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质针结合牵引、整脊调曲法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2023-12-22 12:46钟显石唐生云林观梅
微创医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整脊银质曲度

安 平 钟显石 唐生云 林观梅

(1 广西骨伤医院,广西南宁市 530012;2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西南宁市 530004; 3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广西南宁市 530011)

混合型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及椎间关节退变和继发改变,压迫或刺激相邻的脊髓、神经、椎动脉等相关结构,引发的一系列临床表现[1-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患病率逐年攀升[3-5],但是目前中医等非手术疗法治疗重症、顽症颈椎病的疗效较差、复发率高[6-7],且没有成体系的治疗方案及循证医学证据,许多临床医师在治疗本病时无从下手,导致病情延误。中国整脊学[8]以“整脊调曲”为治疗颈椎病的创新理论,结合四维牵引以恢复脊柱力线为目标,辅以银质针疗法活血化瘀、改善循环、加速局部代谢而消除局部炎症,标本同治,其疗效能与西医手术相媲美,此为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创新。基于此,本研究选取50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银质针结合牵引、整脊调曲法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于广西骨伤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50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9例,女16例;年龄23~68(42.28±12.29)岁,病程2~40(14.61±4.81)个月。治疗组男8例,女17例;年龄29~70(46.76±11.99)岁,病程2~44(15.58±4.41)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广西骨伤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混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9-10];(2)年龄18~80岁;(3)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治疗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的脊柱畸形,不符合整脊调曲适应证者;(2)对颈椎牵引存在禁忌证者;(3)合并心肺脑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4)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和/或精神疾病者;(5)合并哮喘、甲亢者;(6)合并结核或其他感染,或恶性肿瘤治疗期间;(7)因意外情况出现无法继续配合治疗者。

1.3 方法

1.3.1 治疗组 治疗组运用银质针结合牵引、整脊调曲法治疗。(1)银质针松解颈肩部肌肉。①定位:以第5颈椎为例,患者取俯卧位,暴露颈椎及胸椎两侧肩胛区;取第5颈椎及上下两个椎体的棘突及棘突旁开0.5~2.5 cm处,用定位笔依次在进针处做标记,两侧对称,每个定位点与脊柱之间的距离为0.5~1.5 cm;②涂药:在标记处表面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保鲜膜覆盖30 min左右;③消毒:掀开保鲜膜,擦净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然后术者洗手消毒,穿戴无菌手套,按手术消毒范围在颈部进行消毒;④麻醉:抽取同等剂量(各5 mL)盐酸利多卡因及生理盐水在各标记点进行局部麻醉,每个标记点注射剂量约0.1 mL;⑤进针:根据患者颈部肌肉丰厚程度选择不同规格的银质针在标记点方向垂直进针,直达骨面或肌膜附着处所需深度,施针过程一般会出现强烈针感;⑥铺巾及燃艾:将无菌毛巾置于两排并列的针之间,用布巾钳固定。用95%酒精打湿艾球,将艾球插到银质针针炳上,然后燃烧艾球,若患者出现皮肤灼热感,给予生理盐水喷撒针身进行降温;⑦出针:待艾球燃烧完后,拔出银质针,拔针后按压针口5 min止血和预防出血,进行常规消毒,用无菌棉垫覆盖针口避免针口感染;⑧术后护理:嘱咐患者银质针术后2 d内针口不要接触水,避免造成针口感染,术后给予红外线灯照射、康复新液涂搽针口处。1次/周,治疗1次为一个疗程。根据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程度,进行下一次巩固治疗时可缩小布针范围、减少针数,以减轻患者的痛苦[11]。(2)四维牵引:患者坐于AJY-VA型多功能牵引床(厂家:河南爱普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通过颈肩部过伸悬吊牵引,调整颈椎生理曲度的方向,以达到改善或恢复颈、肩、胸椎功能的目的。牵引时间为20 min/次,2次/d。(3)整脊调曲法以现代整脊诊疗学的理筋、调曲、练功为主要原则。理筋:①用掌根部和拇食指指腹按揉两侧颈肌,由轻到重,以放松局部肌肉;②用拇指端或肘尖,对相应穴位(如双侧风池、风府、颈百劳、颈根、肩井、天宗等)进行点按;③以拇指桡侧指腹,顺着肌肉走向保持垂直方向反复拨动。(4)使用整脊复位手法,对错位关节进行复位调曲。①床边颈椎1 kg持续牵引:用颈颌带进行牵引,重量1 kg,牵引20~30 min/次,每天7次以上,以患者承受度为限。②颈椎前后肌群训练:二目平视,两脚开立(或坐正于椅子上)与肩同宽,双手十指交叉,掌心置于前额(双手尺侧位于眉棱骨位置),双手向后用力挤压前额,同时头部向前与双手形成对抗,配合吸气,坚持1~2 min/次,然后将双手继续交叉掌心置于枕后,双手桡侧缘置于枕骨稍下方,双手向前用力推后枕部,头部往后与双手形成对抗,配合呼吸,坚持1~2 min/次,前后交替练习8~10组。此法前后交替1 ∶1练习主要针对颈椎生理曲度正常存在的患者,如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增大则应加强后颈部肌肉锻炼,前后交替比例可为1 ∶2。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则应加强前额部肌肉锻炼,前后比例可为2 ∶1。注意事项:胸背保持不动,如练习过程中出现颈部疼痛,应适当减轻对抗力,以不疼痛为原则,1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2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及坐位牵引等基础治疗,具体如下:嘱患者坐于牵引凳上,背靠牵引器,用枕颌带固定颈部,并使其头部稍向后倾斜5°~10°,牵引重量以4 kg为起始重量,然后逐渐增加,最高重量不得高于10 kg,牵引重量根据患者体重及耐受度情况调整,配合常规推拿和/或烫熨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2]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VAS评分范围为0~10分,评分越高提示疼痛越剧烈。(2)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13]评估颈椎功能障碍程度,NDI评分范围为0~50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颈椎功能障碍越严重。(3)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临床疗效[14]:治愈指颈椎疼痛、活动受限、头晕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2分,体征较治疗前明显好转,NDI评分≤15分,功能基本正常;有效指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减轻,但仍有部分功能障碍(VAS及ND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但VAS>3分,NDI>15分);无效指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7]。(4)复发情况:出院后1个月随访,评估患者的NDI评分及VAS评分,若上述两项评分高于出院时即判定为复发。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 (x±s,分)

2.2 两组ND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NDI评分比较 (x±s,分)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036,P=0.002),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n(%)]

2.4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复发率为4.0%(1/25),对照组复发率为20.00%(5/2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05,P=0.192)。

3 讨 论

目前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多数人认为是由于颈椎退变所致,颈椎退变会导致颈椎曲度改变,继而引发颈椎平衡失调,椎间关节稳定性下降。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损伤等因素可导致颈椎内外平衡被打破,则颈椎正常解剖生理关系将会发生改变,导致颈曲异常[15]。刘鹏等[16]研究发现,颈曲异常也可能是导致颈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大部分临床症状明显的颈椎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因此,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应首先调节颈椎平衡,使之恢复正常曲度。中医骨科认为有“筋出槽,骨错缝”者,应先理筋使之舒缓,再按骨使之合缝。中国整脊学则以理筋、调曲、练功为主要原则[17],可见理筋和调曲对于颈椎病治疗的重要性。而银质针是从《黄帝内经》中的“九针”演变而来的一种针具,具有良好的导热作用。银质针疗法是以软组织松解术为基础的密集型针刺疗法,具有消除局部炎症反应、改善局部血运、解除软组织痉挛、强效镇痛、荣养筋骨的功效[18]。本研究采用银质针结合牵引、整脊调曲法治疗混合型颈椎病,首先银质针导热治疗可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解除痉挛、松解粘连的目的,然后运用四维牵引解放颈项部肌肉、软组织等劳损部位,维持颈椎内外平衡稳定,最后通过整脊调曲法纠正颈椎立线,使头颈部相对维持并且固定于生理曲度的状态,使颈椎曲线不正的状态慢慢纠正,最终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这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减轻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改善颈曲,而相较于常规推拿手法及坐位牵引等基本治疗,银质针结合牵引、整脊调曲法治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椎曲的效果更显著,总体临床疗效更佳。这可能是因为,治疗组运用《中国整脊学》中整脊调曲法治疗颈椎病的创新理论,配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松解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加速局部代谢而消除局部炎症,标本同治;加上颈椎四维牵引,维持颈椎内外平衡,最终可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和脊柱力线[19-20]。

综上所述,银质针结合牵引、整脊调曲法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效果优于常规推拿手法及坐位牵引等基础治疗,对减轻患者疼痛及功能活动度更明显,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整脊银质曲度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整脊真有这么神奇吗
颈椎不宜太直
颈椎病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跷跷板的关联性探讨
银质针松解术结合蒙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疼痛的临床观察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商业类银质收藏作品
整脊结合局部推拿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临床观察
牵引下前臂旋滚法对纠正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改变60例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