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博物馆藏三方唐代墓志辨伪

2023-12-28 03:11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志文兰德墓志铭

贺 柳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开封市博物馆(以下简称“开博”)1962年3月成立,建于河南省博物馆原址,属国家二级博物馆。馆内所藏大量墓志并未转移到河南省博物馆新址,仍由开博保管。笔者在对开博藏唐代墓志进行整理时,发现《唐故姚处士墓志铭并序》(以下简称《姚忠节墓志》)、《大唐故王君墓志铭并序》(以下简称《王法墓志》)、《大唐故勋官飞骑尉兰君墓志》(以下简称《兰德墓志》)疑点颇多,故特撰文对此三方墓志进行辨伪,以求教于诸方家。

一、《姚忠节墓志》辨伪

唐《姚忠节墓志》(图1)见于多部石刻汇编,拓片图版见于《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以下简称《北图》)[1]56、《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2]193、《唐宋墓志:远东学院藏拓片图录》(第66号)[3]156,录文见于《唐代墓志汇编》(以下简称《唐汇》)[4]262、《全唐文补遗》(以下简称《补遗》)[5]261,《唐代墓志铭汇编附考》(以下简称《附考》)[6]155则图文兼收。

图1 《姚忠节墓志》(伪刻拓片)

为明辨真伪,现将《姚忠节墓志》志文移录于下(1)墓志录文中缺字用“○”表示,残泐不可识的字用“□”表示,残损但尚可辨识的字用“[ ]”表示,下划线表与其他墓志雷同之处。:

天齐形胜,投钓开封。长岑博持,弈叶雕龙。怀今锵玉,叠构连峰。森梢良□,磊□□□。惟祖惟父,□□逾□。①

该志志主不见于史书,且目前尚未见有学者质疑其真伪。笔者研究发现,此墓志存在作伪的痕迹,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志文主要内容涉嫌抄袭。经比对,《姚忠节墓志》志文主要截取自《大唐故苏州司马轻车都尉崔君(泰)墓志铭并序》(以下简称《崔泰墓志》),还有个别词句来源于《大唐故张□(伽)墓志并序》(以下简称《张伽墓志》)和《大唐故临清县令琅邪王君妻李氏(总持)墓志铭并序》(以下简称《李氏墓志》)。概括来讲,《姚忠节墓志》全文共274个字(含缺字),除了姓氏、时间、官职、地理等,其他内容均为抄袭。

现将上述三方墓志相关志文迻录于下,并逐一分析。《崔泰墓志》节录如下:

君讳泰,字元平,博陵安平人也。九空上袭,姜水浚其长澜;四履宏开,营丘竦其曾构。西汉冢祠,见安于夏里;东京元舅,请交于亭伯。自兹以降,庆绪弥隆。庭孕之□,□盈绂冕。高祖秉,弱冠有志气,率性忠烈,后魏释褐奉朝请光禄大夫、燕州刺史、冀州刺史、左光禄大夫、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使持节瀛定相三州诸军事、定州刺史、侍中、尚书令、司徒公,谥曰静穆公。曾祖仲哲,后魏龙骧将军、主客侍郎、镇远将军、营州□□、安平男,谥曰忠。理识沉隐,器怀贞尚。道映时伦,绩宣朝伍。祖长瑜,浮阳郡守、太常卿,袭爵安平男。模楷缙绅,羽仪廊庙。风移化洽,□属于分符;礼备乐和,允彰于列棘。父子博,隋户部虞部侍郎、泗州刺史。材标国干,业总书林。效职文昌,百寮颐其雅范;摄官藩部,千里安其惠政。……君以材地兼美,……武德五年,转万年县丞。帝城贵要,□谓□绳。戚里豪门,尤多私谒。君抗心奉法,正身直道。居职累载,声誉甚隆。贞观初,迁虢州长水县令。中牟德被,远惭驯雉;重泉政美,有愧翔鸾。八年,迁苏州司马。同彦威之称职,讵止文章;类儒宣之纳善,实惟忠肃。嗟乎!南康仙驾,未戾于三山;襄阳骥足,遽辍于千里。以贞观十年十一月六日,终于官所,年六十有一。夫人陇西李氏,籍庆高门,凝华中谷。贞姿玉映,淑问风扬。粤自移天,来仪君子。懋蘩于行潦,谐瑟琴于异室。女图弘训,母德驰芳。与善何愆,徂光奄谢。但故乡绝人,先茔辽远。上下咨谋,改斯宅兆。爰卜邙洛,用定终居。粤以永徽六年十月一日,合葬于洛州河南县平乐乡时邑里邙山之原。呜呼哀哉!乃为铭曰:

天齐形胜,投钓开封。长岑博雅,奕叶雕龙。怀金锵玉,叠构连峰。森梢良梓,磊落乔松。惟祖惟考,道风逾盛。绩表遗缣,恩孚留咏。懿哉君子,诞膺家庆。具美攸钟,多能无竞。始遭穷运,终会昌辰。兰台振操,赤县沾仁。牛刀暂屈,骥足俄申。上才方远,高舂遽沦。猗欤令偶,蕙心琼洁。昔奉齐眉,今归同穴。素旗萦委,□□冥灭。去矣佳城,悠哉芳烈。[7]

在《姚忠节墓志》中,与《崔泰墓志》高度雷同的内容共计140个字,占了该墓志文二分之一稍强的篇幅。《张伽墓志》节录如下:

君讳伽,字明哲,河南人也。芳枝茂绩,乃七叶之琼华;远构遥源,实四海之冠冕。……显庆二年闰正月□日,卒于私第。……(夫人太原王氏)显庆二年十月三日,卒于私室。……粤以显庆二年十月十八日,合葬于北邙山王晏村之西北。[8]361

《姚忠节墓志》照抄《张伽墓志》20个字,而且模仿它的行文位置,将这些词句置于志主乡邑(2)详参明人王行《墓铭举例》:“凡墓志铭书法有例,其大要十有三事焉,曰讳、曰字、曰姓氏、曰乡邑、曰族出、曰行治、曰履历、曰卒日、曰寿年、曰妻、曰子、曰葬日、曰葬地。”见朱记荣:《金石全例(外一种)》第1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第257页。之后,看似文从字顺,实则抄袭。《李氏墓志》节录如下:

夫人讳□,字总持,高平人,……大父盖,蕴义含仁,风景暧发。挥挥扬历,隐括彝伦。齐伏波将军、谯郡太守。显考康,缵庆腾华,晞擢本本。盛德光立人之道,元勋赞补天之业。……以显庆二年七月卅日,终于河南县永丰坊,春秋六十有七。即以其年十一月十八日,祔赠窆之于北邙山金谷乡所,礼也。[9]

《姚忠节墓志》“□□康缵,庆□华晞”与《李氏墓志》“显考康,缵庆腾华,晞擢本本”对应。由于墓志原石本无句读,造伪者误将此句作为夸赞语句连缀于志主曾祖官职之后,而“康缵”“华晞”文义不通,此处应是伪造者抄袭时节选抄录,断章取义所致。

其次,志文内容前后抵牾。《崔泰墓志》言:“武德五年,转万年县丞。帝城贵要,□谓□绳。戚里豪门,尤多私谒。”唐代万年县属长安畿辅,确为“帝城贵要”。《姚忠节墓志》言:“父荣,隋任扬州汤阴县令;帝城贵要,是谓难□。”扬州地处江南,“帝城贵要”之说实在费解。另外,唐代汤阴县属河北道相州管辖,《姚忠节墓志》所言与唐代行政区划不符。

《崔泰墓志》中写道,“抗心奉法,正身直道,居职累载,声誉甚隆。……中牟德被,远惭驯雉;重泉政美,有愧翔鸾”,意在夸赞崔泰为官正直,秉公守法。造伪者将该语用在《姚忠节墓志》中,曰“君皇朝任陪戎副尉。抗心奉法,正身直道,居职累载,声誉甚隆。中牟德被,远惭驯雉;重泉政美,有愧翔鸾”,与此志首题“唐故姚处士墓志铭并序”中志主的身份不符。首题“姚处士”与志文“君皇朝任陪戎副尉”前后矛盾,处士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通常以超凡脱俗、淡泊名利为追求,但志文中并未提及这些内容,甚是可疑。

《崔泰墓志》“天齐形胜,投钓开封”为用典,借姜子牙垂钓被周文王赏识、帮助文王开周朝盛世的典故,追溯先祖至姜太公吕尚。吕尚正是崔氏先祖(3)崔氏源自姜太公的直系后代。详参王俊:《姓氏文化小百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28页。,而非姚氏先祖,《姚忠节墓志》铭文抄袭此句,显然是不明用典,盲目抄写。

《崔泰墓志》“长岑博雅,奕叶雕龙”亦为用典,追溯崔泰先祖至崔骃。典源出自《后汉书·崔骃传》:“及(窦)宪为车骑将军,辟为掾。……宪擅权骄恣,数谏之。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高第,出为长岑长。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永元四年,卒于家。所著诗、赋、铭、颂、书、记、表、《七依》、《婚礼结言》、《达旨》、《酒警》合二十一篇。中子瑗。”[10]《姚忠节墓志》亦出此语,但其序文仅追溯至曾祖,并未介绍其祖辈,更谈不上“长岑博雅,奕叶雕龙”。

再次,志主去世时间不明。《姚忠节墓志》曰志主“以十月三日,终于私第,春秋七十有三”,仅出月、日,并未交代志主离世于何年,不符合墓志行文惯例。

最后,铭文部分押韵不合常规。唐代墓志中的铭文继承六朝骈俪之风,句式上以四六句为主,两两对仗;韵律上平仄搭配,节奏和谐。《姚忠节墓志》铭文部分仅截取了《崔泰墓志》的前五句,不符合骈文句式。从韵律上分析,前四句“封”“龙”“峰”“松”均属冬韵,韵律和谐,但造伪者抄袭至“惟祖惟父,□□逾□”,恐有画蛇添足之嫌。此为一大疑点。

综上所述,《姚忠节墓志》应是伪刻。

二、《王法墓志》辨伪

唐《王法墓志》(图2)见于多部石刻汇编,拓片图版见于《北图》[1]77、《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2]202,录文见于《唐汇》[4]274、《补遗》[5]258,《附考》[6]197则图文兼收。

图2 《王法墓志》(伪刻拓片)

为明辨真伪,现将《王法墓志》志文移录于下:

秦标茂族,汉挺华宗。○丝振响,金石传功。伊我君子,异干分丛。孝惟桥梓,林(材)架椅桐。祈祷无兆。

该志志主不见于史书,且目前学界暂未对其真伪问题展开讨论。笔者研究发现,此墓志存在如下几个疑点:

首先,志文主要内容涉嫌抄袭。经比对,《姚忠节墓志》志文主要截取自《王君及妻杨摩耶墓志》(以下简称《王君墓志》)。方便起见,现将《王君墓志》志文移录于下:

铄高族之玄冑,继有周之徽猷。惟夫君之美德,总信义于前修。俄双凫之影□,忽两剑而沈休。薤露凄兮凝冷,松风振兮□秋。[11]77-78

除了个人信息和铭文,《王法墓志》的志文基本上完全抄袭自《王君墓志》,故两者高度雷同的内容共计193个字。

其次,内容拼凑且逻辑不通。“某标茂族,某挺华宗”是唐代墓志文中的惯用语,但要言之有据,前后呼应,事先进行铺垫。例如,据《大唐故桂州建陵县令骑都尉胡君墓志铭并序》,“若乃芳存清质,□□□□,东汉仰其英风,西魏究其惠泽”,相应地其铭文中有“汉标茂族,魏挺华宗”之语[11]94。再如,据《唐故文林郎爨君墓志铭并序》,“君讳□,字□,雁门人也,今寓居洛阳焉。其先蜀将军习者,即其后也”,志主籍贯山西,祖先是三国“蜀将军”爨习,故言“蜀标茂族,晋挺华宗”[5]284。而《王法墓志》在前文中未曾做出铺垫,仅在铭文部分说“秦标茂族,汉挺华宗”,难免令人感到突兀,甚至自露破绽。

综上所述,《王法墓志》应是伪刻。

三、《兰德墓志》辨伪

唐《兰德墓志》(图3)见于多部石刻汇编,拓片图版见于《北图》[14]、《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15]、《唐宋墓志:远东学院藏拓片图录》(第152号)[3]242,录文见于《唐汇》[4]507-508、《补遗》[8]414,《附考》[16]则图文兼收。

图3 《兰德墓志》(伪刻拓片)

为明辨真伪,现将《兰德墓志》志文移录于下:

君讳德,字表,洛阳人也。自践土勤王,列卿擅名于晋乘,光于驭辖。方奉驯□之美,分誉樊丘;俄婴沉痼之悲,息徒缠古。朝颐玉饵,夕□首俄寂。春秋□有八,越以总章二年十一月廿四日,终于洛阳县章善坊私第。以其年十二月一日葬于河南平乐乡邙山之阳,礼也。长子玄庆,感树靡风庭,花鲜凌曲,采兰之恋方励,乐饵之庆。其□曰:

玄鸟摛祥,皂旒昭庆,执御开国,封成受姓。灵岳荐期,钧天锡命,取□秦楚,存亡周郑。

该志志主不见于史书,且目前学界暂未对其真伪问题展开讨论。笔者研究发现,此墓志存在如下几个疑点:

首先,志文内容涉嫌抄袭拼凑。在该志文中,多处文字意思不明,断句尚且不顺,解意更难。经查找比对,其内容与《□唐泗州涟水县主簿武骑尉故范君墓志铭并序》(以下简称《范彦墓志》)相似度最高。现将《范彦墓志》相关志文移录于下:

□讳彦,字褒,河南伊水人也。自践土勤王,列卿擅名于□□;姑苏炫业,牧伯显绩于阳秋。于是轮盖荫槐庭,旌节光□□。交友之分,义款于幽泉;敦史之华,文繁于汉箓。即君之先也。……(君)又选授泗州涟水县主簿。□□□□,声溢响于提纲;玭珠之浦,美价光于驭辖。方奉驯翚□□,□誉楚丘;俄婴沉痼之悲,息徒缠右。朝颐玉饵,夕味金牙,日□屡侵,光音俄寂。春秋七十有二,越以总章二年正月十六日,终洛阳县敦厚坊私第。以其年二月廿四日,葬于河南平乐乡邙山之阳,礼也。长子前赵州象城县主簿守玄,次子豫府亲事守元等,感树靡风庭,花鲜凌曲,采兰之恋方励,□饵之庆斯欢。欻警寒流,奄罹余霰,音仪凋素,遗占虚编。敢托良游,敬述清节。[17]

两相比照,《兰德墓志》的志文之所以费解,主要是抄袭过程中多有脱漏。例如,“自践土勤王,列卿擅名于晋乘”和“光于驭辖”之间缺字若干,“朝颐玉饵”和“夕□首俄寂”之间缺字若干,“采兰之恋方励,乐饵之庆”之后缺“斯欢”二字。

其次,志文内容不合墓志行文规则。在《兰德墓志》中,上述文字脱漏现象为害严重,不仅引起文意不明,而且致使“自践土勤王,列卿擅名于晋乘,光于驭辖”“朝颐玉饵,夕□首俄寂”“采兰之恋方励,乐饵之庆”等处的行文均不合对文规则。另外,《兰德墓志》的志文未见提及志主的父祖,而在唐代墓志中,仅有地位十分低下的宫人墓志才不涉及此项内容。

最后,志石规格与唐代墓志形制不符。唐代初期,五品以上一级的墓志石边长应该规定在0.54米或0.6米以上;九品以上一级的墓志石边长应该规定在0.42米或0.48米以上;庶民使用的墓志石边长一般在0.4米左右,也有少数平民的墓志石达0.6米以上[18]。测量原拓,兰德的墓志石长0.33米、宽0.32米,而据该志首题,志主兰德官至飞骑尉,属六品,志石尺寸过小也是一大疑点。

综上所述,《兰德墓志》应是伪刻。

《姚忠节墓志》《王法墓志》《兰德墓志》疑点众多,通过以上论证,笔者以为开博藏此三方墓志应为伪刻。浅知拙见,希望能够对唐代墓志研究以及整理、校勘等工作提供些许帮助。

猜你喜欢
志文兰德墓志铭
传书鸽
墓志铭也可以很幽默
阿梅
墓志铭漫话
墓志铭
西夏建筑装饰构件——石雕力士志文支座
《我的墓志铭》征文通知
一类广义平均曲率Liénard方程周期解存在性与唯一性(英文)
中国智库:何时能圆“兰德梦”
四天三夜 LAND CRUISER 200兰德酷路泽探塞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