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图书馆ChatGPT 服务实践及启示*

2024-01-09 15:14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图书馆服务

于 曦

(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天津 300387)

2022 年底由美国Open AI 公司研发的ChatGPT对话工具横空出世。 作为新兴科技产物,ChatGPT虽然还处于试运行阶段,却迅速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和热情讨论[1]。 ChatGPT 的出现同样也引起了图书馆业界的密切关注,虽然ChatGPT 未向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用户开放注册,但是国内也相继推出了类似的框架体系,如百度推出了中国版的ChatGPT——“文心一言”,阿里巴巴也研发并内测达摩院版ChatGPT。 随着类ChatGPT 产品的相继研发和问世,必将影响国内图书馆行业今后的发展,国外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着手开展基于ChatGPT 的图书馆服务,尤其是美国高校,应该是最先接触到、涉及到和使用到该技术的高校。 笔者梳理已有成果,尚未发现关于高校图书馆基于ChatGPT 服务的调研。 基于此,笔者调研美国高校图书馆基于ChatGPT开展的服务内容和具体实践活动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类ChatGPT 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国内外图书馆ChatGPT 研究与实践

国内外图书馆界虽然开展了关于ChatGPT 对图书馆影响的研究。 但由于ChatGPT 是新兴事物,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研究体系和研究范式。 国外研究主要分析ChatGPT 在提升图书馆业务方面的优势以及潜在的风险。 如Mali[2]等探讨了ChatGPT 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如ChatGPT 能够在图书馆馆藏目录中搜索书籍、文章和其他资料,根据用户的阅读历史和偏好进行个性化阅读推荐,通过分析用户查询和借阅信息,指导图书馆馆藏建设。 ChatGPT 能提供多语种的翻译,帮助用户快速阅读不同语种的文献资源。 ChatGPT 可用于提供有关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交互式教程,推广图书馆计划与活动,实现24×7 全天候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当然ChatGPT 也有一定的缺陷,如影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建立,增强其对第三方服务的依赖,出现论文抄袭现象。 同时ChatGPT 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约束,如隐私和安全问题,费用问题等。

Lund[3]开展了关于ChatGPT 对图书馆的潜在影响的采访。 访谈讨论了ChatGPT 的好处,例如改进搜索和发现工具、提升参考咨询服务;生成编目元数据;实现内容创作。 同时需要考虑由此带来的伦理问题,如隐私、偏见和公平。 揭示图书馆如何与这项技术一起改进现有工作,负责任和合乎道德地使用这项技术,而不是滥用它或允许它滥用我们创造的科学知识。 Chen[4]等通过比对ChatGPT 和其它传统聊天机器人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内容,提出ChatGPT 似乎比一些图书馆正在使用的传统的聊天机器人更强大,知识更丰富。 将ChatGPT 用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会使其变得更好。 在帮助或改善图书馆服务方面ChatGPT 具有很大的潜力,但不能低估它存在的弱点或隐患。 Christopher[5]等在ACRL TechConnect 上发表了一篇博文,分别从发现和搜索,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养和数字素养,教学、写作与创作,剽窃和抄袭以及版权问题等方面,分析了ChatGPT 对学术图书馆的影响。

国内研究主要表现为:①ChatGPT 对图书馆整体的影响,张慧[6]等研究了智慧图书馆在GPT 时代的创新特点、创新场景以及创新带给用户的体验。赵瑞雪[7]等指出图书馆应依托丰富的文献资源,融合ChatGPT 技术建设高质量的知识组织体系,全面提高智能知识服务水平。 郭亚军[8]等分析了Chat-GPT 环境下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特征和应用场景,并提出可行的实施路径。 蔡迎春[9]从智能管理系统、智能检索系统、智能推荐系统、智能问答系统和智能搜索引擎五个方面出发,探索将ChatGPT 应用于图书馆实践。 李书宁[10]等分析了ChatGPT 给图书馆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张海[11]等借鉴扎根理论分析ChatGPT 用户使用意愿,提出应防范以ChatGPT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职业风险和技术风险,加强技术伦理道德的建设。 ②ChatGPT 对图书馆具体业务的影响,王东波[12]分析了ChatGPT 给古籍智能信息处理领域带来的挑战,在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构建高质量、大规模、精加工的典籍数据以及科学、全面的信息安全与数字伦理体系的应对策略。 王静静[13]等分析了 GPT 技术对数字人文领域提供的技术支持及未来拓展方向。

与图书馆相关的协会、社交网络、公众号等也开展了基于ChatGPT 的话题讨论和课程培训。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ACRL)针对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中“信息的创建是一种过程”,设计了“使用 Chat-GPT 进行图书馆教学:信息的创建是一种过程”的课程内容框架[14],分析使用此工具进行图书馆教学的优势,重点介绍了通过“ACRL 框架:信息的创建是一种过程”,与学习者进行批判性分析ChatGPT及其响应的各种方法。 美国社交网络Library2.0 积极组织了ChatGPT 训练营[15],课程内容包括“用于个人和专业学习的ChatGPT”“指导图书馆用户使用ChatGPT”和“将ChatGPT 集成到图书馆服务和计划中”。 国内圕人堂成员深入交流与探讨了ChatGPT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16]。

2 调查设计

2.1 调查对象

本文依据2022-2023 年U.S.News 官方发布的高校名单,在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中浏览,剔除掉非美国的高校,以排名前20 位的美国高校为样本。 除此之外,通过网络调研找到其他已开展ChatGPT 服务的美国高校图书馆。

2.2 调研方法

此次调研时间为2023 年4 月12 日至4 月28日。 采用文献调查法和网络调研法两种方式展开,调查高校图书馆ChatGPT 服务现状。

(1)文献调研。 ChatGPT 于2022 年11 月问世,因此文献的检索时间范围设定为2022 年11 月至2023 年5 月。 在Web of Science 等外文数据库中,以“ChatGPT”为检索词,共获得200 多篇论文。 逐一浏览论文摘要,找到与图书馆相关的研究,并配合Bing 学术搜索,获得10 余篇论文。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ChatGPT”为检索词,共获得300 多篇论文。 逐一浏览论文题目,找到与图书馆相关的研究16 篇。

(2)网络调研。 浏览上述20 所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官方网站,对导航栏中的内容一一查找并筛选记录,并在站内搜索框中输入ChatGPT 等关键词检索,查看有关ChatGPT 的站内信息。 其次,通过必应、百度等搜索引擎采用“关键词+site:高校网址”检索式查看各高校所包含的各类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关于ChatGPT 的最新动态。 再次,在高校官方主页导航栏中搜索并查看有关ChatGPT 的各类新闻。 为了更全面地获得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展Chat-GPT 的服务实践,在Bing 搜索引擎中以“ChatGPT+University/College/Institute/School library” 为检索词,找到开展ChatGPT 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排除非美国的高校,找到在图书馆主页开辟ChatGPT 服务专栏或明确提出服务内容的12 所美国其他高校,作为补充数据。 在此基础上对部分高校图书馆馆员进行在线询问或邮件联系,咨询围绕ChatGPT 开展的服务内容情况。 对调查内容进行核查和整理,并在资料组织和论文撰写过程中进行二次调查和确认。

3 美国高校图书馆ChatGPT 服务概况

3.1 美国高校图书馆ChatGPT 服务现状

访问排名前20 位的美国高校官方网站和图书馆网站,除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有关ChatGPT 使用的相关内容仅限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成员可以查看,其他高校在其官方网站或图书馆网站均可找到有关ChatGPT 的信息。

由于ChatGPT 问世时间较短,各高校针对ChatGPT 的响应时间也短,服务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服务内容也较为零散,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各高校一般都是先在学校主页上列出关于Chat-GPT 的各种信息,包括新闻、博客、评论等,内容分散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结构。 大多数高校在其教学中心主页上提供了关于ChatGPT 对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教学中使用ChatGPT 的讨论和指导建议,形式多为对教师的调研和交流座谈。 一些高校在其图书馆主页上列出了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使用ChatGPT 可提供的服务内容,但内容较少,繁简不一,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只有极少数高校图书馆设有基于ChatGPT 的服务专栏。

3.2 美国高校提供ChatGPT 服务的机构

20 所美国高校提供ChatGPT 服务的机构如表1所示,主要体现在教学中心、图书馆、学院(研究中心)以及专业图书馆。

表1 美国高校提供ChatGPT 服务的机构

在各高校中,教学中心是最主要的服务机构。 几乎每所高校的教学中心就ChatGPT 对教学的影响都进行了积极地响应,包括向教师们介绍ChatGPT及其使用操作和优缺点,列出使用ChatGPT 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机遇和潜在的威胁,提供在课堂上应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和注意事项。 在教师教学和学生作业上从学术诚信、数据隐私、公平与可及性方面提供教学建议和教学指南。 除教学指南还开展培训课程、小组讨论、研讨会,向教师提供调查表寻求有关在教学中使用ChatGPT 的意见,针对教师在教学中使用ChatGPT 的相关问题提供咨询。 某些高校明确提出不支持ChatGPT 在教学中使用,也未审查ChatGPT 在可访问性、隐私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7]。 如果该校教师选择使用ChatGPT 进行教学,他们必须审查生成内容并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负责。

各高校的ChatGPT 服务提供者大多数是自主提供服务,少数高校各机构之间是合作服务。 如耶鲁大学的普尔沃(Poorvu)教学中心的工作人员与耶鲁大学内部机构(包括图书馆)和外部组织合作开展ChatGPT 与教学的小组讨论,分析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使用ChatGPT。 中心为所有领域的教师制定了人工智能工具使用指南,包括将此工具整合到作业中的创意、如何设计增强学习的作业、分析使用ChatGPT 产生的学术诚信问题、示例教学大纲陈述、推荐ChatGPT 相关阅读材料[18]。 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图书馆和学校卓越教学中心合作,共同制作针对ChatGPT 的图书馆研究指南[19]。

3.3 美国高校图书馆ChatGPT 服务内容

排在前20 位的美国高校图书馆只有部分提供了基于ChatGPT 的服务,而且内容多为对ChatGPT相关资源的收集。 只有西北大学和纽约大学在图书馆主页开辟了专门的ChatGPT 服务栏目且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层次性,尤其是纽约大学上海图书馆①纽约大学上海图书馆位于上海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Shanghai),在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是由纽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创办的、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的ChatGPT 服务专栏包含的范围最全并且还在不断地完善中。

除了上述20 所美国高校,通过网络调研,又找到10 所美国高校在图书馆主页上开辟了ChatGPT服务专栏。 受篇幅限制,经过分析和筛选,本文列出基于ChatGPT 服务内容最为全面,组织结构较为清晰的12 所高校图书馆,总结归纳美国高校图书馆针对ChatGPT 的服务内容。 这些图书馆开展ChatGPT服务的相关情况见表2。

表2 美国高校图书馆基于ChatGPT 的服务内容

3.3.1 基于教学的ChatGPT 服务

针对教师和学生提供不同的服务。 针对教师教学提供以下服务:

①教学中ChatGPT 的应用:收集和整理Chat-GPT 相关教育资源,对教师在教学中使用ChatGPT的相关问题提供咨询服务,提供在教学大纲中关于使用AI/ChatGPT 的陈述示例,提供对AI 生成内容防抄袭软件的汇总和使用操作,提供将ChatGPT 融入教学与课堂的方法和示例,提供适当使用该技术的评估策略,提供让学生远离简单使用AI 工具的策略和合理使用AI 帮助写作的方法[20][21]。 达科他卫斯理大学(Dakota Wesleyan University)图书馆对教师提供在教学中使用ChatGPT 的方法,如通过ChatGPT 检测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过于简单;借助ChatGPT 为自己书写的文本提供语法、词汇和句子结构的修改建议;运用ChatGPT 反馈学生论文写作中结构、拼写和语法错误;使用ChatGPT集思广益帮助生成课堂活动和教学想法并创建测验和学习指南[22]。

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思维:为教师提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重组的办法,用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思维。 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定位、获取、分析和评估信息的能力为教学目的,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如运用ChatGPT 创建用于修订的写作样本,让学生自己编写样本,并与ChatGPT 创建的样本进行比较,评估样本中资料的来源、论点和写作风格,发现问题并修改ChatGPT 提供的写作样本。让学生探索和评估ChatGPT 的局限性,讨论算法中的偏差以及其对搜索和生成答案的影响;设计课程作业,要求学生将课程内容、课堂对话和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详细讨论课堂上使用的材料,包括图像、视频和其他媒体资料(因为这些课堂资料是ChatGPT无法访问的),描述和分析特定对象或案例。 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总结和反思[23][24]。

针对学生学习提供以下服务:

①相关资源整理与学术诚信教育:收集和梳理人工智能相关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25][26]。 教育学生批判性地使用ChatGPT,将ChatGPT 视为研究助手、小组合作伙伴或外部辅导工具。 对学生明确指出哪些是可接受的人工智能技术。 学生可以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中获得灵感或指导,但最终提交的文本必须是自己的创作。 告知学生使用ChatGPT生成的文本作为自己的写作内容,而不明确说明使用了ChatGPT 生成的内容,这种行为属于抄袭,有违学术诚信[27]。 告知学生ChatGPT 不能提供达到大学水平所需的知识深度,不可简单照搬ChatGPT生成的内容完成作业[28]。

②信息素养教育:ChatGPT 的到来应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布莱恩特大学图书馆从信息素养的视角分析ChatGPT 的优缺点,利用基于ACRL的信息素养框架分析ChatGPT 与之相关的内容。信息素养框架内容包含6 个部分。

第一,信息权威性的建构与情景有关。 ChatGPT 生成的内容不能被认为是真正可信的学术来源。ChatGPT 提取的信息通常不是单一来源,一般也无法追溯到信息的本源,因此其生成的内容不一定准确,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或根本不存在的。 因此使用ChatGPT 时要提升信息鉴别能力。

第二,信息的创建是一种过程。 在进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论文写作就是信息创建,ChatGPT 是进行头脑风暴和提供研究主题背景知识的好助手,但它生成的内容通常含糊不清,甚至不准确,不能替代人类写作。

第三,信息具有价值。 信息不是免费的,每个使用ChatGPT 的人都在帮助它继续学习,为ChatGPT的开发做出贡献。 对ChatGPT 生成的内容要合理使用和引用,这是决定是否使用它或与之交互时要注意的重要事实。

第四,研究即探究。 要具备收集组织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得出结论。 ChatGPT 擅长回答一般知识问题,但它提供的知识来源截止到2021 年底,提供的信息具有滞后性。

第五,学术即对话。 意味着学习需要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在与ChatGPT 对话的过程中获取不同的观点,ChatGPT 可以告诉你具有某种意识形态观点的人会对一个话题说些什么。

第六,检索即策略式探索。 ChatGPT 善于查找有关主题的关键词,制定检索策略选择检索工具[29]。

此外图书馆还列出了人工智能与信息素养阅读清单。

③针对具体学科的ChatGPT 服务:宾夕法尼亚大学比德尔法律图书馆(Biddle Law Library)提供了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学习和实践中的案例[30]。 普林斯顿大学费尔斯通图书馆(Firestone Library)的数字人文中心开展了关于ChatGPT与人文科学的讨论,提供ChatGPT 的相关资源[31]。西北大学普利兹克法律研究中心图书馆建立了ChatGPT 专题,收集ChatGPT 与法律相关的评论、博客、新闻和有关ChatGPT 的学术研究论文[32]。

3.3.2 针对科研的ChatGPT 服务

ChatGPT 可能会深刻改变我们在线搜索信息和进行研究的方式。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戈特斯曼图书馆(Gottesman Library)提出了ChatGPT 在科研中的应用前景,包括ChatGPT 可以提供某个研究领域的背景知识,能够根据进一步的提示进行详细说明;ChatGPT 在写作中可以访问到您感兴趣的并且与之相关的内容;ChatGPT 可以帮助开展头脑风暴,如针对研究主题生成搜索词及其替代术语,还可以提供研究问题的不同表达方式[33]。 纽约大学上海图书馆从三方面分析了ChatGPT 在科研中的应用:①用于数据驱动研究:利用ChatGPT 在科学研究的多个阶段提供帮助,包括算法生成;文献综述;确定适合研究思路的数据,包括寻找数据源、数据收集、特征生成和数据分析等;根据研究思路和数据创建测试框架。 研究人员必须纠正ChatGPT 响应中出现的任何不准确之处[34]。 ②用于应用程序开发:开发人员可以利用ChatGPT 辅助他们开发应用程序。 ChatGPT 不仅能帮助开发人员编写代码并加快开发过程,还能识别常见的编码问题,提供修复错误和提高代码质量的建议。 ChatGPT 可以集成到许多应用程序中,提升应用程序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支持聊天机器人和虚拟助手的开发、生成针对特定受众的内容,如文章、社交媒体帖子或营销文案。 在使用ChatGPT 时,还应该注意隐私问题[35]。 ③用于视觉设计:ChatGPT 可重建视觉设计工作流程,通过为脚本提供详细的说明来充当设计师的技术助手[36]。

3.3.3 针对版权、作者身份和引用的ChatGPT 服务

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版权、作者身份问题,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使用现有的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来训练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应在法律顾问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AI 生成或AI 辅助输出内容是否受版权保护应寻求法律专家建议。 对于ChatGPT和其他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生成内容的引用目前也没有官方的格式,一些图书馆如圣保罗西北大学、纽约大学、盐湖社区学院的图书馆提供了ChatGPT 等生成诸如MLA、APA 之类的引文格式[37-39]。

3.3.4 针对ChatGPT 伦理问题的服务

由于ChatGPT 训练数据中存在偏差,可能导致不准确的输出结果。 ChatGPT 在与用户对话的过程中可能会获取到用户个人信息数据,存在安全风险,今后ChatGPT 的付费版本还会限制部分用户访问。ChatGPT 带来的信息偏差、数据隐私、公平与可及性等伦理问题是高校图书馆需要重视的。 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大学针对ChatGPT 带来的伦理问题,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并要求学生在使用Chat-GPT 前阅读ChatGPT 的隐私政策[40][41]。

3.3.5 针对校园生活的ChatGPT 服务

哈佛大学和纽约大学上海图书馆都提到了ChatGPT 在校园生活中的应用,主要包括:①寻找职业方向和帮助求职。 ChatGPT 会帮助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可根据用户兴趣、技能搜索合适的工作,并提供相关行业或公司信息及建议。 ChatGPT 可以帮助求职,如撰写简历及求职信和准备面试工作。ChatGPT 能够生成简历模板,通过后续使用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并协助校对和编辑。 ChatGPT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求职面试辅导,包括提供常见面试问题的指导,面试技巧的反馈,以及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模拟面试[42]。 ②学习语言。 ChatGPT 可以通过提供即时翻译、生成对话提示和反馈、推荐学习资源以及语法和词汇练习来帮助语言学习。 ③营销策略。 ChatGPT 可以通过生成活动创意,来协助营销活动[43]。

3.4 服务类型

美国高校图书馆提供的ChatGPT 服务兼顾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 理论方面包括提供ChatGPT的基本知识和相关资源和ChatGPT 的具体操作。实践方面包括ChatGPT 在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实际应用。 服务类型主要有研讨会、培训课程、资源收集和图书馆员咨询服务四个方面(表3)。

表3 美国高校图书馆针对ChatGPT 的服务类型*

研讨会类型的服务一般是图书馆与学校教学中心等部门一起合作开展,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下设的卓越教学与创新中心(The Center for Teaching Excellence and Innovation)针对教师群体开办了“聊天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的小组讨论,深入介绍聊天机器人(尤其是 ChatGPT)的优势和局限性;帮助教师制定教学方法并指导将其融入课堂;分析并讨论ChatGPT 带来的学术诚信问题和注意事项[44]。 芝加哥大学图书馆针对学生群体,开展了“ChatGPT:朋友还是敌人?”的研讨会[45],讨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如ChatGPT 是否应该作为大学学习体验的一部分;针对ChatGPT 我们应该如何考虑传统的作业;这些工具在课堂上可以发挥什么作用;我们是否应该质疑既定的学习范式,还是探索新的方式将人工智能应用其中;在大学之外,人工智能对毕业生进入劳动市场有什么影响。

培训课程分为图书馆与其它部门合作开展,以及图书馆独自开设这两种方式。 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对多部门(包括图书馆员)组成的跨学科教职员工小组进行了课程培训[46],内容包括关于ChatGPT/AI 在高等教育中的现状和未来的最新情况,并讨论了人工智能对教学、学习和学术研究的影响。杜克大学图书馆开展了关于ChatGPT 的课程:①新兴教学法:如何使用ChatGPT 和其他AI 工具,包括如何登录ChatGPT,了解其可能产生的输出类型,帮助制作有效的提示,并描述AI 可以帮助完成的任务。 还介绍了当前用于检测AI 生成文本的工具,并讨论使用此类工具的影响[47]。 ②ChatGPT 用于学术研究:好、坏和丑陋,ChatGPT 有可能深刻改变我们在线搜索信息和进行研究的方式。 介绍ChatGPT的建立在哪些来源之上,讨论学生/研究人员使用ChatGPT 的可能场景,如查找文献来源和总结研究文献,讨论并分享广泛采用ChatGPT 作为个人研究助理的实际问题和伦理影响[48]。

大多数的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展了对ChatGPT相关的博客、新闻、评论和学术论文等资源的收集,如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 以及针对ChatGPT 提供专职图书馆员的在线咨询、电话咨询、短信咨询、邮件咨询和线下咨询等多途径的咨询服务,如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兰杰学院等。

4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ChatGPT 服务的启示和建议

虽然ChatGPT 暂时未对中国开放,但其核心框架、原理、技术手段和方案却是公开的,我国也在不断研发出类似的产品,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影响到国内高校图书馆。 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借鉴美国高校图书馆ChatGPT 服务实践经验,我国高校图书馆应从如下方面入手,逐步开展符合中国特色和发展现状的类ChatGPT 服务。

4.1 联合多部门创建服务共同体开展合作服务

由于ChatGPT 影响到多个领域,美国高校很多部门都对ChatGPT 做出了积极地响应,如教学中心、专业学院、图书馆、学生写作与阅读中心等。 美国高校图书馆如耶鲁大学图书馆和雪城大学图书馆,通过与学校多部门之间合作建立校内合作网络,借助多方力量和资源,保障ChatGPT 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国高校图书馆也应借鉴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经验,注重建立与多部门的广泛合作。 首先要加强图书馆各部门之间的内部交流,开展图书馆部门之间的合作,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带来的变革开展服务。 其次,图书馆要与学校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相关学院和专业图书馆以及校外机构协同合作,共建高效的类ChatGPT 的人工智能服务体系。

4.2 依托现有图书馆平台建设ChatGPT 服务专栏

美国高校图书馆在其主页上设置了专门的ChatGPT 服务栏目,收集整理与ChatGPT 相关的馆内外信息资源,为教师教学、科研及学生学习、生活中使用ChatGPT 提供相关服务。 我国高校图书馆也可效仿美国,在图书馆主页开设类ChatGPT 专栏,为师生提供嵌入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全过程的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使用服务。

4.3 提升馆员素质建设专业服务馆员队伍

美国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专业咨询馆员开展针对ChatGPT 的咨询服务,这就要求馆员必须对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有着深入的了解,包括其存在的优势和潜在的问题,具体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以及在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等。 我国高校图书馆应提升对人工智能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行人工智能服务相关岗位设置,制定岗位职责和考核制度。 通过培训学习和交流访谈,培养高素质的专职服务馆员。

4.4 面向不同服务主体开展多种服务形式

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适用人群范围广,服务主体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设计面向不同服务主体的服务形式十分重要。 人工智能工具使用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教师、学生、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 美国高校图书馆针对不同群体组织培训课程和专题研讨会,收集、整理和发布最新相关资源,设置专职图书馆员提供咨询服务以解答用户个性化的问题。 我国高校图书馆也应根据不同的主体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服务形式,促使用户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工具。

5 结语

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快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会深入到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高校图书馆一定要高度重视,落实并做好服务工作。 重新配置现有资源,发挥各部门和机构的优势,大力开展广泛的馆内外合作。 注重馆员素质的提升,针对本校用户的实际需求探索切实可行的服务方式,以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实现图书馆高效、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图书馆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去图书馆