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富安镇综合防控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的做法与体会

2024-01-01 08:33周咏梅徐浩东顾光银
蚕桑通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富安东台市体病

卢 鸿,周咏梅,徐浩东,鲁 斌,顾光银

(1. 东台市富安镇农技推广中心,江苏 盐城 224222;2. 东台市茧丝技术服务站,江苏 盐城 224200;3. 东台市蚕桑中心,江苏 盐城 224200)

东台市富安镇2023年共有桑园面积2 435.30 hm2,其中投产桑园面积2 164.60 hm2,养蚕农户1.4 万户,年饲养蚕种14.10 万张,生产蚕茧5 850 t,素有中国“茧都”之称,蚕桑综合效益处于全省较高水平。生产上,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是一种最常见、易发生、危害重的传染性蚕病,因其发病末期常流出脓汁,其内含大量的多角体病毒,又称血液型脓病。该病是一种亚急性传染病,其传染途径有食下传染和创伤传染两种方式,在各龄期都可能发生。蚕一旦发生此病,常造成大幅度减产歉收,有时甚至颗粒无收,严重挫伤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不利于茧丝绸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近年来,为有效防控该病,东台市富安镇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范措施,成效明显。现予总结如下,以期为有效防控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提供思路与借鉴。

1 主要传染途径

1.1 食下传染

核型多角体病毒及游离态病毒均能引起食下传染,食下传染是核型多角体病的主要传染途径。家蚕小蚕阶段感染此病多为食下传染所致。

1.2 创伤传染

创伤传染主要指游离态病毒经家蚕伤口处直接侵入蚕体内引起的发病,创伤感染多发生在大蚕期。一是由于蚕座过密,蚕儿活动空间受限,导致其相互抓破皮肤。二是在匀座扩座、蚕座消毒、除沙等饲育管理过程中,因操作粗放等人为因素造成蚕体皮肤损伤。

2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的发病特点及多发原因

2.1 发病特点

该病属于亚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生,不可逆转。恶劣的环境条件(如30 ℃以上高温、16 ℃以下低温冲击)、温度激变过大以及农药中毒等均可“诱发”本病。由于家蚕病毒多角体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抵抗力,该病具有较强的水平传播能力,同一批次间易发生交叉感染。一年中养蚕的批次多,一旦批次间隔时间短,消毒不彻底,上一批次发生蚕病的病原仍然保持很高的致病力,很容易感染下一批次的家蚕,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2 发病原因

2.2.1 病毒来源广、致病力强

核型多角体病毒大量存在于病死蚕、蚕沙、被污染的养蚕用具及周围环境中,发生该病的野外昆虫及其排泄物中也有大量病毒存在。其病毒具有持久的致病力、较强的耐药性、极强的传染性,所以给实际生产中的消毒防病工作带来极大难度。

2.2.2 消毒难彻底、方法不得当

消毒措施不到位、消毒方法不规范、药液配制不正确、杀灭病毒不彻底,为病毒的存活、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增加了家蚕感病风险。

2.2.3 桑叶质量差,造成抵抗力减弱

叶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蚕体的抗病性。不良气候影响、桑园失管、施肥不当,以及桑叶的选采、运输、储存方法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桑叶质量。蚕儿一旦食下叶质不良的桑叶,会导致抵抗力下降,使发病比例上升。

2.2.4 不良的环境因素影响,加大发病风险

蚕对不良气候环境较为敏感。当环境温度超过30 ℃或低于16 ℃,就会给蚕的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造成蚕体虚弱、抗性降低,一旦被病毒感染,就会引起核型多角体病的大爆发。

3 有效应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的对策

目前尚无有效药剂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进行有效治疗,因此,在该病防治上仍需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对策。

3.1 加大技术普及,提高防控水平

近年来,东台市以“八统一”社会化服务、“科技超市”技术化服务、“蚕信(事)通”信息化服务为抓手,通过举办市镇村技术培训班、开展广播讲座、专题培训等手段,多措并举,普及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的防控技术,提高蚕农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的认知水平和防范能力。

3.2 全面彻底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3.2.1 规范消毒步骤,注重清扫全面

高度重视并做好养蚕前的蚕室蚕具消毒,努力提高消毒质量,是预防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的关键。一般按“一扫、二洗、三换、四刷、五煮、六晒”的步骤进行,要求确保大小蚕具洗得净、消得透、晒得干、管得好。

3.2.2 统一用药品种,确保用药质量

为有效防范假冒伪劣蚕药坑农害农,多年来,富安镇推行蚕药统一配供,其核心内容是竞标采购、定点供应、贴标销售、规范管理、强化考核,按照“统一进货渠道、统一品种、统一价格、统一贴标销售、统一抽样质量检验”的运行方式,从源头上把住了蚕药质量关,解决了蚕药市场良莠不齐的问题。

3.2.3 统一配制浓度,正确使用药剂

蚕室蚕具常用消毒药剂有漂白粉、消毒净、石灰等广谱高效消毒剂,不同药剂有其自身的特性和针对性,在选用时要因时、因病对待,做到有的放矢。不同的药剂作用于病原体的有效浓度和药量不同,应严格按配比标准进行正确配制,同时要做到现配现用、消毒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3.2.4 统一消毒程序,规范消毒方法

长期以来,东台地区大、小蚕室及其用具的消毒,推行“三消一熏”模式,成效明显,即先使用漂白粉液、新鲜石灰浆、消毒净液消毒,最后再进行一次毒消散或熏毒威熏烟消毒。水剂药剂要充分雾化,与蚕具全面接触且保持湿润状态半小时以上,熏烟时要保持室内25 ℃左右且密闭10 h 以上。

3.2.5 统一机械消毒,提高消毒质量

机械消毒药液雾化效果好,喷得匀,消毒效率高、效果好。富安镇推行机械化消毒起步早,由镇村技术员、茧站和缫丝企业人员组成的消毒专业服务队,实施“统一时间消毒,统一药物供应,药液统一现配现用”。富安镇机械化消毒率达90%以上,解决了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提高了消毒防病效果。

3.2.6 统一回山消毒,减少病原扩散

蚕期结束后,养蚕的蚕室、上蔟的蔟室以及周围环境,遗留很多熟蚕的排泄物、病蚕尸体、霉烂的蚕茧、蚕沙等废弃物,这是病原物相对集中的时候,若不及时进行清理、消毒,就会造成病原物的扩散,对下一批蚕安全威胁很大,此时统一进行回山消毒,能有效防范病原物扩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蚕桑技术部门的引导下,富安镇蚕农高度重视“回山消毒”,每期养蚕结束后,全镇统一布置“回山消毒”事项。把好源头关,能有效降低病原基数,预防蚕病的发生和流行。

3.3 提高桑叶质量,增强蚕儿体质

3.3.1 重视有机肥的投入

桑园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注重氮磷钾的配合使用,以确保桑树各类营养元素的均衡,防止桑叶叶质不良。

3.3.2 重视病虫害的防控

近年来,富安镇在桑园治虫期间,组织开展机械弥雾机以及无人机治虫,成效明显。全镇现有机械弥雾机120多台(套)、无人机2台、治虫专业队30多个,蚕桑重村、养蚕大户基本实现了桑园治虫机械化、人员专业化,桑园虫害适期防治和治虫效果得到了普遍提高,野外昆虫与家蚕交叉感染的概率得到了有效降低。

3.3.3 重视桑树摘芯和隔行采叶

五龄蚕食用过嫩桑叶,其体内水分上升,渗透压提高,抗病能力会严重下降,易诱发脓病。而春季桑树摘芯、秋季隔行采叶能有效改善叶质、提高产量,能确保五龄蚕食用到成熟度一致、营养成分高的桑叶,大大增强了蚕儿的抗病能力,应予大力推广。

3.4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抗病能力

3.4.1 建立卫生制度,防病毒扩散

一要建立防病卫生制度,防止“病从口入”;二要定期用1%的漂白粉液对蚕室内外地面、空气进行消毒;三要将蚕沙远离蚕室、桑园,集中坑埋,防止新鲜病菌扩散。

3.4.2 注重稀放畅养,防蚕头过密

小蚕发育快,蚕座过密会导致蚕儿食桑不足、发育不齐、蚕与蚕相互间抓破皮肤,故须超前扩座,及时匀座,做到蚕头均匀,稀密一致,蚕座平整。大蚕饲养要放足面积,确保一蚕三位,蚕不碰蚕。

3.4.3 勤用新鲜石灰,防蚕座感染

新鲜生石灰能够杀灭核型多角体病毒,是消灭脓病病原不可缺少的廉价有效药品。小蚕期蚕座多用“三七糠”(3 份石灰、7 份焦糠),大蚕期前4 天蚕座消毒每天至少用一次新鲜石灰粉。为此东台市蚕技部门每年定制专用石灰200 t供应蚕农,为脓病的防治提供了物质保障。

3.4.4 调节养蚕环境,防极端气候

控高温、防闷热、防低温多湿是蚕室小环境的调节重点,也是生产上的难点。只有调节好养蚕小环境,才能养好蚕,少发病,产量高。

3.4.5 强化防毒保安,防中毒发生

净化养蚕环境,能有效预防家蚕农药中毒或上蔟不结茧情况的发生。家蚕发生微量的农药中毒,其抗病性、抗逆性下降,极易暴发家蚕核型多角体病。为保证蚕桑生产安全,东台市专门建立了“家蚕防毒保安工作领导小组”,各蚕桑生产镇相应建立家蚕防毒保安工作班子,全市统一印发并张贴宣传“家蚕防毒保安告知书”。通知书强调蚕桑生产地区,蚕期不得销售和使用对家蚕安全有严重危害的农药,如:杀螟丹、杀虫单等沙蚕毒素类单剂、复配剂及其仿生合成类似物农药;含啶虫脒单剂及复配剂农药以及其他含有有机氮类农药;含有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及病毒多角体单剂及复配剂的生物类农药;灭幼脲、氟虫脲、氟啶脲单剂及复配剂等苯甲酰基脲类农药;含吡丙醚等类生长激素类单剂及复配剂;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灭虱净等产品说明书上注明蚕区“禁用”或“慎用”的农药。养蚕前5 d 蚕区不使用如毒死蜱等熏蒸性强的农药,大蚕后期蚕区内不使用高危农药。“桑园用农药销售点”挂牌销售,并加贴市统一印制的桑园可用或桑园专用标贴,蚕农购买桑保专用农药发生问题可以追本溯源。

3.5 针对不同季节,选好抗性品种

家蚕抗病能力的强弱,受遗传基因、饲养环境、养蚕技术等多种条件影响。针对不同的饲养季节,正确选用抗病性、抗逆性较强的品种,对于有效应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的高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春蚕期病原较少,气候条件适宜桑叶生长和家蚕饲养,春蚕品种主要以春用多丝量家蚕品种‘菁松×皓月’为主。秋蚕饲养季节,易受不良气候影响,东台秋蚕品种主要选择饲养对家蚕血液型脓病抗性强、体质强健的‘华康3 号’等品种。‘华康3 号’对家蚕血液型脓病有较强的抵抗性,但不是抗所有蚕病,因此消毒防病工作同样重要,重点要加强对细菌病、僵病和空头病(中肠型脓病)的预防。

4 小结

“养蚕要想夺高产,消毒防病是关键”。东台市富安镇在防控家蚕核型多角体病上采取技术指导的系统性、物资供应的针对性、社会化服务的全面性,一方面狠抓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效果,着力提高蚕农栽桑蚕养水平,另一方面推广使用NPV抗性家蚕品种,强本固基,综合应对。当然,各地要根据本地区养蚕品种、气候特点等因素,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制定相应的综合防范措施。

猜你喜欢
富安东台市体病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富安酥儿饼
洗书记
练琴记
富安鱼汤面
退休人员为传承家乡历史文化奔波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一例猪弓形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