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新平台的探索实践
——以“少年马院”的创建、运行为例

2024-01-09 21:47陈礼永
泰山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望岳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

陈礼永

(泰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21)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最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经历了从体系化到一体化的逐渐科学的发展过程。经过1983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规划办)指导下的德育研究,到2017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深化,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理论已逐步成型。但相关研究明显滞后且实践主体大都囿于各级各类学校。跳出学校范畴,以多教育主体共同创建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新载体是一个新的实践路径,其中,“少年马院”是最新的实践探索。

一、“少年马院”简介

为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创新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模式,从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培养一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身的马克思主义者,泰山学院与泰安市教育局、望岳中学共建“少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即“少年马院”。通过在一定区域内的个别中小学(一般设置在中学)设置“少年马院”达到引领青少年成长发展、培育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人才骨干、强化青少年思政教育的目的。少年马院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体局)、地方高校和中小学共同举办,师资主要由高校思政老师以及中小学历史、道德与法治两个学科的优秀教师为主,适当聘请校外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及其他成功人士为兼职教师。在充分教研的基础上,不断激发、挖掘和提高思政教师育人手段和能力,通过课堂讲授、集体研讨、主题辩论、校外实践等多种教学、实践活动,使中小学生在培训过程中不断进步,最终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少年马院”的创建依据

(一)缘起:让信仰的种子尽早生根发芽

百年未有之变局下,西方资本主义思潮不断以各种方式侵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思想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已常态化,侵蚀对象低龄化趋势已逐渐显现。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青少年的心智尚未成熟,缺乏理性思考能力及社会经验,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和诱导。新时代青少年马克思主义传承培育工作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少年头脑,让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真正做到思想上认同、感情上接受、行为上主动、实践中积极,让马克思主义信仰尽早在青少年中生根发芽。

青少年信仰的确立需要一种氛围,更需要一个平台。让青少年通过参与平台的创建与运行过程,引导青少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抵御风险和理性鉴别能力,指引其成长成才,这便是“少年马院”的创立初衷。

(二)时代背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进入21世纪后,中国赶超趋势日渐明显,中西方实力的此消彼长极大冲击了长久以来确立的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突出表现在地缘重心“东升西降”、东移亚太,力量对比“新升老降”、新兴大国群体崛起、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国际关系行为体更趋多元。美国单边主义与霸权行径逆流汹涌,大国博弈激烈复杂。从全球角度看,世界各国无一例外都处于此变局之中并主动或被动参与其中。从自身来说,要认清变局是不可避免的大态势,主动参与比被动应对好,早应对比晚参与好。这也是我们党基于当前世界发展局势提出的重要论断。

在百年未有之变局下,思想领域交互碰撞日益频繁激烈。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里贬低、挑衅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和话语权威无处不在并日渐激烈。在世界范围内搞经济开路、文化渗透已是常态。特别是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将渗透重点转向青年乃至少年儿童,其带来的危害是明显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将思政教育进一步下沉,在青少年中强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应对最新错综复杂国际态势在思想教育领域里的必然选择。

(三)现实需求:筑牢实现复兴梦的底层根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青少年主人翁作用,复兴梦的实现需要每个中华儿女都参与其中,参与复兴梦的实现也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机遇。青少年如何将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如何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是党和国家以及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注的重点。青少年既是时代发展的受益者,更是时代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青少年须尽早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想信念,才能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正视发展的机遇与困难,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中流砥柱(1)潘宇峰,余丽.乡村少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载体建设——基于丽水市乡村红领巾学院的思考[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9,34(04):44-48.。

(四)历史机遇:利好新平台创建

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对青少年成长抱有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十八大以来,他在多个重要场合、多次重要讲话中对青少年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嘱托和殷切希望。习近平书记的认知观、成才观和工作观等方面的论述是指导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

二是前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为今后的思政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2007年,团中央在相关部委的支持下启动实施了“青马工程”。2017年《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将“青马工程”列为重点项目的第一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完善,“青马工程”的培养体系日趋完备,培养模式更为规范,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经验。新时代需将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下探到少年阶段,“青马工程”的经验为思政教育新平台的创建和科学、高效运行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三、“少年马院”创建、运行实践

(一)望岳中学“少年马院”创建实践

2021年3月,泰山学院与泰安市教育局、望岳中学多次沟通,就创新思政课一体化新模式达成共识,决定共建以培养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为目的的思政教育新平台,名为“少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简称“少年马院”。

创立者一致确立少年马院的任务为:系统培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身的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少年马院”规模及框架机制包括:

1.少年马院院长及教务长选任:首任院长由望岳中学校长担任,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担任教务长。后续院长人选由创立者根据学院发展需要可从社会人士中择优选聘,也可选聘为名誉院长。

2.学员选拔:“少年马院”所收学生为义务教育阶段五年级至九年级学生及高中一、二年级学生。采取自愿方式参加,经面试选拔后成为正式学员。第一期招收30—50人。

3.在院时间:暂定一到两个学期。

4.学习时间:周末和假期。

5.学习内容及方式:学习内容初定以马克思主义史、最新时政、中外历史、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四部分为主。

6.教育方式:灵活多变,多采取劳动课、参观课、现场教学、模范现身说法等互动式、沉浸式教学模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发挥隐性教育主作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目的。

7.师资保障:师资提供以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泰安市教育局和望岳中学为辅。其中,马克思主义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教学由高校负责;相关实践教学由三者共同完成。

8.硬件要求:(1)场所。由望岳中学负责提供独立教学场所,部分活动区域可与望岳中学现教学区域重叠。(2)设备。教学设备的种类、数量等配备标准不低于望岳中学现教学班的配备标准。(3)内部装饰。内部装饰的标准不低于望岳中学现教学班的装饰标准,装饰应体现“少年马院”特色,具有“少年马院”教育氛围。

(二)望岳中学“少年马院”运行实践

“少年马院”的日常运行由三者共同负责,以望岳中学为主。

1.宣传

宣传工作以泰安市教育局为主,泰山学院、望岳中学为辅,三者共同承担。宣传覆盖区域以教育系统内为主,适度扩展到系统外。宣传方式温和有度,避免激进、出格、超限方式,以免适得其反。

2.招生

招生工作由泰安市教育局和望岳中学负责,泰山学院参与面试工作。首次招生面向泰山区和岱岳区义务教育阶段5-9年级学生,采取自愿和强制原则(望岳中学相应班级的班干部全员参加)。非经面试不得入院。

3.管理

(1)教师选择、退出

教师一律采取自愿兼职形式,采取备案制。教师的选择、退出由三方创立者共同负责,都有推荐权;教师的入选、退出必须在泰安市教育局备案。教师教学一般为无偿,特殊情况下提供基础费用。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史、最新时政、中外历史、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为主。教学不指定教材。任何教师的任何教学内容、方式应在正式实施前向“少年马院”教学负责人报备,经审核同意后予以正式实施。教师应同意教学过程录音、摄像用以研究或存档。教学内容需要提供帮助的应提前说明。学期末或本届学员结业前应向“少年马院”教学部门提供教学总结报告。

(3)学员管理

“少年马院”学员在教学期间由望岳中学负责日常管理,包括日常考勤、过程考核、接送(如需要)、外出教学住宿(望岳中学不提供日常住宿)、紧急情况处理(由望岳中学制定紧急情况处置预案)等。教学过程管理坚持严谨、有序、人性化。

(4)优秀学员认定、表彰

三方创立者依据约定标准在学员结业时认定优秀学员并予以表彰。由三方创立者共同制定优秀学员标准,并严格依据该标准认定优秀学员。优秀学员的比例不应超过学员总人数的30%。表彰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意物质奖励的适度性。

(5)仪式与徽章

仪式感是一种对生活认真、尊重、敬畏且热爱的态度。一定的仪式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形式,在学生认知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教育目标有关的各种仪式既营造了氛围又增强了身份认同感,有助于学生荣誉感、集体感和使命感的形成。

“少年马院”所涉仪式至少包括入院仪式、授奖仪式、结业仪式等。任何仪式应通过服装、道具、配乐、领导出席、程序等多方面共同体现强烈的仪式感。“少年马院”所涉徽章是体现共同身份、集体感、使命感的必备项,其中“少年马院”徽章、奖项徽章是统一不变标识,每期学员应单独创设本届学员徽章。除奖项徽章外,徽章在入学仪式上统一颁发并由“少年马院”领导逐个予以佩戴。集体活动时要统一佩戴。徽章的设计可公开征集方案。

(6)经费

“少年马院”经费来源主要来自社会捐赠。三方创立者都有募集经费的义务。“少年马院”经费的管理使用由望岳中学负责,望岳中学对接收到的捐赠合法合规使用,定期主动公开,留痕可查监督。

四、对“少年马院”创建运行实践的反思

(一)要与时俱进定义新时代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与时俱进的内涵作了明确规定:“与时俱进,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22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给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新时代的广大共青团员,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要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要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要做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需要我们从青少年入手培养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捍卫者。与时俱进地定义新时代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也是提升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质量的需要。

新时代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总开关”“精神上的‘钙’”,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最本质的特征。新时代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信念升华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如一地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作为自己毕生的奋斗目标,将责任扛在肩头,将担当付诸实践,在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观点作斗争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脚踏实地地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

新时代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较高的知识习得素养。知识习得素养首先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习得素养。新时代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初步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习得素养其次是指专业知识习得素养。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在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优化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结构,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知识习得素养还要求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形成高度的学习自觉性,根据时势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不断更新、补充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新时代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要有开拓性实践能力。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也是其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自己,面对新环境、新问题、新条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世情国情民情,到生活一线、建设一线去接受考验,在实践中展现新时代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担当。同时,在实践中要勇于开拓,展现青少年特有的朝气、勇气,在不断的创新创造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新时代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要有使命担当。新时代大背景下,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应自愿将个人理想目标与国家、民族大业相融合,自愿将国家与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社会和人民发展的时代责任扛在肩头。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一个人的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意义。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明确近期目标,定位远期目标

“少年马院”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教育引领青少年形成对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积极为党输送新鲜血液,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少年马院”创立者要做好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近期目标是将“少年马院”打造成我们党、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育人链条、政治吸纳的新环节,面向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教育的主阵地,对青少年实现思想引领、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新平台。远期目标是将“少年马院”的成功经验推而广之,在全市、全省,甚至更大范围内加以推广,使之体系化、制度化、常态化,成为全社会公认的思政教育的最优“品牌”、思政一体化教育的最佳起点。

(三)在创设、运行等方面进行有益尝试

“少年马院”在创建、运行实践中,对制度创设、硬件配套、人员搭配、教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提升少年马院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做了有益尝试。为下一步将“少年马院”打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指明了正确方向,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坚实保障。

1.制度建设方面

“少年马院”创建过程中充分发挥党政、共青团、各教育主体作用,整合各方面资源搭建少年马院组织框架,逐步建立有章可循、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首先是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只有政治方向正确,坚持“四为服务”方向,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少年马院”才能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是实行民主集中制。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发展民主集中制,才能建立起“少年马院”的合理、完整、严密的组织系统。把“少年马院”的建设者、参与者及创立者组成统一的整体,才能正确处理“少年马院”内部的各种关系,及时发现、纠正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错误,高效推进少年马院的建设、运行实践工作。

2.硬件配套方面

首先要加强“少年马院”内部显性文化硬件建设,合理设计、增设与“少年马院”教育主题相关的文化标识,分区域(条件允许分教室)建设资料阅览区(室)、展览区(室)、活动区(室)等开放区(室),形成有别于义务教育的教育氛围。其次,要加强校外硬件配套的融合利用,整合利用好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劳动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校外教育资源。再次,还要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充分挖掘与“少年马院”主题教育相关的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契合点,作为院外教育内容。

3.师资搭配方面

“少年马院”的人员设置分为专职“理论”教师队伍和兼职“实践”教师队伍两部分。专职“理论”教师自专职从事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现职教师中择优选拔,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为主、中学政治教师为辅。兼职“实践”教师自社会“精英人士”中择优选择,充分考虑其行业背景、教育背景、政治背景,以及个人能力及个人意愿。不论聘任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都要举行聘任仪式,学期之间新聘个别教师亦应举行同样仪式,以增强教师的身份认同。同时,注重教师上岗前培训,非经培训不得上岗。培训内容以强调教育纪律、责任为主,教授内容简单审查、备案为辅。另外,还要建立教师退出机制,从教师言行、教授内容、从业能力等多方面予以考察,对确实不适合担任“少年马院”的教师要及时清退。

4.教程设置方面

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时代化体系化结合原则指导下,综合设置少年马院的课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隐性教育虽不能立竿见影,但具有“累积性”“迟效性”“稳定性或持久性”。隐性教育在思想观念形成、信仰养成方面比显性教育的作用效果更好、更持久。“少年马院”的课程设置要体现这一原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高效、持久地实现“少年马院”创立初衷。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设置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接受程度,适当提高实践课占比。系统化设置和开展相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区分学员年龄,设置“萌马”课程、“少马”课程、“青马”课程。横向打造公共课程、特色课程(包括红色课程、绿色课程、劳动实践课程等)、精品课程。课程的开设、实施要体现时代性。

结语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教育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就必须与时俱进,因时循势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少年马院”是最新标本。“少年马院”的根本目标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信仰尽早在青少年中生根发芽,就是让新时代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真正做到“知”“信”“行”。“少年马院”的现有实践也证明其具有学校思政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少年马院”的社会效果是一个逐渐扩展、展现的过程,在精英化培养理念主导下,相信“少年马院”将成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最新、最靓丽的品牌。

猜你喜欢
望岳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望岳
《“望岳”香台文创设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
望岳
炼字·炼句·谋篇(外一则)——杜甫《望岳》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