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2024-01-07 10:50黄秋娟
文理导航 2024年1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黄秋娟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家国情怀的内涵,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在深化历史教学、强化德育、助力学生综合成长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并尝试结合案例,通过遵循基本原则、解构丰富内涵、挖掘地方史料、创设历史情境等方面,探讨相应的教学实践策略,以期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促进历史课程教学在新课标下的有效创新及优化。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地方史料

历史是高中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情况、认识世界、完善思想体、强化情感共鸣的重要载体。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得到全面优化,尤其要关注学生的综合成长与发展,促使学生在了解和研究历史知识内容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一名各方面素养均符合高中育人要求的人。

一、家国情怀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家国情怀历来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是人们对家、果、天下的独特理解和深厚情感。从古至今,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民族思想与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国为家的情怀贯穿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被視为中国人的基本准则。进入新时代,家国情怀在德育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立德树人的体现。对高中历史学科而言,家国情怀更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有着丰富的内涵,广泛表现为以人为本的公民教育、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历史认同、以民主法治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等。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十分有必要,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深化历史教学。家国情怀历来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时间洗礼依旧闪耀的民族思想、精神与情感。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能以家国情怀的历史传递为基础,引导学生去理解、感受历史人物与事件中蕴藏的深刻思想与丰富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掌握历史、感受历史。二是强化德育。新时期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对德育十分重视,各学科均需要发挥自身优势与特点支持德育工作的开展。基于高中历史学科内容与特点加强家国情怀培养,能引导学生在历史人物与事件中去感受热烈的家国情怀,促使学生理解新的时代背景下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情感、社会主义认同的有效培养。三是助力学生综合成长。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不仅要学好知识,更要实现综合成长与全面发展。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家国情怀的培养,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历史人物与事件背后蕴藏的丰富精神和情感,还能对学生的思想认知、道德品质等产生影响与熏陶,有助于学生成长为一名更加契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人。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

(一)遵循基本原则

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时,需要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才能在顺利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良好成长与发展。首先是时间联动原则。家国情怀历来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流淌在每一位中国人的骨子里,从古至今均是如此。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基于时间联动原则,引导学生对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历史知识进行学习,促使学生通过历史时间的串联感受家国情怀在时间维度的传承,从而强化感情链条的构建,真正做到以历史为载体强化家国情怀培养。其次是与时俱进原则。如前所述。家国情怀一直是历史进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间维度具有关联性和延续性。进入新时期,家国情怀既要传承和延续历史的发展轨迹,又要探索新时代下的全新内涵。历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时,一定要践行与时俱进的原则,通过史实关照生活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历史中结合实际对家国情怀进行现代化的解读。然后是以生为本原则。家国情怀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和素养,对其进行传递和培养必然需要以相应的对象为核心。历史课程教学中,只有坚持贯彻以生为本原则,始终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放在首位,围绕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引导,才能促使学生深化对家国情怀的认知、理解、认同和感受,从而保障育人效果。最后是地域联动原则。历史不仅是体现在时间维度,也体现在空间维度。不同地域的历史发展有所差异,而地域又和学生情感有着密切关联的部分。实际上家国情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乡土情怀的延展,围绕学生乡土地域的历史往往能更加有效地对学生的家国情怀加以培养。高中历史教学只有充分遵循和践行地域联动原则,将地方历史和学科教学进行紧密联系,引导学生挖掘、研究和感受地方历史的变化,从而起到良好的家国情怀培育作用。

(二)解构丰富内涵

家国情怀本身有着丰富内涵,高中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对其进行全面解构,深度挖掘和剖析教材中历史知识内容的内涵,确保学生能真正理解和发展家国情怀。教师需要从教材内容出发,根据知识内容对家国情怀的丰富内涵进行挖掘与呈现,从多个维度强化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一般而言,高中历史的家国情怀主要体现在三大维度。其一为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历史长河的发展反映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在华夏大地上的生活与探索,历史本身就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民族精神的载体。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需要从民族角度切入,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带领学生对民族精神进行全面研究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强化对学生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培育。其二为革命精神与历史责任感。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和革命史,无数仁人志士在此过程中,以他们的满腔热血和革命精神,推动着历史车轮滚滚前进,并最终使得中国得以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泥泞中脱身。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去了解、感受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的革命精神,并在此过程中强化责任历史感,树立正确历史观。其三为时代精神和奋进意识。家国情怀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家与国的联系就越发紧密。在以党为领导、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进程中,家与国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十分明显,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家,人民群众的家也需要国作为支撑。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国家建设的一份子,每位公民都应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共建社会主义事业。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需要围绕现代史加强引导和教育,促使学生在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强化时代精神和奋进意识。例如教授《两次鸦片战争》相关内容时,教师便从历史时期出发,从宏观层面对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内涵进行解构。两次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使得我国面临着主权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国际地位下降且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教师在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着重结合时代背景,对家国情怀的内涵进行剖析与探索,从而强化对学生革命精神与历史责任感的培养。

(三)挖掘地方史料

地方史料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材料,其能够强化历史和学生在空间维度上的联系,通过激活学生的乡土情感支持家国情怀的培育。学生在学习与研究地方史料的过程中,能在乡土情感的影响下产生强烈积极性,主动研究史料并进行思考、探究乃至实践,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而且学生在结合地方史料进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效激发生活认知、经验与情感,促使他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同一片土地上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大幅降低历史教学难度,促使学生在更为贴近生活的历史感触中发展家国情怀。例如教授“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借助了地方史料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优化。课前,教师从教材出发收集相应的地方史料,通过地方图书馆、政府机构档案馆乃至民间组织和人员处获取有价值的可用材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课堂上,教师一边带领学生对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一边引导学生对地方抗日史料加以研究。借助丰富多样的史料形式如文献、纪录片、口述内容、文物等,教师能以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空间的方式,带领他们对历史事件加以了解,并结合地区与全国抗战形势深化对历史的理解,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基于乡土情感的影响实现家国情怀的发展。

(四)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事件和学生之间往往有着时间与空间的双重隔阂,这导致不少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较为偏颇,认为历史是枯燥、乏味而欠缺钻研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学科。为了帮助学生更加轻松而有效地学习与理解历史,同时强化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深化学生的历史共鸣与情感,教师应当积极创设历史情境,通过生动而直观的情境呈现历史事件,以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所掌握的方式推动历史教学效果改善,确保学生能在历史学习中发展家国情怀。尤其是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教师能更为直观地构建历史情境,借助图片、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来龙去脉、主要人物、结果和意义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完全依靠死记硬背方式对历史知识内容加以记忆的问题,强化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和共鸣。例如教授“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相关内容时,教师便运用了创设历史情境的方式传授知识,同时强化家国情怀培养。课堂上,教师借助文字、图片、視频、动画、互动游戏以及语言,创设了丰富多样而生动精彩的历史情境,向学生展示了战国时期人们运用铁农具进行耕作、三国时期人们使用马钧革新的翻车进行农业灌溉、南北朝时期人们运用灌钢法制作的农具进行耕作、唐朝时期人们运用筒车进行农业灌溉等在内的多个历史情境。学生借助情境对相应的历史知识进行学习,将自身带入情境中,去感受历史变迁过程中古人的智慧结晶,体会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进程与成果。在此过程中,学生能通过历史情境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同时能基于历史上生产工具与劳作的变化情况,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结束语

综上可知,加强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育,对于改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效果以及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均有着积极意义。新时期历史教学务必要深化对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等的认知与研究,弄清楚新时期高中育人的核心与重点,准确把握历史教学的关键,进而采取合理措施,对既有教学模式进行合理调整与改善,积极打造适合现代育人需求的高水平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叶莉.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思考[J].名师在线,2022(36):94-96.

[2]邓家勇.“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J].天津教育,2022(36):100-102.

[3]高晓庆.家国情怀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黑河教育,2022(11):19-21.

[4]林国富.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路径[J].名师在线,2022(33):36-38.

[5]吴琼.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融入策略[J].吉林教育,2022(33):43-45.

[6]赵莹.家国情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讨[J].高考,2022(32):171-173.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略谈“家国情怀”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