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在 童年可追

2023-12-27 03:37何玉兴
人民周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甘地蒲扇故乡

何玉兴

朋友圈里,夏伟的文字,抓眼。

像简笔画,寥寥数笔,笔笼山川,纸纳四时;

像解剖刀,刀刀见血,游刃有余,一剑封喉;

像哲理诗,清新隽永,佳句迭出,回味无穷。

一口气读完夏伟的《牛背宽宽》,掩卷赞叹:一个简约的天才,一双清澈的眼睛,一颗赤子的心灵,一抹沉思的剪影。

捡野鸡蛋,抛秧,放野火,练功夫,学骑车,走夜路,烤糍粑,劈甘蔗,老屋,牛背宽宽,等等,一幅幅乡村的水墨画,一张张儿时的围炉图,每一幅都勾起乡愁,每一张都引发遐思。

奶奶的蒲扇让他魂牵梦绕。星星在天边,泡桐在上边,竹床在下边,奶奶在旁边。蒲扇轻轻拍下来,不紧不慢,不轻不重。蒲扇轻敲,凉风习习,迷糊睡去,又迷糊醒来。半梦半醒之间,听奶奶们拉家常。“男娃性子野,打几下,才长记性。”“舍不得唉,舍不得呢。”蒲扇更轻、更柔地拍。蒲扇,尺余见方,却大得可以盖住少年的整个夏天。奶奶用蒲扇对生命进行了不显山露水却更为宏大的诠释。蒲扇是乡村顺产的孩子,电扇是工业剖腹的儿童。城市快而冰冷,乡村慢而温存。乡村和城市的距离,在于速度,在于温度。

他都写成这样了,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面对这样的文字,任何评论都显得多余。

在印度,牛,是神圣的。圣雄甘地说:“牛是一首怜悯的诗篇,是人类的第二个母亲。”夏伟对牛的情感,比印度还印度,比甘地还甘地。他在牛背上背唐诗、吹牧笛,牛背是他童年的摇篮。牛背,是心的栖息地,是情的寄存处。无数个夜里,安放一颗疲惫的心的,唯有牛背。趴在牛背上,咀嚼生活的酸甜苦辣。牛背上,惯看人生的秋月春风,看得真切,悟得通透。牛背宽,故乡远。

是的,牛背宽,故乡远。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哪肯更西流?想起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上来透口气》:一位厌倦城市生活的保险推销员,回到童年生活的小镇,希望重温儿时的美好时光,现实令他大失所望,记忆中美好的一切破败不堪。

夏伟说:“乡村回不去,童年犹可追。”米兰·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中说:“似乎已离根而去,根,仍活在身上。”时光不能倒流,童年不再,但童心可存,童年的记忆可追。只要永葆赤子之心,心里有爱,脚下有路,前方有光,人生可恋。这是夏伟此书最温馨的启示。

夏伟的文字,舒卷自如,不见浮华雕饰之痕。貌似平淡无奇,其实是一种绚烂至极而返璞归真的平淡,真可谓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理真。

英雄不问出处,吃蛋也不必见下蛋的母鸡。我与夏伟至今缘悭一面,只是欣赏他洗练的文字、清晰的思想,特此推荐,与君分享。

白纸黑字在,读者自己看。

猜你喜欢
甘地蒲扇故乡
故乡的牵挂
甘地扔鞋
香蒲扇底故乡风
走在故乡
蒲扇摇
瓷枕·凉殿·蒲扇·夏衣
物微情浓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拉胡尔·甘地辞去党主席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