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投入对中职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2023-12-28 13:04倩,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亲子子女维度

朱 倩, 汪 曦

(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1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注重培养职校生的硬技能,对软技能等非认知能力培养相对不足。然而一项研究表明,职业生涯的成功仅25%依赖于硬技能,75%依赖于非认知能力[1]。类似结论也出现在美国杰出科学家协会的联合声明中,非认知能力对人们在工作场所、学校、家庭和社区的生活都是必须的,也可以在后天培养[2]。与学校教育资源等因素相比,家庭作为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以及人力资本获得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家庭教育投入,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3]。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女性就业水平提高以及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现代父母工作压力和家庭责任双双加重,“工作—家庭”冲突日益激烈[4]。在生存压力与发展诉求约束下,许多中职学生家长不得不将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家庭教育投入相对不足。

家庭教育投入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教育投入立足于人力资本理论,指家庭为孩子花费的教育开支[5]。广义的家庭教育投入是一个多元的概念,指父母为子女提供一系列教育资源、学习活动、受教育机会的行为[6],它既包括物质性投入、教育支出等货币性投入(也称经济性投入),以及教育观念、抚养时间与精力等非货币性投入[7]。近年来,家庭教育投入中的非货币因素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与讨论。李佳丽与张平平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将非货币性投入划分为情感投入和时间投入,情感投入主要指非直接的、环境氛围下内在和心理上的投入;时间投入主要指父母直接参与子女教育行为和活动,其中情感投入包括教育期望、养育氛围等;时间投入包括亲子交流、亲子陪伴、家校互动等[8]。

回顾与梳理文献发现,大多数研究或关注家庭教育投入对子女认知能力(如学业成绩)的影响[9],或关注家庭背景[10-12],家庭劳动[13],分离与随迁[14],父母教育水平、婚姻教育匹配[15]、家长教养方式[16]对青少年非认知能力的影响。鲜有研究聚焦家庭教育投入对中职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也较少将家庭教育经济投入、时间投入和情感投入放在同一框架下开展。

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以家庭教育投入为切入点,借鉴李佳丽的家庭教育投入划分维度:即亲子沟通、教育监督、教育期望三大维度。将家庭教育投入与中职学生非认知能力结合起来进行探讨,重点回答以下问题:1)家庭教育投入对中职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否具有显著影响;2)不同群体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3)如果家庭教育投入对中职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和异质性,那么中职学生家长该如何配置家庭资源去促进子女非认知能力发展。以增进对教育领域中职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认识,助力中职学生发展和深化父母对自身角色的认识。本文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框架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

采用随机抽样的策略选取了湖北省武汉市、宜昌市和恩施市3座城市9所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28份,其中有效问卷率为94%。

2.2 研究方法

为了全面分析家庭教育不同投入形式对中职学生非认知能力不同维度的影响,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本文使用的计量模型结构如下:

Ycog=β0+β1Xin+β2Xcon+β3XS+ε

其中Ycog为被解释变量,即中职学生的非认知能力五大维度。XinV为解释变量,即家庭教育投入指标。其中非扩展性家庭教育投入在回归分析中以常用对数处理值作为模型输入。Xcon为控制变量,XS为学校控制效应,β为回归系数,衡量了各项指标对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程度,ε为误差项。

2.3 变量界定

2.3.1被解释变量本研究在OECD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维度上,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调整了五项指标[17]。包括协作能力、情绪调节能力、任务能力、开放能力、交往能力。每项指标包含若干个相关问题,采用5点计分法统计(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再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以上问题重新构造为一个新的因子作为非认知能力的量化指标之一,并使用标准化方法将其转换为1-100的连续变量。为了从整体角度量化非认知能力水平,参考已有研究的方法[18],将上述五个维度的因子进行重新构造(α=0.846),并将其转化为1-100的连续变量,得到非认知能力整体水平(后简称为非认知能力)。

2.3.2解释变量本研究的解释变量分为经济投入、时间投入和情感投入三个维度。基本教育支出同一所学校不同家庭的投入相差无几,而拓展性教育支出更能反映家庭对学生发展投入的高低。因此本文选取扩展性教育支出衡量中职学生家庭的经济投入。时间投入包括亲子间陪伴时间、亲子间交流频次,采用4点计数法统计结果(1=几乎没有,2=有但很少,3=有且较多,4=几乎每天)。情感投入包括家庭养育氛围、教育期望。家庭养育氛围根据不同程度划分(1=十分对立,2=比较冷漠,3=关系一般,4=比较亲密,5=十分亲密),教育期望依据学历划分为不同级别(1=职高或中职毕业,2=大专毕业,3=本科毕业,4=研究生及以上)。

2.3.3控制变量本研究进一步纳入了对中职学生非认知能力产生影响的控制变量,具体包括性别(男生=0,女生=1)、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育背景。家庭经济状况采用5点计分法(1=非常困难,2=比较困难,3=一般,4=比较富裕,5=非常富裕),经济状况在一般及以上的分类为中高收入家庭,一般以下的分类为低收入家庭;父母教育背景取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一方的学历。学历在普通高中及以上分类为中高教育背景家庭,高中以下的分类为低教育背景家庭(表1)。对于学校层面变量,本文将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控制学校层面未观测变量的影响。

表1 主要变量描述统计

3 研究结果

3.1 中职学生家庭教育投入差异

表2报告了在不同性别、父母教育背景和家庭经济状况下中职学生家庭教育投入的差异情况。研究表明,在经济投入维度,男生和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教育背景和收入均处于中高水平的家庭,经济投入显著高于低水平家庭。换言之,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拥有的资金越多,越愿意为子女投资,这一发现与周雪涵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19]。总体而言:家庭教育投入在性别维度差异性较小;父母教育背景主要影响父母在固定支出之外的教育支出投入;中高收入家庭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显著高于低收入水平家庭。

表2 中职学生家庭教育投入描述

3.2 家庭教育投入对中职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为了全面探究家庭教育投入对中职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差异,本节对家庭教育投入各项因素和非认知能力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控制了性别、父母教育背景、家庭经济状况指标和学校固定效应后,回归结果见表3。

表3 家庭教育投入对中职学生五项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对于非认知能力总体水平而言,除了亲子陪伴因素之外,家庭教育投入各项指标均对其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协作能力方面,亲子交流越密切的学生家庭,其协作能力显著更强。对于情绪调节能力而言,养育氛围因素对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时间投入越多、家庭养育氛围越和谐的家庭,其子女的该项能力越强。在中职学生任务能力方面,中职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与子女交流次数越多,交流效果越好,对子女任务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更有效。在开放能力方面,经济投入、时间投入中的亲子交流因素对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职学生家长加大对子女的经济投入,花费更多时间进行更有效的亲子交流,有助于促进子女开放能力的发展。在交往能力方面,亲子交流因素和情感投入均对其有显著正向影响。

3.3 异质性分析

异质性分析结果见表4。从性别角度看,相较于女生,教育期望因素更能促进其非认知能力的发展;相较于男生而言,家庭养育氛围因素更能影响女生的非认知能力发展。

表4 家庭教育投入对中职学生非认知能力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从父母教育背景角度看,父母教育水平低的学生家庭,经济投入、时间投入中的亲子交流因素和情感投入中的养育氛围因素均对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父母教育水平低的学生更需要提高对子女教育的经济投入;父母处于中高教育水平的学生,更需要父母提高教育期望。

从家庭经济情况角度分析,家庭经济状况处于中高水平的家庭,经济投入、时间投入中的亲子交流因素和情感投入都对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群体,需要提高亲子交流因素,而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处于中高水平的学生除了亲子陪伴因素外,其他家庭教育指标都能显著促进其非认知能力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中职学生家庭教育投入有显著群体差异。中职学生家长在经济投入维度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男生家庭更加期望子代获得较高学历而女生家庭更加注重与子代的陪伴和家庭氛围;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的家庭越注重子女的家庭教育。这说明,多数中职学生家长依然存在保守观念,忽视了对男生的家庭关怀。经济状况对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2)家庭教育投入对中职学生非认知能力及其子维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提高学生各项非认知能力需要从不同因素入手。从整体性而言,家庭教育投入的各项指标均对非认知能力的整体水平影响显著,在同时考虑五项因素的情况下时间投入中的亲子交流因素对中职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影响最大,说明亲子交流因素在家庭教育投入中的重要性最为突出,需要尤为重视。

3)家庭教育投入对中职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具有群体差异。经济投入和情感投入中的教育期望因素对男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效应显著高于女生。而家庭氛围和亲子交流因素对女生的非认知能力的影响要高于男生。经济投入对于父母背景处于低水平的中职学生而言,促进非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更高。而家庭教育投入各维度对于中高收入家庭子女的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都要显著由于低收入家庭子女。

4.2 建议

1)家长要重视亲子交流,提升自身教育素养。父母以及家庭环境对孩子非认知能力的获得与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参与意愿强、教育方法得当的父母对孩子的能力培养具有的积极作用;相反,如果孩子成长过程中遭遇到父母长期缺席,常常会导致青少年非认知能力在某些方面欠缺。本研究发现,不管是在教育背景、经济状况如何亲子交流都能显著促进子女非认知能力发展。因此,中职学生家长要意识到亲子交流的必要性,在与子女沟通交流时,不仅要“会沟通”,还要“多沟通”。父母也要不断的学习和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主动参与学校、社区开展的家庭教育讲座或亲子交流会,提升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做出理性家庭教育投入决策,促进孩子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对于子女非认知能力的短板,应注意家庭教育投入的侧重点,以便最大限度促进其非认知能力发展。

2)学校凸显和强化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投入中的指导性作用。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20]。中职学校应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逐步增强对中职学生家长的正面影响。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开设相关家庭教育课程,对其进行家庭教育培训,教给父母科学的家庭教育投入方式和恰当的家庭沟通方式,鼓励其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促使孩子能力得到充分和均衡发展。其次,中职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发展,还要跟家长保持有效交流,引导家长发现其在家庭教育投入中的误区和不足,拓展家校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3)政府应加大对弱势中职学生家庭的支持,为其提供教育补偿。对于低收入和教育程度低的中职学生家庭,一般而言,在经济投入、时间投入上处于劣势,孩子的非认知能力也处于劣势。因而需要政府加大对其支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中职学生家庭教育工作。首先,专门制定和提出有关中职学生家庭教育的政策与制度规范,强化家长的父母意识与责任,督促弱势中职学生父母积极参与到子女的教育与生活中。其次,借鉴美国华盛顿州社区学院的“整合基础教育与技能培训(I-Best)项目的经验”,向弱势中职学生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支持和服务体系[21]。通过专业人员服务、家长子女培养与发展咨询等方式,促进弱势中职学生父母的教育发展来消除子女未来发展的不利因素,增加对中职学生的教育补偿。

猜你喜欢
亲子子女维度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