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策略

2023-12-26 18:38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康园路小学孙志松
天津教育 2023年32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法治道德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康园路小学 孙志松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不仅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为教育带来了巨大变革。然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对较少。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融合教学的意义和策略,以提供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的理论依据,促进学生在信息时代健康成长。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教育相融合,可以给予小学生更全面、系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样扮演着培养良好公民意识和价值观的重要角色。

首先,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可以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环境。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引入各种形式的资料、案例、视频等资源,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同时,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其次,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提供了许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如网络讨论、虚拟实验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参与真实的案例探究,培养分析、合作、创新等能力。

再次,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信息技术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理念,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道德与法治的要求。

最后,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通过与学生进行信息技术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二、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性

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缺乏系统性,教师往往只注重灌输给学生一些零散的道德知识点和法律规范,忽视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整体框架和内在逻辑。缺乏系统性的教学容易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产生模糊认识,难以形成稳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缺乏教材和教学资源的统一规划,由于没有完善的教材体系和相关教学资源,教师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往往凭借经验或自行查找各种教辅资料,导致教学内容碎片化、重复化和冗余化。由于缺乏系统的教学目标和指导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陷入知识点的堆砌和机械灌输,缺乏对学生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发展的引导。这样一来,虽然能够传授给学生一些道德准则和法律条文,但是学生的道德思维和法治意识很难形成。

(二)缺乏趣味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普遍偏向理论性,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和兴趣相关的案例,因此学生很难将抽象的道德原则和法治观念与自身实际生活相联系,难以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在课堂上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忽视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大量的课堂时间被用于背诵条文、解读法律条款等,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对这种机械化的学习方式很难产生兴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缺乏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也是导致缺乏趣味性的一个因素。教师往往依赖传统的教材、讲义等资源,教学手段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导致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和活跃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缺乏实践性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注重知识灌输,强调学生对道德标准和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只能停留在知识表层,缺乏对道德与法治的实际应用,往往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无法真正理解道德和法治的意义。由于缺乏实践性,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兴趣和参与度较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大多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容易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产生抵触情绪,丧失了积极主动参与动力。缺乏实践性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脱离实际生活和社会背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告知某些道德和法治原则,缺乏对现实社会中复杂案例和问题的探讨,导致学生往往无法将道德与法治理论与实际情境相结合,难以应对真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挑战。教师只是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缺乏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创新。

(四)师资力量不足

一些教师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对法律、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践性和案例分析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在组织实践活动和案例教学上经验不足。同时,教师在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方面也存在困难,无法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无法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更无法针对学生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融合策略

(一)完善教学方案

为了完善教学方案,教师需要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可以根据学科标准和教材要求,在课程大纲中明确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步骤和评价方式。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可以综合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如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和社交技能等。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课前准备,借助网络搜索、电子图书馆等渠道获取相关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PPT、网络文章等。准备教学材料时,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内容,并将信息技术元素融入其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教学互动。例如:使用互动白板或投影仪展示教案,以便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或社交媒体提交学生作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小组作业、网上调研等,以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另外,教师可以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例如: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爱好,设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并及时给予其反馈和指导。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如推荐相关网站、应用程序或学习资源,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开展实践教学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亲身参与信息技术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探索,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创造力,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清晰地确定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达到预期学习效果,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调查相关问题,进行实际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分享实践经验、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归纳出实践教训。

以“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主题和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活动安排、时间安排等。准备所需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材、音视频资料等。根据教学计划设计导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例如:在“团团圆圆过中秋”主题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中秋月饼、DIY 灯笼等手工活动,或进行中秋节知识竞赛、中秋节习俗分享等。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可以自由组队,也可以由教师指定。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参观中秋传统文化展览、走访中秋庙会等。通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加深学生对中秋文化的理解。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总结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并给予适当的评价,促使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

(三)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趣味性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制作精美的教学素材,如使用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等形式,将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内容进行图像化和动态化展示,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第二,教师可以运用虚拟实验室、模拟软件等工具,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探索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增强学习趣味性和参与感。

第三,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开展游戏化教学,例如:设计道德与法治相关的在线游戏或竞赛活动,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设置游戏关卡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教师可以利用互动教学平台或学习管理系统开展在线问答、投票等活动,增加课堂互动,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多媒体故事讲解,制作小视频、PPT 等,将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进行生动讲解和故事化呈现。教师可以选择有趣的案例,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展示,并结合音乐、声效等元素营造出浓厚的故事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第五,教师可以引入在线学习社区或平台,搭建学生互动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发布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资源、提问讨论等,通过与同学互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道德观念是人们行为准则的基础,能够帮助学生区分是非善恶,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抉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信息时代,道德观不仅涉及个人行为,还涉及网络伦理、信息安全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可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守护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的意识,推动信息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该在言行举止中展现出正确的道德品质。以“家是最温暖的地方”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感受,或者表达与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家庭在每个人生活中的作用,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了解到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方式,应该尊重并理解这些差异。同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尊重家庭成员的个人空间,承担起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可以为学生设计分担家务、照顾年幼的家庭成员等任务,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贡献对家庭的重要性。

(五)加强师资建设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如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参加研修班、开展教师自主学习等,方便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操作技巧和教学应用,以便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除了信息技术,教师还要具备道德与法治方面的专业知识。学校可以邀请法律专家、道德伦理学者等进行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道德原则和法律规范等内容。教师通过学习深入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并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校可以引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如“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等。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融合路径,不断创新教学策略。

学校可以建立教师资源共享平台,供教师分享有关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的经验,教师相互借鉴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教学效率,共同促进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融合教学的发展。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评估,了解教师在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融合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相应的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反馈了解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然而,融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和评估方法,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融合。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