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操作策略

2024-01-07 10:50曹爱华
文理导航 2024年1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实效性德育

曹爱华

【摘  要】德育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教育背景下,我国教育加强了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度,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科学开展德育,加强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关注,可使学生身心得到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文章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操作策略展开探讨,立足当前教育阶段,简述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价值,结合教育活动从“榜样示范”“平等沟通”“实践学习”“家校合作”四个角度出发,对教育工作提出几点可行之策,使得学生在正确的价值导向下顺利成长、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实效性;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德育教学受到了重视,成为各个学科班主任的共同任务。班主任是实施德育工作的核心人物,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日常生活等多个环节中,班主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能力、性格发展的关键期,初中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能力做出恰当的引导,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起着积极的奠基作用。基于此,初中班主任应当加强对德育教学的重视,加强对本班学生的关注,采取科学的教育手段,发挥出德育的最大价值,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价值

(一)助力德育工作人性化发展

随着教育工作的改革,“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理念深入各个层级的教育工作中,突出了德育工作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要求各级各类班主任加强对德育教学的重视,以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坚守“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抓住学生成长路上的关键期,全面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思维特征,并对德育教学不断创新,以平等、民主的沟通形式渗透德育知识,拉近学生与班主任间的距离,并让学生在心中真正地信任班主任,助力我国德育工作的人性化发展,获取更高质量的教育效果。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思维处于抽象逻辑阶段,但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够成熟,面对所獲取的不同信息,其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良观念的影响,思维判断力还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可将德育知识渗透在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交、社会等多个方面,在班主任的耐心指导下,让学生了解“正确”与“错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正向、积极的影响,以促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三)助推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

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初中生从小便接触各种网络信息技术,并能够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查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所需要的资料。但受年龄、社会经验、思维逻辑等因素影响,初中生的个人思维发展不够成熟,面对不同信息辨别能力较差。不仅如此,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外来文化也逐渐走进社会生活中,学生对一些消极文化的辨别能力较低,若不加以引导,对学生的个体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信息技术的益处与弊端,针对一些热门的探讨话题,班主任也可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可让学生树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意识,在德育工作中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德行于个人发展的作用,以助推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发展。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操作策略

(一)以身作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受社会经验的缺失,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向师性”的年龄特点,其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班主任的处事风格、行为举措,久而久之便内化成了学生的个体经验,最终促使学生建立了全新的人格品质与行为习惯。常言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基于初中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中,初中班主任应秉承着“以身作则”的教育理念,提高对自身的教育要求,以榜样示范的教育途径展开教学工作,通过班主任榜样作用为学生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以保证德育工作实施的有效性,让学生身心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学高为师”对初中班主任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中,班主任应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深度研磨德育教学的作用及目的,以为保证德育实施的有效性。例如,在传统德育教学中,班主任常常将德育知识局限于“常规养成”与“学习习惯”的建立中,在教育工作实施中,也常常以班级卫生、课上纪律、文明用语为主,没能将德育的价值真正地开发出来。在“学高为师”的教育理念下,班主任应当加深对自身专业素养的要求,深度研磨德育理念及教育途径,将德育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活动、社会交往、个人生活等多个环节中,以保证德育实施的全面性,

“身正为范”强调了班主任的榜样示范教育功能,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正面、积极的言行模仿对象,以使学生思维道德观念朝着正向发展。例如,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班主任要使用文明用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通过班主任的榜样示范为学生带来正向学习模板。在课堂教学中,班主任要“说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使用普通话构建教学活动,在黑板板书中规范书写汉字,通过班主任的榜样示范让学生树立普通话的讲述意识,并形成正确的数学习惯;在班会活动中,班主任可同学生一起讨论热门话题,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与讲述,在学生的自由表达后纠正学生讲述中存在的问题。总而言之,班主任要利用好自身的教育功效,从生活中、学习中的小事做起,通过班主任自身的言行举止感染与影响学生,在正面积极的释放中实现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平等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理念深入人心,更是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在新时代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要求初中班主任摒弃理论说教与命令式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受与体验,要求师生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展开教育活动。班级管理作为初中班主任独自的工作,学生更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题。简而言之,学生既是管理工作的主体,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课题,为进一步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双方应秉承平等沟通的原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促德育工作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班级管理问题中,初中班主任可利用班会开展教育工作,以民主、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其说说近期班级中的现象及问题,让学生自主总结近阶段的学习问题,并鼓励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措施,通过初中班主任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增强学生的独立性,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再如,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初中班主任应采取单独沟通的教育模式。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班主任对学习退步、进步明显的学生做积极沟通,帮助成绩退步的学生找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进步明显的学生,初中班主任应予以肯定与鼓励,让学生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意识,鼓励其继续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总而言之,初中班主任要以民主、平等、和谐的态度实施德育工作,通过有效沟通讓学生感受班主任的关怀,并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以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实践学习,走进社区落实德育

德育工作不能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上,更是应当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构建具有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在“说、讲、听”的基础上构建“做”的活动,以保障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实践学习活动的构建中,初中班主任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社会中可利用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德育教学活动,促使其获取良好的情感体验,以促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的发展,升华德育教学质量。

例如,每年三月被称为“雷锋月”,提倡人民群众效仿雷锋精神,互帮互助、友善待人。在初中德育教学中,班主任可将“雷锋月”作为德育主题,并将学习空间延伸到社区生活中,以实践为教育契机,让学生在了解雷锋精神的基础上,为社会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开辟全新的德育教学空间。再如,班主任可利用节庆文化构建不同主题的德育。在国际性节日中,班主任可利用“五一劳动节”让学生尊重劳动人民,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还可利用“国际警察日、护士节、班主任节”构建德育。在“地球日、植树节”等节日中,可利用节日特点让学生走进社区中做与节日相关的事情,让其树立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此外,班主任还可鼓励学生走志愿者团队,利用节假日做一些公益活动,在实践学习中使得德育工作具象化,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家校合作,携手家庭共促发展

家庭与学校是学生成长与学习的主阵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注重家庭教育对学生带来的成长影响。在初中班主任教育工作中,随着德育的开展,初中班主任应加强与家庭教育环境的沟通,并获取家长的理解及家庭的支持,双方秉承着相同的德育目标,以促德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家校合作中,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可利用家长会针对德育工作展开沟通,初中班主任应让家长充分了解到开展德育工作的目的及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获取家庭教育的支持,以保证后续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随后,初中班主任可使用电话沟通、家庭走访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并针对学生的个人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双方结合具体情况制订全新的教育计划,以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最后,初中班主任可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开展教育活动,以家校联谊会、家长会等具有家校兴致的活动,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间的联系,让家长与初中班主任更加真切地了解到学生的品德发展阶段,并为其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及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确保初中班主任的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操作策略展开探讨,结合班主任工作特性简述德育工作的价值,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多视角出发,对教学工作提出几点可行之策。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建立的关键期,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应充分发挥出班主任的教育功效,将德育知识贯穿在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中,将自身的育人作用展现得淋漓尽致,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伟.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知识文库,2022(9):7-9.

[2]陈美艳.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举措分析[J].考试周刊,2022(16):9-12.

[3]李建华.解析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试题与研究,2022(8):128-130.

[4]高保国.初中班主任德育中角色互换的整合应用尝试探究[J].好家长,2022(6):85-86.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实效性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