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1):6-10.

[13]窦桂梅.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J].天津教育,2006(2):1.

[14]张树伟.“主题教学”撬动学校变革:记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清华附小“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N].中国教育报,2014-10-15.

[15]窦桂梅.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学改革的“三个超越”[J].人民教育,2002(1):27-29.

[16]窦桂梅.做一个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教师[J].人民教育,2014(21):11-13.

猜你喜欢
窦桂梅阅读教学课堂教学
从学生精神世界出发探析窦桂梅语文教材观
探寻语文教学中“真善美”教育
用文学教育启蒙心灵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