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科羊种质特性研究

2024-01-02 02:44石少英杨树猛穆天鸽张潭瑛张海滨张玉珍杨秀兰尕旦吉
甘肃畜牧兽医 2023年6期
关键词:公羊羊毛细度

石少英,杨树猛,穆天鸽,张潭瑛,张海滨,张玉珍,杨秀兰,尕旦吉

(甘南州畜牧工作站,甘肃 合作 747000)

乔科羊是甘南高原型藏系绵羊中的优良地方类群,因产区地名而得名,是当地牧民在海拔3 300~3 600 m的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人工培育和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优良地方遗传资源,是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乔科羊体格健壮,头部着生少量刺毛,颈细长,胸宽深,背平直,臀部丰满。被毛粗长,死毛含量较高,以白色为主,头颈四肢杂花色[2]。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长而粗壮,母羊角细而短。在极为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乔科羊所具有的抗寒、耐粗饲、遗传性能稳定等优良特性是其他品种羊无法替代的[3]。以乔科羊为主的草地型藏羊在甘南区域内分布广泛,是全州藏系绵羊养殖的主体,占总量的87.44%,是当地群众畜牧业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由于管理落后、选育迟滞、近亲繁殖、营养不足等原因,乔科羊生产性能逐年下降,抗逆性不足,品种退化现象严重[4]。为保护开发利用这一珍贵的地方遗传资源,由甘南州畜牧工作站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参与,就目前乔科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导入应用立项实施了“乔科羊选育提高示范推广”项目,进行乔科羊本品种选育提高,保持、发展其优良特性,扩大种群内优秀种羊数量,提高群体生产性能,以期在保护提高的基础上对其特有的优良性状加以充分发掘和创新利用。

据统计,2020年底,乔科羊存栏量为34.46万只,繁殖母羊17.16万只,种公羊3.07万只。核心产区位于甘南州碌曲县尕海、郎木寺和玛曲县曼日玛、齐哈玛、采日玛等乡(镇),卓尼县、合作市及州内其他地方也有少量分布。

1 主要生物学特性

1.1 对高寒低氧生态环境有高度适应性

乔科羊在海拔3 300~3 600 m的高原恶劣气候条件下终年放牧饲养,对当地高海拔、严寒气候、牧草生长期短的生态环境条件以及终年游牧的生产方式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在大约5个月的暖季迅速复壮,并在皮下及内脏器官周围贮积大量脂肪,以供保暖御寒,维持机体在漫长的枯草季节对能量的需要。在长达7个月的枯草期没有任何补饲的情况下,刨雪啃食枯草维持生命[1]。

1.2 耐寒怕热,喜干燥怕潮湿

乔科羊体质结实,对寒冷气温适应性强,但对热的环境反应很敏感。乔科羊全身覆盖着粗长的混型毛被,皮下脂肪较厚,能减少体热散发,有效抵御严寒气候的侵袭,其汗腺不发达,蒸发散热主要靠喘气,耐热性较差,当夏季中午炎热时,常喘息不止,不愿采食。乔科羊头颈四肢有杂色斑块及黄褐色眼圈,能保护机体不受高原地区强紫外线辐射,防止雪盲。

1.3 机警灵敏,合群性强

乔科羊群居行为很强,很容易建立起群体结构。在采食和休息时,稍闻异常声音即惊群奔跑,但也能识别放牧员的呼唤,并按其指令很快集中在一起或调换采食方向,因此容易放牧管理。乔科羊善于游走、唇薄齿利,对地面低草、灌木枝利用充分,能扒雪吃草,对当地常见毒草有较高的识别能力。

2 主要生产性能

2.1 生长性能

在乔科羊核心产区分别随机选择6月龄的148只公羔和189只母羔,18月龄的123只公羊和86只母羊以及241只成年公羊和259只成年母羊进行体重体尺生产性能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乔科羊体重、体尺测定

2.2 繁殖性能

2.2.1 发情规律 乔科羊性成熟较迟,营养和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母羊基本1岁半左右进入初情期,正常情况下2岁半左右可以参加配种,繁殖利用年限通常维持5~6年,最长可以达到8年。公羊初情期较母羊稍晚,通常2岁半左右即可参加配种,利用年限3~5年。正常情况下本品种发情周期平均为18 d,持续时间为12~46 h,平均为30 h。

乔科羊与其他藏系绵羊一样,属季节性发情羊种,一般情况下发情期集中在每年7—9月,其中配种高峰期集中在7—8月。

2.2.2 受胎、妊娠和产羔 根据历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乔科羊母羊在1.5岁左右参加配种时,总受胎率为60.12%,产羔率为76.9%,羔羊成活率为50.06%,繁殖成活率不理想,仅为47.79%。当2.5岁后参加配种时,其总受胎率可以达到91.16%,产羔率可以达到98.79%,羔羊出生成活率可达90.18%。乔科羊的妊娠期为148~155 d。正常都是年产一胎,一胎一羔,双羔率及多羔率极低。母羊的母性较好,恋羔和育羔能力较强。乔科羊集中产羔期为每年冬季和次年早春,羔羊一般4—5月断奶。公羔初生重为(3.49±0.58)kg,母羔为(3.29±0.87)kg;公羔断奶重为(24.98±1.86)kg,母羔为(22.75±1.04)kg。冬羔初生重略大于春羔。

2.3 毛用性能

2.3.1 产毛量 受主产区气候条件影响,乔科羊每年剪毛1次,一般集中在产地气温最高的7月。羊毛毛辫长、毛丛结构好,但因死毛含量太高,毛纺业利用价值不高。成年公、母羊平均个体剪毛量分别为(0.95±0.49)kg、(0.80±0.48)kg,净毛率分别为(72.00±0.51)%、(73.00±2.13)%,毛辫长度分别为25.08 cm、23.21 cm。

2.3.2 羊毛品质

2.3.2.1 羊毛纤维类型。分别对37只成年公羊和30只成年母羊各部位羊毛纤维类型比例进行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成年乔科羊羊毛纤维类型比例

2.3.2.2 羊毛细度。对37只成年公羊和30只成年母羊的羊毛细度进行检测,成年乔科羊公羊细毛细度(22.13±1.88)μm,即64支;两型毛细度(42.88±5.06)μm,即40支;粗毛细度(53.88±12.25)μm,即36支。成年乔科羊母羊细毛细度(21.95±1.37)μm,即64支;两型毛细度(40.14±3.45)μm,即40支;粗毛细度(54.54±11.46)μm,即36支,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成年乔科羊羊毛细度

2.3.2.3 羊毛伸直长度。经对乔科羊羊毛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发现成年公羊羊毛细毛伸直长度、两型毛伸直长度及粗毛伸直长度分别较成年母羊高出3.02 cm、1.35 cm和7.74 cm,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成年乔科羊羊毛伸直长度

2.3.2.4 羊毛油脂率、净毛率。经对乔科羊羊毛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发现样本平均油脂率为(6.57±0.8)%,净毛率为(71.52±4.25)%。油脂率随年龄的增大不断增加,净毛率随年龄的增大不断降低。

2.4 皮用性能

结合屠宰试验,按照相关性能测定要求,项目组对成年乔科羊的皮张重量及厚度进行了试验测定。结果显示,成年公羊毛皮鲜重平均为(3.68±0.19)kg,毛皮厚为(0.30±0.02)cm,毛皮大小为116 cm×92 cm;母羊毛皮鲜重平均为(3.42±0.20)kg,毛皮厚为(0.30±0.01)cm,毛皮大小为118 cm×100 cm。

2.5 肉用性能

2.5.1 屠宰性能 对成年公羊和母羊的屠宰性能进行测定,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成年乔科羊屠宰性能

乔科羊内脏重量、消化道重量及长度如表6和表7所示,成年乔科羊心重495~516 g,肺重663~687 g,内脏发育程度较好,表明乔科羊的生理结构特征对高寒和缺氧条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表6 成年乔科羊内脏重量

表7 成年乔科羊消化道重量及长度

2.5.2 肉质分析

2.5.2.1 肉质感观特征。乔科羊肉色鲜红,有光泽,肌原纤维清晰,富有韧性,弹性好,脂肪分布均匀、呈白色,外表湿润不粘手,切面湿润;煮沸后肉汤澄清透明,脂肪团聚于表面,无膻味、具有羊肉固有的香味,味道鲜美纯正、口感好,肥瘦相间、风味浓郁。

2.5.2.2 肉品质特性。乔科羊羊肉中的干物质占比(27.00±1.61)%,鲜肉粗蛋白占比(23.03±0.40)%,熟肉率占比(58.15±1.88)%,滴水损失占比(1.34±0.34)%,pH值4.95±0.05,失水率(4.95±0.05)%,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乔科羊羊肉品质指标

乔科羊羊肉蛋白质含量为20.90 g/100 g,脂肪含量为5.20 g/100 g,氨基酸总量为21.10 g/100 g,其中限制性氨基酸含量为2.34 g/100 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9.53 g/100 g,与肉品香味有关的氨基酸含量为10.86 g/100 g。羊肉中与肉品香味有关的氨基酸含量尤其是与羊肉鲜味物质有关的谷氨酸含量较高,具有能量高、蛋白质高、矿物质高、脂肪低、胆固醇低的特点,而且氨基酸含量较为丰富。

3 结论与建议

乔科羊生长在甘南州高寒阴湿地带,对海拔3 000 m以上的高寒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既具有甘加羊秉性灵活、产毛性能好的优点[5],又具有欧拉羊体格高大、产肉性能优的特点[2],是当地珍贵的品种遗传资源和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乔科羊也有生长周期长、性成熟迟[4]、饲料报酬低、出栏率低、生产性能水平不明显、经济效益不显著等缺点。要通过确定选育区域,选定选育牧户,组建选育核心群,鉴定和整群,制定选配方案、选育目标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有计划地开展选育工作,使羊只在体型、外貌及生产性能方面逐步趋于一致,增加本品种数量,使整个群体的生产性能得以稳步提升,优良基因得以有效保存并加以巩固,为乔科羊本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增加羊产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地方优良品种发展。

今后的选育工作中,要在保护乔科羊的同时提高其繁殖效率,加大对性晚熟、低繁殖率的遗传机理研究,保护其优良的遗传基因;合理利用优秀母羊的繁殖年龄,及时淘汰老弱和劣质母羊,提升群体的繁殖性能,在提升群体中优秀母羊占比的同时不断加强妊娠后期及哺乳期母羊的饲养管理,全力满足母子营养需要,增加羔羊的初生重和健康度,提高母羊产后泌乳量,保证羔羊早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减少和杜绝传统模式下近亲繁殖、公母混养和过早交配等陋习;精选优质种公羊,淘汰或去势劣质公羊及不符合种用条件的公羔,为优良性能的开发利用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公羊羊毛细度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原料煤细度对焦炭反应后强度的影响研究与实践
国际羊毛局2021/22秋冬羊毛趋势预测
薅羊毛是一种享受
Golden fleecers
矿物掺合料细度与掺量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摸羊毛
纤维细度对纺黏法非织造布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公羊触篱
吃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