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及建议

2024-01-02 06:50邓淑红殷静蔚郭磊磊
辽宁农业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陕西省权重农业

邓淑红,雷 清,殷静蔚,郭磊磊

(商洛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农业发展水平受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等指标的影响,且这些指标呈现动态变动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指标对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也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因此,及时把握区域内各类指标对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是非常必要的,这对推动区域内农业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很多,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成分分析法、TOPSIS 法、熵值法等。 关于评价指标的选取,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生态领域和可持续发展领域。 张丹采用TOPSIS 法,在考虑可持续发展、适宜、准确等原则的基础上对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1];王志丹等选取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与农村服务业发展水平等指标对沈阳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进行评价[2];卢方元等采用熵值法,选取了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农业生产效率等5个一级指标构建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3];辛岭等采用系统性、可比性和获得性的原则,从县域视角设计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程文亮从区域生态农业视角对生态发展水平进行评价[4,8];戴致光选用生态优化与资源利用等指标,从区域差异视角对辽宁省农业绿色生产水平进行评价[5];钟丽娜、卢东宁等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从农业绿色发展与农村社会发展角度对陕西省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6,7]。 关于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熵值法在评价农业发展水平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研究指标更加精细和完善。 熵值法是一种根据综合评价指标的数值所提供信息量大小来确定权重系数的方法,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

本文采用熵值法对陕西省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各市的农业发展水平及排名,并进一步探讨各市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以期为今后的农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本文从陕西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兼顾研究数据的可得性,确定了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投入和生态发展5 个一级指标,选择陕西省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延安市和榆林市10 个市的人均 GDP、城乡人口比重、第一产业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土地生产率、人均农林水支出等 18 个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中第一产业比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这 3 个指标为负向指标[8],其他二级指标均为正向指标,构建了陕西省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文中计算数据来源于2020 年陕西省统计年鉴、陕西省各市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陕西省各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和2020 年陕西省各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布中的相关统计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陕西省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利用SPSSAU 在线分析软件,采用熵值法计算陕西省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标权重及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 其计算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陕西省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由表1 可知:一级指标中农业生产效率水平权重最大,农业投入、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次之,生态发展水平权重较低。 经济发展指标中人均GDP 与城乡人口比重的权重较高;农民生活指标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权重较高;农业生产效率指标中劳均播种面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劳均肉类产量、土地生产率的权重较高;农业投入指标中有效灌溉率、人均农林水支出、单位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的权重较高;生态发展指标中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权重较高。

二级指标中劳均播种面积权重最大为10.42%,有效灌溉率、人均农林水支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城乡人口比重、人均GDP、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权重较大,第一产业比重、森林覆盖率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的权重较小。 可见影响一级指标权重的主要二级指标有劳均播种面积、有效灌溉率、人均农林水支出和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等7 类指标。

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值大于1 的是劳均播种面积和城乡人口比重;0.9~1 之间的有人均农林水支出、有效灌溉率、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人均GDP;0.8 ~0.9 之间的有劳均肉类产量、土地生产率、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单位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0.7~0.8 之间的有单位面积有效化肥施用量、劳均粮食产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比重、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0.6 ~0.7之间的有第一产业比重和森林覆盖率;值最小的是城乡居民收入比。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二级指标中的城乡人口比重、劳均播种面积、人均农林水支出、有效灌溉率、有效灌溉率和人均GDP 对一级指标评价结果影响较大;一级指标中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投入和经济发展对陕西省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影响大。

2.2 陕西省各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对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延安市和榆林市10 个市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在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投入和生态发展5 个一级指标上的得分及排名如表2所示。

表2 陕西省各市在一级指标上的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名

从表2 可以看出,西安市在经济发展、农民生活与农业投入上的综合实力强,铜川市在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效率上具有比较优势,宝鸡市的农业生产效率优势突出,咸阳市和渭南市在农业投入上优势突出,的农业投入优势突出,汉中市在农民生活与生态发展上优势突出,安康市在农业生产与生态发展上优势突出,商洛市仅生态发展优势突出,延安市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上优势突出,榆林市在经济发展、农民生活与农业生产上优势突出。从各市的综合得分及排名来看,榆林市排名第一,西安市、宝鸡市和延安市次之,铜川市和商洛市的综合优势较弱。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文构建的陕西省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客观的评价陕西省及各市农业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 根据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值判断,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与城乡人口比重对经济发展的评价结果影响大;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民生活的评价结果影响大;劳均播种面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与劳均肉类产量对农业生产效率的评价结果影响大;人均农林水支出、有效灌溉率与单位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对农业投入的评价结果影响大;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对生态发展的评价结果影响较大。 根据一级指标的权重判断,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投入对陕西省农业发展水平影响大;从各市的综合得分及排名来看,榆林市排名第一,西安市、宝鸡市和延安市次之,铜川市和商洛市的综合优势较弱,其他各市居于中等位次。 各市在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投入和生态发展5 个一级指标上的优劣及差异显著。

3.2 建议

依据以上指标评价分析结果,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陕西省各市要重视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关键指标的发展动态,及时把握分析影响关键指标走向的动因,并采取适宜的政策与措施解决相关瓶颈问题。

3.2.1 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安康市、商洛市与汉中市的生态环境发展良好,今后三市需要持续巩固生态发展成果,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发挥生态资源和绿色农业优势,不断提高区域内农业展水平。 延安市与榆林市的生态治理成果尤其突出,生态发展水平评分高于关中各市。 西安市、铜川市、咸阳市与渭南市的森林覆盖率较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水平低,使得整个生态发展水平低于其他市。 因此,对于西安市、铜川市、咸阳市和渭南市,应加强综合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特别是空气污染治理和增加森林面积,积极提高生态发展水平。

3.2.2 不断提高区域内优势农业生产效率

陕西省各地区之间的农业生产效率差异较大,各市应依托本地区资源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汉中市、安康市与商洛市应积极发挥生态优势,将发展生态农业、生产质优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榆林市与延安市积极发挥其土地、畜牧业及设施农业优势,并依托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生产方式,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关中地区的西安市、渭南市、宝鸡市、铜川市与咸阳市应依托区域土地资源、区位、交通和农业资源等优势,积极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并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途径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3.2.3 不断缩小区域间农民生活水平差距

陕西省各市农业发展水平间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农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大小才是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根本。 因此,必须依据陕西省区域内的农业发展特点、各类资源禀赋情况,在区域农业发展政策上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标,实施农业资金投入、农业技术服务、农民培训和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等措施。 只有不断缩小区域间的农民生活水平差距,陕西省的农业发展水平才能得到全面提升。

3.2.4 积极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各市应积极利用国家农业发展政策、区域资源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区域农业综合发展能力,推进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需依靠生态资源优势,在农业特色产业领域内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和集体经济的带动作用,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融合农文旅,提升价值链、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促进农民增收。 渭南市和铜川市应依托历史人文等资源以及农业特色产业,积极拓宽新业态;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涵盖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于一体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陕西省权重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权重常思“浮名轻”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