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讨
--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为例

2023-12-25 11:25黄秀丽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思政课程

黄秀丽,柯 聪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课程思政”最早是在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中提出来的一种教育理念,是指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16年12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1]”其中“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即指高校各级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在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2]。课程思政概念被正式写进了国家教育纲要中。课程思政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都是育人类课程,但课程思政强调的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体系内化为个人品德,从而为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19年,我校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获得立项,并成为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之一。下面笔者就所在学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几年来情况,从课程建设与课程实践方面进行探讨。

1 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情况

1.1 利用课程优势,明确思政建设目标

在现阶段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大学语文未能受到重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着“技能至上”,片面追求就业率的倾向。一些职业院校受学生培养模式和企业用人需求的制约,将培养重心完全放在了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上,学习专业知识成为大学生关注的重点。大学语文因缺少实用性而受到忽视[3]。实际上大学语文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极其广泛,不仅有阅读欣赏,也包括实用写作和口语交际等,这其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可供课程思政借鉴和使用的教学资源,具有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天然优势。那么大学语文课程如何充分发挥基础课程的育人优势,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成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确立为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结合,将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工匠精神、新时代水利精神等思政理念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重点强化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价值引领,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职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2 围绕思政建设目标,进行课程内容重构

确立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后,我们以思政教育为重点,将大学语文课程内容重构为“一中心两技能八模块”的思政教学体系。课程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项目,辅以“口语交际”和“实用写作”两项实用技能,围绕我校八大专业群,配套设置八大教学模块(如图1)。

图1 “一中心两技能八模块”的思政教学体系

每一模块确定相应的主题,深挖其中蕴含的可视性、可感性、可悟性“三可”思政教育资源,结合思政课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整理制作“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点导图”(如图2),指导教学改革实践。

图2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点

2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经验和启示

2.1 围绕“一核心两服务”目标,创新课程思政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4]。高校在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时,德育是其中重要一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围绕“一核心两服务”目标,创新课程思政模式。

“一核心”是指课程思政建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德育、美育、劳动教育、职业精神等内容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并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标准修订、思政资源挖掘、教学组织实施等课程建设、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逐步构建了“一课一主题、一课一模式,一课一评价”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在一些传统的哲理散文中,如《论语》《庄子》等,体现了我国古代优秀的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体现了古代先人对待人、社会、自然的态度。通过课程中学习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5]。

以《论语》之“夫子谈孝”为例,本内容属于课程思政体系中的重点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模块,旨在传达“孝为仁之本”的观念。具体实施过程如下:①一课一主题:本课的教学主题为“孝道”;②一课一模式:课前在教学平台发布孔子葬母的视频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中“孝”字的结构入手,从“使心安、颜色好、循父道、报亲恩”四个层面解读《论语》中关于孝道的言论,学习过程中穿插关于“父母生日”课堂小调查,“我讲家风”主题演讲,以及“身边人讲身边事”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潜移默化中从“知孝道”走向“行孝道”。课后在教学平台上展示名人家训以及省级孝德青年阮一明对学弟学妹的视频寄语,引导学生知行合一,践行孝道。③一课一评价:根据本讲主题,课上请学生进行“我讲家风”主题演讲,教师点评并给予课堂积分奖励。通过学习,使学生更了解儒家思想中“孝为仁之本”的内涵,并受到身边孝德人物事迹的感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现实意义。

“两服务”是指围绕大学生的思想理念和行为特点,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情怀”“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以优秀价值理念引领学生,服务学生素质提升;同时围绕学校各专业特点,挖掘课程中蕴含的课程思政资源,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等优秀品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服务学生专业成才。

以《都江堰》为例,本内容选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职场淬练”版块,主要服务我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教学过程中,围绕“都江堰工程中所体现出的古代水利人职业精神和中国智慧”这一中心,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写作的脉络,从长城与都江堰、都江堰的构造、蜀州郡守李冰、都江堰的智慧四个方面,切入学习点。学生在明确了都江堰工程的神奇之处,了解了李冰的治水精神、功绩和智慧以后,再读此文,自然就能感受到蕴藏在这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背后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

2.2 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明确课程思政点

在组织思政教学资源方面,我校中文教研室定期与马克思主义学教师开展研讨;深挖课程中蕴含的可视性、可感性、可悟性“三可”思政教育资源,制作“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育人点导图”,明确每一课的课程思政点。

教学设计中,课前闯关主要以可视性资源为依托,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中研学以可感性资源为基础,完成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和能力提升;课后拓展依托可悟性资源实现课堂延伸,实现差异化教学,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

以《计划》为例,本内容属于“实用写作”模块。作为职业学院的学生,学习掌握实用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职场所具备的能力之一。教学过程中,课前教师线上发布相关视频及讨论:“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氢弹之父于敏的一生的经历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宏谋指的是什么……学生通过可视性教学资源,了解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核物理大师于敏,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始终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长治久安、长远发展而在科学领域躬耕的一生。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应该怎样规划,才能成为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课中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等名句导入,例举三峡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并与学校校史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怀的同时,又能快速把握知识要点。在了解计划特点的基础上,以情境实训为任务驱动,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教师进行当堂评价,以达到以练促学的目的;课后布置作业:结合个人实际,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制定一份可行性计划,促其行动。

2.3 深入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确保课程思政实效

传统的思政课程多偏重于思政理论方面的介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是被动接受。大学语文的课程思政在教学方式方面则有多种尝试。在实施课程思政时,教学方式的转变可提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增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兴趣,使课程思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学生,以确保课程思政取得实效。

2.3.1 翻转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以往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通过学生汇报讲演、情景剧表演、小组诗朗诵、分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形式,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

以《苏秦始将连横》为例,教师提前将文本内容分为“说秦失败”“归家遇冷”“说赵大胜”“衣锦还乡”四个片断,由学生分组进行再创作,以情景剧形式拍摄微电影《苏秦传》,在课堂上播放并及时给予评价,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不仅了解了战国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也明晰了苏秦的成长曲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再结合当今社会现实,从职业目标、个人理想等角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苏秦身上有哪些优点值得学习,又有哪些是不足取的,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也让学生更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在课程反馈的调查问卷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是印象深刻的一堂语文课。

2.3.2 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混合式”教学是指在信息化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活动,通过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习者引向深度学习。刚刚过去的三年疫情期间,混合式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前、课中、课后不同阶段,充分利用学习通、智慧教室、微课、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上线下、课上课下混合式教学,让思政教育获得更好的效果。

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例,本文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点较多,如果课前预习做得不到位,将对课堂效果产生极大影响。课前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发布原创微课“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及课前测验,通过古代优秀人物事迹对学生品德产生影响,达到榜样育人的目的。因本文涉及到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性较强,各类文献资料丰富,课中教师将文本内容分解为八个问题,将学生分为八个小组,每组领取一个任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推选代表向全班汇报合作探究成果。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最后教师结合本校学生创新创业实例,说明创新思维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古代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同时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4 集思广益,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提升思政教学能力

课程思政的实施,也对教师的育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也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7]。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则是无穷的。笔者所在学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之初,就组建了全部由一线教师构成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研发团队”,着力于资源挖掘、课程建设、课堂管理三个环节,持续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在组织思政教学资源方面,邀请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加入研发团队,共同研课,助力大学语文课程将国家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落实得更精准;在强化课程建设方面,将教师个人钻研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坚持不懈进行扎实教研,每周有研讨,每课有思政,每次有记录,每轮有提升。通过教师之间的集思广益,互相促进,共同解决教学教法中的疑难,收集优秀课堂思政教学案例;在强化课堂管理上,每个班级配备助教,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管理中,根据课程内容,合理运用和设计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3 教学效果反馈及改进措施

3.1 教学效果情况反馈

从2020~2023年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以来,每一学年课程结束时,我们都会开展教学效果情况调查,持续跟踪了解学生学习状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无论是学习态度、个人素养还是理想信念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观。以2022和2023学年为例,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喜爱程度由2022年的91%上升到2023年的94%;对课程的兴趣程度由2022学年的93%升至2023学年的95.59%,学习收获率(对个人成长、生活、学习、工作的指导意义)则一直稳定在95%以上;对自己在小组活动中任务完成情况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学生,占到被调查学生中的96.95%,这说明大部分人在小组活动中能够完成任务并取得一定的成长和收获。即便是学生普遍不感兴趣的应用文写作,课堂练习完成度由上学年的87% 提升至88.4%;因畏难情绪觉得自己写不了而放弃课堂练习的学生,也从上学年的2%下降到0.82%。

3.2 课程思政教学改进举措

3.2.1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相比传统思政课程而言,大学语文课程的趣味性、感染力、吸引力,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学效率、改善学习环境、拓展教学范围等方面有着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如音频、视频、文献材料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创造更加多元化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确保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力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以保证教师有效地讲授教学内容时,又能全面地将德育元素融于其中[6]。

在教学效果的评价方面,可采用汇报讲演、朗诵比赛、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由传统的知识、技能评价维度,向思想引领、职业素养、道德修养等多维度延伸,拓展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入渠道,确保课程考核和思政实效同频共振。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建设。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动员老教师,鼓励年轻教师参与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对于积累的优秀教案、集体备课的通用课件、教师个人的典型教学设计及各类教学相关资料等分别建库,便于教师互相交流,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3.2.2 精心布局思政元素点,避免将课程思政上成思想政治课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在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大学语文具有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天然优势,但不能只是简单、机械地进行道德输出和价值传递,而是要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在于立德与树人、育才与育人的完美结合,弄清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精心布局思政元素融入点。可结合学生专业,研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尽可能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以浸润式的隐性教育将思政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以避免将大学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如前面提到的《计划》一节的教学,在讲到计划的种类时,例举三峡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计划,再结合学校校史,从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激活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动性。又比如机电、建工等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可分别引入本专业领域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典型案例,以提高课程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于无声处对学生实行价值引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大学语文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发展人的职业能力,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将思政教育渗透于整个教学之中,真正做到润物无声,以确保思政理论与大学语文课程的同向同行,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