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化思维下的儿童公共餐椅设计研究

2024-01-01 05:49万晴娟程凌云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3年11期
关键词:餐椅餐盘儿童

■万晴娟,程凌云

(豫章师范学院,江西南昌 330003)

外出就餐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活动,儿童公共餐椅的出现为儿童及其父母的就餐过程提供了极大便利,使儿童与父母均可愉悦的享受外出就餐的惬意时光。虽然当前的儿童公共餐椅带给儿童及其父母更好的就餐体验,但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儿童公共餐椅仍存在不足之处,未能满足消费者的切实需求。当前部分学者对儿童公共餐椅进行了相关研究[1-5],这些研究对于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以上研究多集中在家用儿童公共餐椅以及人机工学等方面,且考虑到儿童公共餐椅有其使用场景的特殊性,在设计研究时不应将其作为孤立的物来看待,而应当结合其所处的使用场景进行综合考虑,以设计出符合用户现实需求的优良餐椅。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将场景化思维引入儿童公共餐椅的设计分析过程中,从场景化视角来探讨儿童公共餐椅的设计,以期为儿童公共餐椅的创新设计提供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1 儿童公共餐椅设计现状

儿童公共餐椅是指供年龄段在6个月至3岁的儿童与其亲属一同在公共餐厅就餐所专用的椅子[6],属于一种辅助性就餐设施,能有效提升用户就餐的便捷性与体验感。通过实地走访、网上查阅资料等方式调研发现,常见的儿童公用餐椅(图1)。当前儿童公共餐椅功能单一,造型简陋,色彩单调,仅满足了儿童就餐时起到支撑和固定儿童的基本作用,未考虑到儿童这一特殊用户的需求及用户特征。而且儿童公用餐椅一般都无法折叠或者堆放,导致收纳不便,闲置时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空间。此外,当前儿童公用餐椅在设计时常常将其孤立起来看待,未能很好地将其融合到实际的使用场景中,造成最终设计出的儿童公用餐椅功能适用性弱,用户体验性差等问题。因此如何从用户角度出发,深入挖掘用户需求,以完善儿童公用餐椅的设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1 常见儿童公用餐椅

2 场景化思维引入儿童公共餐椅设计

2.1 场景化的概念简述

场景化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服务思维[7],它从用户所处实际场景为切入点,通过对场景中所涉及的人、物、环境等元素进行整合分析,面向客观实践来探寻用户实际需求与可能的解决方式[8]。场景化思维不仅关注场景下用户及其具体行为活动,还注重行为的时空性[9],以用户为中心,用户需求为导向,硬件设施为载体,用户的行为活动为表现形式,展开对用户行为的分析与设计,预设目标用户达成目标的一系列操作流程,进而以此引发设计思考,重构用户与场景中各要素的交互关系[10-13]。场景化思维已被广泛应用于设计领域[14-16],目前关于场景化的设计研究虽鲜有涉及儿童公共餐椅,但是以上研究为本文展开场景化视角下的儿童公共餐椅设计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2.2 儿童公共餐椅设计特征分析

全面了解设计目标是有效完成设计任务的前提保障。首先儿童公共餐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具体的物体,而是融合到具体场景中发挥一定功能价值的媒介,在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儿童公共餐椅具体设计要素,例如造型、尺寸、结构等,还要结合具体场景中所涉及的用户、时间、空间、行为等多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分析当下场景中用户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产生的系列行为,及其折射出的潜在需求,进而设计出符合当前场景的儿童公共餐椅,因此儿童公共餐椅的设计具有场景依附性;其次整个就餐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包括就餐前的等待、就餐过程中以及就餐结束后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又包括若干子阶段,每个阶段几乎均会与儿童公共餐椅产生交互行为,这些交互行为的发生会逐步累积形成用户的主观情感,例如好用、易用、方便等,且这种体验感是用户在使用儿童公共餐椅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认知,因此儿童公共餐椅的设计具有体验层次感;最后在整个就餐过程中,除儿童公共餐椅服务的主体用户外,儿童父母以及餐饮服务方均会与儿童公共餐椅产生交互行为,例如就餐前儿童父母会将儿童放入儿童公共餐椅上,此外餐饮服务方事先会拿取餐椅、餐后会清洁以及整理餐椅等行为,因此儿童公共餐椅的设计具有用户多样性特征。

场景化思维引入儿童公共餐椅设计活动中,能有效避免在设计时仅仅将儿童公共餐椅作为“物”来看待,将其融入具体的使用情境中进行考虑,能系统归纳就餐过程中各个子场景及其关联的设计要素,最终帮助设计人员以更加全面的视角来审视整个儿童公共餐椅设计活动,深入挖掘用户潜在需求,并通过设计手段重塑用户与儿童公共餐椅之间的交互触点,为多重用户创造一段愉悦的就餐体验历程。

3 场景化思维下的儿童公共餐椅设计流程

场景化思维下的儿童公共餐椅设计不应该是一种固化的、机械式和孤立的设计过程,仅考虑儿童公共餐椅这一具象物,更需综合考虑与之相关的人、时间、空间以及环境等要素,从真实使用的场景下来审视整个设计活动,这个设计过程应该是有逻辑性、引导性和创新性的交互场景的营造。场景化思维下的儿童公共餐椅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儿童公共餐椅设计流程

4 场景化思维下的儿童公共餐椅设计

在儿童公共餐椅设计实践阶段,基于场景化思维分析流程,按照场景预想、场景解构、场景重构以及场景实现展开儿童公共餐椅的设计实践。

4.1 场景预想

在设计之初首先需要完成场景预设,所谓场景预设就是在前期充分的调研基础上,综合考虑用户所处的空间、时间、环境等要素以及与用户之间产生的交流互动等要素,针对儿童公共餐椅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合理性的预设愿景,创造性构建出儿童公共餐椅的设计蓝图,以便在后续设计过程中时刻明确设计之最终目标,增强设计过程的靶向性。儿童公共餐椅设计场景预想如图3所示。

■图3 儿童公共餐椅设计场景预想

具体而言,在儿童公共餐椅设计的场景预想阶段,考虑到体验经济背景下的用户要求日益提升,对于用户体验以及服务质量的要求只增不减,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稳步发展,在提升自身硬实力的同时,也应当注重软实力的塑造,特别是对于餐饮这一服务行业来说,好的服务至关重要。本文从儿童公共餐椅这一不可或缺的就餐辅助产品为切入点,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前儿童公共餐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并不能很好满足用户需求,与用户的期望还存在一定距离,因此本文以儿童公共餐椅设计为研究对象,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场景化思维的指导下通过设计手段介入就餐辅助产品设计中,通过重构用户就餐场景,为用户提供一个惬意、愉悦的就餐场景,进而为其创造一段良好的用餐旅程,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增强餐饮企业的软实力。

4.2 场景解构

场景解构主要是设计人员基于场景化思维对用户就餐这一具象活动中所涉及的场域进行分解与提取,通过对各个子场域进行剖析来观察用户的行为特征,洞悉用户与餐椅之间的交互流程及方式,以便对儿童公共餐椅设计信息有一个全面的重新认知。儿童公共餐椅设计场景解构如图4所示。

■图4 儿童公共餐椅设计场景解构

在场景解构阶段,基于实地调研对就餐过程进行场景解构,按照内部和外部场景要素展开分析。首先对于就餐这一活动而言,在进行内部场景要素分析时,以交互对象、时间流为定性聚类分析,首先在整个就餐过程中,儿童作为餐椅的直接使用者,是与餐椅产生交互的主要对象,其次父母在放置儿童、调节餐椅以及辅助儿童进食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与餐椅产生必要的交互行为,同时餐饮服务方在整个用户就餐的服务过程中也会与餐椅进行交互,因此餐椅的交互对象包括儿童、儿童父母以及餐饮服务方。时间流按照整个就餐进度可以分为就餐前、就餐中以及就餐后,且每个阶段中又包含多个子场景以及若干交互行为的发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多重交互对象为主线、时间流为引导,构建完整的就餐场景集,包括儿童这一主体所构成的场景集、儿童父母及餐饮服务双方所构成的场景集。首先对于儿童这一主体而言,整个就餐场景包括安抚情绪、坐入餐椅、等待用餐、开始用餐(打翻餐盘、清洁餐椅、更换餐椅)、用餐完毕、餐后玩耍、离开餐椅。在这一过程中,应当为儿童提供一个舒适的、有趣的就餐体验;对于儿童父母而言,包括擦拭餐椅、将儿童放入餐椅、调整餐椅至合适的状态、移动餐椅到合适的位置、为儿童添加食物、打开餐椅、抱离儿童等场景,在这一过程中应当为其提供一个操作便捷、舒心的就餐体验;对于餐饮服务方而言,包括拿取餐椅、清洁餐椅、收纳餐椅等场景,在这一过程中应当为餐饮服务方提供一个轻便、高效的交互体验。外部场景要素主要着眼于儿童公共餐椅的外在物理属性,包括儿童公共餐椅的造型特征、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结构的设计等。

4.3 场景重构

场景重构阶段主要是通过子场景构建以及场景模拟等方式将前期提取出的场景要素重新整合成一个个完整的子场景,并思考如何将用户需求转化为相应的用户就餐体验概念与要点,通过设计的介入创造性提出解决方式,以实现用户就餐场景的重构、优化就餐体验。儿童公共餐椅设计场景重构(图5)。

■图5 儿童公共餐椅设计场景重构

在场景重构阶段,主要通过对典型场景中用户活动的剖析发现用户体验痛点,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式形成用户体验概念点,通过对用户场景的重塑完成用户就餐体验的优化升级。基于就餐前、就餐中以及就餐后三个阶段提炼出的典型场景包括放入儿童前父母或服务员擦拭餐椅、父母调节餐椅并放入儿童就座、儿童坐在餐椅内自行玩耍、就餐过程中餐盘被打翻导致就餐中止、就餐结束后儿童自行玩耍、父母调节餐椅并抱出儿童结束就餐并离开、服务员清洁并收纳餐椅[17]。

针对放入儿童前父母或服务员擦拭餐椅这一场景我们发现:a父母发觉餐椅不干净,自己擦拭餐椅或让服务员擦拭餐椅;b父母本身注重卫生,擦拭餐椅;c餐椅由于配色、材质等原因给用户一种不卫生的感觉。因此在该场景中,应当思考如何使得餐椅易于清洁,同时还能带给用户一种视觉上的洁净感。针对上述用户痛点,可以从儿童餐椅的造型、色彩搭配以及材质选用等方面加以改进优化,例如餐椅造型采用一体成型的椅面造型便于清洁,明亮的色彩搭配更容易给用户一种视觉上的洁净感[18]。

针对父母调节餐椅并放入儿童就座这一场景我们发现:a儿童存在个体差异性,对于就座空间的需求不一;b部分儿童的脚够不着餐椅脚踏板,导致儿童腿部悬空。因此在该场景中,应当思考如何通过儿童公共餐椅的结构设计来满足用户需求,例如可以将儿童公共餐椅的餐盘以及脚踏板设计成可以伸缩或者滑动的可调节结构,以满足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带来的个性化需求,进而为儿童提供一个舒适的坐姿[19]。

针对餐前和餐后儿童坐在餐椅内自行玩耍这一场景中我们发现当用户点完菜后,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会上菜,父母就餐完成后通常会闲聊一会再离开或者儿童先用完餐。在这一过程中:a父母希望自己可以获得短暂的个人空间以及悠闲的时光与好友畅聊,然而父母与好友之间的交谈会被儿童的哭闹频繁打断,导致父母不得不中断聊天;b儿童自己坐在儿童公共餐椅中会因为无聊而哭闹,需要父母陪伴玩耍;c周围餐桌的用户会因儿童的哭闹受到干扰。因此在该场景中,应当思考如何为用户创造一个顺畅的交谈时光,为餐厅提供一个舒适的就餐环境,为儿童营造一段怡然的玩耍历程。针对上述用户痛点,可在儿童公共餐椅的设计过程中,基于用户需求以及儿童特征,增强儿童公共餐椅的趣味性,以吸引儿童自行玩耍,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儿童哭闹,给儿童创造一段愉悦的玩耍历程,另一方面也能为父母营造一段流畅的畅聊体验,同时还能给周围其他就餐用户提供一个惬意的就餐环境[20]。

针对就餐过程中餐盘被儿童打翻导致就餐中止这一场景我们发现:a餐盘被打翻有的儿童会哭闹,有的儿童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事产生负面情绪,如自责,害怕,担心被责骂等;b父母就餐过程会被中止,使得就餐过程不顺畅;c服务员会来清理打翻的食物,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服务员的工作负荷。因此在该场景中。应当思考如何通过设计来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从而让就餐过程顺畅进行,例如可以将餐盘与餐椅桌面设计成一体,这样餐盘就可以较为稳定的固定在餐椅上,避免儿童打翻餐盘。一体式的餐盘设计一方面使得就餐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避免儿童因打翻餐盘而产生负面情绪,给幼小的心理造成影响,通过设计让用户体验变得有温度和人文关怀。此外一体式的餐盘设计还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服务员的工作量。

针对父母调节餐椅抱出儿童结束就餐并离开这一场景我们发现,a餐椅和餐椅桌面通常是不可拆卸的,父母不能轻易抱出儿童;b父母抱出儿童过程中儿童腿部容易剐蹭到餐椅上;c父母抱出儿童时经常会带起餐椅。因此在该场景中,应当思考如何解决父母操作的便捷性,例如可以将餐椅桌面设计成可拆卸结构,以减少父母抱起儿童的障碍性。

针对服务员清洁并收纳餐椅这一场景我们发现:a餐椅不能堆叠放置,占用了较多空间;b餐椅由于造型原因不好清洁。因此在该场景中,应当思考如何通过造型或者结构设计,解决收纳问题以及使用后的清洁效率。例如可以将餐椅造型设计偏向简约,减少不必要的修饰细节等,以适应堆叠放置这一需求下对于餐椅造型的要求,同时简约的餐椅造型相对来说也易于打理。

4.4 场景实现

场景实现阶段主要是将前期场景重构中所形成的体验概念转化为儿童公共餐椅的具体物质属性,在就餐场景中完成儿童公共餐椅设计的场景化解码,进而实现用户对于儿童公共餐椅的多维感官体验。儿童公共餐椅设计场景实现(图6)。

■图6 儿童公共餐椅设计场景实现

在场景实现阶段,通过设计手段将场景重构阶段中的较为抽象的用户体验概念点转化为儿童公共餐椅的具象表现形式,进而切实解决用户就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满足用户愉悦就餐的现实需求。基于以上分析得出儿童公共餐椅概念设计方案效果图(图7)。首先儿童公共餐椅整体造型采用较为简约的形态特征语言,加以亮丽的配色,一方面给用户一种洁净的感官既视感,另一方面明亮的配色有助于吸引儿童,同时有利于激发用户的正向情感,与外出就餐的愉悦感相契合。其次考虑到就餐儿童体态的差异性,儿童公共餐椅在就座的前后空间上以及脚踏高度设计了可调节结构。用户可根据不同儿童的体态特征对儿童公共餐椅进行调节,以提升儿童就座的舒适性(图8)。在餐盘的造型上进行了创新设计,将餐盘设计为一体式(图9),有效提升了儿童餐盘的固定性,防止儿童打翻餐盘等情况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户就餐的流畅性,同时由于餐盘不易打翻,也降低了餐厅服务人员的工作量。此外,在进行儿童餐盘设计时,引入模块化设计理念,餐盘模块可替换成儿童玩具模块供儿童餐前餐后玩耍,一方面通过玩具吸引儿童自行玩耍(图10),避免儿童哭闹,另一方面也能为父母创造一段惬意的个人时光。最后考虑到餐椅的收纳问题,在餐饮椅面角落处的结构上进行了中空处理,使得餐饮在收纳时可以堆叠放置,有效减少空间的占用率(图11)。

■图7 儿童公共餐椅概念设计方案效果图

■图8 儿童公共餐椅就座空间及脚踏板可调节示例

■图9 儿童公共餐椅一体式餐盘设计

■图10 儿童公共餐椅餐盘与部分玩具模块示例

■图11 儿童公共餐椅收纳堆叠示例

5 结语

不同经济阶段其经济产出物是不同的,新的经济阶段必然伴随着新观念的产生,也必然催生出新的用户需求和设计要求,作为国民衣食住行四大需求之一的餐饮行业更是如此,用户对于外出就餐时的体验与服务感知愈发敏锐,这就使得餐饮行业不得不在软硬件各方面进行升级优化以满足体验经济背景下用户的高要求,以达到长足发展之最终目的。基于此,文中从设计学的角度引入场景化思维展开研究,以儿童公共餐椅为设计对象,通过场景预设、场景解构、场景重构和场景重现四大流程深入剖析用户行为,挖掘用户需求,并将用户需求映射到儿童公共餐椅的具体设计要素上来,完成了儿童公共餐椅的创新方案设计,为用户营造愉悦且流畅的就餐体验进行积极的探索。

猜你喜欢
餐椅餐盘儿童
多功能儿童餐椅设计研究
餐盘上的卡通王国
动物世界
摔个大饺子
儿童餐椅用处多谨慎选择很必要
当春日落入餐盘中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我们该在无病呻吟的文字餐盘里加入什么样的营养?——常新港创作谈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