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及建议

2024-01-04 15:45张仁贵余湖波韦兴宇
耕作与栽培 2023年5期
关键词:黔南州辖区普查

龙 风, 张仁贵, 余湖波, 韦兴宇

(黔南州种植业发展中心, 贵州 都匀 558000)

黔南州位于东经106°12′ ~108°18′,北纬25°04′~27°29′之间,东西跨经度2°06′,直线距离207.9 km,南北跨纬度2°25′,直线距离269.4 km,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斗篷山1 961 m,最低海拔红水河海拔242 m,高差1 719 m,地质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气候温暖多雨,地区差异明显,冷暖变化大,呈现复杂多变的气候特征,孕育了生物的多样,提供了丰富的优质农作物种质资源。为了确保粮油安全,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装中国粮,在有限的耕地上产出更多的粮食,确保粮油稳产增产,就要充分挖掘利用好各个地区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发出品质优良、抗病、抗虫、耐旱、耐寒、耐涝、耐瘠等广适性的农作物新品种,在现有耕地产出足够的优质农产品,以满足广大人民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

1 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

1.1 农作物种质资源基本情况

2020—2022年在黔南州辖区内12个县(市)开展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或调查,经统计共采集到农作物种质资源4个农作物种类308份,其中粮食作物种质资源176份、经济作物种质资源42份、蔬菜种质资源83份、果树种质资源7份。所收集到的农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种质资源均属于当地农民自留种(常规种),种植多年并还在种植的地方品种种质资源,果树属于野外生长并还在挂果的果树品种种质资源,收集的全部种质资源均未开展鉴定评价(表1)。

表1 黔南州2020-2022年种质资源(普查、调查) 基本情况

1.1.1粮食作物种质资源

共采集到粮食作物种质资源有176份,分属17个作物(玉米52份、水稻53份、小麦1份、薏苡3份、谷子2份、小豆2份、小米9份、马铃薯3份、苦荞1份、荞麦7份、大豆27份、稗子3份、高粱7份、大麦1份、红豆1份、绿豆1份、红稗3份),4个科(禾本科、豆科、茄科、蓼科),10个属(玉蜀黍属、薏苡属、狗尾草属、小麦属、豇豆属、茄属、荞麦属、大豆属、高粱属、稻属),17个种(玉米、薏仁、小米、小麦、小豆、粟、马铃薯、苦荞麦、荞麦、大豆、红稗、高粱、稻、大麦、赤小豆、绿豆、稗)(表2)。

表2 黔南州农作物种质资源-粮食作物统计

1.1.2经济作物种质资源

共采集到经济作物种质资源有42份,分属10个作物(紫苏1份、油菜19份、晾晒烟4份、向日葵1份、苏子8份、花生3份、花椒2份、芝麻1份、豆薯1份、茶2份),8个科(唇形科、豆科、茄科、十字花科、菊科、芸香科、胡麻科、山茶科),10个属(玉蜀黍属、薏苡属、狗尾草属、小麦属、豇豆属、茄属、荞麦属、大豆属、高粱属、稻属),10个种(紫苏、油菜、烟草、向日葵、苏子、花生、花椒、胡麻、豆薯、茶)(表3)。

表3 黔南州农作物种质资源-经济作物统计

1.1.3蔬菜种质资源

共采集到蔬菜种质资源有83份,分属24个作物(白菜2份、白芸豆2份、扁豆4份、菜豆13份、大蒜5份、番茄4份、芥菜1份、葱3份、豆3份、苋1份、黄瓜2份、茄子2份、生姜4份、豇豆11份、苦瓜1份、辣椒9份、木耳菜1份、南瓜5份、瓢瓜1份、苦藟1份、丝瓜5份、厚皮菜1份、豌豆1份、尾穗苋1份),9个科(豆科、茄科、十字花科、菊科、百合科、葫芦科、姜科、苋科、藜科),19个属(芸薹属、菜豆属、扁豆属、葱属、番茄属、苋属、茄属、黄瓜属、姜属、豇豆属、苦瓜属、辣椒属、菊三七属、南瓜属、葫芦属、丝瓜属、甜菜属、豌豆属、苋属),24个种(白菜、白芸豆、扁豆、菜豆、大蒜、番茄、芥菜、胡葱、花豆、苋、黄瓜、茄子、姜、豇豆、苦瓜、辣椒、木耳菜、南瓜、瓢瓜、山蒜、丝瓜、甜菜、豌豆、尾穗苋)(表4)。

表4 黔南州农作物种质资源-蔬菜统计

1.1.4果树种质资源

共采集到果树种质资源有7份,分属5种果树(无花果1份、桃1份、核桃2份、刺梨1份、板栗2份),4个科(桑科、蔷薇科、胡桃科、壳斗科),5个属(无花果属、桃属、胡桃属、蔷薇属、栗属),5个种(无花果、桃、核桃、刺梨、板栗)(表5)。

表5 黔南州农作物种质资源-果树统计

1.2 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布区域广

在黔南州辖区内的12个县市(都匀市、福泉市、瓮安县、贵定县、龙里县、惠水县、长顺县、罗甸县、平塘县、独山县、荔波县、三都县),东西跨经度2°06′,直线距离207.9 km,南北跨纬度2°25′,直线距离269.4 km的区域内均分布有多种多样的农作物种质资源。

1.3 农作物种质资源基本摸清

通过2020-2022年在黔南州辖区内的12县(市)均开展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或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州各类农作物的种植历史、种质资源种类、分布、多样性及其消长状况等基本信息,以及重要农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等重要信息。共收集到农作物种质资源4个农作物种类308份,其中粮食作物种质资源176份、经济作物种质资源42份、蔬菜种质资源83份、果树种质资源7份。

2 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发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或调查不够深入全面

2020—2022年在黔南州辖区内12个县(市)开展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或调查,未能做到全面深入的开展。

季节性。各农作物种质资源观察收集都有一定的季节性,不同作物种质资源均有不同的生长季节,其性状表现的时间段也不一样。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或调查工作,要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整个生长季做到全生长季观察及准确收集。

全域性。从2020-2022年在黔南州辖区内12县(市)均开展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或调查的情况来看,由于时间短、人员少,有些乡镇、村并没有走到,普查的区域没有全覆盖,边缘地方未涉及,造成漏查。

因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季节性与全域性,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普查与调查工作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员配置、资金投入上,与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还不能做到全域性的深入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或调查工作。

2.2 农作物种质资源重要性认识不足

通过在辖区内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或调查工作,发现各个区域的农业技术干部、农业生产从业人员,缺乏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认知或认知不足。基层干部与从业人员均没有农作物种质资源知识储备,对地方品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对农作物种质资源—地方品种的保护及合理利用。

2.3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工作未得到开展

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普查或调查,只是了解辖区内种质资源的基本情况与现状,为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走出第一步,但由于人员、资金的缺乏,辖区内农作物资源均未能开展鉴定评价,更谈不上合理开发应用。

3 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发应用建议

3.1 全域性深入开展辖区内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

一是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宣传, 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让更多人充分认识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项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发动广大群众,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对农业农村基层干部、从业人员及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调查的人员培训,让农业农村基层干部、从业人员充分了解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意识,了解和掌握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的方法和流程,全面深入开展资源普查或调查。

3.2 及时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

种植观察。要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或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种质资源圃,对种质资源的性状、特征特性进行观察,了解其抗病、抗虫、耐旱、耐寒、耐涝、耐瘠等适应性。

品质鉴定。要在种植观察的基础上,对各个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品质鉴定。

理化指标检测。通过对种质资源的理化指标检测,分析其资源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种质资源的种植观察、品质鉴定及理化指标检测,及时对种质资源提出鉴定评价意见,为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3.3 加快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资源再鉴定。以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为依据,对表现好、有开发利用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及时纳入省级、国家级资源鉴定圃,进一步开展资源的鉴定评价,做好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科研与辖区种企结合。要充分发挥州内农业科研院所的优势,积极主动与辖区种子企业联合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科学合理应用,推动黔南州种业发展。

引进企业。对辖区内表现好、有开发利用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为黔南州农业生产服务,推动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加强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资源再鉴定、科研与辖区种企结合、引进企业等方式,加快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应用,培育出抗性好、品质优、适应性广、产量高的特色农作物品种,推动黔南州种业发展,促进黔南州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3.4 建立激励机制,制定奖励政策

为把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制度化,将种质资源收集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工作,稳定一支强有力的种质资源保护专业队伍,国家或省可制定相应政策,建立相应激励机制,每年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在全区域深入、细致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鼓励更多人参与收集保护种质资源,做到全覆盖、无遗漏,让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调查人员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猜你喜欢
黔南州辖区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构建平安和谐辖区
寻味贵州——黔南州
“数”说黔南茶业
助力黔南州茶业发展 有我一份
来吧!老年朋友们
——黔南州老年大学校歌
当好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家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逃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