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护理对T2DM 患者的护理效果

2023-12-28 10:30郭继彩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情志情绪血糖

郭继彩

(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2)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绝对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敏感性降低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糖尿病主要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2 型糖尿病(T2DM)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好发于35~40 岁的成年人,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截止目前,T2DM 一旦确诊,需要终身服药,同时也需要控制个人饮食生活习惯,从而有效保障自身血糖水平的稳定[1]。因T2DM 患者病情持续,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抑郁和焦虑等情志障碍,从而影响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因此,对于T2DM 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尤为必要[2]。基于此,本研究将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T2DM 患者的诊疗过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7 月—2022 年7 月我院收治的T2DM 患者168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 例。观察组男47 例,女37 例;年龄48~55 岁,平均年龄(51.66±3.33)岁;病程0.8~10 年,平均病程(4.68±1.25)年。对照组男49 例,女35 例;年龄 48~54 岁,平均年龄(50.98±3.26)岁;病程0.7~11 年,平均病程(4.77±1.23)年。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根据《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3]确诊为T2DM;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沟通障碍者;精神异常者;近期发生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者;肝肾功能障碍及心功能不全者;存在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服药指导,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服用方式及注意事项。同时,给予患者运动、饮食及病房环境护理。

观察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具体包括:(1)以情胜情。又可称为情志制约法,即以一种情志来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有效淡化,消除不良情志的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述“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对于过度忧虑的患者,平时要与其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多使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词句、多讲述一些幽默的笑话、多给患者播放相声等搞笑类的节目,同时,引导患者多回忆过往比较愉悦的事情;对于存在“过思”的患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激怒,让患者的情绪宣泄出来;对于存在“过恐”的患者,可向其多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或通过其他方式使患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达到保持心情畅快轻松的目的。(2)移情易性。即通过注意力的转移,达到排遣患者的情绪,使患者全身气机通畅的目的。护理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性格、爱好等进行不同的指导,比如垂钓、听音乐、旅游、游泳、种花等,通过指导,让患者培养良好的情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而对于五脏的调理,则可用五音调五脏,即宫入脾、商入肺、角入肝、徵入心、羽入肾。(3)释疑解惑。即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患者心理所存在的疑虑,进行调解,从而有效解除患者存在的误解和疑惑,从而使患者卸掉思想包袱,促进恢复。大部分T2DM 患者因过度关注自身病情,从而导致产生一些负性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向患者充分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机制,同时引导患者对于自身疾病形成一种正确的认知,也可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从而有效提高康复的信心。(4)暗示法。即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语言、行为、举止动作等给患者以暗示,从而在无形中有效缓解患者精神负担,增强康复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1)焦虑及抑郁: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的焦虑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的抑郁情况。其中,SAS 量表由20 个条目组成,所有条目均采用4 级评分,总分是将20 个条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得出,分数越高代表焦虑程度越严重;SDS 量表按症状出现频次进行评定,共分4 个等级,总分为20~80分,分数越高代表抑郁程度越严重[4]。(2)血糖控制情况:护理前后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 h 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3)生存质量:护理前后采用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量表评定患者的生存质量,DSQL 量表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关系、心理功能以及治疗4 个维度,共27 个条目,总分27~135 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低[5]。(4)睡眠质量:护理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患者的睡眠质量,PSQI 量表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主观睡眠质量、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7 个维度,评定期限为最近1 个月。每个维度计0~3 分,累计各维度得分即为PSQI 总分(0~21 分),总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6]。(5)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问卷满分为100 分,其中≥80 分为满意,60 分≤得分<80分为基本满意,得分<6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s,分)

?

2.2 两组护理前后FBG、2h BG 及HbA1c 水平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FBG、2 h BG 及HbA1c 水平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FBG、2 h BG 及HbA1c 水平变化比较(±s)

?

2.3 两组护理前后DSQL 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DSQL 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理前后DSQL 评分比较(±s,分)

?

2.4 两组护理前后PSQI 评分比较 对照组护理前PSQI 评分为(15.79±3.52)分,护理后为(13.21±1.59)分;观察组护理前,PSQI 评分为(16.01±3.67)分,护理后为(10.54±1.69)分。两组护理前PSQI 评分比较,P>0.05,两组护理后PSQI 评分比较,P<0.05。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84 例,满意38 例,基本满意34 例,不满意12 例,满意率为85.71%;观察组满意50 例,基本满意30 例,不满意4 例,满意率为95.24%。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P<0.05。

3 讨论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7]。截止到目前,糖尿病无法完全治愈,只能采取综合疗法进行干预,包括:饮食管理、药物治疗、合理运动、自我监测与健康教育。而有效的护理,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8-9]。中医学相关理论认为,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情志失调关系密切,并且糖尿病病情以及相关并发症的产生,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的产生有反过来影响糖尿病的病情,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0-11]。

中医情志护理是指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桥梁,将中医相关理论科学的应用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以达到改善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的原则是:诚挚体贴,全面照顾;因人施护,有的放矢;乐观豁达,怡情养性;避免刺激,稳定情绪。常用的方法包括以情胜情、移情易性、释疑解惑等。

本研究将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T2DM 患者,结果表明:两组护理后,SAS 评分及SDS 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均有所缓解,但是观察组变化更明显,说明中医情志护理通过系统的、针对性的护理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有效的疏解。两组护理后,观察组FBG、2 h BG 及HbA1c 水平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的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如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负性情绪,而负性情绪的产生将更不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通过中医情志护理,在疏解患者负性情绪的基础上,有助于维持患者血糖稳定,提高治疗效果。两组护理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治疗及社会关系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两组护理后,观察组及对照组PSQI 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两组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利于护患沟通,进而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中医情志护理应用于T2DM 患者的护理,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患者的睡眠质量、生存质量以及护理的满意度均得到了有效提升,血糖水平更加稳定,值得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情志情绪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