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庭德育厚植情感“双度”的现实反思、地位重申与多元路径

2024-01-02 19:53黄绪涛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育人

黄绪涛

(青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儿童家庭道德教育一方面需要厚植情感温度,发挥情感的“润滑油”和“催化剂”作用,促进儿童子女道德品行和道德规范的养成,提升德育效果,另一方面需要厚植情感深度,培养儿童正确且恰当的情感,丰富德育内容。家庭德育在厚植情感“双度”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但是现实中的儿童家庭德育存在着情感“双度”未能有效体现甚至出现逐渐“隐退”的倾向,因此探究家庭德育厚植情感“双度”的现状、效用及路径,对提升家庭德育的质量、解决当代儿童家庭德育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儿童家庭德育厚植情感“双度”的现实反思

“道德教育若要真正成为一种抵达心灵、发育精神的教育,一定要诉诸情感。如果不诉诸情感、改善情感,就不可能变成精神发育的活动、生命内在的精神活动。”[1]62-63情感是道德教育不可分割的关键要素。目前儿童家庭德育中情感“双度”不足既体现在认知层面也体现在实践层面。

(一)认知层面的忽视

忽视情感温度的积极作用及忽视情感深度的培养,是当前儿童家庭德育情感“双度”在认知维度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育人模式固化,灌输道德要求的“知性德育”成为家庭德育的常态,这种“知性德育”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规范教育,通过重复且单一性的口头教导强行培养儿童道德观念,它从根本上忽视了道德教育中情感与人性的价值,远离人的实际生活和内心追求,使得情感温度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被弱化。单纯讲道理的“知性德育”将德育内容僵化为教条,削弱儿童对于家庭德育的兴趣,无法真正参与其中并虚心受教,使掌握道德认知、遵循道德规范变成一种对自我的约束与限制,甚至造成儿童的逆反,故意做出与父母要求相悖的行为,使得担任教育者角色的父母产生“卖力不讨好”的心态,对家庭道德教育缺乏成就感与自信心。另一方面,不少父母仍受传统育人理念的影响,站在家长需求的角度进行家庭德育,采取带有规训倾向的施教模式,将培养重点集中于受教者如何表现才能符合父母意愿、符合社会要求,这使儿童的情感反映表现出不真实的一面。长此以往,不但父母无法发现儿童丰富而真实的情感,而且由于儿童的情感需求被长期压制,容易陷入无法通过后天自我教育强化情感深度的困境。

(二)实践层面的阻碍

儿童家庭德育实践中面临父母情感能力低下导致的情感温度“失调”与情感深度培养受阻的问题。父母情感能力通过自身情感表达及对儿童展现情绪情感时的反应来体现。一方面,父母情感能力水平低下,导致情感温度出现“过高”或“过低”两种极端。朱迪·邓恩指出:“父母以强烈的负面情感传达规则时,儿童对规则的感知最为敏锐,但并不是父母情感表达得越强烈,孩子就越听从规则,过分的愤怒表达会适得其反,甚至引发孩子的模仿,不利于维持和谐的家庭秩序。”[2]89当父母情感能力水平较低、无法控制自我强烈的负面情感表达时,即情感温度“过高”,会对德育过程产生负向影响。另一种“过高”则表现为父母对儿童过分关爱与期望,正面情感表达失控,使儿童在“过高”的情感重压下“透不过气”。情感温度“过低”则表现为将德育活动固化为机械的施教与受教过程,未能充分利用亲子之间充满爱与关怀的情感,育人活动缺乏情感温度。另一方面,父母情感能力影响儿童情感深度的培养。不少父母受落后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家庭德育中无法突破刻板的传统家长形象,一味强调尊严与权威而忽视家庭德育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对儿童的情感流露不能正确回应与引导,使得家庭情感互动频率较低,儿童无法获得充分的情感练习,不利于儿童情感能力的培养及多样化情感的形成。

二、儿童家庭德育中情感“双度”的地位重申

亚里士多德认为,“正确的教育就是要从小培养起对快乐事物的快乐感情和对痛苦事物的痛苦感情”[3]41。将快乐和痛苦作为品质的表征,在德性与情感的关系中,强调了德性的情感内涵及情感的积极价值。《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4]133的观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利用家庭伦理情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4]249蕴含着将道德规范内化于人的情感、意志的思想。朱小蔓教授总结出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及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的观点,拓展和丰富了情感德育理论[1]。可见,对于情感,古今中外均有较高关注。当下,“双减”政策、《家庭教育促进法》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多管齐下,核心在于摒弃家庭教育短视化、功利化倾向,倡导家庭教育深入心理、精神维度。儿童群体处于认知能力较低、情感自觉养成能力较弱的阶段,局限于说教与理论灌输而缺乏情感的家庭德育模式往往削弱了应有的育人效果,因此家庭德育厚植情感“双度”十分必要。

(一)情感温度的地位重申

情感温度在家庭德育中具有奠定基础、提供动力、巩固效果的功用。首先,情感温度在儿童家庭德育中的奠基作用表现为奠定心理基础和家庭环境基础。一方面,情感温度奠定心理基础。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家庭中,父亲的话与习惯具有约束作用,因为家庭成员自然地对他有感情并且愿意服从他[3]315。有研究表明,建立父母与儿童之间充满情感的安全依恋能够使儿童在父母不采用强迫手段的情况下接受教育并自愿服从,而不是出于强迫或者恐惧[2]85。可见,情感温度能够使亲子之间产生心理相容,儿童能够以主动且自愿的心态接受教育,这为家庭德育的开展提供了心理层面的切入点,有利于德育措施的继续推进与落实,也有利于父母及时捕捉育人过程中儿童的心理动态并适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家庭道德教育。另一方面,情感温度奠定家庭环境基础。家庭成员之间建立在爱与责任感基础上的和睦相处、彼此关爱之情无形中塑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家庭德育提供了良好的育人场所,有利于家庭德育活动顺利且高效地开展。反之,在“压力型家庭”“打骂型家庭”“夫妻失和型家庭”等充斥负面情感的家庭环境中,即使最基本的正常且稳定的共同生活都难以维持,遑论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这无疑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甚至思想道德观念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情感温度为家庭道德教育提供动力,激励儿童在家庭德育指导下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有研究者指出:人往往趋向积极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情感体验,这是一种先天性倾向的表现,而这种先天性倾向使得情感具有调节人行为的功能[2]45。结合儿童家庭德育实际来看,当儿童表达正确的道德观念或者做合乎道德的事情时,父母会给予一些积极的情感反馈,例如夸奖、鼓励、拥抱、爱抚等。儿童接受这些反馈后,相应会产生积极情感体验,从而倾向于继续保持此类积极行为。反之,则产生消极情感体验,进而产生规避这种消极情感体验的态度倾向,驱使儿童矫正自身错误行为。

最后,情感温度具有巩固家庭道德教育效果的作用。亲子之间富有情感的沟通交流,有助于父母发现儿童尚未解决的道德问题并及时进行补充教育,使家庭道德教育更加全面且有效。相较于抽象的道德要求,儿童更容易将受教育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变化铭记在心,两岁的孩子一般已经能够通过观察父母的表情和声音来获取情感,充满情感的交流可以获得他们的关注。儿童可通过回忆这些情感信号,联想家庭德育过程,并以情感为牵引进行自我教育。若父母采取恰当的方式,将温和的管束与情感熏陶相结合,就能够提升德育效果;也能通过引导或在儿童做错事情时及时将温情收回,使儿童认识到贯彻道德要求的重要性并自觉进行自我约束。父母发挥家庭德育的主导作用与儿童自我约束相辅相成,德育效果自然彰显。

(二)情感深度的地位重申

儿童家庭德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因此自然也是一种涉及情感的实践[5]。儿童在家庭德育中会自然地形成许多情感,当儿童能够自觉地反思某些情感时就会对引发情感的价值观念产生怀疑并进行纠正,这些被纠正的价值观念又会促进新的更深层次的情感类型产生,丰富儿童情感体验,构成儿童家庭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方面,在儿童家庭德育中厚植情感深度能够帮助儿童明晰对待自身、他人及社会的多维情感。例如,属于对待自我情感的羞耻感、内疚感,属于对待他人情感的同情、感恩、怜悯,属于对待社会情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美感、社会理智感,等等。家庭德育本身就是培养受教育者情感的活动,个人、家庭、社会三者密切相连,赋予了家庭德育广阔的育人场域与丰富的育人内容,承担教育者的父母将不同育人场域相联结并辅以指导,为儿童明晰多维情感提供基础。若父母在家庭德育中缺少情感深度的挖掘,忽视有关儿童多维情感养成的指导与帮助,很可能会造成儿童情感体验模糊,将对待不同主体的情感混为一谈,甚至将情感弱化为“内心感觉的变化”。父母创造合理的德育环节,指出儿童正形成的情感类型,说明不同情感之间的差异性特征并适度地强化,不仅意味着对儿童心灵及人性特点的尊重,而且能够使儿童深化情感体验,正确认识、辨别并科学对待多维情感,而非麻木、茫然地轻视与混淆。

另一方面,厚植情感深度能够推动情感向个体道德行为转化,丰富德育内容,提升育人成效。在此以儿童早期对待自我的道德情感——内疚感为例进行说明:当儿童认为自己的道德行为未能达到父母提出的道德要求水准时,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并感到有愧于父母,这就是家庭德育中内疚感的来源。这一情感的产生,能够促使儿童采取补偿行为,以缩短个人行为与外在道德要求之间的距离,实现情感向道德养成的延伸与转向。内疚情感也会促使子女即便没有父母的监督也会以外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打下情感基础。同理,其他类型的情感也有类似功用。

三、儿童家庭德育厚植情感“双度”的多元路径

“道德教育要回归人的生命脉络之中,正视情绪、情感在整个生命成长和发展中不可忽略的基础性地位,看到情感形塑人格、涵养德性、生成价值观和信念中的重要性。”[6]厚植情感“双度”对家庭德育具有重要意义,探讨情感“双度”的厚植路径有助于解决德育实际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父母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要涵养优良家风,提升情感能力,创新厚植模式。

(一)重情育情,涵养优良家风

家风体现着家庭的精神内涵,在重情育情优良家风的熏陶下,家庭中能够形成良好气氛,这为厚植情感“双度”奠定了基础。

民主平等的家庭教养模式强调儿童与父母地位平等,用尊重、信任的情感教养儿童,激发亲子之间积极和睦的情感互动。在这种教养模式下,父母不会以高高在上的施教者的形象强行将道理、知识灌输给儿童,而是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谦虚地倾听儿童的心声并给予帮助和支持。民主平等的家庭教养模式有助于促进温情亲子关系的构建,而有了充满温情的亲子关系支持,家庭德育就能更加顺畅地进行。一方面,父母应给予儿童充分的尊重与信任,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儿童的身心成长,以发展的观点相信儿童在家庭富有情感的教养中能够得到进步,不放过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因小问题的存在而小题大做,避免亲子关系的紧张。另一方面,父母也需要树立自身权威,让儿童产生适度畏惧之情,运用好奖励与惩罚,使儿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由自身行为及父母教养模式转变带来的情感变化。家长要进行深刻的、经常性的反思,以便更好地发挥家庭的育人作用。

亲子和睦能够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儿童成长的方方面面。家庭是能够为成员们提供心理慰藉、情感激励、精神支撑的场所,家庭中形成的和睦宽容氛围也是家风正派的重要体现。为此,父母需秉持家庭中以情为重、借情滋养的育人理念,在家庭中倡导“家和万事兴”,在育人过程中秉持科学的教育理念、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在维护亲子和睦情感的基础上,杜绝功利化、内卷化甚至伤害亲子情感的错误做法。

(二)严于律己,提升情感能力

父母作为家庭道德教育活动的发出者,先行习得良好的情感能力,能够保障父母一方在家庭德育中的优势地位,为子女树立情感榜样,为厚植情感“双度”提供有力支撑。

父母要维护家庭情感和睦,为儿童树立榜样。父母是维护家庭和睦的第一责任人。父母若能做到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善于处理自身情感,锻炼情感能力,为儿童创造充满情感温度的家庭氛围,家庭德育就能顺利进行。儿童感受到来自家庭的爱与尊重,便会身心愉悦,进而模仿父母以同样的情感模式对待他人。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子情感更是影响情感“双度”厚植与家庭德育顺利进行的关键要素,要避免过分溺爱与过分严苛的情感极端,赋予儿童尊重、关爱、充满理智的情感;要克服自身情感的不良表达(如暴躁、武断、独裁),以合理方式赢得儿童的信任。

父母要形成与儿童共同成长的意识,既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又关注自身的主体地位,保持开放的心态与儿童共同进步才能达到锻炼情感能力的效用。一方面,父母要注重培养儿童的情感调节能力。父母要在不同情景下引导儿童作出适当情感反应,合理表达自身情感,帮助儿童维持稳定积极的情绪情感,在自身保持稳定情感的前提下为子女作出正面示范,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子女的情感调控,避免消极情感的长期影响,一旦察觉到子女的较强烈的负面情感,就要及时纠正并加强引导。另一方面,父母应学会总结和反思,如参加亲子活动或者对儿童进行批评教育后能对自己在育人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情感反应、情感控制进行正确反思;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社区宣传、学校活动等育人资源多观察学习榜样家庭的做法,多与其他父母沟通交流,虚心借鉴,扬长避短,提升自身情感能力。

(三)融合叙事,创新厚植模式

道德叙事即道德与叙事相结合,用话语叙述道德故事,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道德教育方法。道德叙事能够叙出道德故事中的情感,避免了刻板、枯燥的说教,扩展了儿童的生活体验,使其能如身临其境般地体会亲身经历之外的生活和感受,激发情感想象力。家庭德育中引入道德叙事的教育方法,为厚植情感“双度”提供新的模式参考。

要开展生活化的叙事内容,开发蕴含情感“双度”的叙事资源。将儿童日常生活纳入厚植情感“双度”的视野,通过叙事让儿童体认生动鲜活的道德价值,引发情感共鸣,提升情感水平。父母在家庭德育过程中要保持对恰当道德故事的敏锐捕捉,及时选择合适的故事素材进行施教,发挥道德叙事的育人力量。开展道德叙事的关键在于避免直指叙事含义,应通过帮助儿童用心倾听、深入理解道德故事的方式,营造厚植情感“双度”的场域。

应深化叙事过程中的情感互动。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试图在社会学领域解释个体与他人、社会的交际互动。在互动仪式中,个体之间能够形成“情感循环反馈机制”:若能产生共同的焦点关注,则会产生短暂情感刺激,这种情感刺激叠加逐渐形成共振式情感状态,使个体获得情感满足[7],这亦可为道德领域提供借鉴。父母应采取充满情感的语调、表情、动作等描述道德故事,促成亲子之间的互动交流仪式,创造“身体共在”,实现亲子之间、儿童与故事之间的情感互动,以充分发挥叙事活动的德育作用,优化、厚植情感“双度”。

父母要尊重儿童在道德叙事中的地位,鼓励儿童成为厚植情感“双度”的生力军。在叙事过程中,父母应注意纠正以自我为尊的叙事主体单一化、偏离化倾向,改变单向叙事模式,丰富叙事主体,促成不同思想、情感的碰撞;应当赋予儿童更多的话语权,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叙事,使儿童真正成为道德叙事的主角;要及时跟进把握叙事过程中儿童的情感变化,在充分尊重儿童真实情感的基础上予以适时、恰当的指导,努力激发儿童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推动亲子合作叙事提升情感温度,鼓励儿童自我觉醒并强化情感深度。

综上所述,情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体现深刻的人性特点,在儿童家庭德育中厚植情感“双度”能够促使家庭道德教育转向内质性增长,为开拓儿童家庭道德教育新思路提供至关重要的可能视角,进而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因此,父母必须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而全社会也要在制度、法律层面加强建设,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植情感“双度”,推动儿童家庭德育的长效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