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东坡区优质稻发展现状及推广经验探析

2024-01-05 11:54朱永忠贾现文宋琴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3年6期
关键词:东坡区优质稻眉山市

朱永忠 贾现文 宋琴¤

1.眉山市东坡区农业农村局,四川眉山

2.眉山市农业农村局,四川眉山

眉山市东坡区所处盆西平原稻区,平均气温17.2 ℃,年均降水量1 057.5 mm,年均日照时数1 193.8 h,光照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3~8 月日照占全年的68%。春季回温早,秋季降温快,无霜期长,水热条件好。地貌以平坝为主,耕地土壤条件优越,有黄壤、紫色土、新积土、水稻土(占比70.44%),土壤pH 值介于5.5~7.5 之间,适宜优质稻种植,有着“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美誉[1]。2022 年6 月8日,总书记调研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时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为此,本文通过对眉山市东坡区当前不同规模的种稻人员年龄、选种依据、品种组成、稻谷产量、仓储能力、销售方式和种植效益进行分析,总结了该区域当前优质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质增效策略和发展方向,旨在为指导优化该区域优质稻种植提供借鉴。

1 发展现状

1.1 优质稻面积增加快

眉山市东坡区推广优质稻历史悠久,1993年引进了红米系列、黑米系列、珍珠米等优质稻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全区推广各类优质稻达3 333.33 hm2。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产加销”一体化进程加快,优质稻质量和数量占比明显增加,东坡区推广国标2级及以上优质稻面积27 738.00 hm2,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的85%左右。

1.2 优质稻溢价能力弱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眉山市东坡区登记备案优质稻品种有70 个,区级种子代理商20 家,乡镇种子经营店140个;品种以二系、三系杂交稻为主,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及以上的品种占比超过50%。品种数量繁多、粒型差异较大、品质良莠不齐等因素增加了收储、加工及销售难度,严重制约了本区域优质稻溢价能力和中高端品牌营销。

1.3 优质稻收益差异化

2022 年,眉山市东坡区登记在册的种粮大户337 户,承包田地5 573.25 hm2,种植模式以粮经复合种植为主,3.34 hm2小规模种植户选种主要以优质好吃为主,加工卖米是其主要的增收方式,每667 m2经营效益约400 元。3.34 hm2及以上种粮大户,选种品种是主要还是依据产量,其中60%以上大户以销售稻谷为主,每667 m2经营效益约200 元。部分大户由于仓储能力不足、销售渠道不畅通、混收占比近50%等原因,导致开始是分品种种植,最终是混收混卖,最终以普谷价格销售。

2 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优质稻品牌化经营弱

市场上水稻品种多而且杂,难以形成单一品种规模化、品牌化,市场竞争力不足,经济效益提升有限[2]。每个水稻品种都有各自公司营销团队推广,为获取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收益而各有侧重点,营销过程存在着差异,同时优质稻收后缺乏有力的加工企业做支撑。

表1 眉山市东坡区优质稻发展情况入户调查表(2022年)

2.2 优质稻销售滞后

优质稻种植大户年龄分布广,文化水平存在差异,在品种选择、种植技术方面通常靠经验、随大流,大户间自身营销能力和资源整合差异较大,大多数种植户种出的水稻以同类粒型打包销售为主,溢价空间十分有限;少量大户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淘宝商城进行品牌打造推广,年销售量十分有限,盈利增长速率十分缓慢。

2.3 仓储条件弱,优质不优价

东坡区稻谷仓储场地大部分达不到优质稻仓储需求,尤其是部分高端大米生产时,要求稻谷低温冷藏,还会增加仓储成本,此外销售渠道不畅通增加了优质稻销售难度,没法充分发挥优质稻的产业化优势,稻谷优质优价很难实现。普通农户自主经营,仓储条件和加工条件基本自给自足,能够在一定范围类提高经营收益。部分种稻大户缺乏仓储设施、市场把握、经营水平,种植优质稻的经济收益不如普通稻以产量取胜;部分种稻大户有一定优质稻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能够满足粮食加工企业收购条件,具备进行优质稻生产经营的基本素养,但这类农户占比不足5%。

3 推广经验及发展策略

3.1 细化优质稻种植布局区域

盆西平原是四川省稻作区适宜种植优质稻的区域之一[3],眉山市东坡区属于盆西平原区域重要县域,在发展优质稻生产中,充分利用气候条件、温光资源、地域水源条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优质稻种植的合理布局,选择产业基础好、优势突出、集中连片、综合生产能力强、农田基础设施较好、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区域,单种单收单储单加工,积极发展订单农业。

3.2 强化生产主体培育,降低优质稻生产成本

大力培育提升粮食生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采取流转土地、全程托管、改后反包等经营模式,开展土地集中连片改造,整治细碎土地,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导鼓励农业服务主体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组建农业生产联合体,探索多层次多形式整合农业服务资源。“科企产政”模式能较好调动生产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供、产、销”全产业链良性循环[4]。眉山市东坡区在发展优质稻过程中,贯穿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积极培育生产主体,大力发展耕种管收、产地烘干、产后加工等一条龙全链条社会化服务,同时发展农资统购、技术示范、咨询培训、产品销售对接等一站式综合农事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进一步降低优质稻生产成本。

3.3 创新优质稻品种市场对接机制

通过建设优质稻品种及种植技术示范基地,引导稻种供应企业、种稻大户、优质稻加工与售卖企业一同创新水稻优质优价新模式。引进示范新品种,重点选择四川省“稻香杯”获奖优质稻品种进行示范推广,筛选适应性好、品质优、产量高的优质稻品种,坚持先试验、示范,再推广,注重优质水稻的适宜性、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根据本地光温条件和种植制度,重点引导农户选种2~3 个优质稻进行规模化种植,增强种植户面对消费市场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及抗风险能力,提高优质稻的溢价能力。

3.4 推广绿色高效的种植技术

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是当前及未来发展方向和途径[5],眉山市东坡区根据耕作制度、气候土壤条件、前后茬作物、稻米消费者市场等,在选择适宜的优质高产品种基础上,以轻简化、省工化、机械化、规模化为方向,构建一套“高食味品种+规模化集中(育)插秧+有机培肥地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绿色生态防控”为核心的优质稻绿色高效的种植技术。优先采用半喂入进行机械化收获,推进低温烘干,降低机收损失,提高优质稻米加工食用品质。

3.5 稳定优质稻供应能力,强化优质稻品牌营销

利用现有政策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优势,打造出具有东坡特色的地域性生态优质稻米品牌,依托加工企业,发展订单生产,做到品种统一,规模生产,单收、单储、单加工,实现优质优价和产销有效对接,促进东坡区水稻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把优质稻变成优质米,提高东坡区优质水稻产业的经营效益。

猜你喜欢
东坡区优质稻眉山市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
眉山市东坡区: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质效
眉山市大学生在线知识付费行为分析
眉山市财政支出与公共服务供给实证研究
继往开来新一中 昂首奋进新时代
——四川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
My Opinions on How to TeachSection B 2a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种养循环经济的效益分析
优质稻“丰优香占”高产保优施肥技术探讨
漳州市早籼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