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在芹菜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2024-01-04 12:38陈义娟吴化武王金彦季香云
上海蔬菜 2023年6期
关键词:溶液剂芹菜悬浮剂

张 浩 陈义娟 吴化武 王金彦 季香云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 奉贤 201403)

芹菜,属伞形科植物,别名旱芹、药芹,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具有祛风利湿、平肝清热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芹菜种植面积约60万hm2,年产量约2 500万t,面积和产量高居世界首位,芹菜已成为我国重点蔬菜品种之一[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具有增强植株抵抗寒冷、盐碱及病虫害的能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使用成本低、用量少、效果显著等优点[2]。6-苄氨基嘌呤(6-B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可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抗衰老、护绿和保鲜等功能[3]。为探明嘌呤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芹菜上的应用效果,我们于2019年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站开展了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对芹菜生长、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旨在为嘌呤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芹菜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为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2%苄氨基嘌呤可溶液剂(台州市大鹏药业有限公司提供),以目前市面常用药剂2%苄氨基嘌呤可溶液剂作对照。供试芹菜品种为黄心芹。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站试验基地。试验地地势开阔,肥水充足,水利排灌设施良好,所有试验小区栽培条件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GAP)。试验设5个药剂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分别为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6 000倍液(每667 m2用量8.3 mL)、5 000倍液(每667 m2用量10 mL)、4 000倍液(每667 m2用量12.5 mL)、2 500 倍液(每667 m2用量20 mL),2%苄氨基嘌呤可溶液剂400 倍液(每667 m2用量125 mL),以清水作对照(ck)。每个处理4次重复,每个重复为1个小区,共24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面积30 m2。芹菜于2019 年2 月10 日育苗,3 月15 日移栽,株距10 cm、行距15 cm,5 月10 日采收。3 月22 日(定植7 d 后)第1 次施药,4 月8 日第2 次施药,全株喷雾,667 m2用水量为50 kg。施药器械为HD400 背负式喷雾器(新加坡利农私人有限公司生产),锥形喷头。3 月22 日~4 月14 日平均气温为19.2 ℃,日平均最高温度为22.93 ℃,日平均最低温度为15.47 ℃。试验期间,芹菜进行正常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1.3 调查统计方法

施药后,观察芹菜是否有药害发生。作物受害时,记录小区受害株数和受害症状(生长受抑制、褪绿、畸形等),确定药害级别。施药后每小区选取10株芹菜,收获前测量株高;收获时每小区选取10株芹菜调查单株产量,并计算小区产量;芹菜采收后,测定粗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等品质指标。采用Excel、DPS 7.5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植株生长、小区产量、相关品质指标等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应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按P<0.05表示显著差异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见表1。

表1 不同处理对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由表1 可知,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不同用量处理和2%苄氨基嘌呤可溶液剂处理芹菜的株高、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均显著高于清水(ck),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2 500倍液处理芹菜的株高也显著高于2%苄氨基嘌呤可溶液剂400倍液处理。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6 000倍液、5 000倍液、4 000倍液、2 500倍液处理芹菜的株高较清水(ck)分别增加11.73%、20.00%、21.34%、25.83%,小区产量较清水(ck)分别增产11.44%、13.34%、14.64%、16.20%,其中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2 500倍液处理芹菜的株高和小区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2.2 不同处理对芹菜品质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芹菜品质的影响见表2。

表2 不同处理对芹菜品质的影响

由表2可知,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6 000倍液、2%苄氨基嘌呤可溶液剂400倍液处理芹菜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清水(ck),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5 000倍液、4 000倍液、2 500倍液处理芹菜的粗蛋白含量与清水(ck)无显著差异。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2 500倍液处理芹菜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清水(ck),其他处理芹菜的维生素C 含量与清水(ck)无显著差异。各处理芹菜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清水(ck)均无显著差异。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4 000倍液、2 500倍液处理的芹菜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清水(ck),其他处理芹菜的叶绿素含量与清水(ck)无显著差异。

2.3 安全性

试验期间调查发现,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不同用量处理和2%苄氨基嘌呤可溶液处理的芹菜未出现萎蔫、褪绿等药害症状,说明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和2%苄氨基嘌呤可溶液剂对芹菜生长安全。

3 小结

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不同用量处理均能促进芹菜植株生长、提高芹菜产量,且与清水(ck)差异显著。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2 500倍液处理芹菜的植株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不同用量处理芹菜的产量均显著高于清水(ck),但4 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2 500 倍液处理芹菜的产量最高,较清水(ck)增产16.20%。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不同用量处理芹菜的粗蛋白含量、维生素C 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叶绿素含量较清水(ck)均未降低,部分处理芹菜的粗蛋白含量、维生素C 含量、叶绿素含量等还显著高于清水(ck)。整个试验期间,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不同用量处理的芹菜未出现萎蔫、褪绿等药害症状。因此,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可作为生长调节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芹菜生产上推广应用,推荐用量为30%苄氨基嘌呤悬浮剂2 500 倍液,即每667 m2用量20 mL 兑水50 kg 全株喷雾,整个生长期喷施2次。

猜你喜欢
溶液剂芹菜悬浮剂
不同配方山苍子精油溶液剂的抑菌效果评价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芹菜也会“变脸”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36%草甘膦·草铵膦可溶液剂的配方筛选与药效试验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亦食亦药话 芹菜
芹菜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